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閒時翻書君(以文為心)

原子以一種妙不可言的方式,組成了我們的身體。當考慮到這件事情時,會體會到造物的奇妙之處。
幾萬億個原本自由自在的原子,選擇了無窮多種排列組合中的一個,整整齊齊地排好隊伍,然後,就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世間萬物。
這是作者比爾·布萊森提到的一件普通,但又神奇的事情,按他的理解「你來到這個世界,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更加有趣的事情,並不在於這種巧妙組合的概率,而是在思維層面上,我認為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哲學思考。
布萊森指出:原子雖然「自找麻煩」選擇了「生命」構造序列,「實際上,它們甚至不知道你的存在。它們實際上也不知道自己的存在。」
這句話如果細想和推理下去,會很有意思:
1.造物並沒有意識要創造什麼,如同原子的排列並非有意所謂,每一個原子並不知道自己將被組成什麼。
2.如果組成我們的成分是無意識的,也意識不到我們的存在。是否可以推理出,如果有「神」的存在,以人的智慧,實際上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夠理解高一層次的存在,這個理解,包括:a.是否存在;b.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
3.我們是宇宙的一個很小很小的組成部分,宇宙是否能意識到我們的存在,就好像人類知道原子的存在那樣。

所以,在我看來,對物質世界的研究,最終都會涉及到思想層面的影響。這也正是科普讀物,以及科幻故事存在的意義之一吧,它們能帶我們提供了非常有趣的思維素材。
我認為,布萊森創作的《萬物簡史》不僅僅是一本科普讀物,藉由這個生命誕生歷程的思索,也可以帶來觀念上的一次變革。
讀書分享,書籍推薦,原創文字,歡迎關注、評論。
文:原創文字,請勿轉載。
圖:源於版權方,未經版權方許可,不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