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特務」監察制度,看中國古代特務政治的濫觴

2020-12-19 華太師

自從秦始皇一統天下,廢分封而興郡縣,開啟中國封建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以來,監察制度就一直伴隨著古代王朝的發展歷史。

從最初秦漢"三公九卿"制之中的御史大夫,到唐宋時期的三省六部之下的臺諫制度,甚至明清時期突出的錦衣衛等,都是皇權為了監察百官而設。在這些監察制度之中,御史大夫和臺諫制度,是以國家機構的形式監察百官施政得失,正大光明,按照法家學說來說,屬於法制。即國家以立法的形式來保證治理。而以錦衣衛為代表的"特務"監察,則屬於"術"治,即以權術來治理國家。

但術治派的特務政治,並不是明朝才開始的,早在南北朝時期,特務監察就已經登上了中國歷史的舞臺,並且,魏晉南北朝時期"特務"監察的出現,很鮮明的表現出了為什麼在國家監察制度越來越完善的情況下,"特務"這種非常態的監察手段還會出現。

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勢力的發展和王朝的快速更迭的大背景下,皇帝和臣子之間關係非常脆弱,為了穩固皇權,避開門閥勢力,"特務"監察手段應時而生

"特務"是個現代名詞,從字面意思上來看,是指執行特殊任務的人。這一點正好也是所謂"特務"的由來。最早的"特務"應該是指間諜,一般是出於軍事目的的需要,由軍事長官派出去執行偵察工作的特殊人員。

儒家亞聖孟子曾在《孟子·盡心下》之中說:

"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徵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徵也。"

所謂"春秋無義戰",除了指春秋時期各國之間的戰爭都是為了搶奪人口,土地之外,還有一層含義:即隨著周天子通下諸侯的權利弱化,古代戰爭的形式也從擺明車馬,約定地點和時間,雙方光明正大的決戰,演變成"兵不厭詐",以層出不窮的兵法戰勝敵人。

換句話說,也就是春秋之後,戰爭的形式變得詭譎多變。在這種現實基礎之上,軍事情報的刺探需要就隨之而生,"特務"或者說間諜,也就開始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之上。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大漢王朝瓦解,舊的統治體系已經崩潰,但新的統治秩序還未徹底建立起來。魏晉王朝雖然實現了國家名義上的統一,但其下所管轄的門閥勢力,卻不異於一個個新的諸侯,他們表面上服從中央王朝的統治,但心裡卻只在乎宗族的利益,以鄰為壑。

更關鍵的是,不管是魏晉,還是南北朝。中央政府或者說代表中央政府的皇權,又不得不藉助於門閥的力量統治全國。在這種政治體制下,皇帝和大臣之間的關係非常脆弱。

《三國志》曾有記載,就體現出了這種皇權與臣民之間的不信任:

"冀州新兵,數承寬緩,暫見齊整,意尚快快。卿名先有威嚴,善以道寬之,不然既有變。"

曹操作為馬上得天下的開國之主,也要擔心旗下收服的士卒的忠誠問題,更別提其他的繼任者們。

歷數從魏晉到南北朝的所有王朝更迭,幾乎可以說無一不是以臣子來代替君主,從統治者階層內部實現皇權的過渡。換句話說,做皇帝的,永遠不知道臣子之中的那一個會突然造反,取自己而代之。

有這個想法已經很讓皇帝寢食不安了,更危險的是,以門閥政治為代表的世家豪族,不僅家資巨萬,富可敵國,蓄養私兵。更重要的是他們通過層層交織的姻親,師徒等等關係,在朝堂之中織成一張看不見的大網,使得國家原本的監察體系,形同虛設。

當皇帝的,可以說沒有比魏晉南北朝時期更慘的。作為國家名義上的主人,同時也是世家門閥一部分的皇帝,自然深知這種情況,為了更好的監察百官,保護皇權,一套行之有效,但又不受到國家正式官員體系影響的監察制度,就迫在眉睫了。

因此說,魏晉南北朝朝時期以"特務"活動為代表的監察制度,實際上是門閥政治下,君權對於臣權不得已的手段。

以侯官制度為代表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特務"監察制度,脫胎於國家公器,最終歸於皇帝實現自己目的的手段,具有臨時性的特點

那麼魏晉南北朝時期"特務"監察活動都有哪些形式和特點呢?

以北魏時期的侯官制度為例。公元386年,隨著西晉王朝的南遷,北方在鮮卑族首領拓跋珪的帶領下,建立北魏王朝,開啟了中國歷史上南北朝對立的新篇章。

鮮卑族首領拓跋珪

北魏政府建立後,為了監察百官,設立"侯官制度"。

《魏書·官氏志》中記載:

"初,帝欲法古純質,每於制度官號,多不依周漢舊名……諸曹走使謂之鬼鴨,取飛迅之疾,以伺察者為侯官,謂之白鷺,取其延頸遠望。"

從這段記載上來看,侯官制度似乎是國家正大光明的監察制度,不能將其視之為"特務"監察,其實不然。看一種監察制度是"法制"的立法監察,還是"術治"的特務監察,得從其監察活動的手段來看。

根據宋代司馬光編纂的《資治通鑑》記載:

"義熙三年,魏主矽如豺山宮。侯官告'司空庾嶽,服飾鮮麗,行止風採,擬則人君。矽收嶽,殺之。'"

因為一個郎官一句捕風捉影的"擬則人君",就將位置只次於三公的司空給殺了,不調查任何的證據,不經過任何的審判程序,再比對明朝時期錦衣衛"風聞奏事,先斬後奏"的權利,可知所謂的郎官制度,就是毋庸置疑的特務監察手段。

前文說過,魏晉時期不同明朝的中央集權,門閥的勢力是相當強大的,在這種政治現實下,當皇權強勢的時候,以"侯官"制度為代表的特務監察活動自然盛行,但是當皇權羸弱的時候,諸大臣明顯不可能讓這種制度繼續下去。

這就形成了南北朝時期特務監察制度的一個顯著特點,即隨機性和臨時性。也就是說,不同於明朝時貫穿三百年的錦衣衛制度,南北朝時期的特務監察活動實際上是時斷時續的,根據皇權的強弱臨時設置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特務"監察制度加劇了當時君臣之間不信任的矛盾,也對後世皇帝產生了負面的帶頭作用

從影響上來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特務監察制度,對於當時的統治王朝來說,有利有弊。整體上實際上是弊大於利的。

在門閥制度盛行,君臣關係極為脆弱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原本君臣關係就極為敏感,掌握著皇權的統治者為了穩固政權,採取以侯官制度為代表的特務監察制度,一定程度上震懾了人心,穩固了皇權。

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南北朝時期各國變幻,開國之主一般比較強勢,能夠壓得住門閥勢力,這時候採取臨時性的特務監察制度,雖然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王朝穩定,但也給後世留下了禍根。

皇權的繼承者們沒有開國之主威望能力,難以壓服門閥勢力,這時候特務監察的手段就成了嚴重的拖累,不僅無助於統治,而且還加劇了君臣之間的裂痕。

《孟子·離婁下》之中記載: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本來關係就很敏感,你還天天派特務監察,原本可能只是一件無關痛癢的小事,被特務報告給君主之後,臣子就得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不準備反的,也逼不得已只能反了。這也是南北朝時期王朝迅速更迭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隨著古代封建王朝中央集權的逐漸加深,門閥制度很快就成為了歷史,但這種有助於皇權的"特務"監察制度,卻給後繼者的皇帝們一個負面的前例。明朝的錦衣衛和東廠制度,就是典型的例子。

更不幸的是,如果說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特務"監察制度,只是皇權為了自保不得已的手段的話,那麼到了明朝時期的錦衣衛和東廠等的設立,就徹底演變成為了皇帝為了謀取私利,對付大臣的一種手段。

千裡之堤毀於蟻穴,惡劣的源頭一開,其後必然是洪水泛濫。

綜上,南北朝時期的"特務"監察制度的確立,其根源是在秦漢"三公九卿"的政治制度失效後,其後王朝沒有找到新的,符合時代特徵的監察手段,只能以"特務"來對抗日漸強大的門閥勢力,是古代中央集權的進程中,皇帝為了集權所選擇的一條捷徑。

但捷逕往往就代表著危險,果不其然,以"侯官制度"等為代表的魏晉南北朝"特務"監察制度,很快就從國家公器,淪為視線皇帝目的的鷹犬,徹底變成了"術治",即以權術來治國的手段,不僅對當時的政治局勢弊大於利,還對其後王朝的皇帝,起了一個壞的帶頭作用。

記錄道家先賢莊子學說的著作《莊子》中曾言:

"善騎者墜於馬、善水者溺於水、善飲者醉於酒,善戰者歿於殺。"

以權術玩弄臣子的人,勢必要被權術玩弄。

參考文獻:

《三國志》

《資治通鑑》

相關焦點

  • 探究中國古代魏晉南北朝配饗制度的演變與其帶來的影響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古代歷史的一個轉折點,由於九品中正制度的興起,配饗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也出現了一定規模的發展,配饗是古代祭祀的一種,又稱配祭、配享或配食,配饗作為一種特殊的制度,自然針對特殊的人群。是在祭祀主神的同時,陪同祭祀一位或多位尊貴之神,配饗的實施者一般是帝王,也有少數為地方官或宗廟之主。
  • 閻步克丨變態與回歸: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歷程
    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史、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著有《察舉制度變遷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樂師與史官》《品位與職位》《從爵本位到官本位》《波峰與波谷: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文明》《服周之冕》《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等。
  • 淺談中國鬼文化:魏晉南北朝時期鬼文化為何盛行?
    ,但魏晉時期的鬼怪小數大概是當時文人雅士更為流行而推崇的文學方式,其實志怪小說更多的是對付中國的妖妖怪魅的形象的書寫,雖然也是在描寫其時的時代!  以光鮮的形象呈現在人們的視角中,此刻以神靈鬼魅為論述工具的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思想大解放,文學見識大轉變的時期,箇中對「鬼」見識提供重要理論支撐的思想——釋教思想傳入中國。
  • 「天下與共,御床同登」——魏晉時期的「貴族政治」有哪些影響?
    引言有人說,中國能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統一國家,這與秦始皇的一統天下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還有人說歐洲歷史上也缺少一位秦始皇。沒錯,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對後世有著深遠影響。但是西歐歷史上的貴族政治在我們中華大地上同樣發生過,讓我們一起走入這個非常時代——「魏晉南北朝」。
  • 魏晉南北朝與隋唐時期的思想文化
    造紙術:魏晉南北朝時期,造紙技術進步,紙的產量大增;唐玄宗時造紙術傳入阿拉伯。 印刷術:隋唐之際,出現了雕版印刷術; 火藥:唐末,火藥開始應用於軍事,最早的武器有突火槍、火箭等。
  • 古代的特務機構最早產生於何時?歷史上有哪些特務機關?
    在中國古代,有一群非常特殊的人,他們行走於黑暗之中,為帝王服務。他們就是帝王們的官方特工。古代的特務機構可以說是層出不窮,在歷代都有大量的特務機構花樣翻新一般湧現出來,那麼他們都是如何選拔?他們又是如何工作的呢?
  • 筆談| 胡鴻:魏晉南北朝民族史研究的可能性
    從陳寅恪、周一良、唐長孺、宮崎市定、谷川道雄等前輩大家以來,研究魏晉南北朝史的學者或多或少會涉及到族群問題,相關成果也蔚為大觀,而專門從事民族史研究的學者如馬長壽、周偉洲、內田吟風等,也為這一時期的民族史留下了厚重的專著。那麼在未來,魏晉南北朝民族史的研究還有哪些可能性?對於總體的中國民族史研究,可能在哪些方面繼續作出獨特的貢獻呢?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本文只是嘗試提出,當然不可能提供什麼答案。
  • 文章選登|從出土錢範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鑄錢工藝
    【關鍵詞】魏晉南北朝;錢範;鑄錢工藝 【摘 要】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鑄錢工藝史上十分重要的時期,遺留下了種類豐富的錢範,有平板豎式銅母範、平板豎式石子範、疊鑄銅母範、疊鑄泥子範等,通過對錢範的研究,可以確定這一時期的鑄錢工藝既有平板豎式鑄錢法,也有疊鑄錢法,並在北朝晚期孕育出了新的鑄錢工藝
  • 新書共讀|《情禮交融:喪服制度與魏晉南北朝社會》
    這種關注,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尤為突出。通過《隋書·經籍志》,可以看到時人的著述之多,而在《通典》及《晉書》、《宋書》、《南齊書》、《魏書》的《禮志》中,關於喪禮的記載不僅數量眾多,而且討論熱烈,見解精闢。如果從古代社會地位最為尊貴、對社會影響極大的帝王將相來說,他們中間精通禮學、服膺禮教的較之其他時代也更為突出。
  • 中國古代「四大美男」有其三,魏晉時期為何盛產帥哥?
    魏晉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盛產美男子的時代,中國古代「四大美男子」中,除了戰國時期的宋玉,其他三位潘安、蘭陵王、衛玠皆是魏晉時期人物。魏晉時,稱得上「貌美絕塵、風姿綽約」的美男子,可謂數不勝數。看名單,我們就能發現,魏晉美男其實並非儘是「弱不禁風」「塗脂搽粉」的陰柔之輩,畢竟,弱不禁風的小身板是上不了戰場的,塗脂粉臉也經不起打鐵爐的高溫炙烤。那麼,魏晉時為何有如此多的美男子呢?
  • 魏晉南北朝時期,小說的強烈興盛,這對後世文學發展有何貢獻?
    在人們的影響中似乎明清時期才是小說繁榮昌盛的時期。我國四大名著中除《紅樓夢》以外,其餘3本都為明代所寫。而在中國古代的魏晉南北朝得到小說發展,大家又知道多少呢?對於後世的文學發展又有怎樣的貢獻呢?莊子魏晉南北朝其為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
  • 影視與現實:女特務的中國進化史
    而完美的女特務,除了硬體達標,還必須具備瞬間放倒一打壯漢的能力(無論是用槍、刀還是徒手),必須有顯赫的出身和教育背景,必須性格鮮明特立獨行、敢愛敢恨。從 2011 年以來的時代形勢看,她必須是日本女特務。
  • 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人鬼戀」的故事,也只是男人的思維場而已
    文章引言:魏晉南北朝時期,湧現出很多關於「人鬼戀」的小說、傳說,這種文化風俗是怎麼樣產生的,與當時的社會背景環境有什麼關係。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長期處於動亂,諸侯爭霸、南北對峙的時期。為了保證家族血統的純正性,魏晉南北朝時期,統治者對於三禮的研究,達到了頂峰時期。這自然推動了階級觀念,門第觀念的盛行。為了保證家族血統的純正和高貴,也為了保證家族的聲望不被辱沒,魏文帝甚至專門下詔書:夫婚姻者,人道之始。是以夫婦之義,三綱之首,禮之重者,莫過於斯。
  • 【溯源甘肅】魏晉南北朝時期興盛的甘肅貿易
    魏晉南北朝時期,在無休止的戰亂災荒中,商品經濟受到很大影響。與此同時,甘肅各割據政權都急欲通過關稅徵收,充實國庫;獲得遠方物產特別是奢侈品以供統治者享用,因而採取鼓勵通商的政策。
  •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亡國思潮,國家興衰、王朝更迭是必然還是偶然?
    先秦兩漢的亡國理論建立在民心學說和五德運行學說之上,為魏晉南北朝的亡國思潮奠定了理論基礎。魏晉南北朝的亡國思潮充斥於各個皇朝更代之際,主要表現為社會普遍認為當朝即將滅亡,不可避免。亡國思潮對這一時期的政治與社會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君主屠殺臣子的事件明顯增多;野心家們也積極組織改朝換代的活動;官員為躲避君主的猜忌之禍被迫採取了一些非正常行為。
  • 歷史上第二個「大一統」的年代,站在魏晉南北朝上的隋朝
    縱觀歷史的角度,魏晉南北朝是歷史上民族動蕩的一個的時期,不斷的朝代更替和紛爭,使得民不聊生,但是也正因為這樣的局面,誕生了不少優質的文化,各種不斷參照的民生制度,詩詞詩句等優質文化底蘊,也不斷成為隋朝的政治基礎。
  • 解密現代中國最早的「特務」組織
    按目前「分類」,美國的CIA、蘇聯的克格勃、英國的軍情五處、以色列的摩薩德,都屬於特務機構或特務組織。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現代中國第一個特務機構,不是國民黨組織,而是由共產黨創建。號稱以弱勝強的中共,其實在秘密工作上始終領先國民黨。新近出版的《中國秘密戰》,就是一部中共情報、保衛工作的紀實作品。
  • 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取名喜歡用之字,背後到底有何玄機?
    查字典、翻《詩經》、看《周易》、問度娘、找親朋好友,諸如此類,一頓折騰下來,絞盡腦汁,取的名字可能還是不盡人意。據公安部統計的數據,浩宇、浩然、宇軒、宇航、銘澤、子墨、梓豪、子睿、子軒、梓睿,是2019年男性新生兒中使用頻率最高的10個名字。一諾、依諾、欣怡、梓涵、詩涵、欣妍、雨桐、佳怡、佳琪、梓萱,是2019年女性新生兒中使用頻率最高的10個名字。
  • 古代「圖書館」是如何藏書的?淺談中國古代官府徵書制度的演變
    中國古代更是形成了以官府、寺院、私人、書院為主體的四個藏書體系,其中的官府藏書體系規模最大、發展時間也最久遠。南北朝初期,"北涼王朝沮渠茂虔向劉宋獻方物,其中包括一批圖書,計有二十種,一百五十四卷"。獻書逐漸成為地方諸侯與官府中央之間拉近關係的一種手段。獻書行為的政治作用已經遠遠超過豐富官府藏書的作用。
  • 細說中國古代最神秘的特務組織——錦衣衛,你了解多少?
    這個集情報、暗殺、緝捕、刑獄於一體的特務機構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然而實際上,錦衣衛的職責只有一個:皇帝的專用特務。他們只對皇帝負責,但凡是對皇權有威脅的事物,都會被他們「抹殺」,他們是皇帝的利劍。 生殺大權 一方面,錦衣衛擁有秘密調查和刺探情報的權力,相當於皇帝的御用偵探。他們監視著大臣,並第一時間報告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