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海水稻」支書陳偉臣,讓村民端上脫貧致富...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海水稻」支書陳偉臣,讓村民端上脫貧致富「金飯碗」 2020-10-15 21:3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石屏異龍鎮這位黨總支書記,一心只為富鄉親美家園
有個好帶頭人,支部就堅強、村裡就發展、群眾就滿意。在奮力推動建設新時代團結進步美麗紅河的進程中,一大批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在平凡中見擔當,用行動彰顯作為,贏得了群眾的信賴和稱道。他們是先鋒模範帶頭人,他們是我們身邊的正能量,他們是值得學習的榜樣。從即日起,本報推出「點讚好支書」欄目,講述每名好支書背後的一段感人故事,激勵廣大基層黨員幹部擔當作為、奮力前行。
-
...路上的老「牯」支書丨興仁市潘家莊鎮雞場坪村黨支部書記李成龍
我叫李成龍,是興仁市潘家莊鎮雞場坪村黨支部書記,在村裡已經幹了18年了,平時辦事我講究公平、公正,老百姓都喜歡叫我老「牯」支書。在本地方言中,「牯」是一個貶義詞,形容一個人很犟、固執、不聽人勸。但在雞場坪的村民看來,這個「牯」卻是褒義詞。
-
仁懷雄豐村:村民告別「等靠要」,自發修建小康路
連日來,仁懷市茅壩鎮雄豐村村民積極投身義務修路,搬運石頭、鋪石料、打路基、砌擋牆……村民正幹勁十足。已經60歲的退休老支書趙應能便是現場施工人員之一。和村裡其他男女老少一樣,已過花甲之年的他也義務投入到修路中。
-
小康路上笑開顏!杏花嶺區慶豐收活動側記
小康路上笑開顏!李傑華 攝 在農產品展示櫃檯前,來自小返鄉、中澗河鄉、楊家峪街辦的村民正在展示今年的收成,東坪村的紅薯、水溝村的葡萄、窯頭村的蜂蜜、前李家山村的梨棗、莊子上村的小雜糧、麥坪村的有機蔬菜吸引了不少市民。一個大南瓜前人頭攢動,西嶺村村民馬富龍正給大家講述他種植巨型南瓜的經過。他家種了桃樹、杏樹、櫻桃樹等果樹和一些蔬菜。在一旁,丈子頭村村民任大慶種植的酥梨也引來不少人品嘗。
-
「小康路上 無問西東」「善登高峰」一樹花開
東西手拉手,共同奔小康。繼續我們的特別策劃《小康路上 無問西東》,一起解碼脫貧攻堅中的江蘇力量。今天,要帶大家去一個村子,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的高峰村,那裡曾是貴州2760個深度貧困村之一。資源匱乏、土地石漠化嚴重,有人說,高峰的地裡種不出「花」,而現在,那裡不斷有各種樹,還四季開花,這是為什麼呢?
-
巖板:致富貧困村的帶頭人 守護邊境村的退伍兵
致富貧困村的帶頭人 守護邊境村的退伍兵思維敏捷、敢於創新、為民服務意識強,是對巖板的第一印象,別看他瘦高瘦高,辦起事、說起話來卻風風火火,從不拖拖拉拉。他帶領著雲南西盟佤族自治縣中課鎮嘎婁村的群眾擺脫了貧困,生活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
村民信賴的好支書——記「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河嘴鄉銀杏堂村...
李昌(左)在查看茶葉長勢「夯實基層戰鬥堡壘,切實為村民辦實事,幫助村民發展產業,實現增收致富奔小康,才是一個合格的村支書。」日前,河嘴鄉銀杏堂村黨支部書記李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村黨支部通過加強陣地建設、隊伍建設,有效提升了基層組織的戰鬥力,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辦實事贏得群眾信任「村幹部們為民辦實事的能力增強了,群眾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改變。」李昌介紹,該村通過向廣大村民宣傳黨的政策,為村民辦實事、做好事,有效提升了群眾對村兩委的信任度。
-
「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楊文能:能和村民共同富裕才是小康
導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昆明信息港以網絡訪談的形式,開展「決勝小康奮鬥有我」系列訪談,將鏡頭和筆頭對準每一個決勝小康的平凡奮鬥者,傳揚他們的故事,以小見大,洞見中國決勝全面小康的偉大歷史徵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捕捉老支書心中的幸福「波紋」
國旗是紅色的,雕刻著花紋的屋頂是紅色的,村民們因曾經居住在雪山草原,烈日山風在臉頰上留下的兩團「印記」是緋紅的,「你們的幸福生活還長著呢」的錚錚許諾是令人熱血沸騰的;院牆是潔白的,通向各家各戶的道路是乾淨整潔的,村民們那直抵人心的澄澈眼神是質樸純潔的,為了身後那片淨土無怨無悔搬遷下山的那份信仰是純粹的。
-
小康路上,與「小慢車」同行——長白山區綠皮火車二三事
【新春走基層】小康路上,與「小慢車」同行——長白山區綠皮火車二三事 新華社長春1月22日電 題:小康路上,與「小慢車」同行——長白山區綠皮火車二三事 新華社記者陳俊、段續、孟含琪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刻,必須啃掉「硬骨頭」。
-
我們的小康路:中國東部富裕村——塘栖村的小康口述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塘栖人乘時代東風,在邁向全面小康的路上不斷奔跑。從均已七旬高齡的老書記、「米塑」非遺傳承人,到率先開辦個私企業嘗「頭啖湯」的致富帶頭人、以村為家的村書記「領頭雁」、置身美麗經濟的鄉村新青年,再到來此學習致富經驗的中西部省份掛職村幹部,塘栖村的小康歷程由他們寫就並敘述,言語滿懷深切感觸。
-
村支書性侵村民留守妻子:村裡一半都是我的娃
與洪陽遙遙相望的英豪鎮村民組長董某,也利用職權挪用村組徵地補償款以及賠青款合計83萬餘元。看來不是職務,而是機會,才是決定村官們撈錢多少的重要因素。該縣的一位村主任劉某,相繼貪汙、挪用和侵佔村裡的徵地款、土地補償款,共計上百萬元,後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財產30萬元。
-
處處為群眾著想的好支書——舞陽縣九街鎮大楊村黨支部書記李雪
河南經濟報 記者 石桂林 通訊員 李凱軍 薛文君「李雪可是俺的好書記,人又勤快對俺們又好,俺們有什麼事兒都去找她」「李書記就是太辛苦太累,一心想著俺們,從來不考慮自己」,只要進入舞陽縣九街鎮大楊村村民們就會拉著你的手說李書記長李書記短的
-
脫貧攻堅路上的「半邊天」|鐘山區:80後女支書黃玫
就在那天,黃玫暗下決心,將來自己要做一個能辦事的人,尤其是為母親那樣的普通老百姓辦事的人。2008年,黃玫與木果中學教師熊廣結婚,嫁到了楊家寨村。2010年,兩次參加教師招考都失利的她,決定遵從自己的內心,到楊家寨村委會上班,去為村民做點實事。周圍的人很不理解,她一個大專生,不好好考個「鐵飯碗」,去村裡幹有啥,和農民打一輩子交道,會有前途?
-
小康聲音丨郭保偉:沒有什麼山不可翻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許建立編者按: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山東戰貧鬥困,不獲全勝誓不收兵,湧現出許多脫貧攻堅的典型案例,「第一書記」、鄉村振興服務隊員、村支書等成為這場「攻堅戰」的一線「領頭雁」、致富帶頭人,他們或為鄉村帶去產業振興的源頭活水,或為鄉村社會治理出謀劃策,或紮根鄉村服務百姓,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小康路上的生動實踐。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
玉山縣懷玉鄉:農房變民宿 紅色旅遊帶動村民奔小康
當地村民常常說「懷玉風景無限好,只是貧窮讓人跑。」脫貧致富帶頭人羅滿堂告訴記者,「山多田少種的主食就少,以前的玉峰村被大山重重包圍,就算要出門買包鹽都要走大半天去山腳,村裡也沒什麼活只能做點農活打發時間,靠天吃飯。」但如今,村民們每天覺得時間不夠用。
-
平山縣全域旅遊開闢鄉村振興新路徑
11月29日,記者來到平山縣北冶鄉惡石村,不少遊客正在村民郭貴平家的果園裡採摘。「這些包裝好的蘋果都是發往外地的,多是採摘的遊客寄給親朋好友的禮品。」郭貴平指著成堆的不同禮品盒裝的蘋果介紹說,今年他家蘋果有2萬多斤的產量,平均1斤賣到8元錢。
-
葡萄架下談小康
9月1日下午,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婦聯組織駐村女幹部、村婦聯主席、致富帶頭人,在呼市巾幗創業就業示範基地葡萄架下,召開了「奮鬥的我 最美的國」婦女懇談會,分享小康路上每個人的出彩人生,述說新時代女性擘畫最美鄉村的奮鬥故事。
-
做好「牛」文章 走上致富路——記全市產業致富帶頭人孫振林
做好「牛」文章 走上致富路——記全市產業致富帶頭人孫振林 2020-12-23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