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辦打折年卡健身房就「跑路」了 這些騙術要看清

2020-12-27 西部網

存錢越多折扣越大、小額投資換免費旅遊、微信截圖群發可領贈品……春節是外出旅遊、購物的高峰期,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附條件」消費。但有不少這些看似合算的背後,挖的卻是消費陷阱。

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0年春節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保護人身財產安全和個人隱私、選擇正規商超購買年貨、提高對預付式消費的警惕等,尤其是老年人群體,要防範「小恩小惠」,不要被忽悠上當。

忙完了年底各項總結工作,安徽合肥市民王蕊本想著去「密集」健個身,過年時保持個好狀態,但當來到辦了會員卡的健身房時,等著她的是緊鎖的大門和關停告示。

王蕊告訴《法制日報》記者,這家健身房剛開業不久,雖然健身器材、環境並不是很好,但考慮到這是自家附近唯一一個有遊泳池的健身房,開業優惠力度也還可以,就花了1600多元辦了為期兩年的健身卡。

「現在各大健身房都是實行會員制,辦理的基本上是年卡,辦的年數越多折扣越大,所以當時也沒考慮會不會跑路的事。」王蕊算了算說,自己總共去了還不到10次,虧大了。

以打折優惠吸引消費者辦理預付卡,早已是不少商家的慣用營銷手段,消費者也習以為常。但是一旦商家捲款跑路、經營不善倒閉,消費者將要承擔消費風險。甚至有的無良商家為了謀利,會假裝倒閉後換個「馬甲」重新開業,或是與同行私下協商「接盤」,消費者到新店必須附加消費條件。無論是哪種方式,商家都可以籌集資金,利益不會受損,而為此買單的還是消費者。

預付式消費不僅存在商家跑路風險,也存在退款難的問題。合肥市民許女士曾在美容店的推薦下,辦理了美膚面雕、塑身保健衣項目,籤訂協議預付消費款合計5萬多元。許女士的丈夫覺得這些項目不靠譜,陪同許女士到美容院要求退款,對部分款項達成了退款協議。後因退款事宜雙方存在分歧,許女士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審理後認為,在合同解除的情況下,被告應退還原告預付的消費款,考慮到被告為原告定做相關衣服及產品支付了一定成本,該款可從退還的款項中予以扣除。

記者注意到,美容院在合同中約定「服務消費辦理後不予退換」,並以此作為拒絕退款的理由。法院認為,因該約定明顯系排除原告主要權利的格式條款,應為無效。

合肥市廬陽區人民法院法官王鵬告訴記者,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並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中國消費者協會提示,選擇美容美髮、健身、洗車、社會學習、教育培訓等方面的預付式消費方式時,應全面考察企業信譽和經營狀況,重點關注其他消費者的點評,對捲款跑路問題頻出的行業企業應當提高警惕。

打消「用小錢賺大錢」念頭

花上幾千到數萬元不等,購買錢幣、郵票等藏品,投資絕對賺錢,一年不到就可以兌現,盈利翻倍。接到這樣的推銷電話,能信嗎?不少老年人就信了。

合肥警方曾破獲一起收藏詐騙案,不法分子成立了藏品公司,從事所謂郵票、紀念幣的銷售,並通過電話邀約等方式吸引受害人到公司,隱瞞郵票、紀念幣實際價值及並無稀缺性的真相,虛構會有較大升值空間的事實,將郵票、紀念幣以原進價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價格銷售出去。而受騙的,主要是老年人。

據涉案人員交代,公司主要客戶群是不具有識別能力的中老年人。他們會找老一點的手機號段,這個號段是中老年人群的可能性大一點,把這些號碼分配給邀約部的員工,讓員工一個個地打電話,說公司有紀念品可以免費領取,通過廣泛撒網,把客戶吸引來。

在宣城法院審理的方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中,受騙的也多是中老年群體。在該案中,方某成立了一家商行,在店裡給老年人上課,宣傳老媽樂業務的投資模式。該業務對外以明顯高於商品市場價格購買產品(實際是投資)消費全免的名義、以高額回報及免費旅遊、給予贈品為誘餌,承諾在投資第二天開始給投資人按一定的比例返本、返利。後老媽樂與德和合作,停止返利。截至案發,老媽樂、德和會員損失400多萬元。

警方提醒,老年人的防備較弱比較容易被蠱惑,成為騙子眼中目標。中老年人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貪圖小利,不輕信他人謊言,打消「用小錢賺大錢」「免費的午餐」的念頭,不能輕易將自己的錢拿出來、送出去。平時要多關注各種新聞媒體、社區內黑板報等宣傳,了解當前多發的各類詐騙手法,加強對詐騙伎倆的識別能力。

當拿不定主意時,還可以向親友以及社區工作人員通報情況,徵求意見,商量對策,需要報警時要堅決。不要參加所謂公司提供的講座、免費旅遊、免費茶話會及免費參觀公司經營等活動,防止受其蒙蔽;不要相信有高額回報的各種投資,防止利令智昏;不要和「陌生人」過於親熱,不要隨意告知家中的基本信息,對不熟悉的電話提供的服務也要謹慎。

千萬不要輕信「飛來橫福」

「恭喜您,中獎了!」周先生走過一次「好運」,接到自稱是江西華中物流中心工作人員打來的中獎電話。不過,這個獎很「重」,對方說將來拍賣能賣到15萬多元。但是這個獎很難拿。工作人員遊說周先生購買了很多紀念品,又支付了拍賣費用,先後花了197079元。結果獎品沒拍賣掉,錢還打了水漂。其實,這夥人並不是物流、拍賣公司等單位員工,而是來自曾偉軍、王陽成立的鴻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他們用事先編好的話術,冒充或編造單位經理、主任、總經理、拍賣師等身份,利用固定電話或網絡電話,謊稱可以贈送銀條或參加抽獎中獎,需交過戶費、保險費、鑑定費、拍賣費等虛構事實,單獨或合夥對全國各地被害人實施詐騙。記者近日從壽縣人民法院獲悉,這夥人均已獲刑。

隨著智慧型手機和社交軟體的普及,「飛來橫福」也不斷升級。從集「贊」換獎品,到現在的假公眾號騙取個人信息,不停地研發新騙術,移植老騙術。

據合肥警方介紹,有打著某旅行社旗號的公眾號,通過朋友圈發布「集贊贏海島遊」消息,要求參與者將自己的電話和姓名發到微信平臺。而該旅行社並沒有通過微信發布此類消息,證實發布該消息的微信號也是假冒的。該騙局目的是套取人們的真實個人信息,一旦所徵集的信息數量夠多了,該信息或網站就會自動消失。

還有的公眾號文章聲稱,只要群發廣告圖片給每個微信好友,然後截圖發給指定公眾微信號,就可以領取一些獎品。而送獎品是假,竊取網友簡訊驗證碼,從而盜取微信帳號是真,導致網友的微信錢包和捆綁銀行卡等財產安全受到威脅。

中國消費者協會提示,在保護人身財產安全和個人隱私方面,不要見碼就掃,注意保護個人隱私,不輕信「飛來橫福」「中獎信息」。

為防止被騙,警方支招,不下載、不安裝來歷不明的軟體、插件;網購時不要通過賣家發來的QQ號、微信號聊天交易;不進入來歷不明的網站網頁;不要掃來源不明的二維碼;綁定的網銀裡不要存放太多錢;填寫個人詳細信息的問卷調查、網購優惠不要拿。如果發現被騙,要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記者 範天嬌

編輯:王蜀周秦

相關焦點

  • 培訓班、健身房辦卡「被跑路」?「月月付」制度能否破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培訓班辦了年卡,突然被告知關門歇業請換一家門店繼續上課;健身房充值兩年,疫情後突然遇到「關門大吉」,一張告示通知你去5公裡開外的某家門店繼續跳操。這樣的故事,可能即將成為「過去」。
  • 鹽城一健身房倒閉老闆跑路!幾百名會員維權要退錢……
    很多健身房都會各種套路讓你辦卡入會 但近兩年 健身房圈錢跑路的消息 實在太多太多了,你還敢辦卡嗎... 據大鹽城論壇網友爆料 鹽城陽光健身會所老闆跑路了!為了不讓更多的人繼續受騙,幾百名會員退錢維權無門。華薈店、鶴翔路店倒閉,相隔不到1個月,店內無任何提前告知行為,幾乎一夜之間閉店,就在閉店的前一天還在誘導騙錢收取辦卡會員費。
  • 告別年卡預付費 健身房「錢途」幾何
    業內人士認為,《細則》中提出的「不應發售有效期超過3個月、面額(預付額)超過3000元的預付健身產品」,意味著年卡預付的健身方式即將退出舞臺。  監管從嚴  事實上,北京出臺《細則》與近年來健身房頻繁「跑路」不無關係。2019年7月,隨著浩沙健身倒閉的消息傳出,健身房「跑路」現象引發了公眾關注。
  • 中國健身房的末日最大騙局
    行業魚龍混雜,健身房大規模倒閉開健身房門檻低,來錢快,幾乎是健身圈裡心照不宣的秘密。剛辦卡,健身房老闆就跑路的案例不在少數。……這些話應該覺得挺耳熟吧,都是健身房推銷員慣用的伎倆,總之就是營造出一種你很胖必須要減肥,瘦下來的人生有多健康多美好的氛圍。
  • 昆明多家健身房跑路 市民維權無門損失難挽回
    3月底,會員們本來打算復工復產以後去鍛鍊鍛鍊,卻發現健身房已人去樓空。這家在昆明擁有萬科魅力之城和建設路協信天地兩家分店,貌似「來頭不小」的健身房同時「跑路」,讓交了錢的會員承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據不完全統計,此次被騙的辦卡會員人數眾多,損失金額少則數千,多則兩萬多元。  而連鎖店「派菲特健身」6店同關,一時間成了社會影響最大的跑路事件。
  • 當健身房電影院KTV老闆跑路,你該如何維權?
    ,第一個考慮的不是究竟有多划算,而是先思量這家店會不會跑路?  就拿健身卡來說,印象妹是那種辦了卡隔三差五才會去一次的人,因此健身房跑路的事兒還是上了新聞才知道的,趕過去時已經人去樓空,無語淚奔……
  • 健身房退款只能「打折」?法院判決:全額退款
    有過類似經歷的人都知道,健身卡辦時容易退時難,蔣女士也是如此,其所在健身房關門,但想要退卡只能「打折」。為此,蔣女士訴至法院,要求全額退款10404元。海澱法院3日判決,支持了蔣女士的訴訟請求。有過類似經歷的人都知道,健身卡辦時容易退時難,蔣女士也是如此,其所在健身房關門,但想要退卡只能「打折」。為此,蔣女士訴至法院,要求全額退款10404元。海澱法院3日判決,支持了蔣女士的訴訟請求。有過類似經歷的人都知道,健身卡辦時容易退時難,蔣女士也是如此,其所在健身房關門,但想要退卡只能「打折」。
  • 無錫一健身房老闆疑捲款「跑路」,百餘會員損失難追回
    購買年卡後苦等半年,健身房一直沒裝修好,最後老闆也失聯了。
  • 2019年南寧市健身房關門跑路列12315投訴增幅榜第一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2019年南寧市健身房關門跑路列12315投訴增幅榜第一&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辦卡都是坑?私教全靠嘴?現在健身房的貓膩,到底還藏有多少?
    「X月不減肥,X+1月徒傷悲」「1帶1的兩年卡、個人年卡、親子卡、家庭卡,便宜出售了...」大哥大姐,遊泳健身了解一下?每年無論什麼時候,這些健身房的口號都會在我們的耳畔響起,加上某音上諸多帥哥、靚妹的好身材轟炸,許多人都開始有了些小想法。
  • 擔心健身房跑路?威爾仕、一兆韋德部分門店已復工
    在公告中,威爾仕健身的這些復工門店,營業時間均是上午10點開門,6家門店20點結束營業,剩餘5家門店則是21點關門。每小時限流人數從50-100不等。此前,在社交媒體平臺上,處處可見焦慮的消費者們——辦理了年卡,又擔心自己所在健身房倒閉跑路。
  • 又是健身房人去樓空 律師:預付式消費套路深,辦卡充值應謹慎
    「有一天晚上,我無意間在網上看到有一條關於魅力無限遊泳健身老闆跑路的消息,當時我還有點不信,第二天我就趕緊來店上看。一看才得知,還有不少像我一樣在他們家辦理了會員的市民都找上了門。」 李先生回憶,隨後,消息就在新螺螄灣片區傳開了。據了解,此次被騙辦卡會員的人數眾多,損失金額少則數千元,多則兩萬多元。
  • 兒子意外去世,母親為退健身卡跑了10餘次,健身房:沒開卡也不行
    12月19日,河南鄭州一位母親找到了當地的媒體,希望媒體能夠幫忙去健身房要回自己兒子辦健身卡所花的2680元錢。這位阿姨為了讓健身房把卡裡的錢退掉,已經前後跑了10餘次,可是對方都不給退錢,最後實在沒辦法了才找到媒體。
  • 健身房套路:總是在關門的健身房
    2018年6月份,健身連鎖品牌浩沙健身一夜崩盤,全國直營門店全線倒閉,讓所有健身行業人士為之震撼。作為一家擁有20多年歷史的老牌健身房品牌,浩沙門店在2009年曾擴張至86家,成為當年行業門店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品牌。
  • 合肥融僑裡菲利弗健身房停業卡只轉不退引會員不滿 健身房和商場回應
    會員反映:健身房突然關門,卡只轉不退6月4日,會員李斌(化名)介紹,去年下半年,他在阜陽北路融僑裡商場菲利弗健身房辦卡成為會員,因為平時較忙,所以才去了幾次。可是,今年他準備去健身時,卻發現這家健身房遲遲未開門,起初,他還以為是受疫情影響,會晚點開門營業,可是直到前不久,他才得知這家店已經正式關門歇業了。
  • 我被小區門口的健身房「割了韭菜」
    有人搜索健身房的前身今世,法人姓名,還有傳說中的各連鎖店之間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各種傳言眾說紛紜。當然,我要申明,網絡搜索不足為信,眾說紛紜也不能作為呈堂證供,健身房是否圈錢跑路,是否涉嫌詐騙,還是要等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最終的結果。
  • 「跑路」「閃退」頻現,錢打了水漂
    案例五 健身房老闆捲款跑路,還在朋友圈炫富 健身房是另一個「重災區」,記者梳理發現,此前關於健身房「跑路」的事件屢見報端。 9月4日,本報報導了長沙市芙蓉區一家運營了4年多的健身場所突然「關張」,有近千名會員在此辦理了「次卡」、「遊泳年卡」、「四年綜合卡」等消費卡,總計金額近200萬元。 鄧女士是受害者之一。2019年4月至7月期間,她在「紐躍遊泳健身會所」消費4400元連辦3張會員卡,但在去年9月底,紐躍健身以「消防檢查」為由關門。
  • 南京一網紅健身房「資金斷裂」,員工被拖欠工資,有市民剛辦了會員卡
    近日,南京有市民向現代快報記者投訴稱,自己所在的健身房,員工不上班、老闆也聯繫不上了。據反映,不少會員剛花了幾千塊錢辦了卡,還有人手裡剩下的私教課價值超過萬元,員工的工資也被拖欠。
  • 還在愁健身房「捲款跑路」維權無門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對於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越來越大,進而衍生出健身房、教育培訓、美容美髮等行業。 但是以健身房為首的預付費行業跑路問題一直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心頭大患「,針對這個情況,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回應來了 。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將進一步加強部門間協作,積極推動預付式消費立法表現,共同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