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芳小菊
《畫魂》,是一部由黃蜀芹導演,張藝謀監製,中法兩國合拍的電影。
潘玉良由鞏俐扮演,爾冬陞傾心打造了絕世好男人潘贊華。
電影改編自女作家石楠的小說《畫魂:潘玉良傳》,影片1994年在中國上映,上映前被刪了整整40分鐘。
這是一部畫面和故事都很唯美的影片,古老的江南水鄉,繁華的歐洲街頭,曼妙的人體,深情熾熱的愛情,尤其是鞏俐對鏡自畫的鏡頭,和爾冬陞深情款款的好男人形象,都堪稱經典。
影片公映時,因為鞏俐的一個正面全裸鏡頭,引發了巨大爭議。
這個全裸鏡頭,堪稱鞏俐從影史上尺度最大的表演。
這部電影也因為裸露鏡頭,由130分鐘刪減至90分鐘,剪去差不多三分之一。
但是,不管電影怎麼刪減,我們還是從中看到了愛情的真摯和偉大。
看到了潘玉良如何從一個誤入風塵的青樓女,在愛情的滋養下,一步步成長為享譽世界的著名畫家。
看到了那個站在她身後的絕世好男人潘贊華,是怎樣用一生的愛和包容成全了她的藝術追求。
01.瞬間的打動,一生的摯愛
潘玉良和潘贊華,原本屬於兩個不同世界的人。
潘贊華出身於書香世家,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是個留過洋、受過高等教育的有為青年。
他是同盟會會員,曾追隨過孫中山先生,先後參與過辛亥革命、護國戰爭和護法運動,是那個時代的青年才俊。
他崇尚婚姻自由,倡導男女平等,從不輕視任何人。
而潘玉良則是個從小失去雙親的貧寒姑娘,14歲時被舅舅賣到青樓,成了怡春院頭牌「千歲紅」的跟班丫頭。
她是個倔強的姑娘,被賣進妓院後,連續逃跑十多回,毀容上吊數次,可無論她怎樣反抗,都沒有逃脫青樓。
17歲那年,妓院的老鴇開始逼她賣身,為了將她的「初夜」賣個好價錢,老鴇瞄準了剛剛上任的蕪湖海關監督潘贊華。
蕪湖商會的權貴們為了拉攏潘贊華,在怡春院設了酒宴給他接風,席間安排了潘玉良作陪。
潘贊華是個謙謙君子,對坐在身旁的潘玉良沒什麼興趣,他甚至都沒多看潘玉良一眼。
為了引起他的重視,老鴇讓潘玉良唱一段戲曲給大家助興。
一心想著逃出青樓的潘玉良,正好藉此機會抒發情懷,外表柔弱的她,輕啟朱唇時,發出的卻是雄渾剛毅的男腔:「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
從她激昂的唱腔和幽怨的唱詞中,潘贊華聽懂了她的心聲,他瞬間被打動:「小城姑娘的歌喉果然不錯」。
他轉過頭,用欣賞的目光深深打量了潘玉良幾眼,看出了她身上的倔強和不屈,臉上露出了會意的笑容。
看著潘贊華臉上的笑容,老鴇和商會的權貴們懸著的心放下了。
當晚,潘玉良被送到了潘贊華的住處。
也許是前世有緣,潘玉良沒有想到,一瞬間的抒發胸臆,竟然給自己帶來了一生的愛情和幸運。
潘贊華是個崇尚婚姻自由的革命青年,看著送到自己住處的潘玉良,便決定讓她回去。
可好不容易脫離青樓的潘玉良,卻誓死不肯回去。
她一邊解開衣服上的扣子,一邊梨花帶雨的哭著說:
「我不可以回去的,潘大人,我願意一輩子伺候你,只要你肯留下我,我做牛做馬都行」。
看著柔弱無助的潘玉良,潘贊華一邊給她扣上扣子,一邊對她說:
「什麼牛啊馬啊的,人都是平等的,現在男女在一起得講感情,沒有感情,就像強姦一樣,我是絕對不會做這種事的」。
說完他抱起被子離開房間,走的時候告訴潘玉良:「你先在這裡住幾天,我再想想辦法」。
於是住在潘府的潘玉良,一邊識字寫字,一邊幫著下人打理家務,等待潘贊華的安置。
勤勞能幹,年輕活潑的她給潘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快樂,聽著她歡快的笑聲,潘贊華臉上時常露出欣慰的笑容。
可還沒等潘贊華想出好的安置辦法,蕪湖商會的權貴們,便開始以納伎的罪名大肆破壞他的名聲。
潘贊華自上任以來,剛正不阿,那些想從關稅上撈好處的人,自然看他不順眼,潘玉良一事,正好給了他們機會。
面對無端的誹謗,潘贊華沒有退縮讓步,他表示自己不怕惡勢力:「關稅上的事我絕對不會讓步」。
為了給潘玉良一個交代,他憤而辭職,在報上登了結婚啟示後,正式跟潘玉良結了婚。
結婚的第二天,他便攜潘玉良離開蕪湖去了上海。
潘玉良自此終於掙脫青樓,脫離苦海,成為一個被人愛的幸福女人。
潘贊華握著她的手對她說:「從今天起,你要完全忘記過去」。
怎會不忘記過去呢?能遇到潘贊華這樣的男人,是潘玉良一生的幸運,莫說是忘記過去,就是忘記全世界她都願意。
潘玉良不姓潘,她原本叫張玉良,和潘贊華成婚後,為了報答他的知遇之恩,她隨了潘姓,成了後來的潘玉良。
她深情的對潘贊華說:「以你之姓,冠我之名,今生今世,與你同姓同存」。
自此,世上再也沒有掙扎於青樓的張玉良,而是多了個自由奮進的潘玉良。
02.愛的最高境界是成全,愛你就要成全你
來到上海後,潘玉良和潘贊華住到了霞飛路18號,在那裡,潘玉良遇到了潘贊華的朋友,她後來的繪畫啟蒙老師洪野先生。
潘贊華一直沒有停止對潘玉良的教育,洪野發現了潘玉良的繪畫天賦後,潘贊華和他一起把潘玉良領上了繪畫的藝術道路。
「二次革命」發生後,去雲南追隨蔡鍔將軍舉事的潘贊華,離開了潘玉良一段時間。這期間,在洪野的悉心指導下,潘玉良通過刻苦努力,考取了上海美專。
在上海美專,有過人繪畫天賦的潘玉良,得到了校長劉海粟的賞識。
為此,那些心懷妒忌的狹隘之輩,扒出了潘玉良的歷史,在美專沸沸揚揚的宣揚,很多同學鬧著不願跟青樓女成為同學。
備受侮辱的潘玉良一度精神抑鬱,因起義失敗同樣心情鬱悶的潘贊華,不願見她受苦,更不忍她的繪畫天賦被扼殺,考慮再三,他選擇了成全。
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和人脈,幫潘玉良申請到了公費去法國留學的機會。
既然國內待不下去,圓不了你的藝術夢,我便儘自己之能送你去國外,送你去繪畫藝術的天堂法國,這樣,再沒有人可以評判你、侮辱你。
黃埔江邊,潘贊華拿出一條項鍊放到潘玉良手裡,雞心吊墜中鑲嵌著兩人的照片。
沼沼黃埔江,滿眼離別淚,因為摯愛,潘贊華放開了潘玉良的手,像放風箏一樣,先讓她飛了起來,在她飛高后,又讓她繼續自由飛翔。
來到法國的潘玉良,沒有辜負潘贊華對她的一番苦心,她徜徉於繪畫藝術的海洋中,常常廢寢忘食。
她是學校最刻苦的學生,白天常常忘了吃飯,晚上一畫就到天亮,牆上、地上全都放滿了畫作。
她的畫作《浴女》斬獲1926年國際藝術展覽會金獎。
有了名氣後,在劉海粟的邀請下,潘玉良回到了闊別已久的祖國,出任南京國立中央大學教授。
在當時的美術界,潘玉良雖然是一個耀眼的名字,但青樓出身,卻掩蓋了她身上的藝術光芒。
學校的那些男同仁因為嫉妒,表面上和她客客氣氣,背後卻嘲諷侮辱她:「我為中國的藝術悲哀啊,一個月400大洋,什麼人請不到,偏要請一個婊子」。
天賦異稟的潘玉良,無疑是那個時代的另類,從青樓女到殿堂級畫家,她不但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可,反而處處受到嘲諷和侮辱。
這個時候,是站在她身後的丈夫潘贊華,給了她最大的支撐和幫助。
雖然潘贊華在得知她的那副裸體畫《浴女》,要拿到畫展上展出時,也曾憤怒的和她大吵:
「你要學畫畫我幫你,你要留學,一走就是七年,我沒有埋怨過你半句,你成了畫家我心裡很高興,可是,要我老婆脫光了示眾,實在太過分了」。
在潘玉良極力和他爭辯:「這不是我,是我一生追求的藝術」時,他也會撂下狠話:「你再自以為是的話,回你的巴黎去吧」。
但當潘玉良的畫展遭到破壞,夏講師借《中央日報》之口大肆誹謗侮辱潘玉良:「昨天蹲青樓,今天做教授」時,他花錢買下了所有的報紙。
並且不顧自己的體面和風度,瘋了一樣的從別人手裡搶奪已經賣出的報紙,當眾在街上和人廝打起來。
而且還一邊與人廝打一邊歇斯底裡的喊叫:
「我要去法院告你們,她是中國最好的女畫家.....,你們懂什麼,沒有人能比得上她」。
他的喊叫聲讓人聽了一陣陣難過,那是一個男人對自己老婆發自內心的心痛和愛護。
後來在各方壓力下,潘贊華不得不辭去了官職。
當潘玉良說:「贊華,我又連累了你時」,他什麼都沒有說,只是抱住她流下了眼淚。
後來忍受不了世人誹謗的潘玉良,再度選擇離開,他又一次毫無怨言的放開了她的手,再次選擇成全。
分別時,他說了一句讓潘玉良銘記終生的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永遠等著你回來」。
這豈止是他的心聲,更是潘玉良的心聲,人生得一知己,被一個男人深愛並成全一生,潘玉良的餘生,不管走到哪裡心裡都不會孤單。
03.選擇比出身更重要,你身後的男人,決定了你人生的上限
潘玉良是個幸運的女子,遇到的第一個男人就成為終身伴侶,這個站在她身後的男人,是她一生的鎧甲,讓她躲開了多災多難的命運,既沒有成為娼妓,也沒有經歷戰亂和文革。
潘玉良的人生,也因為這個男人的救贖,獲得意外重生。
如果沒有潘贊華,即使潘玉良再有天賦,付出天大的努力,也不會有後來的藝術成就。
她是一個聰明的女人,牢牢地記住了「千歲紅」對她說的那句話:「看準一個,死纏著他,直到他把你贖出去」。
當命運把一生中最好的機會擺在她面前時,她毫不猶豫地抓住了,從此,她擺脫風塵,跳出青樓,成為了一個自由幸運的女人。
所以說,人的一生,選擇比出身更重要,你的未來會成什麼樣子,與你身後站著的男人至關重要。
潘玉良身後站著的男人潘贊華,是那個時代的青年翹楚,他的朋友圈非常強大,都是同時代的風雲人物。
他曾追隨孫中山開展民主革命,和蔡鍔一起雲南起事,所以他的身邊都是能成事,成大事的男人。
所以他對潘玉良的成全,才那麼大氣磅礴,那麼順理成章。
他和潘玉良婚禮的證婚人,是他的好朋友,後來的共產黨創始人陳獨秀。
潘玉良出國留學,得到了陳獨秀的鼎力相助,是陳獨秀親自推薦她公費去法國留學。
作為政治風雲人物,陳獨秀還親自在潘玉良的畫作上題字以示支持。
孫中山發起二次革命時,潘玉良和潘贊華來到上海霞飛路,在那裡,潘玉良遇到了潘贊華的朋友洪野,因為洪野的指導,潘玉良才走上了繪畫的藝術道路。
洪野是上海美專的教授,潘玉良考取上海美專後,在他的推薦下,得到了美專校長劉海粟的賞識。
後來,陳獨秀推薦她公費去法國留學時,因為青樓出身,她差點被排擠出去,是劉海粟頂住各方面壓力,在留學名單上赫然加上她的名字後,她才去成法國。
潘贊華的朋友圈和他的人脈資源,已經決定了潘玉良的上限,只要她憑藉自己的天賦,稍加努力,成功是早晚的事。
況且她還是一個那樣堅韌不拔,拼命努力的人,如果她不能取得耀眼的成就,連老天都不會答應。
對潘玉良來說,潘贊華既是她的知心愛人,也是懂她的朋友,更像栽培她的父親。
他用自己的愛情滋養和強大的朋友圈,讓潘玉良從一個青樓女子,逐步成長為民國著名畫家,實現了人生的成功跨越,抵達了別人望塵莫及的最高上限。
所以不要總說麻雀變不成鳳凰,灰姑娘的水晶鞋早晚會消失,那是你在婚姻的道路上不會選擇,或者沒有抓住屬於自己的機會。
從世間最底層掙扎出來的潘玉良,都能在愛情的滋養下,一路蓬勃的生長,一直不停的蛻變,而你有什麼資格說自己不行。
你和潘玉良相比,缺少的是一副慧眼識珠的眼睛,和關鍵時候抓住機會的能力。
寫在最後:
看完電影《畫魂》,我們會對愛情和男人有新的認識和思考。
潘贊華在那樣的年代,都能不嫌棄潘玉良的出身娶她、愛她,寧可犧牲自己的愛情,也要成全她的藝術才華,這個近乎完美的男子,讓我們對男人多了份信心。
看慣了負心漢,我們會誤認為世間的男人大都不可相信,會懷疑愛情的忠貞。
其實這都是我們戴著有色眼鏡,對男人的片面認識,像潘贊華這樣的好男人處處都有,只要我們足夠優秀,選擇時瞪大眼睛,關鍵時候果斷的抓住機會,找到一個好男人並不難。
感謝潘贊華,感謝他用一生的愛情和滋養成全了一個殿堂級的畫家,更感謝他,讓女人堅信這世上始終有愛。
他讓我們看到,麻雀變鳳凰和灰姑娘的故事,不只是童話,它也會在現實生活中真實的發生。
從青樓女到殿堂級畫家,潘玉良身後站著一個絕世好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