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與隋唐時期的思想文化

2020-12-22 騰訊網

儒學的危機和科技文化的繁榮

(一)思想:儒學危機

1、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產生於東漢末年的道教在南北朝時形式逐漸完善,儒學獨尊地位動搖。同時,儒學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發展。佛教吸收儒學精神,逐漸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學影響,主張「貴儒」又「尊道」。

2、隋朝,儒學家提出「三教合一」 的主張。

3、唐時統治者奉行三教並行的政策,即遵道、禮佛、崇儒。佛道挑戰儒學正統,韓愈率先提出提出復興儒學。

(二)科技文化

1、科技:

天文曆法:唐僧一行通過實地觀測,吸收古印度曆法的有益成分,創體制周密,符合天文實際的《大衍曆》;實測地球子午線的創始人。

農學: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古代農業科學著作。

數學:南朝祖衝之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第七位數字。

醫學:西晉王叔和《脈經》,唐孫思邈著《千金方》是我國最早的臨床醫學百科全書,被譽為「藥王」。

造紙術:魏晉南北朝時期,造紙技術進步,紙的產量大增;唐玄宗時造紙術傳入阿拉伯。

印刷術:隋唐之際,出現了雕版印刷術;

火藥:唐末,火藥開始應用於軍事,最早的武器有突火槍、火箭等。

2、文學:

詩歌:魏晉時期形成了南北兩種不同的文學風格:南方田園詩(陶淵明為代表)和北方民歌(《敕勒川》、《木蘭詩》為代表);

唐朝時,詩歌發展進入黃金時期。

小說:魏晉南北朝出現了《搜神記》等志怪小說;

唐朝出現情節曲折離奇的短篇小說傳奇。

3、書法:魏晉時期中國書法藝術開始進入自覺階段。由隸書衍生出來的楷書、行書、草書臻於成熟。

楷書:魏晉有定鼎之功,三國鍾繇、東晉王羲之貢獻最大;唐代步入盛世,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各具特色,稱「顏筋柳骨」。

草書:魏晉以來,盛行不衰。東晉王羲之、王獻之,唐朝「草聖」張旭《心經》、懷素《自敘帖》。

行書:東晉王羲之《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唐朝顏真卿《祭侄文稿》

4、繪畫:魏晉時期,士大夫畫家總結出許多精闢的繪畫理論,推動繪畫藝術的發展。

東晉畫家顧愷之研究繪畫理論,提出「以形寫神」,畫人注重表現人的精神氣質。《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隋唐時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吸取了印度、波斯等外來美術風格。展子虔《遊春圖》(山水畫)、閻立本《步輦圖》、吳道子(畫聖)《送子天王圖》。敦煌莫高窟的壁畫盛極一時。

重難點解析

1、魏晉至隋唐時期儒、佛、道教的衝突與交融

材料一 《抱樸子》其《內篇》言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生延年、攘邪卻禍,屬道家;《外篇》言人間得失、世事臧否,屬儒家。

——《抱樸子·自序》

材料二 萬象森羅,不離兩儀所有;百法紛爭,無越三教之境。

——陶弘景《茅山長沙館碑》

材料三 周道衰i,孔子沒,火於秦,黃老於漢,佛於晉、魏、梁、隋之間。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於老,則歸於佛。……後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老者曰:「孔子,吾師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師之弟子也。」為孔子者,習聞其說,樂其誕而自小也,亦曰「吾師亦嘗師之」云爾。

--——韓愈《原道》

(1)根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說明唐代韓愈對佛教傳播的形態如何。其反映的實質是什麼?

態度:對佛教流行的現象深感憂慮,極力提倡將儒家思想中孔孟仁義道德之說列為國家的正統學說,以抵制異端邪說的流傳。

實質:說明當時社會上出現了儒、佛、道等思想進一步融合的趨勢。

(2)有人認為,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中國的儒學發展及正統地位一度中斷。結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此如何認識。

這種說法具有片面性。漢代以來儒學一統天下、處於獨尊地位的局面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被打破,隨著道教的興起,佛教的傳入並且盛行,儒學的發展收到了嚴峻的挑戰。儒學在吸收佛教、道教思想的過程中始終在發展,儒學的發展並沒有被中斷。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儒學以及之後的隋唐儒學經過曲折的發展過程,成為上承兩漢經學,下啟宋明理學的重要發展階段。

歸納總結

2、佛教的傳播對魏晉到隋唐時期社會的影響

政治上,被封建統治者用來腐蝕人民,維護封建統治。南北朝時的大發展,南方和北方相同的宗教信仰成為隋朝統一的條件之一。唐朝時,佛教與道教、儒學並存,玄奘西遊、鑑真東渡密切了對外關係。但同時,佛教的盛行也導致了人口減少,軍隊戰鬥力減弱,官吏不問政事,導致了僧侶貴族與世俗地主的矛盾。

經濟上,佛教的盛行催生了一種畸形的社會經濟即寺院經濟。他佔用了大量的土地和勞動力;同時僧尼眾多,卻沒有納入國家的戶籍,成為免除賦役的特權階層,使國家稅收減少,國庫空虛,影響了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思想文化方面,自魏晉以來,儒學不斷吸收佛教、道教思想的精華,有了新的發展。佛教對中國的文學藝術等方面也有重大影響,宗教畫十分流行,著名的石窟和佛像也大都集中於此時開鑿。

3、唐朝是中國古典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根據史料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唐朝社會變遷對詩歌風格有何影響?

唐代詩人之眾和作品之多都超過了以往各代。僅《全唐詩》所錄就有兩千三百多人,近五萬首詩。唐詩內容的廣泛也是空前的,它反映了唐代歷史發展的過程,也全面地反映了社會各階層人物的生活狀況和精神面貌。……可以說,唐詩是唐代社會一部生動的藝術的歷史。在藝術上,唐詩也達到高度成熟的境地。……除李白和杜甫兩位偉大詩人外,其他詩人也都各自具有獨創的風格,在詩歌史上形成了百花爭豔的繁榮局面,使我國文學裡現實主義和浪漫朱以的傳統,得到了豐富和發展……唐詩還完成了我國古典詩歌的各種形式的創造。這些形式,上承風騷,下啟詞曲,並成為我國文學史上流傳最普遍,影響最深遠的詩體。

——遊國恩等《中國文學史》

盛唐時期,詩風開朗奔放,反映了唐朝國力強盛,文化開放的社會背景;中唐時期,詩風平實淺近,諷喻詩大量湧現,反映了唐朝的社會弊端日益暴露;晚唐詩琪,詩風凝重憂鬱,反映了唐朝衰敗的社會現實。

相關焦點

  • 淺談中國鬼文化:魏晉南北朝時期鬼文化為何盛行?
    以光鮮的形象呈現在人們的視角中,此刻以神靈鬼魅為論述工具的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思想大解放,文學見識大轉變的時期,箇中對「鬼」見識提供重要理論支撐的思想——釋教思想傳入中國。
  • 閻步克丨變態與回歸: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歷程
    東漢末年,士人已發展為一個文化雄厚、影響重大的勢力了,出現了「名士」現象。進入魏晉,「名士」現象更為奪目:「正始名士」「竹林七賢」「中朝名士」,一直到江左「八達」,繼踵而來。名士現象的背後,就是士人的高貴身份。魏晉創業集團的「紅二代」,大抵都是當世名士,思想界的前衛,文化先驅。何晏、夏侯玄、王濟、司馬師等人,都是玄學家。
  • 【溯源甘肅】魏晉南北朝時期興盛的甘肅貿易
    魏晉南北朝時期,在無休止的戰亂災荒中,商品經濟受到很大影響。與此同時,甘肅各割據政權都急欲通過關稅徵收,充實國庫;獲得遠方物產特別是奢侈品以供統治者享用,因而採取鼓勵通商的政策。
  • 由華麗的辭藻,轉變為貼近民眾,文學的發展在魏晉時期出現變化
    文學體裁的豐富以及宗教化趨勢明顯 魏晉南北朝的戰亂局面,令這些擁有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特權優勢的氏族集團,無處施展自己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 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人鬼戀」的故事,也只是男人的思維場而已
    文章引言:魏晉南北朝時期,湧現出很多關於「人鬼戀」的小說、傳說,這種文化風俗是怎麼樣產生的,與當時的社會背景環境有什麼關係。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長期處於動亂,諸侯爭霸、南北對峙的時期。為了保證家族血統的純正性,魏晉南北朝時期,統治者對於三禮的研究,達到了頂峰時期。這自然推動了階級觀念,門第觀念的盛行。為了保證家族血統的純正和高貴,也為了保證家族的聲望不被辱沒,魏文帝甚至專門下詔書:夫婚姻者,人道之始。是以夫婦之義,三綱之首,禮之重者,莫過於斯。
  • 筆談| 胡鴻:魏晉南北朝民族史研究的可能性
    從陳寅恪、周一良、唐長孺、宮崎市定、谷川道雄等前輩大家以來,研究魏晉南北朝史的學者或多或少會涉及到族群問題,相關成果也蔚為大觀,而專門從事民族史研究的學者如馬長壽、周偉洲、內田吟風等,也為這一時期的民族史留下了厚重的專著。那麼在未來,魏晉南北朝民族史的研究還有哪些可能性?對於總體的中國民族史研究,可能在哪些方面繼續作出獨特的貢獻呢?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本文只是嘗試提出,當然不可能提供什麼答案。
  • 「天下與共,御床同登」——魏晉時期的「貴族政治」有哪些影響?
    但是西歐歷史上的貴族政治在我們中華大地上同樣發生過,讓我們一起走入這個非常時代——「魏晉南北朝」。說到魏晉南北朝,可能有一些朋友會感到疑惑,說「魏晉南北朝」到底是哪朝什麼代呢?發生了什麼呢?讀完這篇文章,相信有此疑惑的朋友一定會打消這些疑惑的。
  • 魏晉南北朝時期,小說的強烈興盛,這對後世文學發展有何貢獻?
    在人們的影響中似乎明清時期才是小說繁榮昌盛的時期。我國四大名著中除《紅樓夢》以外,其餘3本都為明代所寫。而在中國古代的魏晉南北朝得到小說發展,大家又知道多少呢?對於後世的文學發展又有怎樣的貢獻呢?莊子魏晉南北朝其為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
  • 歷史上第二個「大一統」的年代,站在魏晉南北朝上的隋朝
    縱觀歷史的角度,魏晉南北朝是歷史上民族動蕩的一個的時期,不斷的朝代更替和紛爭,使得民不聊生,但是也正因為這樣的局面,誕生了不少優質的文化,各種不斷參照的民生制度,詩詞詩句等優質文化底蘊,也不斷成為隋朝的政治基礎。
  •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亡國思潮,國家興衰、王朝更迭是必然還是偶然?
    先秦兩漢的亡國理論建立在民心學說和五德運行學說之上,為魏晉南北朝的亡國思潮奠定了理論基礎。魏晉南北朝的亡國思潮充斥於各個皇朝更代之際,主要表現為社會普遍認為當朝即將滅亡,不可避免。亡國思潮對這一時期的政治與社會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君主屠殺臣子的事件明顯增多;野心家們也積極組織改朝換代的活動;官員為躲避君主的猜忌之禍被迫採取了一些非正常行為。
  • 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特務」監察制度,看中國古代特務政治的濫觴
    但術治派的特務政治,並不是明朝才開始的,早在南北朝時期,特務監察就已經登上了中國歷史的舞臺,並且,魏晉南北朝時期"特務"監察的出現,很鮮明的表現出了為什麼在國家監察制度越來越完善的情況下,"特務"這種非常態的監察手段還會出現。
  • 【期末複習】張伸虎:第二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複習提綱
    第五講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課標要求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更迭的歷史脈絡,認識這一時期民族交融和區域開發的歷史意義。    第六講   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課標要求了解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的高度繁榮及民族交融,認識隋唐盛世的繁榮與開放。
  • 魏晉南北朝服飾:寄顏雲霄閒,揮袖凌虛翔
    魏晉南北朝時期服飾在繼承漢代遺俗的同時也具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即大袖翩翩,飾帶層層疊疊,體現了魏晉南北朝獨有的優雅與飄逸出塵。或許因為北方遊牧民族的影響,中原男子在這一時代也開始流行上衣和褲裝。絝、褲互稱。
  • 文章選登|從出土錢範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鑄錢工藝
    【關鍵詞】魏晉南北朝;錢範;鑄錢工藝 【摘 要】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鑄錢工藝史上十分重要的時期,遺留下了種類豐富的錢範,有平板豎式銅母範、平板豎式石子範、疊鑄銅母範、疊鑄泥子範等,通過對錢範的研究,可以確定這一時期的鑄錢工藝既有平板豎式鑄錢法,也有疊鑄錢法,並在北朝晚期孕育出了新的鑄錢工藝
  • 中國古代「四大美男」有其三,魏晉時期為何盛產帥哥?
    魏晉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盛產美男子的時代,中國古代「四大美男子」中,除了戰國時期的宋玉,其他三位潘安、蘭陵王、衛玠皆是魏晉時期人物。魏晉時,稱得上「貌美絕塵、風姿綽約」的美男子,可謂數不勝數。老崔想到的有這幾點,大家可以一起補充討論:回歸自我魏晉時期,國家長期分裂、社會動蕩不安,人們的思想情緒普遍消極厭世,便更加注重個人享受,個人形象因而也更受重視。
  • 魏晉南北朝開國君主皆為卓越之人,為何其諡號都含有「武」字?
    古代在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都使用諡號。諡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短暫的廢除了諡號這一制度,但秦朝滅亡後漢朝時又恢復了諡號制度。諡號的評法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大動蕩的一個時期,時間跨度數百年。
  • 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取名喜歡用之字,背後到底有何玄機?
    魏晉南北朝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個很特別的時代,戰亂頻發、政權更迭、玄學興起、佛道流行、名士輩出。在這個時期,人們取名也是極有特色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魏晉南北朝時期,很多名人的名字裡面都有一個「之」字。比如王羲之、王獻之、顧愷之、祖衝之、裴松之、劉穆之、陳慶之、沈慶之、劉牢之、寇謙之、司馬休之等等。
  • 福原啟郎談京都學派與魏晉南北朝史研究
    於京都大學文學部學習期間,師從島田虔次、川勝義雄、谷川道雄等,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史。近日,他所著的《晉武帝司馬炎》中譯本出版,《上海書評》就本書以及京都學派的魏晉南北朝史研究採訪了福原先生。《晉武帝司馬炎》,[日] 福原啟郎著,陸帥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20年1月版,264頁, 48.00元京都是日本東洋史研究的重鎮,聚集了相當多的大學、科研機構與研究者,能否請您介紹一下京都與魏晉南北朝史研究相關的學術共同體以及開展研究的主要方式?
  • 漢服發展的分水嶺時代,現在所見漢服,竟然魏晉時期所流行款式
    與現代社會那些漢服熱所以穿的服裝還是有很大差異,到了魏晉南北時期,胡族的進入了中原,對原有的漢服進行了補充,才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漢服,同時也影響到了後期隋唐的服裝:唐裝的風格。魏晉南北朝各民族服裝相互學習由於司馬家後繼無人,犯了戰略上的錯誤,引起周邊胡族入侵,中原地區戰火紛飛,社會經濟的發展也遭到相當嚴重的破壞。
  • 魯迅的《鑄劍》老舍先生的《兔》沈從文的《嘍囉》以及魏晉南北朝
    最近網上有個視頻很火,裡面說: 「讀書這麼多年,老師們好像從未提起過 魯迅先生的《鑄劍》老舍先生的《兔》沈從文的《嘍囉》,包括魏晉南北朝。」 我看到這之後仔細想了一下,確實如此。然後我就科普了一下這些作品,以及魏晉南北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