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當年日本關東軍,對我國民眾而言,那是非常不堪回首的往事。甚至是「日本」兩個字,都一度讓我國人民心存厭惡。但是,在這批嗜血成性,兇殘可惡的關東軍裡,卻也有那麼幾個「異類」的存在,比如《亮劍》這部劇中,李雲龍受傷後便是一個日本人給他治好的傷。這是根據真實事跡改編而來的,因為真的有這種事發生過。只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另外一個「異類」:日本共產黨。
十萬彈藥,一封遺書,伊田助男的名字,從此在中國被廣泛流傳
我們知道,共產黨這個組織不只是我們國家獨有的,當年二戰的時候,日本也有共產黨。只不過他們還是會聽從國家的召喚,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及時來到前線與人為敵。
伊田助男,他就是一名日本共產黨成員。因為愛國,他與成千上萬的日本兵一起,最早來到中國戰場。作為一名非常年輕的愛國者,伊田助男的澎湃激情可想而知。
可是,當來到中國戰場之後,日本軍隊在中國大地上的肆意掠奪與殺害,深深刺激了伊田助男。他明白了一個事實:日本的行為實際上就是萬惡的法西斯行為,應該被打倒的是這些日軍而不是善良的中國人民。
但當時伊田助男不過是一名負責運輸的士兵,沒有權也沒有什麼情報,他想要幫助中國人完全做不到。不過,當時與關東軍對抗的遊擊隊很出名,伊田助男覺得,這些人就是救中國的好人,他必須要為這群人提供一些幫助。
我們都知道,那時的抗日遊擊隊最需要的莫過於槍械彈藥,伊田助男有什麼呢?除了運送彈藥,他什麼也沒有。
於是,伊田助男在一次運輸彈藥的時候,獨自一人將車開到了遊擊隊的轄區,然後留下一封遺書自殺了。他在遺書中這樣說:「……我很想和你們會面,但我被法西斯野獸包圍走投無路,我決定自殺。我把我運來的10萬發子彈贈給貴軍。請你們瞄準日本法西斯軍射擊……」
這一年的伊田助男還很年輕,可是他沒有退路了,為了共產主義事業,他必須要對法西斯出手,哪怕是犧牲性命。
這件事發生之後,日本軍大為震動,伊田助男的上級直接被免職,而他所呆的隊伍也因此被進行了「思想整訓」。這當然就是重新洗腦,加大力度而已,可惜這已經無法制止士兵的思想活動了。最後,伊田助男呆過的這支隊伍被撤銷了建制。
當然,中國人民忘不了伊田助男的幫助,中國人最懂得「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雖然我們沒有辦法回報伊田助男什麼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事跡被我國人民一直記著。不僅如此,伊田助男還成了一名日本籍的中國烈士,在中國大地上一直受到尊敬。
日本軍中的那些「異類」,他們與法西斯抗戰,寧願背叛也選擇幫助中國
其實,當年的日本侵略雖然很血腥,可並不乏日軍當中不斷有「異類」的出現。很多日本人因為日本法西斯的真實面目,從而最終選擇了背叛。
當年,日本有一個反戰同盟會,這個同盟會說起來成立的有點意思。它的創立者叫杉本一夫,他在參加日本侵略戰爭的時候,被我軍俘虜。我軍對於俘虜的手段大家都懂的:優待。不僅如此,還對其進行思想上的改造。
杉本一夫在經過改造之後真的覺醒了,他開始在中國進行反戰遊說。這應該就算是有良知的一名日本人了吧,事實上,杉本一夫的工作還是很有意義的,從成立到戰爭結束,這個反戰同盟會已經有一千多成員。
也因為如此,日本當局對杉本一夫非常不友好。雖然他在1958年才回到日本,可同樣因為反戰的行為而受到國內排擠。但杉本一夫直到晚年也沒後悔自己的行為,還特別出版了一本《8路軍的日本兵》,算是立場很堅定的日本良知者。
反戰同盟會中有一位與伊田助男相同的中國烈士,他叫宮川英男。最早的時候,宮川英男服役於日本32師團。但於1941年加入了反戰同盟,開始書寫各類日本作戰材料的記錄。
顯然,這一做法讓日本非常被動,他們大力打擊宮川英男。很不幸,1945的宮川英男被日軍包圍於津浦鐵路。面對被俘成為日本俘虜的結果,宮川英男選擇了自殺。後來,我國追認他為中國革命烈士,就葬在長清縣的革命烈士公墓。
野坂參三,最初也是一名日本軍,但後來加入了反戰同盟會,從而開始專門反對日本帝國主主義的工作。不僅如此,他還為我軍特別創辦了「日本工農學校」,這所學校就是用來改造日本俘虜的。
在野坂參三的帶動下,他的妻子野坂龍也加入到了反戰隊伍中來。不過,野坂龍也倡導的都是日本女性,讓她們加入日本女性同盟,進行反戰遊說、宣傳等活動。
當然,反戰同盟會一千多人不可能一一講完,但這些人大多成了中國共產黨的一員。他們勢必會因此受到日本當局的厭惡、威脅甚至是暗殺。但是,良知是沒有國界的,他們很清楚日本當時在做的是什麼事,所以他們冒著死的風險,大膽站了出來。僅憑這一點,他們這種「異類」的稱謂就值得我們點讚。
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日本當年為了侵略我國,簡直就是無所不用其極。但結果呢?他們為此必須要在歷史的史冊中留下千古罪名。事實上,在今天也同樣如此,有些國家自認為稱霸世界,所以總用威脅論來引導國民認知,從而對戰爭蠢蠢欲動。相信總有一天,他們會看到自己卑劣行徑所帶來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