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技術新突破!科學家可以一次編輯多個基因組片段

2020-12-24 DeepTech深科技

有人說,基因編輯就像一個 「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就很難合上了。事實證明,所有技術都是一把雙刃劍,基因編輯也同樣如此。它既能帶給我們難以預料的風險和倫理道德問題,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人類本身。而且,對於疾病產生的原因以及抑制疾病的方法,基因編輯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因編輯研究的進展,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重點。

3 月 16 日,《自然生物科技》(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在線發表了一項新研究,來自多倫多大學泰倫斯 · 唐納利細胞及生物分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通過使用一種名為 「CHyMErA」 的基因編輯方法,可以同時編輯基因組中的多個位點。

這一技術突破,有望幫助科研人員深入理解不同 DNA 片段如何在健康和疾病中協同作用。

基於 CRISPR 的基因編輯技術徹底改變了人類基因組的研究,它使得科研人員可以通過精確敲除人體內的任何基因來獲取對相關基因所具有功能的認知,但這類方法依然具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不能同時切除同一細胞中的多個基因或基因片段,這種類型的基因組手術是科學家了解基因組不同部分在正常生理和疾病情況下如何協同工作的關鍵。

日前,來自多倫多大學泰倫斯 · 唐納利細胞及生物分子研究中心的分子遺傳學教授 Benjamin Blencowe 和 Jason Moffat 分別領導的兩支團隊,共同提出了一種名為 「CHyMErA」(Cas Hybrid for Multiplexed Editing and Screening Applications)的基因編輯新方法。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方法可以同時對多個位置的 DNA 進行編輯,並應用於任何類型的哺乳動物細胞內。

Benjamin Blencowe 團隊專注於外顯子(exons)基因片段的調節和功能研究,Jason Moffat 團隊則在 CRISPR 技術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

圖 | CHyMErA 允許科研人員一次同時編輯多個基因(來源:Ernesto del Aguila III,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CRISPR 通常被描述為基因剪刀,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引導 RNA 分子將 DNA 限制酶瞄準到基因組中的目標位置,使之可以附著在目標位置上。Cas9 是使用最為廣泛的 DNA 限制酶。自從 Cas9 首次曝光以來,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其他具有獨特性質的 Cas 酶,並將其用於改進和擴大這項技術的應用。

與 CRISPR-Cas9 技術不同,新基因編輯技術 CHyMErA 通過結合使用 Cas9 和 Cas12a 這兩種不同的 DNA 限制酶,拓寬了基因編輯的可選目標範圍。Cas12a 是一種酶,可以用於在同一細胞中生成多個引導 RNA 分子,這是同時進行多個 DNA 編輯的關鍵因素。

「我們已經嘗試了許多方法來誘導基因片段敲除,但沒有任何方法像 CHyMErA 一樣有效。」 Benjamin Blencowe 團隊的研究助理 Thomas Gonatopoulos-Pournatzis 表示。

Michael Aregger 是 Moffat 實驗室的研究助理,他在 CHyMErA 的基因篩選工作上發揮了關鍵作用。他表示,「有了 CHyMErA,你可以充分利用這兩種酶。Cas9 已經被科研人員多次改進,具有了非常高的編輯效率,而 Cas12a 允許引導 RNA 的多路復用(multiplexing)。因此,我們在尋找可以敲除的基因組位點方面,具有了更多的靈活性。」

研究人員表示,下一步是利用 CHyMErA 對人類基因進行大規模篩選,系統分析不同基因如何共同作用以及基因內各個部分的功能。

解碼旁系同源基因

在 CHyMErA 的一個應用中,研究人員瞄準了被稱為旁系同源(paralogs)基因的一對基因,這些基因具有相似的 DNA 編碼,但由於難以研究,目前科研人員對其並沒有太多的認知。由於 paralogs 基因由祖先基因(ancestral gene)複製產生,人們認為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的作用。但它們的功能無法被現有的單基因靶向方法揭示,一個主要原因是另一個 paralog 可以彌補缺失基因的作用。

「有了 CHyMErA,我們可以把兩個 paralog 成對取出,看看這個基因功能對細胞生存的影響,」 Moffat 實驗室的高級研究助理 Kevin Brown 說,「我們現在可以研究以前被遺漏的一類基因。」

在敲除了人類基因組中大約 700 個 paralog 對之後,研究人員表示,這項分析證實了其中的很多基因對確實在細胞生存過程中發揮了類似的作用,但一些其他的基因對則具有不同的功能。

探究外顯子

CHyMErA 的另一個應用是,可以通過將 Cas9 和 Cas12a 部署到附近的基因組位點來敲除外顯子等基因片段。這使得研究團隊可以單獨切除數千個與癌症和大腦功能有關的外顯子,在此之前,無法只用 Cas9 實現。

外顯子被包含在基因的轉錄本中,儘管單個外顯子對細胞過程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未知的,但研究證明,外顯子可以改變被編碼蛋白質的功能。在 CHyMErA 分析的 2000 個外顯子中,發現超過 100 個對細胞生存至關重要,這就使得科研人員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專注於揭示它們在疾病中的潛在作用。

「一旦我們確定外顯子在疾病中所起的關鍵作用,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些信息來開發新的治療方法。」 Gonatopoulos-Pournatzis 說。

相關焦點

  • 取代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技術誕生 科學家實現一次編輯多個基因...
    科學家實現一次編輯多個基因組片段基於CRISPR的DNA編輯技術給人類基因組研究帶來了革命性變化——允許精確刪除任何人類基因這一點,使科學家得以對基因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但這種技術也有局限性——暫時而言,它只能同時移除同一個細胞中的單個基因或基因片段,導致科學家在研究基因組不同部分協同工作的問題時遇到了瓶頸。現在,班傑明·布蘭科(Benjamin Blencowe)和傑森·莫法特(Jason Moffat)的團隊在這方面取得了突破。
  • 李湛:基因編輯技術與其帶來的醫學突破
    Charpentier和美國女科學家Doudna,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的貢獻。兩位科學家發現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基於此技術,研究人員能夠以極高精度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對於生命科學研究產生突破性影響,並有望帶來醫學領域的重要突破。那麼,基因編輯技術究竟是什麼,將給醫學領域帶來哪些突破,基因編輯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投資機會又如何呢?
  • Nat Biotechnol:開發出能同時對多個基因組位點進行編輯的超強基因...
    2020年4月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多倫多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技術能同時對基因組中多個位點進行編輯,從而就有望幫助研究不同DNA的組合與人類健康和疾病的關聯。
  • 基因編輯領域最新研究進展
    doi:10.1038/s41587-020-0437-z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多倫多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技術能同時對基因組中多個位點進行編輯,從而就有望幫助研究不同DNA的組合與人類健康和疾病的關聯。
  • 遺傳發育所等建立植物基因組引導編輯技術體系
    基因組編輯技術可以定向修飾植物基因組,從而大大加速植物育種的進程,是實現作物精準育種的重要技術突破。然而,作物的許多重要農藝性狀是由基因組中的單個或少數核苷酸的改變或突變造成的。基於CRISPR/Cas系統的基因組編輯,可利用外源修復模板通過同源重組介導的修複方式(HDR)實現目標基因特定核苷酸的改變。目前,同源重組在植物中的效率非常低,很難以此方式實現高效、穩定的植物基因組的精準編輯。CRISPR系統所衍生的胞嘧啶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可以分別在基因組靶向位點實現C:G>T:A或A:T>G:C的鹼基替換。
  • 科學家首次從靈長類動物基因組中編輯出類似HIV的病毒
    近日,天普大學劉易斯·卡茲醫學院的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地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出了與HIV類似的病毒——SIV。這一重大突破使科學家們向開發人類HIV感染的療法邁進了一大步。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Kamel Khalili博士說:「我們首次證明,單次接種由腺病毒攜帶的CRISPR基因編輯構建體,就可以在恆河猴的感染細胞中編輯出SIV基因組。」特別重要的是,這項新工作表明,該團隊開發的基因編輯構建體可以到達被感染的細胞和組織,這些組織也就是SIV和HIV的病毒庫。
  • 中國科學家用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改造人體細胞
    據鳳凰科技11月16日援引外媒報導,中國科學家再次走在了世界前列。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團隊成功將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修飾的細胞植入了人體,中國也成了世界上首個擁有該技術的國家。外媒認為,這一重大突破將引發中美兩國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新一輪競爭。
  • 2020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基因剪刀」,基因編輯原來是這樣的
    2011年,在一次學術會議後,卡彭蒂耶找到了杜德納,兩人開始了一段跨洋合作,也開啟了基因編輯史的新篇章:她們發現,人工設計的嚮導RNA可以讓Cas9蛋白指哪打哪,切割任意指定的一段DNA序列。 CRISPR橫空出世,風頭很快蓋過了此前的基因編輯技術。
  • Nature重磅:新技術可將基因編輯縮短至幾周
    病毒載體的應用和瓶頸目前上市的兩款CAR-T療法,其使用的基因編輯技術均依賴於病毒載體。這是對病毒的一次成功改造——很久以前我們就知道,病毒的遺傳物質能穿透細胞膜,進入到細胞內,引起感染。這個特性引起了科學家們的興趣。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42期:新基因編輯技術可修復89%遺傳缺陷
    新基因編輯技術可修復89%遺傳缺陷《自然》雜誌10月21日發布,美國Broad研究所開發出一種新型的基因編輯技術,有望修復大約89%的已知人類致病基因變異。這項被命名為「先導編輯」的技術,支持精準插入、精準刪除以及單個DNA字母的修改。研究人員表示,這項技術比傳統Cas9編輯技術效率更高,副產物更少,脫靶率更低。不過研究人員指出,由於「先導編輯」是一種新型基因組編輯方法,因此還需要開展進一步的研究來理解其效果,增強其功能 。
  • 兩位「女神」登頂,發現高效基因編輯技術;A股...
    Doudna),以表彰她們在「憑藉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方面作出的貢獻,兩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她們的研究為在人體以及其他動物細胞上實現基因編輯奠定了重要基礎。諾貝爾委員會在官方頒獎詞中表示:「藉助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可以非常精準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
  • 美科學家已成功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了SIV,在愛滋...
    據在線發表於《自然·通信》上的一項最新研究,美國科學家已成功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了SIV(猴免疫缺陷病毒,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密切相關,即愛滋病的病因)。這一突破是在愛滋病病毒研究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將使研究人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開發出治療人類HIV感染的方法。主持研究的天普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表示:「我們首次證明,單次接種由腺相關病毒攜帶的CRISPR基因編輯構建體,可從恆河猴的感染細胞中編輯出SIV基因組。」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基因編輯,眾望所歸
    Doudna,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CRISPR/Cas9基因剪刀。這也是諾貝爾化學獎首次被兩位女性科學家共享。利用這項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這項技術還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正在為新的癌症療法做出貢獻,並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的夢想成真。
  • 基因編輯如何擺脫「脫靶」困擾—新聞—科學網
    在多種不同的基因組編輯方法,以CRISPR/Cas9系統最為便捷、高效,應用也最廣泛。 但CRISPR技術存在的脫靶效應依舊是影響其能否廣泛應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如何正確評估、檢測脫靶效應,並提出相應的策略降低脫靶效應,是當前基因編輯研究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8期: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
    對此,華大基因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新「基因剪刀」可切除免疫缺陷病毒基因美國科學家已成功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了SIV(猴免疫缺陷病毒,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密切相關,即愛滋病的病因)。
  • 首次從靈長類動物基因組中編輯出類似HIV...
    近日,天普大學劉易斯·卡茲醫學院的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地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出了與HIV類似的病毒——SIV。這一重大突破使科學家們向開發人類HIV感染的療法邁進了一大步。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Kamel Khalili博士說:「我們首次證明,單次接種由腺病毒攜帶的CRISPR基因編輯構建體,就可以在恆河猴的感染細胞中編輯出SIV基因組。」
  • 轉基因技術的基因編輯是魔盒還是神燈?若無敬畏之心便無智慧可言
    瘧疾大家應該都知道,蚊子是傳播瘧疾蟲的最主要途徑,若想斷絕這條傳播鏈有一個辦法,利用CRISPR/Cas系統把蚊子的基因組裡添加抗瘧疾的基因片段,這是一種基因編輯工具,蚊子被改造好了之後把它放出去,蚊子在自然界會大量繁殖,互相繁殖的過程中就可以使全部的蚊子都抗瘧疾蟲,這叫做基因驅動,這個實驗在果蠅的身上試過了,確實可以。
  • 日本批覆基因編輯番茄上市,什麼是基因編輯和氨基丁酸?
    12月11日,日本厚生勞動省通過其國內首個基因編輯食品的銷售申請。這是一種基因編輯的西紅柿,含有更多營養成分γ-氨基丁酸,預計最早將於2022年上市銷售。那麼,什麼是基因編輯和γ-氨基丁酸?基因編輯和轉基因是什麼關係?
  • 《自然》:重磅基因編輯工具誕生 填補最後一個角落
    線粒體:基因編輯最後一個角落利用CRISPR/Cas-9系統以及相關技術,科學家們現在已經可以方便且精確地改變DNA。如果有基因編輯工具可以精確糾正線粒體DNA,無疑將為治療這類疾病打開大門。然而,對於CRISPR系統來說,線粒體難以觸達。困難之一是,CRISPR系統需要依靠一小段嚮導RNA定位到基因組特定位置,但沒有人知道怎麼讓嚮導RNA穿越線粒體膜進入線粒體內。「馴服野獸」在這項研究中,這一障礙終於被打破!
  • 基因編輯與腦機接口,科技和人類的邊界在哪?
    編者按: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徹底改變人類生活,腦機接口的出現讓科幻照進現實,CRISPR基因編輯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在未來,科學技術將如何發展?又會怎樣影響人類?>202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兩位發明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女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