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基因剪刀」後,她噩夢連連

2020-12-21 騰訊網

珍妮佛·杜德娜

吳煒

珍妮佛·杜德娜,2020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生物化學家,在她和塞繆爾·斯滕伯格2016年完成的著作《破天機:基因編輯的驚人力量》中,記載了她的兩個夢。

第一個夢,她站在海邊,左右兩側的沙灘上,黑白相間的沙子沿著海岸線向遠方鋪開,圍出一個海灣的輪廓。這是夏威夷島的海岸線,她是在這裡出生並成長的。夢裡讓她恐懼的是,這個淺海灣沒人、沒皮划艇和漁船,水面波瀾不驚,安靜得有些不自然。接著,更恐懼的事情發生了,一排浪花越來越大地湧來,直至白浪滔天。她在巨浪卷過來之前,抓起了一個衝浪板。

這個夢,她寫入了書的序言。她自己對這個夢做了解析:海灘是想像出來的,但是波浪,以及它們激起的情緒跌宕——恐懼、希望、驚嘆——卻無比真實。

她寫入書中的另一個夢,夢裡直接出現了她從事研究的基因編輯技術。在夢裡,她的一個同事問她是否願意和某個人講講怎麼使用基因編輯技術。她應該是答應了,所以,她的同事把她領到了另一個房間,她驚訝地發現,坐在她面前的是希特勒。夢裡,希特勒拿出紙筆準備做筆記,在她開講之前,希特勒向她表示了感謝,接著說出了他約見作者的目的:「我想理解你開發的這項驚人的技術,請告訴我怎麼使用它。」

希特勒讓人恐怖的面孔讓她感到不安:我們現在已經有重塑人類的基因組技術,這的確是一件偉大的力量,但如果落在了惡人的手裡,它也可能極具毀滅性。

「我感覺自己像是弗蘭肯斯坦博士,我是不是創造出了一個怪獸?」她問自己。弗蘭肯斯坦是科幻小說中的生物學家,他用藏屍間偷來的各種死屍的肢體組裝成了一個八英尺高的人體。

她的這兩個噩夢,源於她發現CRISPR(指成簇的、規律間隔的、短回文、重複序列)編輯技術後的擔心。這樣的擔心,始於2014年春,她開始為CRISPR被誤用、犯下罪行而惴惴不安。

通過編輯基因組治療疾病,靈感來自偶發事件

《破天機:基因編輯的驚人力量》講述的就是關於CRISPR技術的書,珍妮佛·杜德娜覺得,這本書講述的不僅僅是她和CRISPR的故事,更是每個讀者的故事,「因為很快,它就會影響到你」。

閱讀這本書之前,或許有不少讀者認為珍妮佛·杜德娜過於誇張——數百萬年來,生命遵循著演化的原理而演變:生物隨機產生一系列的遺傳突變,其中一些為生存、繁殖和競爭賦予了優勢。事實上,直到最近,我們人類也一直被演化塑造。自從一萬多年前農業出現,人類就開始通過選育動植物撼動演化的進程;但是演化需要的原材料,即,一切遺傳變異背後的DNA(脫氧核糖核酸)的隨機突變,仍是自發產生的,人類的意志尚且幹涉不到它們。所以,很多人認為,即使人類的活動導致了物種的加速滅絕,地球的生物多樣性銳減,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還是有限的。

書的開頭,作者講了個患者金女士的故事。金女士是一名WHIM症候群疾病的患者。WHIM症候群是罕見的遺傳病,全世界範圍內,該病的患者不過幾十個人。這種病的源頭,是人體32億對鹼基序列裡,有一個字母出錯了,其區別只有幾十個原子的大小,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但就是這微不足道的變異,讓WHIM患者特別容易被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皮膚疣,皮膚疣失控生長後演變成為癌症。

金女士一生下來就患有WHIM,後來因為該病引發的感染多次住院。她讓研究人員驚訝的,是2013年她58歲的時候,領著兩個女兒出現在研究人員面前。她的兩個女兒也是WHIM患者。給她們檢查完身體後,研究人員發現金女士沒有什麼症狀了。據她自己說,已經20多年沒有什麼症狀了。金女士在沒有接受任何醫療幹預的情況下,自愈了。

金女士是如何逃過一劫的?研究人員在對金女士的血細胞DNA仔細分析時,發現她的一條2號染色體上缺失了一段DNA及3500萬個鹼基序列。研究人員在經過更多測試後,認為金女士的某個細胞經歷了一種極不尋常但通常會引發災難性後果的事件——染色體碎裂,染色體突然碎裂,然後重新修復,引起了基因的重排。在重排過程中,突變的細胞長勢良好且丟棄了致病的那個基因,因此,WHIM症候群自動消失了,金女士康復了。

為讓讀者能夠明白金女士身上發生了什麼,珍妮佛·杜德娜打了個比方,把人類的基因組比作巨型軟體。金女士有著60多億行代碼的軟體裡,有一個錯誤代碼。正常情況下,去檢修軟體時,不會一上來就盲目刪除大段代碼,並把其他部分打亂再重組。因為這樣做的風險很大,刪除錯誤代碼而不損壞軟體的概率只有數十億分之一。恰恰是,金女士的身體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那個魯莽的程式設計師,並且抓住了這數十億分之一的概率,成功刪除了錯誤代碼。

金女士這近乎天方夜譚的經歷,讓珍妮佛·杜德娜等科學家感到興奮——如果基因編輯不是自發事件呢?如果醫生可以修復導致遺傳病發生的基因,那又會怎樣?

基因編輯技術的突破「是一段愉悅的發現之旅」

「我們可以主動、合理地更正基因組中的突變基因,從而治療遺傳病。」

這是珍妮佛·杜德娜最初的想法。彼時,她還沒有別的擔心。她知道,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其實早就在探索遺傳學機制,只是對怎樣修飾或者改造基因,還沒有找到方法。

珍妮佛·杜德娜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做博士後研究時,就有這樣的想法。她和同實驗室的同事認為,如果可能,這會是劃時代的突破。只是,她同時又認為這是異想天開。

珍妮佛·杜德娜博士後時候的導師是198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湯姆·切克,他獲諾貝爾獎是因為發現了具有自我剪切功能的核酶。這個發現是一個突破,暗示著地球生命可能起源於RNA(核糖核酸)——在原始細胞中,RNA是可以攜帶遺傳信息以及複製信息的。珍妮佛·杜德娜做博士後研究時,原本的目的是進一步理解核酶的工作原理的。

1996年,珍妮佛·杜德娜因為在核酶研究上的突破被記者採訪。那次採訪,她頗有些激動地講出了她的一個推測:有朝一日,這些分子(核酶)可以用作編輯DNA的工具。當時,她還年輕,她的這次採訪被拍了下來。後來,她看到視頻中的她面對鏡頭這麼說:一種可能是,我們也許可以用RNA來治療或者治癒那些有遺傳缺陷的人……我們希望這個發現可以為如何修飾核酶提供線索,進而用它來修補分子或者基因突變。

她發布她的預測時並未想到十多年後,基因編輯會定義她的職業生涯。讓她此後的職業生涯轉向基因編輯的,是她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個研究地質微生物學的同事。這位名叫吉莉安·班菲爾德的教授告訴她,她的實驗室研究的是一個叫CRISPR的東西。這是珍妮佛·杜德娜第一次聽到CRISPR這個詞。吉莉安教授說她想藉助遺傳學與生物化學的工具拓展這方面的研究,經過谷歌搜索找到了作者的工作室。

她們最初是在電話裡溝通的,一周後她們見面,對方給她畫了圖,她才「總算明白」CRISPR的意思了。《破天機:基因編輯的驚人力量》中,珍妮佛·杜德娜回顧了她的這段往事,並介紹了一些頂尖科學家在CRISPR方面取得的進展。

2011年,珍妮佛·杜德娜的團隊找到了編輯基因組、改寫生命密碼的辦法。彼時,她還沒有任何的擔憂,她甚至在做飯的時候,頭腦裡都會出現被編輯的基因組翩翩起舞的畫面。她稱那段時間是「一段愉快的發現之旅」。

2012年6月8日,珍妮佛·杜德娜記得,那是個陽光明媚的周五。這天下午,她向《科學》雜誌提交了她的那篇闡釋CRISPR在化膿鏈球菌裡對抗病毒防禦機制的論文,那篇論文的摘要部分,她特地指出這種可以切割DNA的酶對於基因編輯的用處。

那天,她發完論文郵件後,走出實驗室,發現往日熙熙攘攘的校園安靜得似乎有些不尋常。很偶然地出現的這段安靜,後來,她回憶起來時,覺得這「不過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

受基因編輯影響的,是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最初,團隊在CRISPR技術上的發現和突破,讓珍妮佛·杜德娜很是開心,尤其是這些技術運用——她看到超市貨架上有了放幾個月都不會變壞的西紅柿,看到了肌肉特別發達的警犬,看到了頭上不再長犄角的奶牛,看到了不再傳播瘧疾的蚊子……

這些原本像是天方夜譚的生物的出現,讓她對這項新技術的運用有著非常美好的展望:會給我們提供更高產的糧食、更健康的牲畜、更有營養的食物;還可以滅絕某些我們不希望看到的動物或者病原體……

由此,珍妮佛·杜德娜認為人類正走進地球生命歷史的新紀元——在這個新時代,人類能夠掌控地球上其他物種的基因組。

珍妮佛·杜德娜看到研究者在猴子身上模擬了自閉症,在豬身上模擬了帕金森病,在鼬身上模擬了流感……當世界各地的研究者給她發來他們使用CRISPR的試驗記錄和結果時,最初,她總是很高興。但是當她2015年前後聽說哈佛大學一個實驗室準備利用CRISPR復活長毛猛獁象的時候,她有了一些讓她不安的思考:沒有了它原來的自然環境和象群部落,它還是真正的長毛猛獁象嗎?復活長毛猛獁象的意義何在?

此後,類似的實驗,她就會思考:這到底值得鼓勵,還是應該受到譴責?重新引入這些消失了的物種對人類是否有風險?CRISPR是否會被誤用、濫用,特別是在人類身上?

這些可能性曾讓珍妮佛·杜德娜寢食難安,「之前,人類從未擁有過像CRISPR這樣的技術,而現在,它把現存人類以及未來所有人類的基因組變成一份羊皮紙,其中的任何遺傳信息都可以被抹去、塗改,這都取決於當事人的心情……」這些思考讓她一度噩夢連連。

「我研究的課題,除了本領域的專家,外人知之甚少。不過,在過去五六年裡,我進入了生命科學裡一個劃時代的研究領域,它的進展之快超乎想像,研究成果也迅速從學界轉化到社會。我和同行驚嘆於它的巨大力量,這絲毫不亞於我夢中的海嘯。」

珍妮佛·杜德娜親眼見證了CRISPR技術的進展之快,她曾參與籌建過幾個生物公司,這些公司的成長速度遠遠超出了她的想像,這讓她覺得受CRISPR技術影響的,「不僅僅是生命科學,更是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對話

「所有技術都有濫用闖下大禍的風險」

瀟湘晨報:在編輯《破天機:基因編輯的驚人力量》這本書之前,你有沒有注意到人們普遍存在的對基因編輯技術的爭議?

吳煒:在編輯出版此書之前,我們早就注意到了公眾對基因技術的偏見,如朋友圈中崇尚有機、天然食品,抵制轉基因,甚至其他反智主義的情緒抬頭。這說明要達成公眾理解科學技術的目標任重而道遠,我們有義務對此做些科普工作,讓每個人能真正了解科學和技術,並對社會負責。

瀟湘晨報:如作者所說,現代人類出現的10多萬年以來,我們的基因組一直被兩種力量塑造著:隨機突變和自然選擇。現在,有了第三種力量,我們有能力編輯自己以及後代的DNA了。這種能力,對人類的將來有著怎樣的影響?

吳煒:這種影響可能非常深遠,有些是現在不能預計的,它不僅能提升健康水平延長壽命,甚至在人類面臨未知災難時能拯救人類這個物種也不一定。當然如果這個技術被濫用也會闖下大禍,但所有技術不都有這樣的風險嗎?

瀟湘晨報:其實,不管公眾支持還是反對,基因編輯革命都已經在我們身邊發生。作為普通民眾的我們,是該擁抱這項技術還是持懷疑的態度?

吳煒:作為普通民眾,應該學會收集並辨認信息,學會甄別謠言和陰謀,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

瀟湘晨報:作者在扉頁上引用了愛默生的「科學沒有意識到想像力對它有多重要」。想像力對科學家來說,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吳煒:科學家要有想像力,而且這種想像力可能來得比藝術家文學家更重要。因為科學需要想像不曾見過的東西,不僅是要與已知的所有事實在一切細節上不矛盾,還要與已有的東西不同,而且一個好的科學理論還要能預言未來。科學家其實是需要好多想像來琢磨世界是怎樣運行的。

瀟湘晨報:珍妮佛·杜德娜獲得諾貝爾獎,對基因編輯的進一步研究和運用,是否會起到推動的作用?

吳煒:肯定會起到推進作用。不過,當務之急,是在世界範圍內建立起監管制度。

瀟湘晨報:在你和作者的交流中,有提到把基因編輯技術運用到人體試驗的賀建奎嗎?生物醫學倫理審查的約束作用是否能夠阻止該技術的濫用?

吳煒:賀建奎那個問題當時作者寫這本書的時候還沒有發生。我們沒有和作者交流這個事情。但她當時在網上也是有發表聲明反對,她表示,目前不該將CRISPR-Cas9技術用於人類基因編輯。她還表示不希望此事影響到CRISPR技術在治療人類疾病上的許多重要的臨床嘗試。

瀟湘晨報:最初看到書稿的時候,有沒有感覺到作者內心的掙扎?

吳煒:我覺得當她發現自己手握一種可能改變人類的技術,她確實是很掙扎,她夢到一個同事要她給另一個人講什麼是基因編輯,結果發現這個人是希特勒;書的一開篇,她就描寫自己夢到夏威夷,大浪襲來,吞沒了一切,這都是她的擔憂。但是在面對基因編輯技術對農業、對醫藥,尤其是治療一些遺傳疾病上的表現出來的潛力,她還是表現出了強烈的科學家的擔當,她認為需要發展和監管,在監管中發展,在發展中監管。

(文章所述觀點僅代表被採訪人觀點)

撰文/本報記者劉建勇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基因剪刀,早兩年拿諾獎也沒問題」
    作為CRISPR/Cas9基因剪刀的發現者,她們在2012年邁出的一小步,可以說是人類的一大步。因為從此,人類改寫生命,真的可以像「編程」一樣簡單。相關閱讀:剛剛,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發現史上英雄無數,而杜德納和夏彭蒂耶發明的CRISPR/Cas9被稱為是「基因技術中最銳利的工具之一」,一度震撼了科學界。Cas9酶就像一對能夠切割DNA鏈的分子剪刀,一旦酶在特定位點切割DNA,就可以進行插入和編輯,從而改變DNA序列。
  • 兩位女科學家同摘諾貝爾化學獎,重寫生命密碼的「基因剪刀」是什麼...
    漢松說,今年的獲獎研究成果是「基因剪刀——重寫生命密碼的工具」。 同年她與資深生物化學家道德納展開合作,在試管中共同重建了具有上述切割功能的細菌「基因剪刀」,並簡化了「剪刀」的分子組成以便使用。 公報指出,在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實驗中,沙爾龐捷和道德納對「基因剪刀」進行了改造。在天然形式下,該「剪刀」能夠識別病毒的DNA。但這兩位獲獎者發現能對這種「剪刀」施加控制,這樣一來就能在任何預先設定的位置切割任何DNA分子。
  • 2020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基因剪刀」,基因編輯原來是這樣的
    在《科學》雜誌發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論文僅僅八年後,這對女搭檔就斬獲了諾貝爾化學獎。 當然,在此之前,她們已經因為這把神奇剪刀,獲得了多個重量級獎項。 八年時間,基因剪刀已經攪動風雲,對整個人類社會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 研究人員用基因剪刀技術開發「基因試紙」
    新華社華盛頓2月15日電(記者周舟)美國布羅德研究所華裔專家張鋒團隊開發出一種「基因試紙」,在實驗室中成功檢測出一些病毒感染及肺癌患者的腫瘤標記物。        15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的論文顯示,只需將「基因試紙」浸入處理過的樣品,一條線就會顯示出是否檢測到靶分子。
  • 浙大教授解讀諾貝爾化學獎:「基因剪刀」譜寫生命密碼
    Doudna),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技術方面的貢獻」。 諾獎官網評價稱,卡彭蒂耶和杜德納在2012年發現的CRISPR / Cas9「基因剪刀」,將生命科學帶入了一個新時代,並在許多方面將為人類帶來最大的福利。「這種遺傳工具擁有強大的功能,可以影響所有人。它不僅使基礎科學研究發生革命性變化,也帶來了創新的轉化成果,並有望實現開創性的新型醫療方法。」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她和她!一文看懂「基因剪刀」是什麼?
    導讀:她們開發了基因技術中最銳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利用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如果細菌能在感染中存活,那麼其基因組中也會嵌入一段病毒的DNA,這段DNA就像是病毒的存儲器。該DNA能保護細菌免受新的感染。CRISPR/Cas9基因剪刀。二人的獲獎理由為「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據介紹,她們開發了基因技術中最銳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
  • 憑藉重寫生命密碼的「基因剪刀」 她們成為諾貝爾化學獎第一組聯合...
    圖據諾獎官網八年前,兩位女科學家聯合發現了基因編輯技術中最好用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通過這一技術,研究人員能以極高的精準度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業界公認,「基因剪刀」是分子生物科技的革命性技術,可用於植物育種、創新性癌症治療方法,還可能讓遺傳性疾病的治癒最終夢想成真。
  • LED照一照 「基因剪刀」就能指哪剪哪
    現在,我國科學家終於為「基因剪刀」創建了可行的光控開關——  通過感光元器件實現對事物的控制,「光控」在現實生活中已慢慢普及,例如手機人臉識別解鎖、汽車霧燈自動開啟……這次被光操控的是基因編輯。我國科學家的這一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LED發出的730nm(納米)的遠紅光可激活系統進行基因編輯工作。」
  • 有爭議的「基因剪刀」為何屢獲大獎?諾獎得主謝赫特曼:發明炸藥不...
    憑藉「基因剪刀」獲得今年諾貝爾獎化學獎之前,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珍妮弗•道德納還獲得了今年的沃爾夫獎醫學獎。沃爾夫獎素有諾貝爾獎的風向標之稱。圖片來源:諾獎官網「基因剪刀」技術是一個具有革命性的發現,但在倫理道德等層面還存在一些爭議
  • 女兒「基因突變」,從她一出生,我們全家的噩夢就開始了
    可是由於嚴重缺氧,女兒從生下來的那一刻就開始搶救,但誰知這僅僅只是噩夢的開始。由於情況危急又沒找到病因,醫生建議我們立即帶她轉院,輾轉多家,最終在廣州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孩子被確診為是由「基因突變」導致的重症肺炎、嬰兒猝死症候群、皮羅症候群等十餘種疾病。
  • 超級基因剪刀是如何打造的?
    基因編輯技術是啥 研究發現,單基因突變引起的人類遺傳病多達6000種以上,全世界遺傳病患者多達3.5億人,病症相伴一生,甚至早早奪走生命。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解決這一痛苦的終極武器——基因編輯技術,能像word軟體編輯文章一樣,高效地對基因進行任意修改,從而將致病的突變基因「撥亂反正」,達到根除人類遺傳病的目的。
  • 杭州女研究生一場噩夢後胡話連連,還學小動物叫!醫院一查,結果嚇了...
    時不時流口水、亂說胡話、一會兒哭一會兒笑,23歲女大學生菁菁(化名)在一次噩夢後,突發這樣的症狀,一度被家人懷疑精神毛病。看似詭異的病症背後,到底是什麼惡疾?一場噩夢之後胡話連連名校女研究生突然「精神失常」菁菁今年上研二,男朋友在國內一家知名網際網路公司任職,兩人愛情甜蜜美滿。幾個月前,菁菁卻陷入了一場夢魘。
  • 高考頂替事件洞穿社會底線,將讓我們所有人噩夢連連
    父親從這120元裡拿出6元給她買了蘋果,好讓上高三的她補充營養。多年之後,苟晶想起二妹的退學和那又大又甜的蘋果仍覺得哽咽難言,覺得自己辜負了父母二妹的犧牲。兩位貧家女孩,上學一切開支,沉甸甸的都是全家人的愛和犧牲啊。而她們那被偷走了的學籍,承載的何止是她們個人的未來?那也是兩戶貧寒農家其餘成員全部的希望啊。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基因編輯,眾望所歸
    在2012年,杜德納和她的同事們在鏈球菌細菌「 CRISPR 」免疫系統中發現的一種名為Cas9的蛋白質,該蛋白質與引導RNA協同工作,像剪刀一樣起作用。這種蛋白質會攻擊目標病毒的DNA並將其切成薄片,從而阻止其感染細菌。該發現減少了編輯基因組DNA所需的時間和工作。
  • 兩位「女神」登頂,發現高效基因編輯技術;A股...
    她們的研究為在人體以及其他動物細胞上實現基因編輯奠定了重要基礎。諾貝爾委員會在官方頒獎詞中表示:「藉助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可以非常精準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CRISPR /cas9基因剪刀徹底改變了分子生命科學,為植物育種帶來了新機遇,有望催生創新性癌症療法,並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這一人類夢想美夢成真。」
  • 漫畫 | 2020諾貝爾化學獎:逆天改命的基因編輯工具
    這種神奇的蛋白質分子,叫作CRISPR / Cas9基因剪刀它是由法國生物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最先發現的。這麼厲害的基因剪刀於是,卡彭蒂耶找到了美國生物學家杜德納,和她一起改造了這種剪刀從那以後,這種剪刀不只是認識病毒的基因,而是能夠識別任意的DNA片段。
  • 新「基因剪刀」可切除免疫缺陷病毒基因
    主持研究的天普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表示:「我們首次證明,單次接種由腺相關病毒攜帶的CRISPR基因編輯構建體,可從恆河猴的感染細胞中編輯出SIV基因組。」  這項新工作表明,研究團隊開發的基因編輯構建體可以到達被感染的細胞和組織,這些組織被稱為SIV和HIV的病毒儲藏庫,是病毒整合到宿主DNA中並隱藏多年的細胞和組織,是治癒感染的主要障礙。
  • 「小剪刀」有望對癌症下手
    CRISPR基因編輯系統的三維圖像 圖片來源: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  剪掉愛滋病病毒、編輯RNA、應對抗生素耐藥性……「基因剪刀」(CRISPR  近日,「基因剪刀」似乎開啟了新篇章:科學家使用兩種前沿方法——編輯DNA的CRISPR和利用免疫系統「哨兵」摧毀腫瘤的T細胞療法,改進了癌症免疫療法。  經過基因編輯的免疫細胞在癌症患者接受治療幾個月後仍持續存在、茁壯成長,並繼續發揮作用。相關論文近日在線刊登於《科學》。  這是美國首次在人體上測試基因編輯方法的臨床試驗。
  • 改寫生命密碼:諾獎所說的「基因剪刀」究竟是什麼? - 新京報 - 好...
    據介紹,夏彭蒂耶和杜德娜利用CRISPR-Cas9「基因剪刀」,以極高的精度編輯了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來自諾獎官網的消息顯示,這項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可以幫助研究者開發新的癌症療法,並使治癒遺傳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 到底什麼是基因編輯?基因編輯之於我們有何種意義?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基因編輯?
  • 剪刀石頭布,出剪刀贏得概率更大,你相信嗎?
    為什麼用剪刀石頭布這個遊戲方式來決定,而不是其他地遊戲方式呢,因為小孩子們都認為出剪刀、石頭、布的機率隨機的,勝負都佔了三分之一,並且不需要其他的道具。剪刀石頭布,和五行相生相剋一樣,剪刀贏布,布贏石頭,石頭贏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