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有何意義?

2020-12-22 生活就是一隻貓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大多是惶恐無措的,所以才有了嬰孩的第一聲啼哭。來宣告自己的到來,和對陌生環境的恐懼之情。與之相對比的是,周遭環境的嘈雜與喜悅。我們尚且不知道這是由於我們的到來而發生的,只是覺得吵鬧罷了。

但是等到長大些,我們便知道生下來為人,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我們只有嗷嗷待哺的十個月,尚且可以在父母的懷抱裡躲避風雨。待到稍大些,就要辛苦地學習各種文化知識。還要學會在學校裡面應付各種的人際交往,如果因為自己只是一名「書呆子」,還會深陷各種學校的「小尷尬」中。社會關係的微妙的第一堂課就是從學校學習到的。若是處理不好,孤獨、孤立便從這些許的微妙中顯現出來了。

若是處理不好,在繁重的課業之下,還得擔著這樣一份另類的心。實在是不堪重負,

只怕亦不能安心於學業二字,那至於前程更是不要提及了。

待到成人後,隨之而來的便是工作、婚姻、以及無窮無盡的家庭瑣事。於是,有些人便如海子一般,不能直面生活的苟且,選擇自殺。

但是社會上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當一個人要結束掉自己的生命的時候,如果這件事情圍觀者眾多,人們往往會由於自身的憐憫與同情,奮力挽救他的生命,避免悲劇的發生。

但是輕生者的問題並沒有得到實質的解決,於是在大家努力下挽留的生命,在之前困頓的境遇,死是對自己生命的漠視和極大的不負責,而繼續活著,卻依然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所以說,生而不易,為人更難。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 那麼我們生而為人的意義在哪裡呢?

為了好好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

我們生命的長度是不能夠由自己決定的。但我們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這並不妨礙我們體驗多重滋味的生命,我們將生命的話語權交給我們自己,我們的生命的體驗由我們自己來決定。

如此這般,生命的意義就會有許多的不一樣,我們可以給自己的人生定一個小目標,嘗一嘗世間的辛苦是何種滋味,再來品嘗甜的滋味,便會驚覺這甜味實在是十分的突出,讓人回味悠長。

你覺得呢?#生命#

相關焦點

  • 生而為人,意義何在
    漫長而痛苦的生命活的再久又有什麼意義?有很多人,天生就沒有腿,天生就帶著疾病,他們沒有愛的奢望,沒有享受美好生活的資本,能活著就不錯了,然而他們活在世界上,痛苦多過快樂,卻依舊不放棄生命,當你一無所有的時候,看看他們,你就會釋然。人,天生就是不安分的動物,欲壑難平,爭強好勝。為了心中的一個執念,捨生忘死,甚至臥薪嘗膽,這本無可厚非,人都是有上進心,活著不就是一口氣嗎。
  • 【感悟生活】生而為人的抱歉
    想起林來梵先生的一段話:「孩子,你有勇氣自殺,為什麼沒有勇氣活下去呢」,或許,活下去需要比自殺更多的勇氣。他可能嘗試過很多次要活著,但都失敗了。 很多時候,我們一面在感慨生活不易,卻再也不說且行且珍惜。我好似突然懂得了太宰治的另一句話:「生而為人,很抱歉。」,或許,這一句話更令人遺憾的是,抱歉之後再無一句「沒關係」。至此之後,前塵往事,回首處,已是夢斷無人等。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無論是否接觸過《人間失格》其書,或者了解太宰治其人,多數人都會有一種感覺,越長大,越強烈。那感覺便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在這裡,阿葉似乎證明了一個普遍的真理,在一個人的精神還沒有面臨完全崩潰之前,無論生是多麼艱難,他都不會輕易放棄「生而為人」的資格。這裡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在西北偏遠地區的一個農村裡,有一位五十來歲的婦人。
  • 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那些人,真心懂活著的意義嗎?
    無論在生命中哪個階段的你,都有值得活著的理由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 這句話實際上並不是出自太宰治的作品《人間失格》,而是作為副標題開篇語出現在《二十世紀旗手》中,但究其根源,是日本昭和時代詩人寺內壽太郎《遺言詩作》,
  • 生而不同,生而為人
    敢於追求你所需要的,生而不同,生而為人。人生就要靠自己,社會上有「啃老族」的出現,致使一些年輕人到參加工作的年紀就猶豫不定,對於他們來說,可能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突然輪到自己在社會上打拼,會有許多不適,然而這些不適,讓他們想到了更好的方法「啃老」,時間段可以,時間一長,就沒有想想 ,是喜歡家裡的幫助,還是早已經放棄了自己?
  • 活著是為了赴死,太宰治在《人間失格》說:「生而為人,對不起」
    《人間失格》是日本國民大作家太宰治的作品,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用扮演的笑臉來讓家人歡心,在學校裡也是盡力的讓大家喜歡自己;可是畢竟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如果你想要成為別人眼中的自己,那你丟失的不止是自我,更是一種人格的喪失。
  • 60生而為人的意義是什麼?
    人類的存在令人恐懼和困惑,幾千年前,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並發現自己身處一個陌生的地方,這個地方充滿了其他生命,其他生物也以我們為食,有液體給我們喝,有液體給我們喝,有能用來製作更多事物的東西,白天,天空中一個黃色的球溫暖我們的皮膚,夜晚,天空中充盈著美麗的星光,很明顯,這個地方是為我們而造的
  • 生而為人,要活得明白
    他,悟天道,識做人,知歷史,曉古今;他,曾有詩曰:本是後山人,偶作前堂客,醉舞經閣半卷書,坐井說天闊,大志戲功名,海鬥量福禍;說的斯文,活得明白,這就是丁元英,一個參透人性本質的商業奇才,把人生的點點滴滴
  • 生而為人,心懷敬畏
    我們的語言卻讓我們可以大規模地進行合作,創造出更大的價值,甚至能交流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並且說得有模有樣。我們值得驕傲嗎?我們確實驕傲了,我們甚至在自然面前充當起了領袖。茫茫大地,我們摩肩接踵,唯我獨尊,但總能有一件一件的事情告訴著我們:不要不可一世,生而為人,內心要滿懷著敬畏。
  • 10w人評分9.1的《心靈奇旅》讓人明白:生而為人,何須抱歉?
    電影主人公喬伊·高納認為自己為爵士樂而生,然而奮鬥多年也只是教書匠。忽然有一天他獲得了千載難逢的演奏機會,眼看人生就要逆襲,但一場意外讓他的靈魂暫時脫離身體。他不甘心就此往生,拼命掙扎時落入了奇幻的地方「生之來處」。在那個地方,住著每個人類出生之前的靈魂,就像是批量生產的試驗品,在那裡獲得喜好和性格。
  • 生而為人,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稻盛和夫:你需要知道這1個真理
    你有曾問過自己,作為人,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什麼樣的意義嗎?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接受教育的背景也不同,甚至眼界更是千差萬別。那,作為人,什麼才是正確的呢?這個問題其實追根究底,就是一個利己和利他人平衡的問題。
  • 電影《人間失格》:生而為人,對不起!
    何瑞修之哲學,值多少權威? 萬有之真相,一言以蔽之,即──不可解。 懷抱胸中之恨,煩悶,最後選擇一死, 既已站在巖上,胸中了無不安。 始知──最大的悲觀竟等於最大的樂觀。遺言中的何瑞修,指的是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五場景,見到鬼魂的哈姆雷特,對著他的朋友兼學者——何瑞修說:宇宙間無奇不有,哪裡是你的哲學全能料想得到的。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出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用戶說聲對不起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在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也有借用生而為人,對不起。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導演:中島哲也網抑雲,是最近比較流行的一個梗,是諷刺那些喜歡「喪文化」,並且跟風抑鬱的一個群體。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何須抱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以前我常聽人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也常聽人說起《人間失格》。那時雖不知「生而為人,為何抱歉」?也不知《人間失格》究竟是怎樣的書。單這寥寥幾字,便使我感到一種悽涼從文字裡侵襲而來。
  • 孩子,生而為人,請你高貴!
    但是,高貴也是有密碼的……寧為傲然獨立的小草不當攀附大樹的藤蔓孩子,所謂高貴,首先要獨立。寧為傲然獨立的小草,不當攀附大樹的藤蔓。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上課時都是整齊劃一,下課後卻是三五成群。這時,你要記住,人以群分,請和你志趣相投的人一起談天說地,不要羨慕和取悅別人。圈子不同,何必強融!只要你自帶光環,你一個人就是圈子。
  • 動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生而為人的意義!
    這篇岡媽的新作與往日作品有些許不同,有人戲謔地說這部劇沒有人去世真是太好了。 直面的勇氣 失去之後,無限終於意識到自己原本擁有的東西是多麼可貴,在她眼裡其他人都是稻草人,可她原本也是被愛著的,在她知道有很多人都在乎她時,她終於敞開了心門,直面自己,找回了自己。 每個人會有懵懂的愛戀,也會體會生活的痛擊,但是不要忘記我們所擁有的,關心你的親人,在意你的朋友,都在無聲無息中陪伴著你。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但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平靜。松子是在單親家庭和生病的姐妹中長大的孩子。她父親對她生病的妹妹給予了她所有的溫柔、關心和愛戴。當然,她被忽視了。她不得不不斷展示自己,甚至做鬼臉讓她父親微笑。有了這一點,我想到了「人」之前,只有先愛自己,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愛這種東西,是錦上添花,不,是正常生活。這個觀點對她來說並不成立。因為愛是一種需要學習的技能。
  • 《生而為人》吉他譜,C調版本,它來啦!
    可回頭想想,這世間,總有不公平的地方。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當年年少的自己已經過去,人總是會變,變成那個自己都不認識的自己。但還是會堅定自己的初心。偶爾也想做個俗人,但生活不允許。竹子《生而為人》這首歌,相信唱進了很多人的心裡,下面,《生而為人》吉他譜C調送給大家。
  • 觀影感:松子生而為人,對不起誰?
    昨天看到一個群裡在討論「被嫌棄的松子一生」的一部電影,懷著好奇我在網上看了這部電影,五十多歲的松子死於被殺,她的遺言:生而為人,對不起。看完電影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千斤重的石頭壓得我喘不過氣。松子的一生,是卑微的一生,她留下來的那句:生而為人,對不起。對不起的人是誰?對不起自己,一輩子尋尋覓覓,付出了那麼多的愛,卻總是和愛失之交臂。她以為自己討好別人,取悅別人,就可以得到愛,可是沒有人珍惜,最後受傷的總是她自己。一個人的愛卑微到塵埃裡,就沒有人會珍惜,而為了愛,她卻一直向外尋求,飛蛾撲火,在所不惜。松子丟失的尊嚴,又從哪裡可以找到。
  • 《心靈奇旅》:生而為人,你已彌足珍貴
    沒有說教、沒有雞湯、沒有英雄、沒有史詩般的力挽狂瀾,只有一個相貌平平、庸庸碌碌的黑人教師,外加一個佛系、厭世了幾千年的老靈魂「22號」,通過一段在「 生之彼岸」、「生之來處」以及在喧鬧人間的陰差陽錯的旅程,完成了這幾個終極問題的探尋。「如果你明天就要死去,怎樣才叫做死而無憾」?關於這個問題,孔夫子有過答案——「朝聞道,夕死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