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廣州Livehouse:見證本土獨立音樂發展「新生代」正在發力求變

2020-12-04 瀟湘晨報

大洋網訊 廣州作為全國流行音樂中心之一,經歷過20世紀90年代的黃金時期,如今廣州也被許多音樂人及樂隊視為巡演的必經之地,「票房好」幾乎是許多人對於廣州的第一反應;廣州音樂產業的現狀究竟如何?近日記者採訪了多支本土樂隊、本土Livehouse(小型室內演出場館)及音樂廠牌。

只做本地樂隊的Livehouse

說起鍾建斌,許多廣州音樂人腦海中對他的第一印象是個「生意人」。2011年,鍾建斌在海珠區南華中路創辦了他的Livehouse品牌「廟色唇」,諧音「Musician」,看名字就能猜出,這是一個與音樂人相關的餐飲店。如今在番禺沙灣,鍾建斌還孵化了一處面積約1700平方米、集音樂教學、培訓、藝術展覽等為一體的Livehouse。

鍾建斌

Livehouse的音樂風格往往代表了其主理人的音樂喜好和品位。廣州人鍾建斌嘗試以他的餐飲店為實驗,去尋找屬於廣州味道的音樂。店內的音樂幾乎都是以沙漏、與非門、皇后花園等廣州本土樂隊的歌單為主;而翻開餐牌,映入眼帘的便是以無了期、吹波糖等廣州本土樂隊名字命名的雞尾酒;就連在店內不起眼的角落中,也藏著許多廣州本土樂隊的CD和黑膠碟……這些樂隊儘管風格不一,但卻一點不妨礙鍾建斌將這些元素融合在一家店裡,「我可以這麼說,在廣州,沒有第二家Livehouse是只做廣州本土樂隊的。」

鍾建斌之所以對廣州本土樂隊如此有情結,與他自身的經歷分不開。他是曾經叱吒風雲的無了期樂隊中的成員。這支成立於1999年的廣州本土樂隊,隊中四人都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曾一度締造過中國南方音樂史上現場演出最多、唱片發行最多的輝煌。然而隨著本土音像市場的走低,加上港臺流行樂的衝擊,這支獨立搖滾樂隊最終走向解散。離開樂隊後,鍾建斌便開始籌划起他的Livehouse事業。

從喜窩到TU凸空間

2011年前後,廣州的Livehouse數量並不算太多,但由於大部分Livehouse的主理人是兼具老闆與音樂人的身份,擁有眾多中國初代獨立音樂人的廣州,在當時Livehouse的經營理念上也是相當超前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主理人便是有著「廣州獨立音樂一哥」之稱的刀疆華。

現年50歲的刀疆華儘管幾乎退隱「江湖」,但關於這位資深音樂人的故事卻總會被廣州音樂人們反覆提及。在採訪中,鍾建斌也不斷提及刀疆華:「如果要我說出一個為廣州獨立音樂貢獻最大的人,那個人一定是刀哥。我之所以會做Livehouse,也是受到了他的啟發。」

刀疆華於2006年創辦喜窩Livehouse,曾一度作為廣州本地的文藝地標。喜窩見證了廣州獨立音樂的蓬勃發展,從這裡走出的不乏玩具船長、三跺腳等知名本土樂隊,而在此參與過演出的,更是不乏萬曉利、周雲蓬、二手玫瑰、萬能青年旅店、逃跑計劃等重量級嘉賓,他們在初入音樂圈的時候都曾踏入喜窩,在這裡留下汗水和音符。

也是在喜窩的「一脈相承」下,2009年和2015年刀疆華又相繼開闢了TU凸空間、樂府等Livehouse,量的積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州音樂氛圍的逐步提升。TU凸空間的兼職主理人David和任柯告訴記者,他們兩人從2009年起就開始幫刀疆華打理這家Livehouse:「我們看得到,這些年廣州觀眾對於獨立音樂的接受度在不斷提高,受眾群體越來越廣,票房在不斷翻倍,場地也越來越專業化。」

來自廣州本土的吹波糖樂隊在Livehouse裡與樂迷互動。

守住優勢積極求變

但不可忽視的是,2015年後儘管廣州Livehouse數量猛增,目前廣州擁有包括中央車站、TU凸空間、191Space、SD Livehouse等多個樣本,從其數量上來看相對可觀。

但做Livehouse,似乎很大程度上都是在「用愛發電」。Livehouse的收入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酒水餐飲收入,一種則來自於演出門票收入。「但這些年來,我們探討過無數種盈利模式,例如幫助樂隊賣周邊、出租場地、賣酒水或者為樂隊提供服務等,但目前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依然是依賴於演出票房。」任柯說。

而鍾建斌的廟色唇則相對依賴於餐飲收入。早期,店裡的經營主要依賴於鍾建斌本身十多年來的搖滾獨立音樂人形象,直到2014年底,由於廣州Livehouse數量增加,鍾建斌本人在音樂取向上也發生變化,廟色唇曾一度偏向爵士樂,也是由於搖滾樂隊的演出數目減少,店裡流失了一大部分來自獨立音樂界的樂迷與隨之而來的酒水收入,運營變得更依賴餐飲收入。之後,鍾建斌在餐飲這一塊下了不少苦工,店才得以生存下來。這也啟發他後來在保留餐飲品牌的同時,在番禺沙灣開了另一家Livehouse分店。

而要運營一家Livehouse的成本,卻不止是場地費。作為獨立音樂最重要的「生產基地」,Livehouse作為小型演出場所,其核心產品是高質量的現場音樂,因此在音響設備、聲場設計、燈光設計以及調音師等方面都需要不斷追求高品質。據鍾建斌透露,Livehouse的結算方式多為門票分成,即一般場地方收取總票房的3成,樂隊收7成,而一般的門票價格都在100元~200元之間。以一個可以容納500人的場地為例,若門票價格為100元,在滿座的情況下,Livehouse可獲得的收入為15000元。

因此,對於Livehouse主理人們來說,增加音樂演出的場次是拉動效益的最直接方式。

但毫無疑問,受商業環境的影響,傳統意義上的Livehouse自身也需要改變。「比如這次疫情,我們也考慮到了直播的大趨勢,有考慮過將線上演出和線下相結合,但是後來發現準備直播設備需要成本,加上直播流量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頭部藝人,所以我們也不敢保證每一場直播都能夠獲得預期效益;但是直播是大趨勢,未來我們不排除和其他網際網路企業合作,提供場地出租服務,只是我們不會在這個領域扮演主動的角色。」任柯告訴記者,「我們也相信,線下演出相比線上,它在體驗上依然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

記者觀察:

Livehouse遍地開花 看好廣州音樂氛圍

Livehouse承載的是一個城市的音樂氣質,凝聚著一個地域的音樂文化、語言習俗等。

隨著那些深受喜窩啟蒙的年輕音樂人逐漸成長起來,廣州Livehouse呈現「遍地開花」之態,而區分於TU凸空間主要為籤約樂隊服務的理念,像不大空間、191space等Livehouse則更多服務於具有上升空間的獨立音樂人。「我們看得到廣州的演出資源也越來越豐富,各種風格的樂隊在廣州演出都能有一定的市場。」David透露:「廣州的音樂氛圍是值得肯定的。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現狀下,我們的現場演出也在逐漸回暖,現在基本上恢復到疫情之前的80%。」

而在網際網路文化領域,廣州也依然保留著音樂產業方面的優勢,湧現了像荔枝、酷狗音樂等數字文化類企業,在網絡音頻、在線音樂領域成績驕人。

David說:「雖然我們在樂隊演出的過程中,會經常採取『以一帶一』的方式去拉動本地樂隊的發展,但本地樂隊能達到Livehouse演出級別的數量比較有限。」

那廣州的Livehouse應該是什麼風格?鍾建斌說:「無可否認,在廣州,我們在不同的Livehouse裡聽到的音樂類型很多,有流行,有雷鬼,有民謠,這些顯示了廣州音樂的多元性;但與此同時,我們需要去探討廣州音樂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一定要是廣州本地才有的特色,是廣州音樂能夠拿得出手的名片,是根植於廣府文化之下的音樂風格。」

而鍾建斌一直在做的就是扶持本地樂隊。「不管是重型樂隊,還是民謠和流行,我們在宣傳上都一視同仁,並且會幫助這些本土樂隊賣周邊,為他們創收。」

鍾建斌告訴記者,如今廣州有著良好的音樂和演出氛圍,這意味著廣州本土音樂已經有了良好的發展土壤。「廣州的音樂氣質一直比較含蓄,如今坐在計程車裡聽電臺,你會發現在電臺的曲庫裡還是以經典的粵語老歌為主,播放新生代廣州本土音樂人的歌卻是不多。這不只是需要音樂人去努力,而是需要整個社會一同去改變心態,從樂隊、音樂人,音樂節評委到媒體環境,都要努力去讓本地音樂人發聲,去尊重本土音樂。」

廣州的音樂產業還有更多的上升空間,本土音樂值得迎來一個屬於自己的高峰。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程依倫

【來源:大洋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見證本土獨立音樂發展「新生代」正在發力求變
    廣州音樂產業調查2廣州作為全國流行音樂中心之一,經歷過20世紀90年代的黃金時期,如今廣州也被許多音樂人及樂隊視為巡演的必經之地,「票房好」幾乎是許多人對於廣州的第一反應;廣州音樂產業的現狀究竟如何?近日記者採訪了多支本土樂隊、本土Livehouse(小型室內演出場館)及音樂廠牌。
  • 探訪廣州Livehouse:「用愛發電」,積極求變
    鍾建斌之所以對廣州本土樂隊如此有情結,與他自身的經歷分不開。他是曾經叱吒風雲的無了期樂隊中的成員。這支成立於1999年的廣州本土樂隊,隊中四人都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曾一度締造過中國南方音樂史上現場演出最多、唱片發行最多的輝煌。然而隨著本土音像市場的走低,加上港臺流行樂的衝擊,這支獨立搖滾樂隊最終走向解散。
  • 拯救正在消失的livehouse
    ——迷笛音樂學校校長張帆每一個夏天都是屬於搖滾樂的,那些音樂節上的難忘瞬間,那些在livehouse揮灑著熱情、汗水與啤酒難忘夜晚,那些午夜穿過的大街小巷,都是我們曾經燃燒過的青春、熱血和夢想。特別是去年《樂隊的夏天》這檔節目讓「樂隊」成為了全民關注的熱點,也見證了我們曾經奮力過、沸騰過、為自己努力活過。
  • 玩具船長貝斯手周一: 從樂手到廠牌主理人,渴望本土音樂人「抱團...
    作為曾經全國流行音樂的中心,廣州曾一度吸引了毛寧、楊鈺瑩、林依輪、鳳凰傳奇等知名音樂人南下發展;但隨著北京等地的中國內地音樂市場的崛起,廣州在樂壇的地位不如以往。但即便如此,廣州依然是許多音樂人及樂隊巡演的必經之地,「票房好」幾乎是許多音樂人對於廣州的第一反應,其次才是廣州樂隊和廣州音樂本身。
  • 廣州音樂產業觀察(三)丨聚焦獨立音樂人:在理想與現實間交鋒
    廣州音樂產業觀察(一)丨專訪玩具船長貝斯手:渴望本土音樂人「抱團」聯動 廣州音樂產業觀察(二)丨探訪廣州Livehouse:「用愛發電」,積極求變 近年來,國內原創音樂發展可謂突飛猛進。隨著酷狗等各大平臺的崛起,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的出現,原創音樂「出圈」的渠道可謂越來越廣。
  • 復工在即,有些livehouse卻永遠留在了春天
    曾聽說,這個場地在當地樂迷心目中的位置,有點類似成都的小酒館、北京的school,或者廣州的SD;《Time Out》雜誌更是曾稱它為「香港最佳演出場地」,即使稱其為「當地獨立音樂朝聖地」也不會太誇張。
  • 出租場地、轉型酒吧自救,北上廣livehouse盼回歸
    張錦燦寫道:「始於年初的這次前所未有的疫情,讓本就艱難的音樂場地雪上加霜。如今疫情得到一定緩解,但livehouse真正恢復秩序仍難以預期。」作為場地方,扛過3個月的疫情停頓期十分艱難,關店是一個萬分艱難的決定。但他也強調,DDC將在北京尋找新址,重新出發。這家在四合院裡經營了6年的livehouse,以無數個黃昏與黎明,呈現出北京獨立音樂演出開放多元且國際化的場景。
  • 國內音樂現場品牌MAO Livehouse完成數千萬Pre-A輪融資|尋找中國創客
    新京報快訊(記者閆妍 實習生張卓)今日下午,國內音樂現場品牌MAO Livehouse宣布完成數千萬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太合音樂集團、君聯資本。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品牌在全國各地的連鎖化擴張,以及精細化運營等方面。
  • 出租場地、轉型酒吧、賣儲值卡「自救」 北上廣老牌livehouse期待...
    張錦燦寫道:「始於年初的這次前所未有的疫情,讓本就艱難的音樂場地雪上加霜。如今疫情得到一定緩解,但livehouse真正恢復秩序仍難以預期。」作為場地方,扛過3個月的疫情停頓期十分艱難,關店是一個萬分艱難的決定。但他也強調,DDC將在北京尋找新址,重新出發。  這家在四合院裡經營了6年的livehouse,以無數個黃昏與黎明,呈現出北京獨立音樂演出開放多元且國際化的場景。
  • 廣州音樂產業觀察丨聚焦獨立音樂人:在理想與現實間交鋒
    近年來,國內原創音樂發展可謂突飛猛進。隨著酷狗等各大平臺的崛起,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的出現,原創音樂「出圈」的渠道可謂越來越廣。而與爆發式增長的原創音樂數量相對應的,還有越來越多的獨立原創音樂人。
  • 支持livehouse !複習熱血! 複習每個時代的搖滾精神!
    ,也見證了我們曾經奮力過、沸騰過、為自己努力活過。但曾經,我們最熱愛的搖滾樂現場,每個城市的地標livehouse卻因為疫情,維護公共安全等客觀原因,一直能不能正常營業,長達半年的「冷靜期」,讓不止一家livehouse音樂現場進入到了營收困難的處境。最近,陸續有livehouse傳出暫停營業、休業整頓、重新選址等消息,也不禁讓我們這些在現場音樂長期浸淫的,感到了危機,傷感和遺憾。
  • 疫情之下,獨立Livehouse場地的生存報告
    一年過去了,獨立音樂文化愛好者們等來的卻不是關於Livehouse恢復營業的情緒提振。Livehouse文化在北京發展不過20餘年,僅在鼓樓——獨立文化中心便經歷了兩次大型撤退,幾家老牌Livehouse也大多幾經波折,而DDC的暫時撤離又成為其中一個縮影。與澎湃的搖滾樂、充滿力量的金屬樂以及先鋒主義的迷幻電子相對,承載著這些音樂文化的場所也充滿了不確定性。
  • 雲村率先發力,多家平臺押注,音樂付費直播能否帶來新機遇?
    此前網易雲音樂發布的《中國獨立音樂人生存現狀報告》顯示,大部分獨立音樂人的生存狀況不夠樂觀。調查中有68%的音樂人,在音樂上獲得的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而月音樂收入在1萬以上的音樂人,佔比才不到5%。
  • 搖滾樂的生命在livehouse
    如果你喜歡音樂,喜歡搖滾樂,想必你一定聽說過livehouselivehouse這個概念起源於日本,特指用專業的音響燈光,專業的設備服務於現場演出的場地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有400餘家livehouse對於很多喜歡搖滾樂的年輕人人來說livehouse是他們的精神寄託,livehouse更像是精神的烏託邦。
  • 2020年,這些Livehouse決定關停
    但隨著復工政策的不確定性和疫情的發展,很多Livehouse還是沒能撐到恢復演出之日。毫無疑問,場地方的陸續宣布關停,無疑又給線下音樂演出行業潑了一盆涼水。復工按下暫停鍵,Livehouse的焦慮與掙扎這三家先後宣布關停的Livehouse,分別位於北京、上海、廣州三座一線城市。
  • 【趣青島】走進Livehouse大本營 感受嗨翻全場的樂隊表演
    從最初的南京路創意100店到臺東桑梓路店,再到現在與如是合作的So Downtown,店面已從最初僅能容納一兩百人到現在可容納六百多人,他見證著青島Livehouse文化的發展。「場地變大了」、「交通便利好停車」是Downtown鐵粉們對新店的評價,通過與如是的合作,解新宇相信Livehouse之路會越來越好,而他也會繼續堅持下去,為熱愛音樂的人提供演出場地,搭建好音樂人與樂迷之間的橋梁。
  • 你離2020年的第一場livehouse演出不遠了
    以海外藝人為主,主打hiphop和電子音樂的上海「ARKHAM俱樂部」,在5月16日迎來謝幕演出;經營11年之久的廣州livehouse場地「Tu凸空間」在五月2日宣布停業,原場地目前已貼好大大的招租廣告…… 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此前發布的《致全國演藝同仁倡議書》(以下簡稱《倡議書》)顯示,不完全統計,2020年1-3月全國已取消或延期的線下演出近2萬場,直接票房損失超
  • 搖滾福利|今年五月沒有草莓音樂節?濟南livehouse免票看草莓!
    往年到了五月,便是樂迷們翹班翹課奔向草莓音樂節的時刻,但是由於疫情原因,今年的五月還有沒有草莓音樂節呢?答案是:摩登天空早在五月初就重磅推出了#草莓星雲#計劃,通過付費直播的形式讓大家在家中也能參與到草莓音樂節現場。所以……音樂不止,草莓音樂節不會缺席!
  • 火箭少女解鎖livehouse演出 紫寧以歌告白唱哭全場
    《橫衝直撞20歲》成都站由騰訊視頻出品的女團個人成長青春札記《橫衝直撞20歲》第二季的旅程本期來到天府之國四川,在紫寧的家鄉成都,女孩們不僅吃到了最地道的成都火鍋,更解鎖了火箭少女的livehouse首秀,邊唱邊聊的音樂氛圍帶給女孩們全然不同的表演感受
  • 探訪超級文和友:開業半年後的「變」與「不變」
    除了電視裡播放著的老節目、倚靠在牆角的舊單車與老沙發、懸掛在陽臺的背心與碎花窗簾等充滿生活氣息的沉浸式「老廣」體驗設計外,廣州超級文和友還匯聚了如阿婆牛雜、炒螺明、劉福記等眾多廣州地道小吃,體驗「一站式」匯聚廣州本土獨特風味的舌尖旅行。在一樓,恩寧劉福記的夥計陳彥鵬剛剛炸好了一碟雲吞,雲吞入油後發出噼啪聲響,手拿長筷攪拌幾下後便可盛起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