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現在就告訴你,其實原因並不難猜

2021-01-08 曹操論江山

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現在就告訴你,其實原因並不難猜!日語中有漢字充分說明日語是藉助漢語才完善了其體系的,也就是日語的發音系統是獨立的,而文字系統是以漢字為藍本改造而成的。

一、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

相對於漢字而言,日本文字的歷史要短很多。據日本考古界在九州福岡縣發掘到的「漢委奴國王印」來看,漢字最初對日語產生影響在公元一世紀左右。漢字大規模進入日本是在公元四、五世紀隨著一些佛教僧侶將中國的經書帶到日本而傳入的。這個時期傳入日本的漢文,不僅構築起了日本文字的骨架,也豐富了日語的語音系統,因為那些漢字在日本的讀音是當時的日本人模仿僧侶的發聲而來的。當然漢字最初對日語的影響只有日本國內的文化人。

而這種影響直接催生了唐代那麼多批的遣唐使,也開啟了中日文化交流的鼎盛時代——唐宋時期。到現在日語的發音仍保留有唐音、宋音。儘管隨著中國的衰落和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的發展,漢字對日語的影響逐漸減弱,甚至有一段時間日語也想像朝韓一樣,放棄漢字,純粹使用假名和羅馬音,但後來為了保持文化和歷史的傳承,日本決定日語中的名詞、動詞、形容詞還是保留漢字。

二、日語中有多少漢字

根據1981年10月1日日本內閣頒布的文件,日語中的常用漢字為1945個,其中1006個為小學階段必須掌握的「教育漢字」。據說,要讀懂日本的歷史著作和一般性讀物,應該掌握2500個漢字。難怪我們聽不懂日語,可看日本的影視劇和漫畫書時,只要有字幕就基本能理解其意思。我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教育委員會1988年1月26日頒布《現代漢語常用字表》,表中列出現代漢語常用字2500,次常用字1000,共3500。而日語中竟然也保留有漢字2500以上。可見中華文化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有多麼的巨大和深遠。

三、日語對漢語有什麼影響

當然,文化的影響是交互的。近代以來,日本先期學習了歐美的先進思想,吸納了西方的優秀文化,又走在了中國的前面,我們的現代漢語中也吸收了日語中的許多詞彙,比如「幹部」「電信」「鐵道」「政黨」「主義」「哲學」等等,這些我們根本沒有感覺到它們是舶來品。至於進入網絡時代,文化更難劃清國界,「萌」「宅男」「蘿莉」等日語詞彙,更為古老的漢語塗上了一抹時代的亮色。

研究中日文化相互影響的軌跡不難發現,國家的發展需要依託優秀的民族文化;反過來,國家的強盛也能提振民族文化的發展,提高其在國際文化中的地位。

相關焦點

  • 日語中漢字我們為什麼聽不懂?日語中漢字的意思跟我國的一樣嗎?
    這些喬老師相信大家都有簡單的了解,就具體方面喬老師就簡單介紹一下。日語文字的分類日語受漢語的影響非常大。在日語裡,有語法實意的詞都含有漢字且大部分與實意相關。所以通常即便是不懂日語的朋友看到一個短句也能大概明白意思。不過因為影響日語的是文言文而不是白話文,所以有些詞也不能以現代漢語的角度去理解。
  • 解惑|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有繁體字也有簡體字?你知道嗎?
    前不久在易學國際小語種教育日語N1籤約保過班裡,接到一位初級日語學習小夥伴的題問:為啥這日語中又有簡體字又有繁體字,日本人自己不會混麼?有簡體字有翻譯題還有假名!別說,這個問題可能學日語的小夥伴剛開始的時候都在心中默默問過,當時小編的日語老師告訴我:日本之前進行過一次漢字改革,有一部分漢字就用了現在中國的簡體字,一部分還是保留了繁體字。但是這絲毫沒有解決我心中的疑惑,於是我查閱了很多材料想去搞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不能說以下內容絕對正確,就當是幫大家一起科普一下吧。
  • 高中學生高考選報日語:其實比英語更難!六個原因告訴你!
    02從高考成績角度來看學日語的同學的最高分,很少有突破130的英語,而英語這一科在高中中卻是五十音圖的平假名和片假名你都要會寫,單純學習50音圖的過程就遠比背單詞要痛苦得多。而且,英語字母都寫不好的學生,日語是寫不好的,因為日語的書寫很難。書寫日文文字主要包括四類。
  • 學習日語讓你覺得難,其實是這幾個問題困擾了你
    現在學日語的人越來越多,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日語確實已經成為一種頗具國際性的語言了。現在再說日語是小語種已經不合適,而我們作為眾多日語學習者中的一員,想必大家都會覺得日語很難吧?學日語哪裡難?日語中不但有平假名,片假名,漢字這三種日語文字,文法也更是曖昧不清,還充斥著各種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敬語……那麼日語究竟難在什麼地方呢?
  • 日語中為什麼有那麼多漢字?
    中國人看到日文文章,即便沒有學過日語,也能讀懂個二、三分;如果是二戰結束前的日本官方文書,那意思基本上都能猜出來了,可能比當代的日本人看得還順暢。這大概是因為日語中存在大量的漢字,而過去日文中的漢字比例更高。不過,日文裡的漢字再多也是日文,而不是中文。
  • 日語中為什麼有那麼多「漢字」?
    [摘要]日本古代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到了我國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才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但日本最初是把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的,就是日語有幾個音節,就用幾個漢字。日本滿大街的漢字,你可能認識,但可能一個都看不懂!
  • 日語中為什麼有很多漢字?含義和中文一樣嗎?
    日本早期只有發聲系統是健全的,並沒有文字書寫方法,為什麼日語中有很多漢字呢?因為日語文字是藉助中國漢字改造而成的,日本接觸中國漢字的途徑很多,最早是中國僧侶帶著經書去到日本,把中國文字留在日本的,這些文字的引進,不僅組成了日本文字的主要骨架,也完善了日語的發音,很多日本字的發音都是根據中國僧人的發音而造的。唐宋時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巔峰,大批量遣唐使造訪,所以現在日語的很多發音還帶有唐音和宋音。
  • 中國人學日語有優勢?日製漢字是你「最熟悉的陌生人」
    這常常被當作中國人學習日語的優勢,好像懂點繁體字,那些夾雜著漢字的文章就能猜個大概了。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日語中的漢字還是你認識的那個漢字嗎?畳(たたみ):從這個字的日語發音「tatami」你就能看出端倪了,這個字源於漢字的疊字,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榻榻米。其實,榻榻米也來自隋唐盛行的中式家具,雖然在中國沒能流行下去,但傳播到日本後卻深受歡迎,一直火到了今天,成為日式家具的標配。上面一個田字,下面一個宜字,仿佛體會到了榻榻米錯落有致的舒適感呢!
  • 看漢字猜不出意思的七大日語單詞,它們原來是這樣來的!
    提到日語中的漢字,那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人覺得有了漢字學日語太方便了,也有人覺得日語中漢字的讀音很多,還要區分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讀音,真是麻煩透了。其實不光是讀音,日語中漢字的寫法也大有學問。有不少字跟中文是完全一樣的,比如椅子、貓、月等。
  • 日語有片假名和平假名為什麼還要漢字?
    而且作者個人感覺回答這個問題並不一定要從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這種學術的角度來入手,而是要去通過實際的情況,這個新穎的角度來回答。所以我總結了下和他半個小時談話中的隻言片語來組成了下面幾點:1.你隨便找篇文章自己聽寫下試試4. 由於日文中的漢字都是繁體字,所以書寫更為麻煩。對!相信大家其實都看得懂繁體字,但是你寫幾個試試?所以日本年輕人都不願意寫,這也是個常態。5.
  • 日本人也覺得N1難,別再傻傻輕信日語很簡單了!
    因為N1會考察大量的冷門語法,這些語法在生活中壓根就用不到,日本人也很陌生。但是作為一個外國人,要想得到認可就必須去考證,N1又是最權威級別最高的證書。不管你用不用得到,你到要學會,並且做對題。其實不僅是N1,N2的難度也不小。能夠輕輕鬆鬆一次性考過N2的人也佔少數。在學習時要踏踏實實,不要太輕敵!
  • 日語都有哪些外來語?為什麼漢字不被日本人稱為外來語?
    一,日語中的外來語是指什麼?喬老師告訴大家日語中的外來語是指在日本的國語中使用的來源於外國語言的詞彙。但狹義上的外來語則是指來源於歐美國家語言的詞彙,其中大部分是來源於英美語系的詞彙。日語外來語一般用片假名書寫,在日常會話和文章當中使用很多外來語,是日語的一大特點。二,為什麼漢語不被日本人稱為外來語?
  • 日語裡的這些漢字意思跟漢語相差原來這麼大
    今天跟在日本留學的同學聊天,聊到了日語裡的漢字。我問他日語裡的漢字的意思是不是跟漢語一樣呢。結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因為我記得中學的時候讀過一篇英語閱讀理解,大概意思是說一個不懂日文的女士去日本旅遊。到餐廳吃飯的時候不知道怎麼說日語,就在紙上寫上「面」,日本的服務員就懂了。
  • 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比韓語中的多?漢字在日本和韓國經歷了什麼?
    在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日本最初將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日語中有幾個音節,就用幾個漢字表示。日本奈良時期的《日本書紀》和《古事記》用的就是這種「漢式和文」;到了平安時期,連朝廷的公文和官方文件,都是用漢式和文寫成的。
  • 盤點日語中可以用漢字表示的「奇葩」外來語!
    大家都知道日語中有許多的外來語單詞,它們都是用片假名書寫的。比如「テレビ」(電視)「ドア」(門)「ベッド」(床)等等。然而你可能不知道,有些外來語單詞是可以用平假名書寫的,甚至它們還有漢字,比如「煙管」「菸草」「釦」「洋燈」,分別是哪些外來語單詞呢,大家能猜到嗎?今天就一起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日語中那些有漢字的外來語單詞吧!
  • 為什麼日語裡有中文?
    為什麼日語裡面有中文?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看過日漫或者日劇的人,就會發現,日語裡有很多漢字,即使不懂日語也能猜出大概的意思。但是,你如果一直這麼自信,可是會鬧出笑話的哦。不信的話,我們往下看。
  • 都說日語比英語難學,果真如此嗎?
    英語學習是哭著進去,笑著出來;日語學習則是笑著進去,哭著出來。」簡簡單單的一句玩笑道出了學習語言的難易度,不難看出比起英語的先難後易,日語是先易後難。可是明明日語中有很多我們熟知的漢字,而且意思也都八九不離十,怎麼會難呢?其實這種說法小慄雨並不認可,我反倒是認為日語才是越學越簡單的。
  • 日語中那些漢字的讀音與古漢語,和你的方言相似嗎?
    日語中有很多的漢字,這些漢字有時候會給我我們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些讀音就是漢字音讀,音讀又分為吳音、漢音、唐宋音、慣用音等,其中吳音、漢音是最常用的音讀,吳音大部分是有南北朝時期金陵地區傳入日本,漢音是唐朝時期的長安洛陽的日本留學生帶回日本,今天我們就根據古今漢字音的角度來解釋這些漢字吳音
  • 英語比日語難學?只要聽懂了,就是小菜一碟!
    英語難學,究竟難在哪裡?最近跟一個日語老師聊天,他說中國學生學日語比英語要簡單得多,因為日語裡頭有漢字,零基礎的人稍微學一下,就可以很輕鬆讀懂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英語卻不然,如果不懂,就真的看不懂,猜都沒得猜。」
  • 日語中有很多有趣的漢字?你了解多少?
    日語中有很多有趣的漢字?你了解多少?比如日語中有愛人(あいじん),確是小三的意思。日語中有痴漢(ちかん),寫作痴漢,竟然是變態的意思,尤其是指在電車裡佔女生的變態。老婆(ろうば)是指老太婆。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是指沒關係,不要緊。娘(むすめ)是女兒的意思,意不意外?驚不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