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大多是惶恐無措的,所以才有了嬰孩的第一聲啼哭。來宣告自己的到來,和對陌生環境的恐懼之情。與之相對比的是,周遭環境的嘈雜與喜悅。我們尚且不知道這是由於我們的到來而發生的,只是覺得吵鬧罷了。
但是等到長大些,我們便知道生下來為人,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我們只有嗷嗷待哺的十個月,尚且可以在父母的懷抱裡躲避風雨。待到稍大些,就要辛苦地學習各種文化知識。還要學會在學校裡面應付各種的人際交往,如果因為自己只是一名「書呆子」,還會深陷各種學校的「小尷尬」中。社會關係的微妙的第一堂課就是從學校學習到的。若是處理不好,孤獨、孤立便從這些許的微妙中顯現出來了。
若是處理不好,在繁重的課業之下,還得擔著這樣一份另類的心。實在是不堪重負,
只怕亦不能安心於學業二字,那至於前程更是不要提及了。
待到成人後,隨之而來的便是工作、婚姻、以及無窮無盡的家庭瑣事。於是,有些人便如海子一般,不能直面生活的苟且,選擇自殺。
但是社會上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當一個人要結束掉自己的生命的時候,如果這件事情圍觀者眾多,人們往往會由於自身的憐憫與同情,奮力挽救他的生命,避免悲劇的發生。
但是輕生者的問題並沒有得到實質的解決,於是在大家努力下挽留的生命,在之前困頓的境遇,死是對自己生命的漠視和極大的不負責,而繼續活著,卻依然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所以說,生而不易,為人更難。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 那麼我們生而為人的意義在哪裡呢?
為了好好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
我們生命的長度是不能夠由自己決定的。但我們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這並不妨礙我們體驗多重滋味的生命,我們將生命的話語權交給我們自己,我們的生命的體驗由我們自己來決定。
如此這般,生命的意義就會有許多的不一樣,我們可以給自己的人生定一個小目標,嘗一嘗世間的辛苦是何種滋味,再來品嘗甜的滋味,便會驚覺這甜味實在是十分的突出,讓人回味悠長。
你覺得呢?#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