精緻男,「偽娘」風,魏晉時期的男子到底是怎樣的

2020-12-12 文史漫今生

隨著

社會環境、人文環境、思想環境的不斷變化,人們的審美觀念也在不斷發生著改變,以近五十年來男性審美、裝束的變化為例: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們追求的「英雄風」,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流行的「港風」,再到二十一世紀初的「殺馬特」,再到現在被一些人詬病的「偽娘」,人們的審美觀念日益多元化,這是無可厚非的,其實早在魏晉時代,就廣泛存在著男性女裝化的現象,那麼在魏晉時期,文人男性的審美是什麼樣子的呢?是什麼導致他們這樣的審美偏好的呢?筆者在下面的文字中將為大家詳細介紹。

我們首先來看看魏晉時代的男性到底是怎樣的,其實魏晉時期男性的女性化審美體現在很多方面,從內在的思想、精神追求到外在的衣著、妝容、隨身佩戴物等。

秉持由淺入深的觀點,首先來看外在的審美,魏晉時期,男性崇尚「白面」,這裡說的「白面」可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面」,而是「白皙面容」的意思,因此在魏晉文人男性中就有一種「傅粉」之風,「傅粉」其實也就相當於我們現在化妝的時候「拍散粉」和「塗遮瑕」這兩個步驟。

南朝時期,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中對魏晉時期男性面容就有這樣的記載,講的是一個名為「何晏」的美男子,就說何晏的皮膚非常白,有一天他參見魏明帝的時候,魏明帝懷疑他的皮膚是傅過粉的,然後旁邊侍從就替皇帝想了個法子,皇帝就讓人端上來一碗湯麵,大熱天的喝熱湯當然會出汗了,這個時候何晏就拿著自己的紅衣服擦了擦臉,結果衣服上就落了粉,但是好巧不巧,何晏就是底子白,就算粉底都化了也是面色皎然如月光,從這個故事裡,就可以發現一些端倪——男子在魏晉時期是傅粉的,而且還是士大夫群體,無獨有偶,《三國志》中也有男子傅粉的相關記載,主角也是何晏,何晏因為「愛美」,膚色白而在歷史上青史留名,被稱為「粉侯」,就連七步成詩的曹植也是喜愛洗了澡之後在臉上塗個粉。

魏晉名士還有一個癖好,就是「喜著女裝」,而這在我們今天被稱為「女裝大佬」,魏晉名士喜歡穿女裝,這是跟誰學的?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魏明帝身為一國之主,就非常喜歡穿女性的裝束。

魏晉時期,文人名士還喜愛佩戴香囊,相當於我們今天說的噴香水,中國的對外交易很早就開始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對自己的個人形象十分關注,來自越南和西域的香料在各大城市集散,這些香料不但受到女子的喜愛,更受到了士大夫群體的追捧,民間傳聞,西晉時期有個叫韓壽的人在朝為官,同樣在朝廷當值的官員賈充的女兒對他芳心自許,於是賈充的女兒就將皇帝賜給她父親的西域香料偷偷送給了韓壽,後來某一次賈充在韓壽身邊聞到了熟悉但是難得尋到的香料的味道,於是便懷疑他與自己的女兒在一起了,後來考慮到女兒的名聲,便將順水推舟將女兒嫁給了韓壽。

另外,從思想上來看,魏晉時期的士人們就非常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而人們也對這種現象見怪不怪,因為在史書文獻或文學作品中就經常會看到人們用「玉」「月」「柳」等比較柔美和讚賞的文字來形容當時的男子,《世說新語》中記錄了魏晉時期士人的內在氣度和外在形象,我們今天還在用的「面若潘安」這個詞,其實最早起源於我們熟知的美男潘安,據說潘安出門的時候會乘坐白羊拉的車,這個時候,街道上的婦人們都會圍過來觀看,與之相反的一個類似於「東施效顰」故事就是左思的效仿行為,文學造詣極高的左思認為自己也會受到歡迎,於是也像潘安一樣出門遊逛,但是老婦們卻對他「共亂唾之」,從這個故事就可以看出,在當時,人們追求最直觀的美感,而不經意間忽略內在品質。

魏晉時期,這種士大夫審美女性化的現象其實是與我國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正統觀念是相悖的,那麼,造成魏晉男子這種「愛美」之風盛行的原因是什麼呢?

其實這些變化的根源來自人們的思想,一方面是思想的崩潰,思想的變化往往是由於社會的劇烈變化而引起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其實是一個比較動蕩的時期,經過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三國時代,政治上的不統一讓儒家的禮樂思想在人們的腦海中變得微乎其微,就像一根緊繃著的弦突然斷掉一樣,儒家所一直強調的倫理道德和尊卑規則在魏晉時期被社會的動蕩弱化了,人們在這種社會環境下,更追求物質上和淺層次的滿足,而對精神束縛產生抵抗心理,逐漸興起各種「個性」行為,「女性化」其實就是一種「個性」行為。

另一方面,是思想的重建。由於前面所說的思想崩潰,士人就急需尋求一種新的思想來填補自己的空缺,在魏晉時期那些混亂黑暗的歷史階段,很多士人是不能入仕的,他們被朝廷排擠,壯志不能酬,而他們的壯志其實是建立在儒家思想基礎上的。人生價值得不到實現後,士家們內心的憂慮得不到排遣出口,於是他們更加追求思想上的無拘無束,在這個時候,老莊思想獲得了一定的支持群眾,特別是莊子的「逍遙」思想,他對仙人的描寫成為士人追求的審美標杆,他對仙子高潔品質的讚美也成為士人的效仿對象,他們希望瀟灑,但是這種思想追求的過激反應表現在行為上就類似於我們看的「癲狂」「怪異」。

魏晉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眾多「離合」組合中的一部分,在那個「離」的歷史環境中,由於人們價值的迷失,許多特殊的歷史現象就會出現,而這為歷史的畫卷添上了奇異的一筆。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四大美男」有其三,魏晉時期為何盛產帥哥?
    魏晉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盛產美男子的時代,中國古代「四大美男子」中,除了戰國時期的宋玉,其他三位潘安、蘭陵王、衛玠皆是魏晉時期人物。魏晉時,稱得上「貌美絕塵、風姿綽約」的美男子,可謂數不勝數。看名單,我們就能發現,魏晉美男其實並非儘是「弱不禁風」「塗脂搽粉」的陰柔之輩,畢竟,弱不禁風的小身板是上不了戰場的,塗脂粉臉也經不起打鐵爐的高溫炙烤。那麼,魏晉時為何有如此多的美男子呢?
  • 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人鬼戀」的故事,也只是男人的思維場而已
    文章引言:魏晉南北朝時期,湧現出很多關於「人鬼戀」的小說、傳說,這種文化風俗是怎麼樣產生的,與當時的社會背景環境有什麼關係。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長期處於動亂,諸侯爭霸、南北對峙的時期。為了保證家族血統的純正性,魏晉南北朝時期,統治者對於三禮的研究,達到了頂峰時期。這自然推動了階級觀念,門第觀念的盛行。為了保證家族血統的純正和高貴,也為了保證家族的聲望不被辱沒,魏文帝甚至專門下詔書:夫婚姻者,人道之始。是以夫婦之義,三綱之首,禮之重者,莫過於斯。
  • 畫女硬說男風氣,ACG的偽娘現象,為什麼越來越濃厚了?
    其實無論是偽娘還是其他的,本質上還是ACG的萌點,和傲嬌、三無等類型差不多,都是抓住了觀眾們的心理,俗話說得好,人們都是喜歡可愛或者性感的東西!大家想想,如果動漫裡出來的偽娘,都是類似於如花啊這種,你覺得還會引出那麼多人喜歡嗎?
  • 評論:就讀「男子中學」也難免成「偽娘」
    男生缺乏「陽剛之氣」的「男生危機」、「偽娘現象」正逐漸成為一種社會現象。近日上海有關方面正在醞釀打造第一所「男子中學」。此事引發爭議,有人對「用性別隔離的方式圈養弱勢群體」的做法表示質疑,但也有人對改革的嘗試給予肯定。  即便遵循自然生長,不接受正規教育,自身存在的荷爾蒙也會讓男生成為一個「原生態」的爺們兒。
  • 魏晉南北朝服飾:寄顏雲霄閒,揮袖凌虛翔
    魏晉南北朝時期服飾在繼承漢代遺俗的同時也具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即大袖翩翩,飾帶層層疊疊,體現了魏晉南北朝獨有的優雅與飄逸出塵。或許因為北方遊牧民族的影響,中原男子在這一時代也開始流行上衣和褲裝。絝、褲互稱。
  • 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取名喜歡用之字,背後到底有何玄機?
    魏晉南北朝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個很特別的時代,戰亂頻發、政權更迭、玄學興起、佛道流行、名士輩出。在這個時期,人們取名也是極有特色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魏晉南北朝時期,很多名人的名字裡面都有一個「之」字。比如王羲之、王獻之、顧愷之、祖衝之、裴松之、劉穆之、陳慶之、沈慶之、劉牢之、寇謙之、司馬休之等等。
  • 偽娘擠進女性角色排行榜引爭議 到底是男還是女?
    在ACG作品中,偽娘早已見怪不怪了,甚至許多人還就很萌這個「屬性」。但近日,《佐賀偶像是傳奇》中的一個偽娘角色——星川莉莉進入了女性角色人氣排行榜,此事在網上引起了爭議。然而,爭論其稱呼到底用男性人稱還是女性人稱的討論更是吵得熱火朝天,畢竟其生理性別為男,而內心性別為女。
  • 最受歡迎動漫偽娘前十,桐人姥爺對不住了,揍敵客家族半數偽娘!
    曾榮獲2011年、2012年世萌表演賽男子組的亞軍,並在2014年世萌表演賽偽娘組奪得冠軍!亞路嘉·揍敵客雖然亞路嘉的外表完全是一個女孩子,但家族管家稱奇為「四男」,所以可以確定性別為男。幼年時期,被管家三葉發現會變成黑色的眼睛,經過數次的測試揍敵客家族確認亞路嘉身上附身著另一種生命體:拿尼加。值得注意的是,拿尼加表露出的性別特徵為「女」。
  • 囧遊:你能分清ta是男是女?打工男變偽娘賺錢
    【17173玩家投稿,作者:ToKi】《Love live》還有《初音未來》等偶像養成遊戲我們見多了,今天向大家推薦一款比較奇葩的偶像養成遊戲,遊戲名叫《培育偽娘偶像》,養成對象雖然是男的,但是,他出演的服裝如下圖:
  • 魏晉南北朝與隋唐時期的思想文化
    造紙術:魏晉南北朝時期,造紙技術進步,紙的產量大增;唐玄宗時造紙術傳入阿拉伯。 印刷術:隋唐之際,出現了雕版印刷術; 火藥:唐末,火藥開始應用於軍事,最早的武器有突火槍、火箭等。
  • 由華麗的辭藻,轉變為貼近民眾,文學的發展在魏晉時期出現變化
    而政治上的不得志,直接令他們開始轉向了文學創作,這也是此時魏晉南北朝時期,特有文化特色的重要形成時期。 像"竹林七賢"、陶淵明等之輩皆是如此,還有魏晉玄學的重要開創者何宴、王弼,重要代表著阮籍和嵇康等等,這都是此時魏晉風氣文學的重要宣揚者。
  • 魏晉名士的「另類」之風,只有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
    但有這麼一個時期,有這樣一群人,儒家思想中的「禮」對他們來說形同虛設,他們做事「另類」獨特,與人談話時更是酣放恣肆,這種風度就是魏晉風度,這群人也就是被人熟知的魏晉名士。 魏晉名士圖 魏晉時期,竹林七賢為先驅,「另類」之風蔚然成風 翻看魏晉的史書,細心的人會發現,其中很多人物的評價中都有「不修小節
  • 宋繼揚再次挑戰雙男主劇,搞怪飾演「偽娘」角色,看到定妝照必追
    在目前的娛樂圈當中,出現很多雙男主劇,每一部都讓很多人對男主記憶猶新。比如說飾演《鎮魂》的男主白宇和朱一龍、《絕代雙驕》中的林志穎和蘇有朋、再就是風靡一時的「博君一肖」。繼這部戲之後,宋繼揚又出演了一部雙男主劇,名字是《殺破狼》。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是由一部小說改編而成,可謂是看點不斷。這部劇已經殺青,而在這部劇中,雙男主分別是檀健次和陳哲遠,很多人可能不是很熟悉,因為在娛樂圈中,兩個人的名氣不是很高,但還是有一定的演技。
  • 二次元投票,最受歡迎的偽娘排行榜11至15名,這些真是男孩子嗎?
    偽娘字面意思理解為「假姑娘,偽妹子」,日語為「男の娘」。至今可查最早的偽娘主角作品出現在1981年,後逐漸被大眾所認知。早前的一篇文章中介紹了「最受歡迎的動漫偽娘排行榜」前十名,本文一起來看下排行榜11至15名,看看又是哪些可愛的男孩子們出來妖豔世間。
  • 魏晉時期的文房器用:「一點如漆」的仲將墨與韋誕筆、紫紙
    魏晉時期的筆墨紙硯到底是什麼樣的風格,與現在的差別有多大?本文從魏晉時期作為文房器用的筆、墨、紙、硯四個方面著手考略,表達了魏晉六朝雖為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在文房器用方面卻日趨精良,呈現新風尚。
  • 漢服發展的分水嶺時代,現在所見漢服,竟然魏晉時期所流行款式
    服飾色彩相對漢朝時期對顏色制度的寬鬆,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對服飾色彩開始有著非常嚴格的制度,三國時期的魏文帝曹丕,就曾下過這樣的旨意:「土德,服色尚黃。」因此把朝服都統一成朱色,而日常服裝則是採用紫色。
  • 是什麼造就了「真正」的魏晉狂士?
    魏晉風度真正的發展,是在魏正始時期,也就是曹魏第三個皇帝曹芳時期,以王弼和何晏為代表。起於何晏,而王弼乃集大成者,更是魏晉風骨的創始人。何晏在曹丕曹叡時因為浮華虛無,沒有機會被任用,可是曹家兩代君主皆短命。
  • 「天下與共,御床同登」——魏晉時期的「貴族政治」有哪些影響?
    但是西歐歷史上的貴族政治在我們中華大地上同樣發生過,讓我們一起走入這個非常時代——「魏晉南北朝」。說到魏晉南北朝,可能有一些朋友會感到疑惑,說「魏晉南北朝」到底是哪朝什麼代呢?發生了什麼呢?讀完這篇文章,相信有此疑惑的朋友一定會打消這些疑惑的。
  • 久保也擅長偽娘戲碼,《死神》五大偽娘,第二名像極了龍舌蘭姑娘
    偽娘是一個新興詞彙,源自日本ACGN領域,泛指一切通過人為手段(如女裝、化妝等)讓他人誤以為是女性的男性角色。但實際上,《死神》作品中的偽娘數量超單手之數,無論是破面、死神,亦或是滅卻師團體,都存在這種特殊性別的群體。
  • 秒殺泰國人妖的中國10大偽娘
    玥玥児  網絡著名人氣偽娘玥玥児。那可愛的樣子真的讓人愛不釋手,骨感的身材讓每個男人都忍不住去想保護他。這便是玥玥児,走在人群中也能搶了所有美女的風頭!  玥玥児,原名羅月,男,知名偽娘,據說是某夜店裡的當家。據悉,玥玥児從小就喜歡女裝,中學時經常被誤認為女扮男裝,直到2008年10月正式開始女裝。如果玥玥不說,幾乎沒有人會認出玥玥是男生,被稱為「神級偽娘」。2013年,海天盛筵中的外圍女孫靜雅被指是玥玥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