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百韜在淮海戰役中戰死沙場,唯一的兒子逃往臺灣後結局如何?

2020-12-05 悟空談歷史

1948年11月,黃百韜在淮海戰役中兵敗自殺。關於他的死有兩種說法,一種說黃百韜兵敗後無顏面對蔣介石,所以舉槍自盡;另一種說黃百韜是被擊斃的。不過學術界歷來都認為黃百韜是兵敗自殺,因此在這裡我們採用「自殺說」。

黃百韜出生於1900年,他是廣東梅縣人。黃百韜年少時就進入了北洋軍中,靠妻子的幫助進入金陵軍官教導團學習,畢業後任排長、連長等職務。之後黃百韜投靠軍閥張宗昌,並跟著張宗昌於1928年投奔蔣介石,正式成為蔣介石手底下的雜牌軍。

蔣介石本人是不信任這些雜牌軍的,黃百韜投奔蔣介石後很快就被蔣介石解除了兵權,被蔣介石送到軍校進修。抗日戰爭爆發後,蔣介石身邊缺兵少將,這給了黃百韜復出的機會,黃百韜也抓住了這個機會,在抗戰末期成為25軍軍長。

黃百韜自知不是蔣介石的嫡系,所以當上軍長後拼命為蔣介石賣命。客觀來說,單論軍人素養,黃百韜在國軍中算是一員良將,但是黃百韜卻站錯了隊伍,最終在淮海戰役中兵敗自殺。這既是時代的悲劇,也是他個人的悲劇。

1948年,淮海戰役末段,黃百韜的第七兵團被解放軍全殲,黃百韜走投無路後自殺身亡。黃百韜自殺後遺體被25軍副軍長楊廷宴埋在了碾莊附近。楊廷宴逃回南京後從南京搬來了黃百韜的副官,之後黃百韜的副官帶著黃百韜的遺體趕回南京,並把黃百韜被安葬在南京太平門外曹古山上。

黃百韜的妻子名叫柳碧雲,她與黃百韜育有一兒一女,其中兒子名叫黃效先,黃效先也是黃百韜的獨子。黃百韜戰死沙場後黃效先過得怎麼樣呢?

隨著國民黨的節節敗退,蔣介石逃往了臺灣。柳碧雲與黃效先也跟隨國民黨逃往了臺灣。據說柳碧雲與黃效先在逃到福建的時候被解放軍俘虜,解放軍得知他們是黃百韜的家人後並沒有為難這對孤兒寡母,反而為他們提供了路費,並提供通行證,讓黃百韜的妻子與兒子逃往了臺灣。

到臺灣後黃效先健康長大,不過黃效先的戀愛觀卻與普通人不太一樣,他喜歡男人,並於1957年與一個叫楊士榮的男人發展成同性戀關係,之後因為紛爭槍殺了楊士榮並殘忍焚屍。

黃效先犯下命案後很快就被臺灣警方抓獲,並被判處死刑。因為他是黃家唯一的男丁,所以其母柳碧雲不忍心看著黃效先被執行槍決,柳碧雲特意跑到蔣介石的「總統府」,希望蔣介石特赦黃效先。

關於蔣介石特赦黃效先的過程,有資料報導因為黃百韜曾經獲得過青天白日勳章,柳碧雲拿著青天白日勳章換回了兒子黃效先的一條命,之後青天白日勳章被蔣介石收回。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蔣介石特赦黃效先是因為黃效先是黃百韜的後代,而黃百韜戰死沙場,蔣介石不忍心黃百韜絕後,因此特赦了黃效先。黃效先能被特赦根本不是因為青天白日勳章的原因,黃百韜的青天白日勳章也沒有被蔣介石收回。

被特赦後的黃效先被判無期徒刑,之後因為在獄中表現好於1969年假釋出獄。假釋出獄後的黃效先一改原先的花花公子作風,生活逐漸安穩並娶妻生子,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並在之後旅居美國。

參考資料:

《國軍上將黃百韜三穴之謎》王曉華、《黃百韜兵團碾莊圩覆滅記》孟昭庚

相關焦點

  • 黃百韜在淮海戰役戰死後,他手下有五個軍,各自的軍長結局如何?
    在解放戰爭中,蔣介石的悍將其實並不多,大多數在抗日戰爭中打得比較好的高級將領遇到粟裕等人後更是節節敗退,如薛嶽,杜聿明等人,表現得並不如預期的那麼好。倒是有幾個不起眼的兵團級別的將領,他們的表現倒是挺不錯的,其中就包括黃百韜。
  • 為何說三大戰役中淮海戰役最難打?不妨看看戰役結果和參戰將領
    可相對於遼瀋戰役我軍傷亡69211人和平津戰役傷亡39444人,淮海戰役的損失,比它們加起來還要多,那為何淮海戰役這麼難打呢? 淮海戰役的國軍悍將 那麼在此次戰役中,那些同樣拼盡全力的國民黨將領,究竟有何表現呢?
  • 淮海戰役中,邱清泉執意去救45師,最終的結局如何?
    1949年1月10日,邱清泉命喪淮海戰役戰場。關於邱清泉的死因,歷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邱清泉是被擊斃的;另一種說邱清泉是「殺身成仁」。不過,不管哪種方式,結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邱清泉在淮海戰役中戰死沙場。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 決戰淮海,第七兵團為何全軍覆沒?黃百韜臨死前為何連嘆三聲?
    1948年9月,在濟南戰役勝利後的第三天,華東野戰軍司令部迅速擬定了殲滅黃百韜第七兵團、李延年第九綏靖區,為奪取徐州做準備的方略,史稱「淮海戰役」。淮海戰役中,黃百韜的第七兵團被列為首要攻擊對象,第七兵團是如何被全殲的呢?兵團司令黃百韜在臨死前有何表現?
  • 三大戰役哪個最難打?淮海屬第一,看看參戰將領都是誰
    對於這三大戰役, 國民黨對淮海戰役投入大量的兵力及武裝設備,解放軍在這場戰役中也是傷亡慘重,正因為這樣激烈又複雜,這次淮海戰役稱得上是最難進行的一場戰略性攻堅戰。 淮海開戰之前,他察覺到共產黨軍隊的絕對優勢,請求上級準許撤退。可憐的是,上級忽略了它的撤退請求,因此他只能堅守使命,拼死博戰。儘管他使盡了所有的招數,也未能倖免,但他憑著超強的意志力,及萬死不辭的沙場精神,讓當時信心滿滿的華東野軍造成了超過六萬人的傷亡,已超過淮海戰役解放軍傷亡人數的一半,讓當時國民黨的各位將領都感到慚愧。
  • 千萬人廝殺的淮海戰役,為什麼是中國命運的轉折點?
    毛澤東感覺可以,便給粟裕回電:「我們認為舉行淮海戰役,甚為必要。」但是粟裕必須殲滅黃百韜兵團。「小淮海戰役」正式登場。這次戰役的野心其實不大,無非是奪取蘇北地區,把蘇北和山東解放區連起來,為下一次戰役做準備。以後走向何處,他們也不知道。
  • 解放戰爭中,從上黨戰役到海南戰役,一共有多少位國軍將官戰死?
    自上黨戰役到1950年四野解放海南,總共有多少位國軍將官戰死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彭在45年上黨戰役中殞命,此時解放戰爭尚未全面爆發,敵我雙方處於抗戰結束後的重慶談判階段,但以山西土皇帝自居的閻錫山為了將八路軍趕出山西,恢復往日勢力範圍,談判期間鬥膽命19軍軍長史澤波率部進攻上黨地區(中央軍都沒有動手,閻錫山竟決定自己出頭,令人匪夷所思),十分輕視我軍。
  • 三大戰役國民黨軍損兵154萬,其中戰死的官兵有多少萬人?
    1948-49年的解放戰爭三大戰役(遼瀋、淮海、平津),是國共雙方攻守形勢徹底轉換的三場關鍵大戰,也決定了國民黨軍的敗逃結局。三大戰役國軍共有154萬人被斃傷俘,或者直接向我軍起義。那麼真正在戰場上被擊斃的國民黨官兵有多少萬人呢?
  • 淮海戰役;國軍三個精銳兵團,哪一個兵團,在此戰中表現最出色
    這樣一來的話,國軍在此戰中也投入了七個兵團作戰,這七個兵團中並且包括最精銳的第二兵團,第七兵團,第12兵團,這三個兵團編制龐大,每一個兵團人數都達到10萬以上,並且配有重武器。雖然淮海戰役最終以國軍失敗而結束,但是蔣介石在淮海戰役中投入的三個精銳兵團,都取得了一定的戰績,也讓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損失很大。
  • 淮海戰役,我軍俘虜一個「老夥夫」,揭開身份後:徐州剿匪副司令
    解放戰爭,是從1946年6月開始到1949年9月結束,這場戰爭是目的在於徹底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的一場正義戰爭,本來設想是用5年的時間擊潰國民黨,可是沒想到才用了3年的時間,就將蔣介石給徹底趕到了小島臺灣。
  • 三大戰役,為何淮海戰役最難打?看看參戰的國軍將領都有誰就懂了
    三大戰役中,哪場戰役最難打呢?個人認為非淮海戰役莫屬。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中,我軍都在兵力上佔據優勢。遼瀋戰役是70萬對55萬,平津戰役是100萬對52萬,淮海戰役則是60萬對80萬,解放軍比國軍整整少了20萬!為了打好這場戰略大決戰,老蔣把自己的嫡系精銳都投入到了淮海戰場,同時除了桂系之外,國軍名將悉數上陣。
  • 在碾莊戰役中,第64軍軍長劉鎮湘主張死守,他後來是什麼結局?
    在1948年11月爆發的淮海戰役中,當時擔任國民黨第七兵團司令官的黃百韜,成為了我華東野戰軍的首要殲滅目標。在淮海戰役爆發之後,黃百韜率領第七兵團從新安鎮撤退,沿著隴海鐵路向西準備撤退到徐州。而我華東野戰軍對黃百韜第七兵團實施了圍追堵截,成功將其包圍在了徐州以東的碾莊地區,進而將其全部殲滅。
  • 碾莊戰役,面對雜牌軍的黃百韜第七兵團,解放軍慘勝
    大家都知道,在解放戰爭中我們和國民黨部隊進行了三次大決戰,分別是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這三次戰役我們解放軍都取得了勝利,極大地打擊了國民黨軍隊的囂張氣焰,直接奠定了解放戰爭勝利的基礎。黃百韜今天為大家講的是淮海戰役中的一場特殊戰役,碾莊戰役。為啥說碾莊戰役比較特殊,那就是這場戰鬥的傷亡是最大的,可以說是慘勝。
  • 解放戰爭:淮海戰役國軍佔兵力優勢為何慘敗?被俘後杜聿明這樣說
    淮海戰役毫無疑問是解放戰爭最大規模的戰役,國共雙方參戰兵力達到了140多萬人,在以徐州為中心、沿隴海鐵路一線的廣大區域內,華東和中原兩大野戰軍圍殲國民黨五個大規模兵團,以少勝多,譜寫了戰爭史上的傳奇,據戰後統計,這次規模空前的戰役國民黨投入兵力80萬,解放軍投入兵力60萬,20萬的兵力差距,戰役卻以國民黨慘敗、華東和華中地區全線解放結束
  • 1949年李文起義後,又藉機逃往臺灣,最後他的結局如何
    傅作義李文被迫當上起義軍又不願背離南京,就很果斷的丟下部隊,秘密乘坐專機倉皇逃往南方。當時敵軍在三大戰役後,兵力防線全線崩盤,蔣介石對立場堅定沒有起義的李文非常看重,心知他不是傅作義的對手,釀成這樣的後果也束手無策,非戰之罪,而李文的忠心不僅逃過了戰敗的罪責,還被蔣介石委以重任,繼續委任他當了兵團司令,奔赴西南配合戰區司令長官胡宗南構築防線。
  • 你知道國民黨大將黃百韜的兒子是誰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黃百韜便是一位。英雄不問出處,他原本出自雜牌軍,雜牌軍因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一直被中央軍瞧不起,而就是在這雜牌軍中,出了黃百韜這個王牌將星。黃百韜一生如同傳奇,波折不斷,精彩紛呈,最後在淮海戰爭中,不幸離世。而今天我們要聊聊的是,黃百韜身後唯一的兒子——黃效先。
  • 國軍將領被包圍請求支援,蔣介石送信一封,他看信後心裡涼半截
    1948年冬天,淮海戰役爆發,此戰的結果將直接影響中國命運的走勢,為此,國共兩軍特別重視此次戰役。國軍派出了80萬官兵,我軍派出了60萬官兵,兩軍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他寫了封信,派出飛機安排一名空軍人員投放至黃百韜兵團中。黃百韜見到此信後喜出望外,他以為蔣介石一定會派出大量的部隊救援他,可是當他打開信件時,心裡涼了半截,信中只讓他率領兵團所有人向對方進行進攻,並對軍隊救援隻字未提。
  • 淮海戰役中,哪支部隊讓解放軍傷亡最大,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爆發了,這是一次解放軍在兵力、裝備都不佔優勢的條件下和國民黨軍隊展開的一次大會戰,國軍精銳在這次戰役中損失慘重,王牌兵團幾乎是全軍覆沒,正如戰後毛主席所說的一樣,這場戰役預示著國民黨統治的即將消亡。
  • 孟良崮戰役,黃百韜與張靈甫只差3公裡,為何不用炮火支援?
    孟良崮戰役,雖然戰果和規模都比不上三大戰役,卻因為殲滅了國軍最強悍的部隊整編74師而成為了代表性戰役,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也落了一個兵敗身死的結局,那麼,當時張靈甫到底有沒有活路呢?
  • 共和國將帥成名戰,粟裕將軍與淮海戰役
    1941年任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後兼第六師師長。曾先後組織指揮過1944年的春節攻勢作戰、車橋戰役、南坎戰役等對日軍和日偽軍的作戰。解放戰爭期間,粟裕歷任華中野戰軍司令、華東野戰軍副司令、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等職,先後指揮了高郵戰役、隴海線徐海段戰役、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