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田助男是二戰時日本關東軍,他做了什麼,後來被中國追認為烈士

2020-12-22 汗青正浩

提及當年日本關東軍,對我國民眾而言,那是非常不堪回首的往事。甚至是「日本」兩個字,都一度讓我國人民心存厭惡。但是,在這批嗜血成性,兇殘可惡的關東軍裡,卻也有那麼幾個「異類」的存在,比如《亮劍》這部劇中,李雲龍受傷後便是一個日本人給他治好的傷。這是根據真實事跡改編而來的,因為真的有這種事發生過。只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另外一個「異類」:日本共產黨。

十萬彈藥,一封遺書,伊田助男的名字,從此在中國被廣泛流傳

我們知道,共產黨這個組織不只是我們國家獨有的,當年二戰的時候,日本也有共產黨。只不過他們還是會聽從國家的召喚,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及時來到前線與人為敵。

伊田助男,他就是一名日本共產黨成員。因為愛國,他與成千上萬的日本兵一起,最早來到中國戰場。作為一名非常年輕的愛國者,伊田助男的澎湃激情可想而知。

可是,當來到中國戰場之後,日本軍隊在中國大地上的肆意掠奪與殺害,深深刺激了伊田助男。他明白了一個事實:日本的行為實際上就是萬惡的法西斯行為,應該被打倒的是這些日軍而不是善良的中國人民。

但當時伊田助男不過是一名負責運輸的士兵,沒有權也沒有什麼情報,他想要幫助中國人完全做不到。不過,當時與關東軍對抗的遊擊隊很出名,伊田助男覺得,這些人就是救中國的好人,他必須要為這群人提供一些幫助。

我們都知道,那時的抗日遊擊隊最需要的莫過於槍械彈藥,伊田助男有什麼呢?除了運送彈藥,他什麼也沒有。

於是,伊田助男在一次運輸彈藥的時候,獨自一人將車開到了遊擊隊的轄區,然後留下一封遺書自殺了。他在遺書中這樣說:「……我很想和你們會面,但我被法西斯野獸包圍走投無路,我決定自殺。我把我運來的10萬發子彈贈給貴軍。請你們瞄準日本法西斯軍射擊……」

這一年的伊田助男還很年輕,可是他沒有退路了,為了共產主義事業,他必須要對法西斯出手,哪怕是犧牲性命。

這件事發生之後,日本軍大為震動,伊田助男的上級直接被免職,而他所呆的隊伍也因此被進行了「思想整訓」。這當然就是重新洗腦,加大力度而已,可惜這已經無法制止士兵的思想活動了。最後,伊田助男呆過的這支隊伍被撤銷了建制。

當然,中國人民忘不了伊田助男的幫助,中國人最懂得「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雖然我們沒有辦法回報伊田助男什麼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事跡被我國人民一直記著。不僅如此,伊田助男還成了一名日本籍的中國烈士,在中國大地上一直受到尊敬。

日本軍中的那些「異類」,他們與法西斯抗戰,寧願背叛也選擇幫助中國

其實,當年的日本侵略雖然很血腥,可並不乏日軍當中不斷有「異類」的出現。很多日本人因為日本法西斯的真實面目,從而最終選擇了背叛。

當年,日本有一個反戰同盟會,這個同盟會說起來成立的有點意思。它的創立者叫杉本一夫,他在參加日本侵略戰爭的時候,被我軍俘虜。我軍對於俘虜的手段大家都懂的:優待。不僅如此,還對其進行思想上的改造。

杉本一夫在經過改造之後真的覺醒了,他開始在中國進行反戰遊說。這應該就算是有良知的一名日本人了吧,事實上,杉本一夫的工作還是很有意義的,從成立到戰爭結束,這個反戰同盟會已經有一千多成員。

也因為如此,日本當局對杉本一夫非常不友好。雖然他在1958年才回到日本,可同樣因為反戰的行為而受到國內排擠。但杉本一夫直到晚年也沒後悔自己的行為,還特別出版了一本《8路軍的日本兵》,算是立場很堅定的日本良知者。

反戰同盟會中有一位與伊田助男相同的中國烈士,他叫宮川英男。最早的時候,宮川英男服役於日本32師團。但於1941年加入了反戰同盟,開始書寫各類日本作戰材料的記錄。

顯然,這一做法讓日本非常被動,他們大力打擊宮川英男。很不幸,1945的宮川英男被日軍包圍於津浦鐵路。面對被俘成為日本俘虜的結果,宮川英男選擇了自殺。後來,我國追認他為中國革命烈士,就葬在長清縣的革命烈士公墓。

野坂參三,最初也是一名日本軍,但後來加入了反戰同盟會,從而開始專門反對日本帝國主主義的工作。不僅如此,他還為我軍特別創辦了「日本工農學校」,這所學校就是用來改造日本俘虜的。

在野坂參三的帶動下,他的妻子野坂龍也加入到了反戰隊伍中來。不過,野坂龍也倡導的都是日本女性,讓她們加入日本女性同盟,進行反戰遊說、宣傳等活動。

當然,反戰同盟會一千多人不可能一一講完,但這些人大多成了中國共產黨的一員。他們勢必會因此受到日本當局的厭惡、威脅甚至是暗殺。但是,良知是沒有國界的,他們很清楚日本當時在做的是什麼事,所以他們冒著死的風險,大膽站了出來。僅憑這一點,他們這種「異類」的稱謂就值得我們點讚。

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日本當年為了侵略我國,簡直就是無所不用其極。但結果呢?他們為此必須要在歷史的史冊中留下千古罪名。事實上,在今天也同樣如此,有些國家自認為稱霸世界,所以總用威脅論來引導國民認知,從而對戰爭蠢蠢欲動。相信總有一天,他們會看到自己卑劣行徑所帶來的惡果。

相關焦點

  • 伊田助男本是日本關東軍士兵,卻因一件事被我國追認為抗日烈士
    2005年9月3日,中共汪清縣關工委在縣烈士陵園中,為伊田助男立起了抗日烈士紀念碑。看到伊田助男這個名字,大家想必不難猜出,這是一個日本人,事實上他不止是一個日本人,而且是抗戰時期日本關東軍的一員。那麼,中國為何會將一名日本士兵追認為烈士呢?
  • 請你們瞄準日本法西斯軍射擊!伊田助男,一個純真的叛國者
    請你們瞄準日本法西斯軍射擊。祝神聖的共産主義事業早日成功!關東軍間島日本輜重隊共産黨員伊田助男1933年3月30日這封信我看過很多次了,但今日再看,還是眼含熱淚,他叫:伊田助男。同年清明節,抗日遊擊軍和馬家屯的群眾把伊田助男的遺體和在這次戰鬥中犧牲的抗日遊擊軍烈士合葬一處,並在墓前隆重追悼。會上倡議把馬家屯小學更名為「伊田小學」,「伊田助男」的名字,也傳到了共産國際的大會上。
  • 這兩個幫助中國打抗日戰爭的日本人,堪稱鞠躬盡瘁,值得我們紀念
    那麼有朋友可能會問,日本共產黨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做了什麼呢? 第一位,日共黨員伊田助男 故事發生在1933年,沒有任何一個中共黨員見過伊田助男,他留在世界上的唯一痕跡就是一張字條,上面寫著:
  • 抗日戰爭時,一個鬼子偷偷送給遊擊隊10萬子彈,事後在痛苦中自盡
    抗日戰爭時,一個鬼子偷偷送給遊擊隊10萬子彈,事後在痛苦中自盡 【導語】: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十分了解抗日戰爭,這場戰爭主要是日本發起的,當時日本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國家,他們妄想在短時間內可以吞併中國,佔領中國的土地,掠奪中國的資源等等,在當時侵華戰爭對我國造成了刻骨銘心的苦難,以至於現在我們對於日本依舊是有很大的偏見
  • 鮮為人知,在抗戰中捨命幫助中國抗日的日本人,知道是什麼人嗎?
    原子彈下無冤魂,不知道我國領導人是基於什麼考慮,總是強調日本人民也是戰爭的受害者,而將日本的戰爭罪行歸咎於他們的軍閥與財閥,但是歷史資料顯示,在日本發動侵略戰爭時,他們民眾的戰爭狂熱無疑發揮了巨大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 二戰犧牲的中俄混血少女嘎麗婭被追認為烈士
    新華網哈爾濱8月14日電(記者王子辰)一位69年前在二戰中犧牲的中俄混血少女嘎麗婭近日被追認為烈士。記者從黑龍江省綏芬河市了解到,黑龍江省民政廳近日作出《關於授予嘎麗婭同志烈士稱號的批覆》,追認嘎麗婭為烈士。    綏芬河市有關部門介紹,嘎麗婭是一個會說俄語、漢語、日語的中俄混血少女,1928年生於綏芬河。
  • 一個日本兵獨闖八路軍大營,捨命送來10萬發子彈?留遺言狠打日軍
    1931年,九一八事變過後,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擴張日益加劇,在我國東北大地上橫行霸道,肆虐掠奪資源和物產,瘋狂地鎮壓抗日武裝力量和殘害無辜百姓。日本帝國主義和法西斯的暴力行徑,不僅引起了全中國軍民的強烈抵抗,在日本軍營中也有一些義憤填膺的主張正義的人,其中我們熟悉的伊田助男便是其中之一。
  • 二戰時日本女性為鼓勵日本男人積極參戰,她們究竟是什麼做的?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雖然在諸多「人性化」戰爭影片裡,二戰時期的日本女性,常是一幅悲戚戚的受害者模樣。其中某些在中國火熱的影片,還惹得多少善良國人抹一把同情淚。但是放在那場給全世界帶來無數災難的二戰戰場上,多少看著「可憐」的日本女性,卻正是日本兵到處奸淫擄掠的「精神動力」,無可爭議的「幫兇」。日本女性如何做「幫兇」?
  • 我國烈士陵園裡,為何會葬著一名日本士兵?墓碑上的6字讓日本臉紅
    文/我國烈士陵園裡,為何會葬著一名日本士兵?墓碑上的6字讓日本臉紅大家好呀,今天小編又來為大家講解歷史啦,歡迎各位的觀看~相信很多人上學的時候,每到清明節前後學校都會組織大家一起去掃墓,對那些為了我國事業作出犧牲奉獻的革命烈士們獻上我們最高的敬意,讓他知道,祖國和人民沒有忘記他們。
  • 二戰美國打日本很困難,為何蘇聯對陣日本關東軍卻「摧枯拉朽」?
    二戰時期,從日本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開始,美國於8日對日宣戰,美日在太平洋戰場上大打出手,一直打到日本投降,其間美國還向日本扔了兩顆原子彈。雖然然美國最後勝利了,並佔領了日本,但美國打的很苦。
  • 二戰後,被蘇聯俘虜的日本關東軍,都去哪裡了?
    二戰末期,歐洲戰事結束後,美國躥騰蘇聯出兵,以儘快解決日本問題。為此在雅爾達會議上不惜出賣他國利益。雙方討論的好好的,可美國突然使用了原子彈,打了蘇聯一個措手不及,眼看日本投降在即,蘇聯緊急出兵東北開始對日作戰。
  • 87年前,一日本兵給我軍送來10萬發子彈,聲稱黨員,這是為何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主人公是一位來自日本的士兵,他是一個堅決的反法西斯主義者,他的這種思想也就註定了他將與他身邊的法西斯同伴們走上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對於他的其他同伴來說,殺戮、侵略是此次來到中國的主題,而對於他而言,拯救才是最大的主題。
  • 二戰時日本海外三大主力哪個下場最好?結果讓中國人民難以接受!
    在二戰時期,日軍在海外部署了三大主力集團,即中國派遣軍、關東軍及南方軍。這三個軍事集團在級別上都是「總軍」級別,都是日軍陸軍的最高編制。其中中國派遣軍用於山海關以內的中國戰場;關東軍部署於中國東北地區,準備伺機執行北進計劃,進攻蘇聯遠東地區;南方軍部署於南洋地區與英、美、荷聯軍作戰。
  • 二戰時,日本最高職位的軍官,卻死在中國,日本人至今隱瞞死因
    日本在二戰的時候也有十分完整的軍銜設置,其中最高的軍銜是大將,大將上面的元帥是一個榮譽性質的軍銜,但是在日本建軍這麼多年來,一共也才有134個元帥,但是這其中受封的只有17人。一個叫武藤信義的元帥就是這十七分之一,在日本這是多麼讓人羨慕的,但是在中國人眼中這些人就是侵略我國的最大戰犯。
  • 二戰時,第一個對中國宣戰的國家是誰?並不是日本,說出來很難信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持下,以塞拉耶佛事件為藉口,向塞爾維亞宣戰。接著德國、法國、俄國、英國先後加入了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此爆發。日本一直都想侵略中國,野心早在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就已經有了徵兆,當初豐臣秀吉是想拿下朝鮮再攻打明朝的。不過彼時的大明國力雖有減弱,但兩國之間的實力相差不多,而且大明有不少名將。所以當明朝支援朝鮮的時候,日本就敗了。數年後,日本人的後代再次打起了侵略中國的想法。礙於西方列強,他們開始只敢小偷小摸,後來發現西方列強不在意之後就開始壯起了膽子。
  • 上世紀日本的共產黨員,給遊擊隊送彈藥,給我方傳遞秘密戰爭情報
    從時間上來說,日本建立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政黨——社會民主黨出現於1897年,比中國還要早很多,而這群來自日本的前輩,為了自己所追求的信念,也同樣做出了奉獻和犧牲。1933年,吉林,一位名叫伊田助男的日本士兵開著軍車進入了中國遊擊隊的搜尋範圍,當遊擊隊發現他時,他已經自殺,軍車裡是他偷運出來送給中國軍隊的十萬發子彈,他的口袋裡藏著他的遺書,他正是一個被日本政府送上前線的革命者,他堅定地反對法西斯,來到中國後,伊田助男就做好了死的準備,因為他決心站在反法西斯一邊。
  • 本來戰無不勝的關東軍,發生了什麼,為何70萬一周內全軍覆沒
    日本關東軍被譽為「皇軍之花」,在二戰中歷來是以驍勇善戰著稱。然而在1945年8月,蘇聯開始向中國東北發起進攻之後,關東軍卻是兵敗如山倒。在短短的一周之內,關東軍死亡了8.3萬人,另有近60萬人遭到了蘇軍俘虜。
  • 日本歷代「陸軍大臣」,歷代都以侵略中國為目標,二戰後被撤銷
    陸軍大臣是1945年之前日本帝國內閣政府中陸軍最高領導機關陸軍省的長官,簡稱「陸相」,為陸軍三長官之一,前身為明治維新初期設立的「陸軍卿」,首任陸軍卿為山縣有朋。早期的「陸軍大臣」基本都是以中國為目標,直到二戰全面爆發後,才將目標擴展到東南亞及南亞地區,來看看日本歷代「陸軍大臣」都有誰吧。
  • 紅四方面軍參謀長李特,36歲被誣陷錯殺,58年後追認為烈士
    說起李特這個名字,想必很多人都沒聽說過,然而在紅軍時期,他可是我軍高級指揮員,曾擔任實力最強方面軍的參謀長。李特早年追求進步,曾在蘇聯留過學,回國後被派往鄂豫皖蘇區工作。他先後擔任紅二十五軍副軍長,隨營學校、紅軍學校教育長,在訓練部隊,培養軍事人才方面卓有成就。
  • 蘇聯出兵東北,為何強大的日本關東軍卻不堪一擊?
    短短一周時間,蘇軍便擊潰了日本關東軍主力部隊。整個戰役歷時24天,共擊斃日軍8.3萬人,俘虜59.4萬人,而蘇軍僅傷亡3.2萬人。為什麼戰鬥力強大的日本關東軍在面對蘇聯紅軍的時候,會突然變得不堪一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