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靈修丨《民數記》:《民數記》二十六章

2020-12-18 基督教資訊平臺

圖源:Pixabay

【第四部分】摩押平原(22-36章)
[貳]第二次數點民數(26章)
一、數點民數的吩咐(26:1-4)
二、數點民數的過程(26:5-51)
三、數點民數的目的(26:52-56)
四、數點祭司利未人(26:57-62)
五、數點民數的備註(26:63-65)

民數記二十六章,再一次數點民數。在聖經中,以色列人出埃及,他們有幾個重複的事情。一個是寫十誡,頒布十誡。重新鑿出石版,頒布十誡的原因是,以色列人犯罪,拜牛犢。摩西下山以後,生氣,摔碎石版,所以有二次領受律法,領受法版,這是在出埃及記裡面講到的。本來從出埃及記二十章至二十四章,已經頒布律法了,但後來又重新頒布一次,這是一件重複的事情。

另外,數點民數是重複的。二十六章的最後已經交代得很清楚了,因為第一代的人都死了,這一次數點的不是第一代的人,乃是第二代的人。(參:63-65節)我們不要鑽牛角尖,這裡說「沒有一個」(64節),後來又重複說,除了迦勒和約書亞,沒有一個(65節)。因為第一代出來的人,大部分都有瑕疵。雖然摩西全然盡忠,為人極其謙和,忠心耿耿,可是,在二次吩咐磐石流水的時候,他擊打了磐石。神說:「因為你不信我,不在人面前尊我為聖,所以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民20:12)我們看到,神說要賜給以色列人嗎哪,摩西相信了;神說要賜給以色列鵪鶉,摩西也有不信;特別是擊打磐石的時候,他不信的表現是擊打磐石。神叫他吩咐磐石出水,他卻擊打磐石,就顯出他的兩個罪:一個是不信,另外一個就是不尊重神。所以,連他的肉身也沒有進入迦南。這是數點民數重複的事情。

另外重複的事,就是立約。在申命記二十七章至三十一章,特別是二十九章至三十章,神和以色列人重新立約。因為第一代的人都死了,祂要跟第二代的人重複這個約。另外,他們有兩次守逾越節,其它的都沒記載。另外就是打發探子。第一代打發探子去,失敗了,所以他們在曠野繞了三十八年。第二次,約書亞帶人進迦南的時候,還是打發探子去窺探。

以色列人走曠野的路程中,有一些事情是重複的。每一個重複的事件,都是有原因的。

還有一個特別的事情就是《申命記》。其實,《申命記》所講的內容都是前面講過的,為什麼還要講?神要重申律法,叮囑他們,使他們牢記不忘。就像彼得說:「我將這些話寫給你,不是你們不知道。正因為你們知道,我要趁著我在世上的時候,常常的提醒你,使我離開世界以後,你們可以記念這些事。」(參:彼後1:12-15

聖經有很多重複記載的地方,表示那是很重要的就像有的人跟說話的時候,三番四次地說,就表示很重要。像媽媽跟孩子說:「你坐公交車的時候,要小心,要注意。不要坐過站了,過馬路不要闖紅燈。」常常嘮叨,為什麼?不是因為他不知道,恐怕他知道了不照著做,忽略了。弟兄姊妹,有很多真理不是我們不知道,是我們做不到有位弟兄說:「那個事情我知道不對,但我管不住自己。」我說:「你管不住,誰替你管呢?誰也看不住你,你就是要自己約束自己。」他說:「我怎麼約束?」我說:「你想怎麼約束就怎麼約束。你要逃避;逃避不了,你就找人監督你,把那些軟體刪掉,不要點那些連結。沒有人能替你管。」弟兄姊妹,我們看到聖經有些重複的地方,不要覺得煩,那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就像有時候叫一個人,叫他的名字連叫兩次,比如:馬大、馬大,亞伯拉罕、亞伯拉罕,都是因為很緊急、很重要,所以要重複叫名字,重複那個話。

民數記二十六章,這是第二次數點民數。

1-4節,數點民數的吩咐。瘟疫之後,死了這麼多人。數點民數的時候,讓人感到很悲哀。四十年,人口沒有增長,反而減少了,什麼原因?就是生出來的,沒有死的多,負增長。為什麼有負增長?就是悖逆、犯罪死的多。無論哪個時代,生的沒有死的多,那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教會也是這樣如此,教會新信的人,沒有流失的、離開的多,教會也有一些遺憾,或者不復興、失敗、悖逆。如果每個教會都有新增的人數,一年比一年多,那教會就真的是發展了。可是,有些教會,信徒從這個教會跑到那個教會,從那個教會跑到這個教會,很多時候沒有增長。有一位同工跟我說,他們教會多少人,一個疫情還剩多少。前幾年,國內國外一天到晚開特會,轟轟烈烈。追求聖靈,追求特會,國內、國外跑,現在都不跑了。都不跑了,是沉澱了?冷靜了?還是軟弱了?可能對每一個人來說,有不同的意思。很遺憾的是,經過了幾十年數一數,人數沒增長,還減少了。

1節,「瘟疫之後,耶和華曉諭摩西和祭司亞倫的兒子以利亞撒,說……」摩西、亞倫本來是同工,現在亞倫不在了,第二代的祭司跟摩西同工,米利暗也不在了,還剩摩西,交代一下,馬上也要走了,要改朝換代了。

2-4節,「你們要將以色列全會眾按他們的宗族,凡以色列中從二十歲以外能出去打仗的,計算總數。摩西和祭司以利亞撒在摩押平原與耶利哥相對的約旦河邊,向以色列人說:『將你們中間從二十歲以外的計算總數。』是照耶和華吩咐出埃及地的摩西和以色列人的話。」神吩咐摩西和祭司以利亞,祭司以利亞撒和摩西就這樣辦了。我剛才說了,為什麼還要數一次呢?第一次被數過的,都死了,所以還要數。這是一件很悲哀、很悽慘的事情。不過,數的時候還是一樣的要求。雖然數的人不一樣了,但還是一樣的要求,就是二十歲以上能打仗的。第一次數跟第二次數有不一樣的地方,也有一樣的地方,第一次數有亞倫,現在亞倫不在了,米利暗不在了,很多人都不在了。第一次數跟第二次數都是要求二十歲以上能打仗的。有些事情是不會變的。神的慈愛永遠長存,神永遠都是發憐憫、發慈悲的神,也是公義、聖潔、威嚴、審判的神。比如,摩西拿杖,約書亞拿槍,這是不一樣;摩西作領袖手中拿杖,約書亞作領袖手中拿槍,這是不一樣的;摩西的職分與約書亞的職分也不完全一樣,恩賜也不完全一樣……很多不一樣。一樣的是,他們都是帶領者。摩西帶著百姓走曠野,約書亞帶著百姓進迦南;摩西帶著百姓在曠野偶爾打仗,約書亞帶著以色列百姓在迦南一直打仗;摩西,神藉著他頒布律法,約書亞就沒有這些事情。摩西和約書亞有很多地方不同,約書亞沒有先知的職分。但是,神對祂百姓的要求是一樣的,就是一直把他們當成軍隊。不管他們怎麼犯罪、悖逆、軟弱,可憐兮兮、懦懦弱弱,但是,神還是一直要求他們作精兵。達不到精兵的條件的,就倒斃在曠野;能達到的,約書亞和迦勒,他們兩個真是勇敢的精兵。

我們一定要作剛強壯膽的大丈夫。我們有時候很客氣、很禮貌,那是好的。很客氣、很禮貌,可是,不論你犯什麼錯,人都不敢講你,那就表示,別人還覺得你的生命不老練、成熟。有的時候,小孩子特別過分、鬧氣,父母會發脾氣。有的時候,因為你是大孩子了,父母也會發脾氣,因為你受得了。沒有幾個父母跟不會說話、幾個月的孩子,一天到晚嗷嗷叫,沒有人這樣。你若這樣做,人就會罵你。可是,稍微懂事的人一天到晚鬧氣,他就會發脾氣。弟兄姊妹,你犯錯,別人敢不敢責備你?有些人血氣大,你不敢責備他,你責備他,他跟你玩命。還有的人,你一講,他就跌倒了,誰敢講他?我真的告訴大家,沒人敢責備你,要不然是你好得不得了,要不然是你差得不得了;要不然你是嬰孩,要不然你脾氣大,要不然是你不給講,要不然是你容易跌倒。沒人講你,是很可憐的一件事情,因為人不拿你當精兵我們要作剛強壯膽的大丈夫

第二點,5-51節,數點百姓的過程。他沒有省略,一個一個地講,也重複講了一些事情。

5-11節講到流便支派,流便是老大。9節,「以利押的眾子是尼母利、大坍、亞比蘭。」當時造反的是誰呢?是利未族的可拉,和流便子孫中的大坍、亞比蘭。為什麼?他們充老大。流便是老大,可他只剩個空頭銜。在能力上、生命上,在哪方面他都不是老大。你信得早,名望高,如果你不再有恩膏、有能力,你只能成為絆腳石;你就是跩老大,擺譜,講講這個、罵罵那個,指手畫腳,覺得你了不起,耀武揚威。弟兄姊妹,如果我們信得早,名望大,一定要謙卑大,千萬不要充老大,今天跟這個過不去,明天跟過不去,那就慘了大坍和亞比蘭就是這樣的。

9-11節,「這大坍、亞比蘭,就是從會中選召的,與可拉一黨同向耶和華爭鬧的時候,也向摩西、亞倫爭鬧,地便開口吞了他們,和可拉、可拉的黨類一同死亡。那時火燒滅了二百五十個人,他們就作了警戒。然而可拉的眾子沒有死亡。」為什麼?他們沒有跟父親站在一邊。如果站在一邊,也得死。凡是跟大坍、亞比蘭站在一個地方,不離開他營盤的,統統都要死。凡是不離開的,都是悖逆的,都要被地吞下去。還有,隨從可拉拿香獻火的,也都得死。為什麼可拉的眾子沒有死?因為沒有那麼做,所以他們沒有被燒死。這是一個極大的警戒。

12-14節也有一個警戒。14節,「這就是西緬各族共有二萬兩千人。」他們少了幾萬人。昨天我們提到,祭司非尼哈拿槍扎死的人,就是西緬支派的人,是西緬支派的首領。這個支派的人數少這麼多,不知道是不是這一次死的,大部分是他們支派的人。人家都有四五萬人,他們只有兩萬多人。像便雅憫支派,他們包庇惡徒,最後以色列全家把他們都殺了,只剩六百男人,差一點這個支派就滅絕了。如果便雅憫支派滅絕了,大衛的嶽父掃羅,就沒有機會作王了。他沒有機會作王,沒有什麼大不了;但大衛年間,有很多便雅憫支派的人,都是大能的勇士,像押尼珥、亞瑪撒。便雅憫支派有好多人長得像豹子、像熊一樣,特別是新約的保羅,保羅也是便雅憫支派的。如果便雅憫支派當時被全部滅絕了,那真是糟糕,連保羅也出不來了,太可怕了。犯罪是多麼的可怕。

15-18節,講到迦得支派,還不錯,沒有什麼大事。犯姦淫帶頭也沒有他,要爭亞倫的權利,也沒有他;擺譜,擺老大,跟大坍、亞比蘭一夥,也沒有他們。

19-22節,講到猶大支派。這裡提到的是珥和俄南。珥作惡,就死了;俄南也作惡,也死了。後來,珥和俄南死在迦南地。按著家族,猶大其餘的眾子,是示拉族,還有法勒斯、謝拉,他們是雙胞胎,法勒斯是老大,謝拉慢了一點,是老二。謝拉出生晚了一會兒,就乾脆起名叫謝拉。這是猶大和他兒婦生的,因為猶大不知道那是他兒婦。這是猶大各族。猶大在以色列全家向來為首。迦勒也是猶大支派的,後來的俄陀聶是猶大支派的,後來的大衛、迦得、拿單、以賽亞、但以理、所羅巴伯、尼希米都是猶大支派的。猶大支派專門出君王和先知。這個支派太厲害了,有能力、有權柄。

25節講到以薩迦派,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26-27節講到西布倫,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

28-34節講到約瑟的子孫。約瑟的兒子有瑪拿西、以法蓮,瑪拿西的眾子是誰誰誰。他提到了西羅非哈的女兒也要承受產業。35-37節講到以法蓮。這都是約瑟的子孫。這個時候,瑪拿西比較強盛,有五萬多人,以法蓮才三萬多人。後來,以法蓮在北國為首。約書亞也是以法蓮支派的人。

38-41節,按著家族,便雅憫子孫有四萬多人。

42-43節,但支派有六萬。這個時候的但支派非常強盛。

44-47節,講到亞設支派,也有五萬多。這裡的數字跟第一代不一樣。有的支派增長了,有的支派減少了。不過,這也都是暫時的,有些支派沒有永遠強盛。南國是猶大為首,後來北國是以法蓮為首。可是,以法蓮因為跟耶弗他瞎胡鬧,被耶弗他殺得很可憐。哪個支派強盛,不是一直強盛的,總是走著走著就會出毛病。

48節講到拿弗他利,這個時候也比較強盛,有五萬多人。

51節,「以色列人中被數的,共有六十萬零一千七百三十名。」這是被數點的過程。

52-54節,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你要按照人名的數目,將地分給這些人為業。」數點他們,就是為了分地。「人多的,你要把產業多分給他們;人少的,你要把產業少分給他們。」這很可怕。如果你的支派人少,地就少,那是永遠少了。以這一次數點民數為準,給你多少地,是按照這一次。在曠野悖逆,這是多大的虧損!世世代代,你的地就少了。走在曠野,走得不好,就死得多,上迦南分地,你就分得少了。另外我們要記得,你在地上,如果你作惡,不信神,跌倒了,你就上不了天堂。如果你偶然被過犯所勝,或是私慾懷胎,最後雖然悔改了,但你的靈命不豐盛,以後上天堂,你的冠冕、榮耀也是小的。你上天堂怎麼得賞賜?根據你在地上做了什麼,受了多少苦,作了多少工,忍耐了多少,奉獻多少,施捨多少,就是根據這些得賞賜

我稍微提示一下,有很多人說,基督徒要受審判。基督徒受審判,是耶穌替你受審判了;還有,聖靈光照你,悔改了;神的話教導你,悔改了;在苦難中,你自潔,認罪悔改了。等耶穌來的時候,不是要審判你。希伯來書九章28節說,「像這樣,耶穌要向等候祂的人第二次顯現,並與罪無關,乃是為拯救他們。」如果你真信耶穌,相信耶穌釘十字架,赦免你的罪,因信稱義,耶穌替你受了審判;聖靈光照你悔改;神的話教導你,你遵行了;在苦難中,你悔改;你已經受了審判,耶穌來的時候,絕對不會審判你,就是上天堂得賞賜有很多人把基督臺前的審判解釋錯了。有的人解釋說,基督徒在基督臺前受審判,在白色大寶座前還要受審判。請問,審判之後,弄哪去?審判過後,是下地獄,還是上天堂?這就解錯了,都是亂解。你只要配得救,耶穌來的時候,就不叫審判,叫得賞賜;白色大寶座的審判,也沒有你。那都是審判不信的、假信的、跌倒的、假先知、假基督。如果你活著的時候,有罪沒有悔改,最後你不信了,跌倒了,背約了,背道了;耶穌來的時候,審判外邦人,照樣審判你。耶穌來的時候,你只要不復活,就叫受審判;你只要復活,就叫得賞賜你不復活,將來要在白色大寶座前接受審判,你就是不得救的人。所以,基督臺前的審判是什麼?所有不信的、假信的,沒有死裡復活、活的改變,就叫受審判了,七年大災難對他也是一個審判。所有復活的人都不叫受審判,都叫得賞賜。千萬不要亂解釋。

以色列人走在曠野,因為犯罪而死亡,最後到迦南,分的地就少了,以這一次為準。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你今天在地上,你不追求,你不明白聖經,沒有順服聖靈,誰都覺得你不像個信耶穌的樣;即或你將來悔改了,將將就就信耶穌,上天堂了,你信到底,忍耐到底,愛主到底,你的賞賜也是小的。你上迦南得多少地,在乎你在曠野有多少人;你上天堂有多大的冠冕和賞賜,在乎你在地上奉獻多少,施捨多少,受苦多少,傳道、愛主有多少。分地分多少,在乎他們人多少。怎麼分呢?拈鬮。

55-56節,「雖是這樣,還要拈鬮分地。他們要按著祖宗各支派的名字承受為業。要按著所拈的鬮,看人數多、人數少,把產業分給他們。」你說,能不能發號施令?不可以。為什麼?因為大家不服。所以,拈鬮可以止息紛爭。有人說:抽籤、拈鬮是錯的,都是人的方法。你仔細看聖經,聖經一再出現拈鬮和抽籤,它是很準的,神是用這樣的方法的,所以,不要隨便反對拈鬮和抽籤。當然,你迷信就不可以了。抽出來掃羅作王,抽出來亞幹,抽出來約拿,抽出來猶大支派先去打仗,抽出來馬提亞。我聽到有些人反對拈鬮和抽籤,連抽馬提亞都反對。不要隨便這樣講,聖經默認的。這裡不是默認,是神吩咐的,要拈鬮。不要隨便反對聖經沒有反對的事情

57-62節,數點祭司利未人。以前也沒有數點在其中,是分開寫的。這一章是放在一起記載的,但不是數點在百姓中間,是另外數的。

最後,數點的備註,63-65節。「這就是被摩西和祭司以利亞撒所數的,他們在摩押平原」,摩押平原在耶利哥對面,快到迦南地了,馬上就要進去了;「與耶利哥相對的約旦河邊,數點以色列人。但被數的人中,沒有一個是摩西和祭司亞倫從前在西奈的曠野所數的以色列人。」沒有一個,當然不加迦勒和約書亞。「因為耶和華論到他們說:『他們必死在曠野。』」為什麼呢?因為不信。「所以,除了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以外,連一個人也沒有存留。」特別強調了一下,只有這兩個人,為什麼?因為他們兩個有信心。連亞倫、戶珥、米利暗的肉身都沒進去。也有人問:肉身沒進迦南的,將來能不能復活?有的能,有的不能。誰能?就像米利暗、亞倫、摩西,他們都是有聖靈的。有的是被刑罰死的,是不可能得救的。像可拉、大坍,私慾懷胎生出罪,怎麼可能得救呢?


本文原載自作者公眾號「毗努伊勒」,基督時報蒙允轉載,不擁有版權。

相關焦點

  • 牧者靈修丨《民數記》:《民數記》概論
    六、特點:記載以色列人在曠野的靈程經歷,有兩次數點民數【第四部分】摩押平原(22-36章)我們要開始看《民數記》,《民數記》是摩西五經的第四卷。《民數記》顧名思義,因為他們在曠野有兩次數點民數。民數記的特點是,記載了以色列人在曠野的靈程經歷,講到他們有許多的失敗、許多的犯罪,還有兩次數點民數。分段,我把它分為四段。第一部分,一章1節至十章10節。一章1節交代了一個地方,十章11-12節也交待了一個地方。這是根據地點分的。一章1節說,「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後,第二年二月初一日,耶和華在西奈的曠野……」這是在西奈。所以,第一部分就叫西奈的曠野。
  • 《聖經》民數記中的人物-可拉
    可拉聖經中有很多名字叫可拉的人,這個可拉的故事是發生在聖經民數記16章。民數記可拉是十二支派首領利未的曾孫,他和摩西是叔伯兄弟,他們的爺爺是哥轄。民數記聖經民數記中的留給我們的警示:不到對別人的東西有非分之想,而對自己所擁有的感到不滿足。不要以攻擊別人來抬高自己。不可斷章取義用神的話支持自己的欲望,而要用一整部聖經來決定我們的渴求。
  • 牧者靈修丨《民數記》:《民數記》二十三章1節至二十四章13節(2/2)
    因為末世的假先知很多,你讀馬太福音二十四章4-5節、11節、23-26節,就知道了。肯亞的大衛歐華,那是世界級的假先知,一大幫人跟著他,說有幾百萬人聽他講道,那有多可怕。弟兄姊妹,還有一個更大的假先知沒有出來,就是啟示錄十三章說的,兩角如同羊羔的獸,將來專門給敵基督作見證。兩角如同羊羔的獸,獸是野蠻的、野性的、吞吃人的,他裝得像羊羔,就是假先知。
  • 牧者靈修丨《申命記》:《申命記》五章(1/2)
    >摩西的第二次講話,重申律法,五至二十六章。第一部分是五至九章,第一次領受誡命和律法。第五章,頒布十誡。你說:我就喜歡讀《馬太福音》,我一讀《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就覺得煩;我讀《約伯記》《歷代志上下》,讀得一個頭兩個大,煩得很。難道那些是可以省略的嗎?不是的,神的話都是重要的。雅各說,要明白全備的律法;保羅說,要把神的道傳得全備。所以,不可以隨心所欲,有自己的想法。每天我們都要帶著親近主的心,領受神話語的心。
  • 牧者靈修丨《申命記》:《申命記》二十六章
    申命記二十六章講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講到初熟的土產,1-11節;第二個部分講到,每逢第三年要拿出十分之一,前面已經講了,這裡又重複講;然後是,謹守遵行神的話,16-19節。第一部分講到初熟的土產,這是要尊榮神的。
  • 《聖經》民數記,向我們講述了瘟疫在以色列人中流行與止息的過程
    《聖經》民數記第二十五章記載,以色列人出埃及走曠野向迦南地進發,途徑什亭,這裡是摩押平原,居住在附近的摩押人和米甸人看到以色列人,就很是擔憂,恐懼中他們心生一計,用女子誘惑以色列男子。以色列人 在摩押和米甸女子的誘惑下,完全忘了上帝給他們的律例,「不許行淫!」
  • 牧者靈修丨《申命記》:《申命記》二十一章
    圖源:Pixabay [貳]回顧第二次領受誡命和律法(10-26章)未破謀殺案的處理(21:1-9)1、找到最近的城(1-3節上)2、除罪的方法(3下-9節)(二十四)娶女戰俘的條例(21:10-14)1、有美貌可戀慕的(10-11節)2、領到家裡的安置(12-13節)3、休她的條例(14節)(二十五)對長子的堅立(21:15-17)(二十六
  • 牧者靈修丨《申命記》:《申命記》二十五章
    )申命記二十五章。教師型的比較看重知識,傳福音型的比較看重不信的人需要信耶穌,先知比較強調對錯,牧者就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每一個人都當成寶貝來愛,凝聚人的心。「要定義人有理,定惡人有罪」,這是上帝公義的彰顯,審判官要作正確的判斷。這表達了神的公義,是神要這樣做,審判官要這樣做,這是在律法之下這樣做。
  • 牧者靈修丨《申命記》:《申命記》七章
    [壹]回顧第一次領受誡命和律法(5-9章)三、為何要遵守神的話語(7章)(一)要守住神兒女的身份(1-11節)1、如何對待外邦人(1-4)滅絕淨盡、不可立約、不可憐恤、不可結親2、如何對待外邦人的神(5)3、是蒙愛的子民(6-11)(1)神的揀選(6-7)(2)神的慈愛(8)(3)神的誡命(9-
  • 牧者靈修丨《申命記》:《申命記》三十章(1/2)
    希伯來書十三章8節說,」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雅各書一章16-17節說,」我親愛的弟兄們,不要看錯了。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火那裡降下來的,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神是不改變的神。
  • 牧者靈修丨《申命記》:《申命記》二十章
    圖源:Pixabay [貳]回顧第二次領受誡命和律法(10-26章)在創世記十七章,神是這樣對亞伯拉罕說的。對以色列民,對每一個人,神都要求他們遵行神的話。有些弟兄姊妹一讀經,一查經,一講道,就覺得好無聊、好枯乾,那你就出大事了。因為末世人的特點就是,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追求虛浮縹緲的,就增添了很多的假師傅。作先知的沒有聖經,他能作對嗎?作教師的沒有聖經,他能作對嗎?作牧者的,沒有聖經的話,他能牧養嗎?
  • 牧者靈修丨約書亞記:立定在神前
    有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進迦南的準備,一到五章;第二部分是,在迦南的爭戰,六到十二章;第三部分是,分迦南地業,十三章到二十一章,分地;第四個部分,別迦南遺言,就是約書亞的遺言。這四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一到五章;第二個部分,六到十二章;第三個部分,十三章到二十一;第四個部分,有三章,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章。每一個部分的每一章也有章題,章題都很清楚。一般人認為,《約書亞記》是約書亞寫的。
  • 牧者靈修丨《申命記》:《申命記》二十九章
    二十九章1節至三十章20節,呼籲百姓守約。第一點是立約的說明,二十九章1節。「這是耶和華在摩押地吩咐摩西與以色列人立約的話,是在他和他們於何烈山所立的約之外。」這就被稱為帕勒斯汀之約,是在西奈山之約之外。
  • 牧者靈修丨《申命記》:《申命記》二十八章
    圖源:Pixabay 【第三部分】摩西第三次講話——帕勒斯汀之約(27-30章)(四)違命者的審判(28:15-68)1、凡事受咒詛(15-20節)2、處處遭災難(21-24節)3、分散至外邦(25-26節)4、各種的災殃(27-35節)5、在外邦受的凌辱(36-48節)6、仇敵的殘害(49-57節)7、最後的總結(58-68節)申命記二十八章比較長
  • 牧者靈修丨《申命記》:《申命記》二十七章
    第一段,1-10節,過約旦河後的紀念;第二段,宣告祝福和咒詛的話,二十七章11節至二十八章68節。先看二十七章1-10節。我們就是要記念神的話,每天早晨讀經、聽道,參加靈修,不要當成一個形式。要安靜下心,憑著信心,靠著聖靈,來領受神的話。如果你只是參加,你沒有從中得著教訓,沒有應用,沒有行出來,還是作樣子,沒有果效。神的話最寶貝的,就是你聽了、看了、讀了、信了、明白了、遵守了,然後再講出去,就不一樣了。
  • 牧者靈修丨《申命記》:《申命記》三十一章
    你是牧者,你就要相信你會成為巴拿巴。你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職分,你都要相信,都在乎你的信心。你有沒有想到,你的膽怯、懼怕、懷疑、不剛強,忘了神的同在,懷疑神的同在,怕神丟棄你,不要你了,你都是在犯罪。你以為那只是你沒有信心,勝不過自己,管不住自己,好懷疑嗎?你好懷疑,不就是你不信神的話嗎?神的話,我們天天讀、講、聽,有沒有信進去?
  • 十字架丨基督只一次獻上,使一切信祂的人永遠成聖
    #萬物皆可雲#民數記19章3至10節,( 純紅母牛)被交給祭司以利亞撒,他必牽到營外,人就把牛宰在他面前。聖經古卷民數記記載,祭司以利亞撒獻祭的事都預表主耶穌基督的聖工!民數記19章通過觸摸死的人或死人的物件,如同大麻風的不潔淨傳染,就都根據摩西律法定為不潔淨。
  • 牧者靈修丨《出埃及記》:《出埃及記》三十八章
    圖源:Pixabay 【第七部分】以色列人造會幕(出25-39章) 三十八章的第一段是1-7節,造祭壇。1節是講它的尺寸,2節講拐角,還有器皿、銅網、安環、穿槓、空的。
  • 牧者靈修丨《出埃及記》:《出埃及記》二十五章(1/2)
    出埃及記二十五章是第七個部分。昨天我們講了二十四章,是第六個部分。今天是第七個部分的四段。我們沒有按章分,是按段分的。1-9節講到,奉獻造會幕的禮物。詩篇一一〇篇講到,「禰的民甘心犧牲自己」;在彼得前書五章也講到,「要甘心牧養」。我們中國人說,甘心情願。如果不甘心,是神不喜歡的。在1-2節,特別講了三點:神的吩咐,領袖的吩咐,百姓的甘心。奉獻禮物是神的吩咐,奉獻禮物也是摩西的吩咐,奉獻禮物還要百姓的甘心。
  • 牧者靈修丨《申命記》:《申命記》十八章
    圖源:Pixabay [貳]回顧第二次領受誡命和律法(10-2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