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的新作《山本》,到底是怎樣的一本小說

2021-01-13 粒小七

賈平凹的新作《山本》,是他最新創作的一部小說。

如果你從字面上看,以為《山本》這個書名,和日本人名有點相似,那就想偏了。

小說裡的故事,發生的背景和秦嶺有關,本來要取名為《秦嶺志》,可是作者認為,這個名字和他之前發表的《秦腔》有點類似,容易引發歧義,而且他也傾向於兩個字的書名,於是有了《山本》這個書名,意思是山的原本,還是和秦嶺有關。

《山本》是賈平凹醞釀幾年的作品,他的立意是為秦嶺做傳,為近代中國勾勒記憶。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位於秦嶺腹地的渦鎮。女主人公陸菊人與渦鎮梟雄井宗秀之間,兩人相互凝望、相互依存又相互背離,圍繞著這一感悟主線,上演了一部宏闊濃烈又深情悠遠的秦嶺地方志。

陸菊人嫁到渦鎮,曾帶來三分胭脂地作為陪嫁,風水先生說,這是一塊暗通龍脈的神奇寶地。可是陰差陽錯之中,這塊承載著陸菊人隱秘宏願的方寸之地,竟成為井宗秀父親的墓地,墓地下面,井宗秀竟然挖出一方銅鏡……

公井宗秀在命運和情感的推動下,成為陸菊人遠大抱負的執行者。他本來只是一個寺廟畫師,後來通過組建地方武裝,和秦嶺中的其他力量展開制衡與爭奪,逐漸成為盤踞渦鎮的實力霸主。可是,在勢力擴張的最高峰,他突然斃命,於是,熱鬧突然歸於了沉寂。

在這場複雜的歷史大戲裡,陸菊人的善良、井宗秀的成長、盲人郎中陳先生的通達、地藏菩薩廟裡師父的慈悲,他們這些人組成的人性,為小說增加了濃重的人道主義底色。

我在讀小說時,覺得畫面感特別強,心裡常會想,這要拍成電影,得好看啊!

而且,讀著讀著,就會覺得胸膛裡衝斥豪氣,完全不像看賈平凹的那部《廢都》小說,總讓人讀出羞恥感來。

小說裡的男女主人公之間「發乎情止乎禮」的情感,這兩個互相關心支持,彼此精神寄託的男人和女人的狀態,讓我對作者瞬間刮目相看。

原來,賈平凹老師寫兩性情感的含蓄之美,也可以如此動人啊!

我閱讀,我快樂,喜歡我的解讀,請關注我吧!讓我人一起增加智慧和魅力~

相關焦點

  • 對談|賈平凹新作《山本》:一部中國特色的歷史
    4月21日,在第六屆復旦大學讀書節暨復旦大學圖書館百年館慶啟動儀式上,作家賈平凹和學者陳思和就《山本》以及賈平凹的創作進行了對談。為了完成這部原本名為《秦嶺志》的新作,賈平凹一次次走進秦嶺的山林中,做田野調查,翻閱史料,收集素材。所以儘管同樣是寫秦嶺,但《山本》呈現出來的秦嶺,在陳思和看來,與此前《秦腔》《老生》有著明顯的不同。「《老生》有四個章節,寫了四段歷史,四個故事。賈平凹用了一個經典去穿,這個經典是《山海經》。但《山海經》和《老生》的故事實際上是沒有關係的。」
  • 人物|賈平凹:以作品梳理時代,梳理自己
    賈平凹說,初學寫作時大概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愈是寫作,愈明白了自己的無知和渺小,他以作品梳理時代,也在梳理自己。(賈平凹參加《朗讀者》節目)著名作家賈平凹又出長篇小說新作《暫坐》。「在我七十歲前,《暫坐》可能是最後一部長篇小說。」賈平凹說。
  • 夜讀|賈平凹:這就是秦嶺,中國最偉大的山
    《山本》的故事,正是我的一本秦嶺志。所以,我的模樣便這樣,我的脾性便這樣,今生也必然要寫《山本》這樣的書了。以前的作品,我總是在寫商洛,其實商洛僅只是秦嶺的一個點,因為秦嶺實在是太大了,大得如神,你可以感受與之相會,卻無法清晰和把握。曾經企圖能把秦嶺走一遍,即便寫不了類似的《山海經》,也可以整理出一本秦嶺的草木記,一本秦嶺的動物記吧。
  • 賈平凹新作不得了,一杯茶關乎十幾人命運,讓人慾罷不能
    賈平凹用這番話來戲說自己寫的書都不是正經東西,而董卿卻說賈平凹是當代最傑出的作家之一。細心的讀者會發現,賈平凹這個作家真的很有意思。在董卿面前,他說,「我說不好普通話,就用陝西話來講吧,我曾經為自己的普通話打圓場,說普通話是普通人說的。」
  • 賈平凹是一部「帶色」小說,他在中國已經被禁了16年
    --挖許多人都熟悉賈平凹這個名字,也許你不知道他是誰,但你一定聽說過。他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是當代文壇為數不多的文學奇才之一。幾十年來,他以無比的悲憫情懷、歌頌時代,成為國內外著名的文學大師。然而他有一本小說《廢都》,他在中國被禁在國外屢次獲得大獎,這讓人懷疑他到底寫了些什麼?
  • 賈平凹:我對家鄉的感情是又恨又愛 (下)
    賈平凹曾經寫了一本非虛構自傳《我是農民》。書裡,他對自己20歲以前的農村生活,成長、遭際、初戀和苦難,家庭和父老鄉親,與家鄉商州土地的關係,進行了深情的回望和審視。   「我終於在偶爾的機遇中離開了故鄉,那曾經在棣花街是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記得我背著被褥坐在去省城的汽車上,經過秦嶺時停車小便,我說我把農民皮剝了!
  • 賈平凹一部小說在國外屢獲大獎,國內卻被禁16年,他寫的是什麼?
    賈平凹是中國當代文壇上聲名顯赫的一位大作家,他的名字經常在不同的場合,被人與莫言、餘華、王安憶等人相提並論,屬於普通人眼中標準的「純文學作家」。不過在十六年以前,他卻寫了一本叫《廢都》極具爭議的小說。幾乎全國喜歡看小說的人都聽說過,或者是看過這本書。但是沒過兩個月,《廢都》就因為其含有大量出格的描寫,遭到了禁止,賈平凹本人也被打成「流氓作家」。但是,《廢都》卻在1997年獲得了法國費米娜文學獎。
  • 國內被禁16年,在海外獲大獎,賈平凹的《廢都》到底寫了什麼?
    這部小說之所以在當時那個年代被禁,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書中描述了大量的性,在出版之後,賈平凹還調侃自己:「在這部書出版之前我是文壇最純潔的作家,在這部書出版之後我變成了文壇最流氓的作家。」西京城有四大名人,以莊之蝶為首,他們有名有望,琴棋書畫詩酒花樣樣都能玩出花樣。
  • 賈平凹都市題材小說《暫坐》以「西京」為背景,致敬經典的老樹新花
    如上所說,是從「影響的焦慮」意義上來破譯的一個角度,能夠見出《金瓶梅》《紅樓夢》等經典作品以一種隱形的敘事結構或者原型對賈平凹施加的影響。應該說,賈平凹是中國文壇少見的常青樹、馬拉松型選手,年齡已將近七十歲,仍然保持了蓬勃的創作狀態、不斷求變的藝術勇氣,每部作品都做到了品質穩定、有所求新。
  • 2020初秋,賈平凹老師的兩部陳釀之作《暫作》、《醬豆》精彩亮相
    著名作家賈平凹兩部長篇小說新作《暫坐》《醬豆》由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這是賈平凹創作的第17部和第18部長篇小說。《暫坐》是賈平凹轉戰城市的第二部小說,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都市女性生存狀況的小說。《暫坐》以現代城市生活為背景,講述一群中年女性在追求經濟獨立、自我個性解放、精神自由以及追求理想生活中所經歷的的無數困境和在困境中努力、奮鬥的記實性很強的小說,透過這些人物,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人性的複雜性。
  • 賈平凹《暫坐》:在「貪念」中掙扎的女子,怎樣尋找心靈的安放?
    賈平凹在七十歲之前又出新書了,人們大多知道他的《廢都》,這部引爭議的都市小說,其實他的長篇小說部部都堪稱經典,如《秦腔》、《浮躁》、《帶燈》、《山本》等等,都是以鄉村題材為主,而剛出版的這部《暫坐》卻是繼《廢都》之後的第二部純都市題材小說。
  • 散文|鬼才賈平凹小說藝術/尹燕忠
    細品作家賈平凹先生小說作品藝術/尹燕忠細品作家賈平凹先生小說作品藝術作 者: 尹 燕 忠賈平凹先生1978年創作的短篇小說《滿月兒》在全國獲獎,在這四十年中,他出版了近二百餘部小說、散文、文論、詩歌、書法、美術著作,數十次獲全國文學大獎,其中包括茅盾文學獎,散文大獎,長篇小說《浮躁》和《廢都》獲美國美孚馬大獎和法國獎,其中十幾本作品被翻譯成英
  • 賈平凹遲子建出新作,《琅琊榜》《慶餘年》入藏國圖
    4◆ 賈平凹連推兩部新作,首寫都市女性視角 作家賈平凹兩部長篇小說新作——《暫坐》《醬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其中,《暫坐》是賈平凹第二部城市小說,首部真正意義上的都市女性視角小說,靈感來源於賈平凹常去的一家茶室,講述了西安城內一群獨立奮鬥的女性相互依偎成長的故事。 《醬豆》則以《廢都》的修訂再版為開端,回顧了《廢都》的創作歷程及出版後的境遇。小說虛實結合,「賈平凹」作為小說人物出現,是作者對往昔的追憶,也是對時代的致敬。
  • 賈平凹《廢都》:寫滿情與欲的糾葛,道盡中年人的虛偽與涼薄
    【圖】廢都01 賈平凹——文學界"叛逆"鬼才賈平凹先生,中國當代著名文學作家,著有《秦腔》《山本》《古爐》等多達數十本的小說,其中《秦腔》一書以其中書寫秦嶺文化藝術表達人文情懷的再現經典榮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 賈平凹:她們只有一個單純的渴望
    賈平凹離婚後專心創作出了讓文壇震撼的《廢都》,這一部作品也告訴大家,女人想要自主獨立。而今年,賈平凹又攜帶了他的新作《暫坐》歸來,他採用了十多名女性角色,再次呼籲:女人想要的一直都沒有變過!經歷了30多年的變遷,女性的地位也開始慢慢提升,但是潛在的女性弱勢的歧視仍然存在,女性仍然沒有得到解脫。
  • 賈平凹70歲又寫了本新小說
    賈平凹是陝北作家,也是獲得茅盾文學獎的當代作家,他是一個比較勤奮多產的作家,一生筆耕不輟,寫了很多書,有的還被改成電影。說到賈平凹,大家並不陌生,因為他在1993年寫了一本都市小說《廢都》,在文壇掀起了軒然大波。
  • 賈平凹「命運四書」:掙脫人性的枷鎖
    1993年,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廢都》由北京出版社出版,首印50萬冊,這本世情小說紅極一時,佔盡風光,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廣泛關注,卻因為大膽出位的性描寫被禁,而且一禁就是17年。
  • 好書來了:農民作家賈平凹
    他就是賈平凹,一位可以進入世界文學史冊的中國當代作家。本期推薦5本賈平凹的作品。,民風淳樸,人們自得其樂,是賈平凹剖析中國社會的歷史發展和生活變革的一面鏡子。小說的主人公劉成和珍子是兩個普通的年輕人,他們單純善良、相親相愛。在遭遇萬般阻撓之後,完全絕望的劉成和珍子選擇了用死亡這種的方式來證明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悔悟的鄉親「禿子」為了求得心理安慰,採用冥婚的方式成全了他們的愛情,然而生命已經消亡的劉成和珍子能否感覺到幸福呢?
  • 暫坐且喝茶,惟願清風生——賈平凹新作《暫坐》閱讀札記
    賈平凹深諳此理,有關商州的文學作品曾被解讀成地理人文書,《廢都》的對號入座,更是讓40歲時的賈平凹陷入無法「安妥靈魂」的混亂。近年來,且不說歷史題材的《老生》《古爐》《山本》,寫當代社會的《秦腔》《帶燈》《極花》,樁樁件件都有現實影子的,但大抵看不到地圖上真實的地名,惟「秦腔」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在他的作品中一味地嘶吼迴蕩著,如詩經中的獵獵秦風,穿越三千多年,一直高唱到二十一世紀。
  • 王朔評中國作家:沒幾個及格的,賈平凹的《廢都》是扒廁所
    換而言之,金庸的作品在創新上,遠沒有想像中的推陳,就連「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還是引用梁啓超先生的言論,故而只能算作「傳統小說創作技巧白話文版集大成者」。賈平凹使用了古典小說的風格和寫法,描寫了上世紀的「廢都西京」裡一群頹廢的文人,以及和他們發生恩怨糾葛的男男女女。小說一經問世,便在社會上引起了劇烈的反響,北京出版社首印50萬冊,一時間,長安紙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