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合資本合伙人李朋強:疫情是線上線下一體化大趨勢的助推器

2020-12-14 中國經營報

文/王鳳姣

歷時三個月,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平穩,疫情給母嬰行業帶來什麼樣的變化?母嬰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家應該在疫情下如何生存?如何應對疫情所帶來的變化?

「傳統母嬰產業的線下模式必然會逐漸擁抱線上化,疫情只是對推動母嬰傳統線下模式搭建線上化,或者搭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助推器。」

3月13日,受《中國經營報》觸角學院邀請,水合資本合伙人李朋強在第二季「企業戰疫共克時艱」抗疫直播課《線上線下兩重天,母嬰行業的崛起和突變》中對以上問題作出解答。

母嬰線下服務受影響大 但推動零售變革

2020年的春節,幾乎是所有中小企業的春「劫」,李朋強表示,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對於中小企業家而言,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為明顯。

母嬰行業分為母嬰線下服務業態、母嬰實體零售、母嬰線上電商、母嬰線上其他業態四個領域。其中,母嬰線下服務業影響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李朋強解釋道,因為孕媽和孩子是易感人群,疫情期間屬於重點保護對象,基本上足不出戶,所以很多母嬰線下服務業態遇到冰點式的下滑,不過疫情影響徹底消退之後,存量會延期兌現甚至有可能帶來增量。

李朋強認為,從長遠來看,疫情會推動母嬰零售的變革。一方面是推動母嬰連鎖品牌的線上化,更多的母嬰連鎖品牌開始布局網際網路,布局線上。另一方面也會推動行業的整合,規模較小的母嬰門店不具備轉型線上的能力,對於這樣的企業,要麼加入大的門店系統,要麼就會被逐步淘汰。母嬰的線上其他業態反而在疫情期間很火熱,例如媽媽社區、在線問診、在線醫療、兒童動畫、兒童遊戲等業態都有比較好的數據增長。

由此,長期而言,李朋強分析稱,疫情或致不具備線上服務能力的機構遭到淘汰。在疫情期間,反應比較快的母嬰門店會通過社群、朋友圈、小程序、商城直播等方式來進行推廣和銷售,員工和快遞進行訂單的無接觸配送。沒有系統工具也沒有線上運營能力的傳統母嬰店,將面臨客戶持續流失的情況。

具備線上系統運營能力的服務型公司則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中流砥柱。國產母嬰品牌市場的佔比會進一步加大。一方面是因為國產品牌的生產線、倉儲都在國內,母貨和物流配送更有優勢,另一方面使用進口產品的消費者,因為進口產品供應不足,也開始重新嘗試使用或接受一些國產品牌,所以慢慢地有一部分進口產品的消費者也會逐漸轉向國產品牌的消費。

此外,母嬰行業的整合速度將會加快。大型母嬰企業擁有更強的抗壓能力以及線上和線下一體化的優勢,中小企業缺乏追趕的資本,一方面是因為中小企業的技術力量不夠,另一方面是一個新的完整的線上線下體系搭建需要大量的後臺人員。所以對於母嬰行業,一部分中小企業會融入到大的品牌裡面,另外一部分有可能會逐漸地被淘汰掉。

止損節流 保護戰友 分解需求

眼下,母嬰企業在疫情困難時期如何生存?李朋強認為,首先要快速止損,對於公司無效的門店和業務在第一時間關閉,無法產生正向現金流的業務也要果斷地暫停;其次是節流,減少公司不必要的經營成本,保證公司擁有現金流;最後是保護核心戰友。

什麼是核心戰友?用戶是第一位戰友,尤其是困難時期,企業要保證用戶的原有利益不受損失。第二個戰友是員工。李朋強指出,對企業而言,越是困難的時候,越可以進行更好的篩選,去篩選合適的員工,打造公司的鐵軍。第三個戰友是合作夥伴,要積極與合作夥伴溝通,及時告知公司的情況,互相幫助。

李朋強分析道,疫情給母嬰企業帶來困難的同時,也帶來三種需求結果,具體而言,企業可分解不同需求結果對業務和模式進行調整。

第一種結果是需求激發,對於需求激發的細分領域,例如在線的親子教育、媽媽社區、母嬰健康問診平臺等,創始人要考慮如何用純線上的方式滿足用戶的需求,如何保證用戶體驗,保證交付的轉化,並整合利用一切渠道實現規模化。

第二種結果是需求壓抑,例如線下教育、母嬰門店、月子中心、產後修復等,用戶的需求是客觀存在的,只是因為疫情被暫時壓抑,在這種情況下,員工要積極和老客戶、潛在客戶聯繫,部分服務通過送到家的方式來滿足,部分必須到店的服務可以把前期工作拆解,通過在線化完成,把準備工作做好,儘快儘量安排用戶到店享受服務。

第三種是需求抑制,例如親子遊玩、親子餐廳等,疫情抑制住消費需求,帶來的損失也是直接的,對於企業家而言要訓練內功,做適當的發聲,讓用戶了解企業目前的進展,做適當預售來獲取現金流和客戶,為疫情結束之後的需求爆發做好準備。

此外,在李朋強看來,應對疫情帶來的母嬰行業變化,第一要注重線上。疫情只是線上與線下一體化大趨勢的助推器,為此,李朋強建議,母嬰行業的中小企業家要積極地擁抱網際網路工具,實現線上的營銷、獲客、維護等,相比純線上平臺,傳統母嬰中小企業如果擁有線上、線下能力會更有競爭力。

第二要注重社群運營。疫情給人們另外一個重要的認知是用戶運營模式的改變,疫情帶來的線下用戶流動的驟降,讓企業家關注到用戶的社群和超級會員的重要性。李朋強建議,要從過去的貿易模式轉化成社群的運營模式,以用戶為中心,基於微信、抖音這些流量公共平臺,通過內容產品等轉化為公司的私域流量,再基於對私域流量的運營和裂變,通過深挖用戶需求,不斷滿足特定用戶更全面的服務。

第三是團隊和企業文化的打造。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是能夠鑄造團隊的靈魂,李朋強認為,這次疫情是對公司組織能力、文化和凝聚力的考驗,尤其是創始人面對突發問題時對趨勢的判斷能力、調整能力,甚至是價值觀念的分水嶺,經過這一次戰「疫」,在困難中能夠形成向心力,協力向前的好公司,會在之後得到更快的恢復、更好的發展。

(編輯:黃玉璐 校對:顏京寧)

相關焦點

  • 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成武漢教培行業大趨勢
    2020年,疫情防控下的教培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如何順應變化開新局?在12月4日至5日召開的第十屆全國培訓教育發展大會上,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一個新詞——「OMO教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為教培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也成為武漢教育培訓機構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 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成武漢教培行業大趨勢
    在12月4日至5日召開的第十屆全國培訓教育發展大會上,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一個新詞——「OMO教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為教培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也成為武漢教育培訓機構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記者施政 攝所謂OMO模式,也就是Online-Merge-Offline(線上線下融合)。OMO原本是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針對新零售提出的概念,但隨著技術的發展迅速在教培行業鋪展開來,成為行業熱點。尤其是疫情之後,有培訓機構關閉線下門店時,很多機構通過OMO轉型將業務搬到線上。在全國培訓教育發展大會,新東方掌門人俞敏洪認為,OMO模式是教育行業的未來。
  • 後疫情時代 餐飲企業線上線下結合經營成發展趨勢
    摘要:受疫情影響,倒逼餐飲企業發展線上化業務,餐飲經營目前已經進入外賣、堂食「雙主場」並重的時代,線上、線下結合的經營模式已成發展標配和未來發展大趨勢。
  • 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管理,才是商貿企業的必經之路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企業管理將趨向於移動化、數位化、智能化、個性化方向發展,任何企業都無法躲避網際網路帶來的衝擊,尤其是傳統中小商貿企業在尋找發展之道的時候,如何藉助網際網路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管理,注重「內」與「外」、「線上」與「線下」網際網路化的兼顧並行,才能激發更多發展可能。
  • 百果園新零售: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
    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舉辦的【 2020深圳產品經理大會】上,百果園高級合伙人、集團運營中心總監孫鵬,為我們帶來了《百果園的一體化新零售》的精彩分享。百果園的發展2002年,我們在深圳福田區開了第一家門店,截止到2019年已經突破了4000家門店,整體用了18年的時間,都是在線下的探索過程中。百果園從2016年開始布局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發展,在2019年全渠道銷售額第一次突破了100億,線上銷售佔比25%。百果園電商的發展是完全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它不是單純的電商,也不是單純的線下,是一個相互促進發展的過程。
  • 上海創新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模式
    研究提升技術應用 擴大網絡監測領域上海創新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模式□ 本報記者 霍一夫從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獲悉,根據今年疫情防控、長江禁漁等工作要求,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會同相關主管部門研究禁限售名單,要求納入平臺禁售商品服務名錄和違禁詞庫,加強系統篩查和人工審核,嚴禁涉嫌違法商品進入平臺銷售
  • 本土早教疫情突圍:優貝樂如何以線上反哺線下?
    線下培訓機構正逐漸解封,但疫情對早幼教產業的影響仍在蔓延。  一年前,優貝樂國際兒童教育開始布局線上業務,疫情突發也為它們提供了一次更為難得的練兵機會:四個月內,優貝樂正以中臺模式幫助300餘分校在轉向線上的過程中平穩過渡,也通過把控B端,促進C端用戶對線上的粘性增長且實現復購。  優貝樂如何基於經驗找到一條差異化的在線之路?
  • 線上線下一體化醫院試水
    雙方攜手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療服務模式,為天津及全國用戶提供在線複診、健康諮詢、隨訪管理等服務。天津醫保用戶問診、購藥還可享受醫保在線支付。&nbsp&nbsp&nbsp&nbsp南開區居民楊先生日前已經享受到了最新的服務。他是一名冠心病患者,需要定期去醫院複診、拿藥。
  • 社區新茶店——線上線下一體化
    茶商業模式網際網路智能化,不依靠線下門店進行銷售,減弱線下門店產品銷售功能,加強體驗與社交功能概念,打造成一個品牌社交場景與體驗品嘗產品功能門店,銷售則側重在智能化線上平臺進行。社區新茶店的本質上還是零售,但是其「新」在消費場景,平臺和大數據,直接把新茶店進入各社區,建立滿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商業模式。
  • 加碼數位化 麥德龍西南首個線上線下一體化購物中心落地重慶
    原標題:加碼數位化 麥德龍西南首個線上線下一體化購物中心落地重慶   12月16日,麥德龍中國宣布,其重慶南岸商場完成升級,以全新面貌與
  • 寧波分行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
    近年來,工行寧波市分行通過實施客戶服務全流程的線上化、訂單化改造,構建起了線上便捷辦理、流程無縫銜接、信息實時交互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模式,力求將「最多跑一次」變為「一次都不跑」。目前,工行寧波分行已推出借記卡換卡不換號、歷史明細、上門收款、個人資信證明寄送、對公電子詢證函等一系列個人及對公業務場景,通過業務全流程的訂單化管理,加大無接觸服務供給,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讓客戶「一次都不用跑」。同時,該行還推出個人客戶經理「雲工作室」,運用數位化金融打造的全線上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零距離」在線金融服務。
  • 藝術塗料是如何做到深度布局線上線下全渠道一體化
    抖音的本質是追求娛樂化,遇到了好的市場機遇,做到深度布局線上線下全渠道一體化,而成功成為人們每天必進入的app;美團堅持正確的戰略,結果回報周期比想像更短,成為如今人們點外賣必備的app;而在藝術塗料行業當中,也同樣要跟上時代的發展,做到深度布局線上線下全渠道一體化。
  • 年會報導|線下陣痛、線上狂奔,機構如何落好下一子?
    本次論壇由藍象資本合伙人周爽主持,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教育行業的未來發展。線上教育流量井噴,線下機構如何借勢升級2020年進入尾聲,過去的300多天,教育行業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線下教育一夕噤聲,如墜冰河;在線教育忽至風口,蒙眼狂奔。與線下的陣痛相比,線上迎來了巨大的機遇。
  • 快速招募線下合伙人三步走
    讓我分享一下最近我們在線下招募合伙人的一些心得體會,所以我剛好接著之前的分享,把線下合伙人招募的內容和大家說完。關於社區生鮮團購我之前寫過一篇,還得了一個小獎,感興趣的可以先看一下《社區生鮮團購,無壁壘也無贏家》,後面我們再聊。村長當前的業務中,剛好涉及到線下合伙人的招募。
  • 果繽紛丨新零售之路,從線上線下一體化開始
    果繽紛對於這一點的理解是,線上線下一體化是互相促進發展的過程。截至2020年10月,果繽紛已有上千家門店,門店覆蓋28省,83城。不管是北上廣深這種發達城市,還是四五線城市,都有果繽紛的身影,因此可見整個下沉市場的水果零售的發展迅猛。
  • 董明珠:新零售需要線上線下融合,而不是孤注一擲於電商直播|全球...
    在與鈦媒體國際事務合伙人楊銳的1小時在線直播溝通中,從疫情聊到產品、從產品聊到渠道、從渠道深入家電業發展。董明珠分享了格力電器作為家電巨頭,如何在疫情中實現業務增值與渠道拓展並分享了對於目前中國家電業發展的一些看法。在她看來,疫情是一場考驗、同時也是家電業發展中的重要轉折點,企業要學會隨著消費者需求發展,在整體戰略規劃中要多為中長期發展「蓄能」。
  • 騰訊智慧零售垂直行業生態總經理何迪:線上線下一體化是商超企業的...
    在當天上午舉行的行業論壇——「2020中國線上新消費高峰論壇」上,騰訊智慧零售垂直行業生態總經理何迪在題為《騰訊智慧零售:從數位化助手到商業增長夥伴》的演講中提出,線上線下一體化,已成為零售企業不可或缺的必答題。
  • 敦煌市:政務服務一體化「線上提速度 線下加溫度」
    敦煌市緊盯國家標準,結合本地實際,率先提出一體化平臺具體建設目標、部署方式和對接成效,在省和酒泉市範圍內全面完成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的建設;率先完成一體化平臺與國家政務服務「好差評
  • 線上拍賣聯盟:全渠道布局 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體系
    幾乎每一次雙十一統計,都會涉及突出線上狂歡和線下冷清的強烈對比,這種情況值得思考,而今,不斷有人提出線上和線下如何打通、如何融合?對於傳統行業來說,在電商的衝擊下,傳統零售的業績與利潤都在下滑,行業蛋糕被不斷切分蠶食,傳統行業迎來的前所未有的挑戰。
  • CSP2020 | 京東健康構建精神專科領域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閉環
    CSP2020 | 京東健康構建精神專科領域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閉環 2020 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由其導致的群體性心理問題也逐漸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