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父母如何控制情緒

2020-12-15 鹹領教育

愛在心中停留,人生自然擁有。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作為父母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是我們每一個父母的責任。

某種意義上講,情緒是一種能量,有負面情緒也有正面情緒,負面情緒讓人感覺難受,正面情緒讓人感覺愉悅。在給別人相處過程中,我們最好保持一種正面情緒,這樣就會有積極正面的人際關係。

要想管理情緒,我們首先了解情緒是如何發生的,我們了解了情緒的源頭,我們就可以了解情緒的由來。就容易管理好我們的情緒。

首先,情緒源於對方的語言、表情和行為模式給自己的感覺。我喜歡對方的語言、表情和行為,我就會有正面情緒,我不喜歡對方的語言、表情和行為,就會產生不好的感覺,也就是負面情緒。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語言、表情和行為又取決與不同的價值觀念。所以情緒的衝突可能源自於不同價值觀。

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知世界的方式,我們只有學會包容別人的觀念,才可以從源頭上理解對方,最後達到理解對方的語言、表情和行為。這樣也就可以避免有負面情緒產生的衝突。

然後,情緒也可能源自於對方的一個無意識的行為,比如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你明明是想幫助對方盛飯,對方可能不需要,無意間說了一句讓你不開心的話,如果你當時的心情很好,也許很快就過去,但是如果你此時內心的情緒不好,很可能最後爭吵起來。這樣就被負面情緒所綁架了,最後雙方都會受到傷害。

最後,情緒還可能源自於對於對方期望。比如我們期望妻子今天回家給我帶一個麵包回來,可是她偏偏忘記了,我會感覺不舒服。孩子期望自己期終考試考出好成績,結果沒有如願,也會讓自己感覺不舒服,最後產生負面情緒。

不管是情緒來自於不同的觀念、無意識的行為還是我們對別人期望,發生負面情緒的時候要學會體察自己的感覺,是自己感覺難受還是開心。當感覺難受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讓自己單獨的安靜一會,調整一下自己。比如可以離開現場,或者做點別的事情。這樣就可以避免負面情緒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最重要的還是要學會理解對方,通過溝通交流走進對方的內心世界,理解對方、感恩對方和原諒對方。這樣也可以避免負面情緒的發生。唯有讓愛他人之心放在自己內心,自己內心才會真正擁有愛別人的能力,從而避免人與人之間的負面情緒傳播。

作者:高士領

鹹領教育創始人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陷困境,可能源於家長的壞脾氣,親子溝通需學會情緒控制
    在家庭教育裡家長總是躲不過會對孩子發飆,孩子也一定承受過父母的怒火,但孩子對於情感的感知是十分敏感的,家長的壞脾氣可能在不經意間影響了孩子的發展。父母就算明白這個道理,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來來回回幾次,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係就會僵硬,家長再想要教育孩子,孩子也未必會聽勸了。
  • 【樹誠家庭教育講座】父母是孩子的鏡子,而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家庭教育主講 學會控制脾氣 1.儘量讓自己冷靜下來。 2.不要馬上回應。 3.學會跟孩子溝通。 4.及時向孩子道歉。
  • 學會做父母,解碼情緒,掌握批評孩子「三部曲」
    在我看來上不上大學不是家庭教育成功或失敗的標誌,家庭教育成功與否,主要還看孩子成了沒有成人。成人了,你的家庭教育就沒有失敗,而成才了,你的家庭就非常成功了。前不久,網上不是報導過,一個學生調皮,老師請家長去,結果孩子的母親見了兒子就是兩個耳光,母親一轉身,孩子跳樓了,這真的是悲劇啊,如果母親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了解清楚事情後,把孩子帶回家或在人不多的地方進行開導或教育,或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 當「聽」孩子說話的父母,而不是壓制孩子情緒的父母
    這樣的想法造成只有孩子「聽」父母的話,而父母卻不會「聽」孩子的話。場景:某件事情發生了,孩子無法控制情緒——生氣了,把玩具、書本亂丟,然後是踩、踢,弄得整個房間滿地都是。父母剛開始會平靜對待,試圖勸阻孩子的行為,但越勸孩子越激動,抵達父母爆發的臨界點後,情緒開始惡化,「你在幹什麼?有事情好好說,不是發脾氣的。」此時孩子情緒已經失控,即使他想說,也是支支吾吾,不斷地蹦出幾個詞,言語之間也是跳來跳去,講不清重點,父母很難理解他的意思。
  • 家庭教育的五把「刀」,刀刀致命(父母必讀)
    之前有粉絲留言說: 「我小時候,就經常聽到爸爸媽媽吵架,都躲在房間裡,覺得每一分都是煎熬;後面長大後,父母吵架時,我就會衝父母吼叫; 「現在慢慢地發現,自己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心情不好,就愛摔東西,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
  • 《茉莉的最後一天》:父母不要誤把情緒不穩定化作對孩子的高要求
    《如何選擇有效的心理療法》一書中說:親子互動是一種雙向的過程,因此,如果父母情緒表現過度,則會抑制兒童情緒的自我調節。今天,我就以《茉莉的最後一天》為例,結合一些心理學上的實驗,從現象到本質、從個例到普遍,來談談父母情緒不穩定對孩子產生的影響,以及作為父母,我們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 傷心難過是人生的必然經歷,父母應學會控制情緒
    遇上這樣的孩子,他的父母只好叫苦不迭,一個勁兒地說抱歉。我倒是沒關係,但是對於我的朋友,也就是孩子的父母來說,如何教育孩子才是最令他們感到苦惱的事情。小孩子哭起來,根本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要麼躺在地上打滾,要麼痛哭流涕、哭聲悽厲。很多父母受不了孩子哭,只要孩子一哭就大聲呵斥,讓他別哭或是閉嘴。
  • 情緒管理繪本《生氣王子》:孩子的壞情緒裡,藏著父母的影子
    10年前在我做「父母效能」講座的時候,大部分父母關心的就是如何讓自己育兒的時候不吼不叫。最近我在媽媽社群裡做了一個調查,父母們最感興趣的依然是不吼不叫。當年我剛剛成為媽媽,還不能體會父母的辛苦,我很奇怪,怎麼可能有父母對待孩子的時候會發火,會管不住自己的情緒呢?
  •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緒盒子」,你會把「負能量」釋放給你的
    在一段感情中,如果你不控制情緒的盒子,你會把「負能量」釋放給你的伴侶,這對你的感情是非常有害的。在兩個人相處的過程中,如果一方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無論是言語暴力還是行為暴力,所說所做的言行就像潑出來的水一樣,無法挽回,這會給對方的心理造成無法彌補的裂痕。
  • 孩子總是控制不住情緒?別慌,家長都該懂吧『』負面情緒具象化『』!
    孩子要是一時不合意的話,就會爆發出情緒來,孩子的額情緒就會隨意地爆發出來,做出不好的行為出來。孩子總是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總是一有什麼就會去亂發情緒,然後就讓父母很是無奈,父母對於孩子無法控制情緒的行為是很擔憂的,要是孩子總是沒辦法控制住情緒的話,是會讓孩子的成長受到阻礙的。其實孩子控不住情緒是因為孩子的負面情緒正在具象化,這是孩子負面情緒具象化的表現。
  • 孩子出現負面情緒,父母如何幫助孩子解決?教你三步正確做法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由於年紀過小,不懂得如何處理負面情緒,所以很容易被負面情緒所綁架。所以在生活當中很多父母都會發現孩子的情緒越來越多變了,經常亂發脾氣讓父母非常煩躁。孩子經常亂發脾氣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父母就一定要注重幫助孩子學會正確控制情緒。
  •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超級有效的情緒控制術
    強者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而弱者被情緒控制。曾經一朋友跟我分享生活中的困難,她說她生活過得非常痛苦,原因是她老公經常對她有家暴。當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如此沒有素質的男人趕緊離婚。她說不能離,我說為什麼?下面我們先來認識情緒有哪些?第一種是積極的情緒,第二種是悲觀消極的情緒。當我們一個人擁有積極的情緒的時候,你會發現他整個的人生都過得非常的好,每天都活力四射,精神抖擻,會感到很開心、很幸福、很高興、很陽光,很有正能量。
  • 孩子如何學會情緒管理?試試這3點,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情緒教練
    1、無法合理控制情緒控制不了情緒其實是你在被情緒控制。每個人都有情緒,這時我們應該做的是將情緒講出來,而不是通過情緒說出來。比如《獅子王》中的木法沙,再這樣生氣害怕的情緒下,他都沒有讓自己的這種情緒轉化成衝動,沒有發怒、批評和懲罰。
  • 對孩子而言,情緒管理很重要,父母該如何做呢?
    作為哈利的表哥,他最大的樂趣似乎就是欺負哈利,除此之外,就是給父母發脾氣。1.熊孩子也很「冤」:我並不是天生壞在哈利波特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裡,有一個細節我至今記憶猶新。哈利表哥過生日,父母給他準備了30多個禮物,但他卻一臉憤怒,原因僅僅是因為禮物比去年少了一份。
  • 《墊底辣妹》最好的教育是愛和理解,做「情緒教導型」父母
    四年前,2016年的4月份在中國影院中上映了一部日本電影《墊底辣妹》,是一部豆瓣評分高達8.2分的家庭教育類電影。在這部影片中,除了有沙耶加努力完成逆襲之外,更為重要的點在於,沙耶加的媽媽不同於其他父母,她以「情緒教導型」父母的姿態,完成了讓女兒最終得以逆襲人生。「情緒教導型」的父母相比於其他類型父母,會更加佔有優勢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情緒管理訓練創始人約翰·戈特曼博士曾在1996年提出了元情緒的概念。
  • 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家庭生活是我們學習情緒的第一個學校
    1、什麼是情商簡單描述情商:它是指人在情緒抑制、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它是近年來心理學家提出的與智商相對應的概念,提高情商,就是把不能夠控制情緒的部分變為可以控制情緒,從而增強理解他人以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 父母了解「哭聲免疫法」,學會安撫孩子情緒
    而面對孩子的哭鬧,家長們往往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才好,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於如果這時去哄孩子的話,容易養成孩子的一個依賴心,就是只要哭鬧了父母就會過來哄他。剛學會站立,嘗試著走路的小微,沒有走到兩步又掉了下來,這時小微有點氣餒了,看看父母就在身邊。
  • 孩子一犯錯,父母就發火?4招趕走「炸彈」,變身情緒管理高手
    發脾氣時似乎有滿滿的「恨鐵不成鋼」的正義感,但是過後馬上就後悔,這都是「情緒失控」在作祟。那什麼是「情緒失控」呢?大腦是由腦幹、邊緣系統、前額皮質層三個部分組成。腦幹是本能腦,邊緣系統是情緒腦(主要控制情緒),而前額皮質層負責我們的高級思考和分析。
  • 做情緒的主人,不做被情緒控制的傀儡,高情商人這樣控制情緒!
    但一個人的情緒也並不是這麼容易就控制的,因為情緒是我們的一種主觀認知經驗,這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產生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一個狀態!不做被情緒控制的傀儡許多名人或者老師在上課或者演講的時候都會教大家這樣的一個道理,這也是為了鼓勵大家能夠適當的控制自己的脾氣,學會收斂!說的是「下等人,沒本事有脾氣;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
  • 快節奏時代,如何尊重孩子的慢性子,「慢養」的第一步是控制焦慮
    看著他的慢性子行為反而處處透露著不急不緩、從容不迫的沉穩風範,父母的多餘行為反而給他造成了困擾。慢性子孩子被父母從各個角度逼迫、否定,內心的壓抑和焦躁肯定會讓他心情不好。小孩子隱藏、疏解情緒的能力一般都不會很好,只能通過發脾氣、暴躁等行為來表達內心的波動。二、慢性子的孩子可能是胸中有丘壑,家長要學會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