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涵萱:什麼叫做「青出於藍」啊(戰術後仰),師父搞射墨,我就搞人體書法。
幾年前小視頻中出現一位「射墨」大師,一個白鬍子老頭衣冠楚楚,手中拿著幾隻針管,習慣看日系電影的人,肯定又要想入非非了。
沒想到,這位老人家表演的是「射墨書法」,是一種自創的藝術書法,稱「射書」。
其實這個老人家的名氣很大,名叫邵巖,1962年生人,是中國現代書法代表,30年曆屆國展現代書法大獎獲得者,參加國內外重大展覽80餘次,出版專著十幾本。
不客氣的說,他的書法造詣絕對超過99.9%的人,他要認真拿起筆來寫字定然是華麗端莊。只不過一場「射墨」盛宴,讓他在網上淪為網友眼中的「殿堂級小丑」。
今天我們談到的這位95後美女書法家蔣涵萱就是這位射墨大師的繼承人,蔣涵萱自稱「醜書繼承人」,可見她自己也認為師父的射墨藝術是堪當一個「醜」字,中華書法藝術什麼時候以醜為美了,那我的狗爬字體肯定有一席之地啊,對我來說反而是幸事了。
令邵巖沒想到的是自己的這位「高徒」竟然自創「人體書法」,如此神勇,有朝一日定能繼承自己的衣缽。我們先來看一下蔣涵萱的人體書法名作:一隻蜈蚣。
上圖就是著名的「人體書法」神作,兩行粗大的線條藕斷絲連,似若隱若現的雲中寺廟令人浮想聯翩;兩側斑斑點點的墨跡,仿若那藍天與大海之間的海鷗一樣,肆意翱翔,充滿了不規則美感;右側五指狀的墨跡似千手觀音優雅莊重,又好似青青竹葉,與兩條粗線相映成趣,宛如墨竹,迤邐萬分。
像這樣的傳世之作沒有極高明的欣賞水平是根本看不出其中奧妙的,也就我這樣的高山流水才能明白蔣涵萱人體書法中的奧義。
說實話,蔣涵萱的這幅書法藝術讓我想起了我的童年,那是20世紀末的某一天,中央六套電影頻道播放著周星馳主演的《唐伯虎點秋香》,開頭就是唐伯虎以祝枝山身體為墨筆,渾身塗滿墨水,最終完成了那副曠世名作《雄鷹展翅氣吞天下圖》,此圖將祝枝山的雙掌作峰、雙股左石、那個作鷹,將身體與繪畫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堪稱神作。
我認為蔣涵萱還是有點保守了,如果像電影中那樣豪放的揮毫,必然更具欣賞性,元芳,你怎麼看?
其實,我內心還是非常同樣射墨大師、人體書法蔣涵萱這樣人的心理的,他們心魔已成,全身心的陷入書法泥潭,試圖在有生之年突破古代書法之屏障,創造出自己的一套書法,流芳百世。
只可惜他們晚生了2000年,自三國起,書法草登歷史,到清朝歷時2000年,中國漢字的美早已經被人研究的那叫「通透」,想要從中另闢蹊徑,又不能脫離漢字的樊籠,何其艱難!哎,也是挺可悲的。
但,可悲歸可悲,你整出一個「醜書」算得上是書法的傳承麼?整天搞什麼人體書法、射墨大師,還不如將畢生所學教給更多的人或者將中國漢字之美發揚光大傳播海外來的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