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用基因剪刀技術開發「基因試紙」

2021-01-1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華盛頓2月15日電(記者周舟)美國布羅德研究所華裔專家張鋒團隊開發出一種「基因試紙」,在實驗室中成功檢測出一些病毒感染及肺癌患者的腫瘤標記物。

        15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的論文顯示,只需將「基因試紙」浸入處理過的樣品,一條線就會顯示出是否檢測到靶分子。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發明人之一張鋒說,這種工具可用於檢測病毒、腫瘤DNA(脫氧核糖核酸)等核酸物質,便宜、方便且高效。

        試紙基於張鋒團隊此前開發的基因檢測工具「夏洛克」,名字取自小說人物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由「特異性高靈敏度酶促解鎖」的英文部分字母縮合而成。

        這種工具與當前基因研究領域的熱點技術「基因剪刀」CRISPR-Cas9的結構類似,都由gRNA(嚮導核糖核酸)和基因剪切蛋白兩部分組成,但「夏洛克」使用的剪切蛋白是Cas13。

        研究人員解釋說,Cas13剪開特定RNA(核糖核酸)後,會繼續剪切其周圍的RNA,他們利用這一「脫靶」缺陷,加入一種帶有RNA的螢光標記物,當標記物被剪開時,會發出螢光信號而顯示檢測結果。

        在最新發表的研究中,張鋒團隊提高了「夏洛克」的靈敏度。最初每微升血樣可檢出一個分子,而現在靈敏度是此前的100倍,可從肺癌患者血樣中檢出含量很低、來自腫瘤細胞的游離DNA。

        此外,基因試紙最多可一次檢測4個標靶,節約了樣品用量。例如,寨卡病毒和登革病毒感染後的症狀相似,使用「基因試紙」可一次檢測出血樣中究竟是哪種病毒。

        「該技術在健康領域應用廣泛,包括檢測傳染病及發現引起耐藥性和導致癌症的基因變異。」張鋒說。在先前研究中,「夏洛克」還能識別一些產生抗生素耐藥性細菌的基因、區分大腸桿菌的一些菌株等。

相關焦點

  • 「基因剪刀,早兩年拿諾獎也沒問題」
    它的準確性和高效性深刻改變了基礎研究。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發現史上英雄無數,而杜德納和夏彭蒂耶發明的CRISPR/Cas9被稱為是「基因技術中最銳利的工具之一」,一度震撼了科學界。Cas9酶就像一對能夠切割DNA鏈的分子剪刀,一旦酶在特定位點切割DNA,就可以進行插入和編輯,從而改變DNA序列。
  • Nat Biotechnol:開發出能同時對多個基因組位點進行編輯的超強基因...
    基於CRISPR的DNA編輯技術能通過對任何人類基因進行精確剔除來研究其功能,從而就能徹底改變科學家們對人類基因組的研究,但目前研究人員仍然面臨眾多挑戰,比如如何在相同細胞中同時移除多個基因或基因片段,這種類型的基因組「手術」對於科學家們而言,了解基因組不同部分在正常生理和疾病狀況下是如何協同發揮作用的似乎更為重要。
  • 兩位女科學家同摘諾貝爾化學獎,重寫生命密碼的「基因剪刀」是什麼...
    漢松說,今年的獲獎研究成果是「基因剪刀——重寫生命密碼的工具」。 基於這項技術,研究人員能以極高精度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脫氧核糖核酸),並有望更改某些生物的生命周期。這一技術對生命科學研究產生了突破性影響,有助於研發新的癌症療法,並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成為現實。 評選委員會在新聞公報中說,沙爾龐捷在研究一種對人類危害巨大的細菌——化膿性鏈球菌時發現了一種以前未知的分子tracrRNA。
  • 基因編輯領域最新研究進展
    如今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名為CHyMErA(Cas Hybrid for Multiplexed Editing and Screening applications)的新技術,其能應用到任何哺乳動物細胞中,同時系統性地靶向作用多個位點的DNA片段,CRISPR剪刀能通過導向RNA分子將DNA切割酶運送到基因組上的預想位點中,而使用最為廣泛的DNA切割酶就是Cas9
  • 2020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基因剪刀」,基因編輯原來是這樣的
    當然,在此之前,她們已經因為這把神奇剪刀,獲得了多個重量級獎項。 八年時間,基因剪刀已經攪動風雲,對整個人類社會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我們剛剛發明出來,人們就開始用了」 杜德納是優秀的結構生物學家,生於 1964 年,今年 56 歲;卡彭蒂耶研究的是細菌生物學,出生於 1968 年,今年 52 歲,她們還非常年輕。後者在實驗室研究化膿鏈球菌當中的CRISPR序列時發現,細菌中僅僅需要一種cas蛋白和兩段RNA分子,就可以識別和切割病毒。
  • 超級基因剪刀是如何打造的?
    基因編輯技術是啥 研究發現,單基因突變引起的人類遺傳病多達6000種以上,全世界遺傳病患者多達3.5億人,病症相伴一生,甚至早早奪走生命。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解決這一痛苦的終極武器——基因編輯技術,能像word軟體編輯文章一樣,高效地對基因進行任意修改,從而將致病的突變基因「撥亂反正」,達到根除人類遺傳病的目的。
  • DNA「碎紙機」:科學家開發出全新CRISPR基因編輯工具
    【CNMO新聞】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開發出了一種新的基於CRISPR的基因編輯工具。由密西根大學和康奈爾大學領導的研究人員將這種新工具比作為一臺能夠清除長段DNA的「碎紙機」。相比之下,以前的CRISPR工具更像是一把剪刀,可以進行單獨的剪切。
  • 憑藉重寫生命密碼的「基因剪刀」 她們成為諾貝爾化學獎第一組聯合...
    Doudna)因「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共同獲此殊榮。▲化學獎揭曉。圖據諾獎官網八年前,兩位女科學家聯合發現了基因編輯技術中最好用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通過這一技術,研究人員能以極高的精準度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
  • 新「基因剪刀」可切除免疫缺陷病毒基因
    據在線發表於《自然·通信》上的一項最新研究,美國科學家已成功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了SIV(猴免疫缺陷病毒,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密切相關,即愛滋病的病因)。這一突破是在愛滋病病毒研究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將使研究人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開發出治療人類HIV感染的方法。
  • 取代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技術誕生 科學家實現一次編輯多個基因...
    基於CRISPR的DNA編輯技術給人類基因組研究帶來了革命性變化——允許精確刪除任何人類基因這一點,使科學家得以對基因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但這種技術也有局限性——暫時而言,它只能同時移除同一個細胞中的單個基因或基因片段,導致科學家在研究基因組不同部分協同工作的問題時遇到了瓶頸。現在,班傑明·布蘭科(Benjamin Blencowe)和傑森·莫法特(Jason Moffat)的團隊在這方面取得了突破。
  • 浙大教授解讀諾貝爾化學獎:「基因剪刀」譜寫生命密碼
    Doudna),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技術方面的貢獻」。 諾獎官網評價稱,卡彭蒂耶和杜德納在2012年發現的CRISPR / Cas9「基因剪刀」,將生命科學帶入了一個新時代,並在許多方面將為人類帶來最大的福利。「這種遺傳工具擁有強大的功能,可以影響所有人。它不僅使基礎科學研究發生革命性變化,也帶來了創新的轉化成果,並有望實現開創性的新型醫療方法。」
  • 兩位「女神」登頂,發現高效基因編輯技術;A股...
    Doudna),以表彰她們在「憑藉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方面作出的貢獻,兩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她們的研究為在人體以及其他動物細胞上實現基因編輯奠定了重要基礎。諾貝爾委員會在官方頒獎詞中表示:「藉助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可以非常精準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8期: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
    雙方表示將致力於新一代測序技術在腫瘤、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感染、藥物基因組學等精準醫學領域的開發、轉化應用及商業化。生物技術公司Tevard Biosciences與Zogenix達成合作 開發創新基因療法生物技術公司Tevard Biosciences與生物製藥公司Zogenix宣布已達成合作,以確定和開發用於Dravet症候群和其他遺傳性癲癇的新型tRNA基因療法。
  • 一文看懂「基因剪刀」是什麼?
    導讀:她們開發了基因技術中最銳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利用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如果細菌能在感染中存活,那麼其基因組中也會嵌入一段病毒的DNA,這段DNA就像是病毒的存儲器。該DNA能保護細菌免受新的感染。CRISPR/Cas9基因剪刀。二人的獲獎理由為「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據介紹,她們開發了基因技術中最銳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基因編輯,眾望所歸
    Doudna,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CRISPR/Cas9基因剪刀。這也是諾貝爾化學獎首次被兩位女性科學家共享。利用這項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這項技術還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正在為新的癌症療法做出貢獻,並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的夢想成真。
  • 發現「基因剪刀」後,她噩夢連連
    她寫入書中的另一個夢,夢裡直接出現了她從事研究的基因編輯技術。在夢裡,她的一個同事問她是否願意和某個人講講怎麼使用基因編輯技術。她應該是答應了,所以,她的同事把她領到了另一個房間,她驚訝地發現,坐在她面前的是希特勒。
  • 基因編輯技術新突破!科學家可以一次編輯多個基因組片段
    這一技術突破,有望幫助科研人員深入理解不同 DNA 片段如何在健康和疾病中協同作用。基於 CRISPR 的基因編輯技術徹底改變了人類基因組的研究,它使得科研人員可以通過精確敲除人體內的任何基因來獲取對相關基因所具有功能的認知,但這類方法依然具有一些不足之處。
  • ...利用新開發的CRISPR-LICHT技術篩選出決定人類大腦大小的基因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奧地利維也納生物中心(Vienna BioCenter)、維也納大學和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突破性的技術,這種技術允許在人類組織中並行分析數百個基因。他們將這種新技術命名為CRISPR-LICHT。
  • Science|識別基因功能的新技術Perturb-Seq並揭示自閉症風險基因
    導讀頂級期刊《Science》發布張峰等團隊的最新研究進展,他們開發一種新的體內大規模遺傳功能研究技術Perturb-Seq,可同時研究生物體內不同細胞類型中不同基因的功能,並篩選了幾十個與自閉症相關的基因,揭示了相關的神經元和膠質細胞異常。
  • LED照一照 「基因剪刀」就能指哪剪哪
    基因編輯近年來廣受歡迎,使得科學家們可對基因進行簡單「操控」。但多年來,這一技術一直缺少一個能隨時開啟或關閉的按鈕。現在,我國科學家終於為「基因剪刀」創建了可行的光控開關——  通過感光元器件實現對事物的控制,「光控」在現實生活中已慢慢普及,例如手機人臉識別解鎖、汽車霧燈自動開啟……這次被光操控的是基因編輯。我國科學家的這一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LED發出的730nm(納米)的遠紅光可激活系統進行基因編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