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 記者 石桂林 通訊員 李凱軍 薛文君
「李雪可是俺的好書記,人又勤快對俺們又好,俺們有什麼事兒都去找她」「李書記就是太辛苦太累,一心想著俺們,從來不考慮自己」,只要進入舞陽縣九街鎮大楊村村民們就會拉著你的手說李書記長李書記短的,仿佛李雪是他們的親人呢。李雪,2018年4月開始任九街鎮大楊村黨支部書記,她身體力行堅持黨性原則,想方設法解百姓之憂,引導全村黨員幹群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帶領大家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上闊步前行。
大楊村長期以來,由於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群眾思想落後等原因,村民們長期延續著傳統的種植方式,生產效率極低,守著一畝三分地,過著貧困的苦日子,想要解決這一困境,首先要明確發展才是硬道理。要想富就得在種植方式做文章,改變種植結構。為了全村的經濟發展,身為支部書記的她成立合作社,組織黨員幹部進行技術培訓,奔波於農戶家中進行指導,從根本上解決了部分群眾「想幹不敢幹、想幹不會幹」的問題,大力發展花生種植,從一開始的自己種帶動黨員種到今年的全村種,利用合作社為群眾提供化肥、種子、機械等,帶領群全村群眾發展經濟奔小康。
由於部分貧困戶因為家庭、自身原因無法外出務工,沒有一定的經濟來源,為了解決貧困戶就業問題,自己申請貸款並把自家的房子騰出來,辦一個假髮加工點,組織貧困戶就業,為本村和附近幾個村子的貧困群眾提供了一個就業渠道,讓她們在家就能賺錢,做到家庭工作兩不誤。特別是今年受疫情影響,群眾不能外出務工,沒有了經濟來源,於是她將產品送到群眾家中,讓她們在家都能進行加工,不用出門就能掙到錢。
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同時,她還時刻不忘對那些困難家庭進行幫扶。本村未脫貧戶楊保國妻子及其女兒都智力殘疾,生活無法自理,在楊保國生病住院期間,她每天都會去楊保國家中照顧他的妻子和女兒,給她們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保證她們的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她的所作所為,村民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們常常望著李雪的背影說:「她真是咱的好閨女啊,俺就是心疼她不知歇歇,天天都是跑東跑西,跑南跑北的。」
作為一名村黨支部書記,要做的就是認真努力工作,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還要多了解貧困群眾的需求,為他們多做一些實事、多做一些好事。俗話說「道雖通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做為一名普通的村幹部,李雪時刻保持著心繫群眾的情懷和默默奉獻的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大楊村的脫貧致富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