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所謂的專家說,農村現在大量普及天然氣了,應該取締柴火做飯,取暖的舊習慣,這樣可以減少環境汙染,而且還很乾淨,省事。
燒天然氣取代不了柴火:
這麼說吧,我認為這些人根本就不了解農村的具體情況,農村燒不燒柴火與是否使用天然氣一點都不矛盾。不錯使用天然氣確實幹淨方便,開關一打開,就可以做飯了,而且還快。但是我們這裡家家戶戶依然在冬季下雪之前會儲備一些柴火過冬。雖然說現在使用稻草來生火做飯的人少了,但是農村的人照樣會每年過冬之前去野外收集一些枯樹枝和枯樹幹來用作冬季下雪的時候燒火做飯和取暖的柴火。
在農村,儘管天然氣和電能夠解決大部分人的吃飯和取暖問題,但是有一些作用卻是無法替代的。據我所知,我們這裡的農村每年都要做豆皮,煮糯米來製作餈粑和其他風味小吃,還有打豆腐等等活動。這些都是需要大鍋大灶大火才行的,用氣罐子燒天然氣顯然不行。所以在我們農村,每年冬天都是柴火消耗量最大的時候。
上個星期蝦田旁邊伐樹了,我特意去撿了兩麻木車的樹枝,拉回來做柴火。明天就要貼豆皮了,估計要幾捆柴火才行,所以說在農村沒柴火還真的不行。
烤火:
這幾天天冷,還下點小雪,很多人都去婆婆家裡燒柴火取暖,一個破鍋放在地上,然後燒著大柴火,然後一圈人圍著,最多的時候有10來個,圍在一起取暖,熱鬧了,這幾十年來都是這樣。有講不完的話,口乾了用瓦罐來燒開水,一瓦罐開水夠6個人喝一杯開水,如果肚子餓了,就帶一些紅薯和餈粑放到柴火裡面燒烤,等一會就烤熟了!
烤紅薯和烤餈粑非常香,即使吃的嘴巴全部是黑色的灰也無怨無悔。相信現在的年輕人體會不到這種樂趣了,我們在2000年以前的時候,那時候能夠吃的零食很少,尤其是冬天,所以那時候就期盼下雪,然後圍在柴火旁邊,燒紅薯和餈粑,有的還從家裡帶了雞蛋來烤著吃,總之這都是我們的美味佳餚。
如果有人感冒了,會在火堆裡面烤幾個泡柑,吃的時候雖然有點酸,但是吃了之後感冒立馬就好,這個土方子非常好,也很實在。
撿柴火賣錢:
記得還是90年代以前,我還在村子小學上學的時候,那時候不僅自己家裡家庭條件不好,其他人都一樣。那時候還沒有普及天然氣和水電,所以每次放學回來的途中,會在樹林裡面撿枯樹枝做柴火,大部分時候都是拿回家,家裡需要柴火生火做飯,取暖。有的時候自己想吃點糖果,家裡又沒有給零花錢,所以就會撿上兩捆柴火,然後賣給小賣部,也值5角錢,這5角錢就相當於現在的30塊錢,吃點糖果可以管一個星期。
有時候看見大樹枝之後,幾個夥伴之間還會發生爭執,會說這根樹枝是我發現的,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好笑,不過也很溫馨,都不知道當時為什麼會為一根枯樹枝吵架,現在的孩子們體會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