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魂》:從青樓女到殿堂級畫家,潘玉良身後站著一個絕世好男人

2021-01-09 芳小菊

文|芳小菊

《畫魂》,是一部由黃蜀芹導演,張藝謀監製,中法兩國合拍的電影。

潘玉良由鞏俐扮演,爾冬陞傾心打造了絕世好男人潘贊華。

電影改編自女作家石楠的小說《畫魂:潘玉良傳》,影片1994年在中國上映,上映前被刪了整整40分鐘。

這是一部畫面和故事都很唯美的影片,古老的江南水鄉,繁華的歐洲街頭,曼妙的人體,深情熾熱的愛情,尤其是鞏俐對鏡自畫的鏡頭,和爾冬陞深情款款的好男人形象,都堪稱經典。

影片公映時,因為鞏俐的一個正面全裸鏡頭,引發了巨大爭議。

這個全裸鏡頭,堪稱鞏俐從影史上尺度最大的表演。

這部電影也因為裸露鏡頭,由130分鐘刪減至90分鐘,剪去差不多三分之一。

但是,不管電影怎麼刪減,我們還是從中看到了愛情的真摯和偉大。

看到了潘玉良如何從一個誤入風塵的青樓女,在愛情的滋養下,一步步成長為享譽世界的著名畫家。

看到了那個站在她身後的絕世好男人潘贊華,是怎樣用一生的愛和包容成全了她的藝術追求。

01.瞬間的打動,一生的摯愛

潘玉良和潘贊華,原本屬於兩個不同世界的人。

潘贊華出身於書香世家,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是個留過洋、受過高等教育的有為青年。

他是同盟會會員,曾追隨過孫中山先生,先後參與過辛亥革命、護國戰爭和護法運動,是那個時代的青年才俊。

他崇尚婚姻自由,倡導男女平等,從不輕視任何人。

而潘玉良則是個從小失去雙親的貧寒姑娘,14歲時被舅舅賣到青樓,成了怡春院頭牌「千歲紅」的跟班丫頭。

她是個倔強的姑娘,被賣進妓院後,連續逃跑十多回,毀容上吊數次,可無論她怎樣反抗,都沒有逃脫青樓。

17歲那年,妓院的老鴇開始逼她賣身,為了將她的「初夜」賣個好價錢,老鴇瞄準了剛剛上任的蕪湖海關監督潘贊華。

蕪湖商會的權貴們為了拉攏潘贊華,在怡春院設了酒宴給他接風,席間安排了潘玉良作陪。

潘贊華是個謙謙君子,對坐在身旁的潘玉良沒什麼興趣,他甚至都沒多看潘玉良一眼。

為了引起他的重視,老鴇讓潘玉良唱一段戲曲給大家助興。

一心想著逃出青樓的潘玉良,正好藉此機會抒發情懷,外表柔弱的她,輕啟朱唇時,發出的卻是雄渾剛毅的男腔:「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

從她激昂的唱腔和幽怨的唱詞中,潘贊華聽懂了她的心聲,他瞬間被打動:「小城姑娘的歌喉果然不錯」。

他轉過頭,用欣賞的目光深深打量了潘玉良幾眼,看出了她身上的倔強和不屈,臉上露出了會意的笑容。

看著潘贊華臉上的笑容,老鴇和商會的權貴們懸著的心放下了。

當晚,潘玉良被送到了潘贊華的住處。

也許是前世有緣,潘玉良沒有想到,一瞬間的抒發胸臆,竟然給自己帶來了一生的愛情和幸運。

潘贊華是個崇尚婚姻自由的革命青年,看著送到自己住處的潘玉良,便決定讓她回去。

可好不容易脫離青樓的潘玉良,卻誓死不肯回去。

她一邊解開衣服上的扣子,一邊梨花帶雨的哭著說:

「我不可以回去的,潘大人,我願意一輩子伺候你,只要你肯留下我,我做牛做馬都行」。

看著柔弱無助的潘玉良,潘贊華一邊給她扣上扣子,一邊對她說:

「什麼牛啊馬啊的,人都是平等的,現在男女在一起得講感情,沒有感情,就像強姦一樣,我是絕對不會做這種事的」。

說完他抱起被子離開房間,走的時候告訴潘玉良:「你先在這裡住幾天,我再想想辦法」。

於是住在潘府的潘玉良,一邊識字寫字,一邊幫著下人打理家務,等待潘贊華的安置。

勤勞能幹,年輕活潑的她給潘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快樂,聽著她歡快的笑聲,潘贊華臉上時常露出欣慰的笑容。

可還沒等潘贊華想出好的安置辦法,蕪湖商會的權貴們,便開始以納伎的罪名大肆破壞他的名聲。

潘贊華自上任以來,剛正不阿,那些想從關稅上撈好處的人,自然看他不順眼,潘玉良一事,正好給了他們機會。

面對無端的誹謗,潘贊華沒有退縮讓步,他表示自己不怕惡勢力:「關稅上的事我絕對不會讓步」。

為了給潘玉良一個交代,他憤而辭職,在報上登了結婚啟示後,正式跟潘玉良結了婚。

結婚的第二天,他便攜潘玉良離開蕪湖去了上海。

潘玉良自此終於掙脫青樓,脫離苦海,成為一個被人愛的幸福女人。

潘贊華握著她的手對她說:「從今天起,你要完全忘記過去」。

怎會不忘記過去呢?能遇到潘贊華這樣的男人,是潘玉良一生的幸運,莫說是忘記過去,就是忘記全世界她都願意。

潘玉良不姓潘,她原本叫張玉良,和潘贊華成婚後,為了報答他的知遇之恩,她隨了潘姓,成了後來的潘玉良。

她深情的對潘贊華說:「以你之姓,冠我之名,今生今世,與你同姓同存」。

自此,世上再也沒有掙扎於青樓的張玉良,而是多了個自由奮進的潘玉良。

02.愛的最高境界是成全,愛你就要成全你

來到上海後,潘玉良和潘贊華住到了霞飛路18號,在那裡,潘玉良遇到了潘贊華的朋友,她後來的繪畫啟蒙老師洪野先生。

潘贊華一直沒有停止對潘玉良的教育,洪野發現了潘玉良的繪畫天賦後,潘贊華和他一起把潘玉良領上了繪畫的藝術道路。

「二次革命」發生後,去雲南追隨蔡鍔將軍舉事的潘贊華,離開了潘玉良一段時間。這期間,在洪野的悉心指導下,潘玉良通過刻苦努力,考取了上海美專。

在上海美專,有過人繪畫天賦的潘玉良,得到了校長劉海粟的賞識。

為此,那些心懷妒忌的狹隘之輩,扒出了潘玉良的歷史,在美專沸沸揚揚的宣揚,很多同學鬧著不願跟青樓女成為同學。

備受侮辱的潘玉良一度精神抑鬱,因起義失敗同樣心情鬱悶的潘贊華,不願見她受苦,更不忍她的繪畫天賦被扼殺,考慮再三,他選擇了成全。

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和人脈,幫潘玉良申請到了公費去法國留學的機會。

既然國內待不下去,圓不了你的藝術夢,我便儘自己之能送你去國外,送你去繪畫藝術的天堂法國,這樣,再沒有人可以評判你、侮辱你。

黃埔江邊,潘贊華拿出一條項鍊放到潘玉良手裡,雞心吊墜中鑲嵌著兩人的照片。

沼沼黃埔江,滿眼離別淚,因為摯愛,潘贊華放開了潘玉良的手,像放風箏一樣,先讓她飛了起來,在她飛高后,又讓她繼續自由飛翔。

來到法國的潘玉良,沒有辜負潘贊華對她的一番苦心,她徜徉於繪畫藝術的海洋中,常常廢寢忘食。

她是學校最刻苦的學生,白天常常忘了吃飯,晚上一畫就到天亮,牆上、地上全都放滿了畫作。

她的畫作《浴女》斬獲1926年國際藝術展覽會金獎。

有了名氣後,在劉海粟的邀請下,潘玉良回到了闊別已久的祖國,出任南京國立中央大學教授。

在當時的美術界,潘玉良雖然是一個耀眼的名字,但青樓出身,卻掩蓋了她身上的藝術光芒。

學校的那些男同仁因為嫉妒,表面上和她客客氣氣,背後卻嘲諷侮辱她:「我為中國的藝術悲哀啊,一個月400大洋,什麼人請不到,偏要請一個婊子」。

天賦異稟的潘玉良,無疑是那個時代的另類,從青樓女到殿堂級畫家,她不但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可,反而處處受到嘲諷和侮辱。

這個時候,是站在她身後的丈夫潘贊華,給了她最大的支撐和幫助。

雖然潘贊華在得知她的那副裸體畫《浴女》,要拿到畫展上展出時,也曾憤怒的和她大吵:

「你要學畫畫我幫你,你要留學,一走就是七年,我沒有埋怨過你半句,你成了畫家我心裡很高興,可是,要我老婆脫光了示眾,實在太過分了」。

在潘玉良極力和他爭辯:「這不是我,是我一生追求的藝術」時,他也會撂下狠話:「你再自以為是的話,回你的巴黎去吧」。

但當潘玉良的畫展遭到破壞,夏講師借《中央日報》之口大肆誹謗侮辱潘玉良:「昨天蹲青樓,今天做教授」時,他花錢買下了所有的報紙。

並且不顧自己的體面和風度,瘋了一樣的從別人手裡搶奪已經賣出的報紙,當眾在街上和人廝打起來。

而且還一邊與人廝打一邊歇斯底裡的喊叫:

「我要去法院告你們,她是中國最好的女畫家.....,你們懂什麼,沒有人能比得上她」。

他的喊叫聲讓人聽了一陣陣難過,那是一個男人對自己老婆發自內心的心痛和愛護。

後來在各方壓力下,潘贊華不得不辭去了官職。

當潘玉良說:「贊華,我又連累了你時」,他什麼都沒有說,只是抱住她流下了眼淚。

後來忍受不了世人誹謗的潘玉良,再度選擇離開,他又一次毫無怨言的放開了她的手,再次選擇成全。

分別時,他說了一句讓潘玉良銘記終生的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永遠等著你回來」。

這豈止是他的心聲,更是潘玉良的心聲,人生得一知己,被一個男人深愛並成全一生,潘玉良的餘生,不管走到哪裡心裡都不會孤單。

03.選擇比出身更重要,你身後的男人,決定了你人生的上限

潘玉良是個幸運的女子,遇到的第一個男人就成為終身伴侶,這個站在她身後的男人,是她一生的鎧甲,讓她躲開了多災多難的命運,既沒有成為娼妓,也沒有經歷戰亂和文革。

潘玉良的人生,也因為這個男人的救贖,獲得意外重生。

如果沒有潘贊華,即使潘玉良再有天賦,付出天大的努力,也不會有後來的藝術成就。

她是一個聰明的女人,牢牢地記住了「千歲紅」對她說的那句話:「看準一個,死纏著他,直到他把你贖出去」。

當命運把一生中最好的機會擺在她面前時,她毫不猶豫地抓住了,從此,她擺脫風塵,跳出青樓,成為了一個自由幸運的女人。

所以說,人的一生,選擇比出身更重要,你的未來會成什麼樣子,與你身後站著的男人至關重要。

潘玉良身後站著的男人潘贊華,是那個時代的青年翹楚,他的朋友圈非常強大,都是同時代的風雲人物。

他曾追隨孫中山開展民主革命,和蔡鍔一起雲南起事,所以他的身邊都是能成事,成大事的男人。

所以他對潘玉良的成全,才那麼大氣磅礴,那麼順理成章。

他和潘玉良婚禮的證婚人,是他的好朋友,後來的共產黨創始人陳獨秀。

潘玉良出國留學,得到了陳獨秀的鼎力相助,是陳獨秀親自推薦她公費去法國留學。

作為政治風雲人物,陳獨秀還親自在潘玉良的畫作上題字以示支持。

孫中山發起二次革命時,潘玉良和潘贊華來到上海霞飛路,在那裡,潘玉良遇到了潘贊華的朋友洪野,因為洪野的指導,潘玉良才走上了繪畫的藝術道路。

洪野是上海美專的教授,潘玉良考取上海美專後,在他的推薦下,得到了美專校長劉海粟的賞識。

後來,陳獨秀推薦她公費去法國留學時,因為青樓出身,她差點被排擠出去,是劉海粟頂住各方面壓力,在留學名單上赫然加上她的名字後,她才去成法國。

潘贊華的朋友圈和他的人脈資源,已經決定了潘玉良的上限,只要她憑藉自己的天賦,稍加努力,成功是早晚的事。

況且她還是一個那樣堅韌不拔,拼命努力的人,如果她不能取得耀眼的成就,連老天都不會答應。

對潘玉良來說,潘贊華既是她的知心愛人,也是懂她的朋友,更像栽培她的父親。

他用自己的愛情滋養和強大的朋友圈,讓潘玉良從一個青樓女子,逐步成長為民國著名畫家,實現了人生的成功跨越,抵達了別人望塵莫及的最高上限。

所以不要總說麻雀變不成鳳凰,灰姑娘的水晶鞋早晚會消失,那是你在婚姻的道路上不會選擇,或者沒有抓住屬於自己的機會。

從世間最底層掙扎出來的潘玉良,都能在愛情的滋養下,一路蓬勃的生長,一直不停的蛻變,而你有什麼資格說自己不行。

你和潘玉良相比,缺少的是一副慧眼識珠的眼睛,和關鍵時候抓住機會的能力。

寫在最後:

看完電影《畫魂》,我們會對愛情和男人有新的認識和思考。

潘贊華在那樣的年代,都能不嫌棄潘玉良的出身娶她、愛她,寧可犧牲自己的愛情,也要成全她的藝術才華,這個近乎完美的男子,讓我們對男人多了份信心。

看慣了負心漢,我們會誤認為世間的男人大都不可相信,會懷疑愛情的忠貞。

其實這都是我們戴著有色眼鏡,對男人的片面認識,像潘贊華這樣的好男人處處都有,只要我們足夠優秀,選擇時瞪大眼睛,關鍵時候果斷的抓住機會,找到一個好男人並不難。

感謝潘贊華,感謝他用一生的愛情和滋養成全了一個殿堂級的畫家,更感謝他,讓女人堅信這世上始終有愛。

他讓我們看到,麻雀變鳳凰和灰姑娘的故事,不只是童話,它也會在現實生活中真實的發生。

從青樓女到殿堂級畫家,潘玉良身後站著一個絕世好男人。

相關焦點

  • 又見畫魂——潘玉良藝術作品展
    潘玉良(1895—1977),我國著名的女畫家之一。在男性畫家主宰的現代畫壇上獨樹一幟,並且產生了較大影響力,身後享有「一代畫魂」「中國女梵谷」的美譽。 由福建博物院和安徽博物院聯合主辦的「又見畫魂——潘玉良藝術作品展」正在福建博物院展出,展期至12月20日。
  • 中國著名女畫家,畫魂潘玉良,油畫作品欣賞
    潘玉良(1895~1977年),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家。原姓張,後隨夫姓,改名潘玉良,又名張玉良,字世秀,安徽桐城人。潘玉良出生於江蘇揚州,8歲時成了孤兒,在舅舅家生活6年後被賣到蕪湖的妓院怡春院。17歲時被蕪湖海關監督潘贊化贖出,納為妾,改姓為潘,居住在上海乍浦路。
  • 潘玉良:本是青樓女子,摯愛卻將她捧上神壇,終成「一代畫魂」
    同時,女權思想盛行,繪畫界受新思想的衝擊也呈現出一片新氣象,越來越多的女性畫家在畫壇上嶄露頭角。 潘玉良、方君璧、關紫蘭、蔡威廉、丘堤與孫多慈並稱民國六大新女性畫家,這其中只有潘玉良的出身與大家的想像格格不入。
  • 為什麼潘玉良是被影視劇誤解最深的女畫家?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12月11日,「玉汝於成——潘玉良的藝術人生」展覽即將在成都博物館三層臨展廳面向公眾開放。提起「潘玉良」這個名字,不少人眼前浮現的是電影《畫魂》中的鞏俐,或者電視劇《畫魂》裡的李嘉欣。
  • 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家潘玉良
    潘玉良,原姓張,後隨夫姓,改名潘玉良,又名張玉良,字世秀,安徽桐城人,1895年出生於江蘇揚州。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家。幼年時就成了孤兒,14歲被舅舅賣給了妓院作歌妓,17歲時被蕪湖海關監督潘贊化贖出,納為小妾,改名潘玉良,居住在上海乍浦路。
  • 從妓女到小妾,再到一代畫魂,命運給了她顏色,她卻用來畫油畫
    文|阿力克斯 砍柴書院專欄作者編輯|知愚姑娘鞏俐的《奪冠》正在萬眾期待的年初一上映,而對於一位實力扛扛的「謀女王」來說,她早年主演的《畫魂》,把一代中國女畫家潘玉良的一生飾演得酣暢淋漓。看鞏俐身心投入扮演,才知道民國時期的才女,除了有張愛玲、蘇青、白冰女性文學的造詣外,還有繪畫藝術上的畫魂。從一個妓女遇到知己做小妾,再到成為東方考入義大利羅馬皇家畫院的第一人,潘玉良命途多舛,其一生的繪畫經歷更堪稱傳奇。
  • 鞏俐和李嘉欣都演過潘玉良 然而真實的潘玉良居然長這樣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提起「潘玉良」,不少人眼前浮現的是電影《畫魂》中的鞏俐,或者電視劇《畫魂》裡的李嘉欣。電視劇《畫魂》 李嘉欣飾演潘玉良1993年,著名演員鞏俐曾在電影《畫魂》中演繹了女畫家潘玉良的一生,2003年,香港美人李嘉欣再度飾演潘玉良,從嬌美丫鬟到優雅畫家,在劇中與潘贊化、田守信兩大角色上演了一場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 潘玉良是豪爽的「另類才女」
    1993 年,著名演員鞏俐曾在電影《畫魂》中演繹了女畫家潘玉良的一生;2003年,香港美人李嘉欣再度飾演潘玉良,從嬌美丫鬟到優雅畫家,在劇中與潘贊化、田守信兩大角色上演了一場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儘管美人珠玉在前,然而,看到潘玉良的照片,你 可 能 有 些 失望。著名歌唱家周小燕是潘玉良的友人,據她回憶,潘玉良獅子鼻、厚嘴唇。
  • 傳奇女畫家、「中國印象派第一人」潘玉良展覽成都博物館開幕
    2020年12月11日下午,在成都博物館三層臨展廳,「玉汝於成——潘玉良的藝術人生」展覽的策展人通過直播方式為觀眾們做了一場生動的線上講解。本次展覽將持續到2021年3月,面向觀眾免費開放。在極具藝術感的展廳中,近百幅被潘玉良苦心留存、輾轉運送回國的珍貴畫作驚豔亮相,其中包括油畫、彩墨、白描、素描等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不少為潘玉良的代表作,更有部分作品是首次向公眾展出。
  • 我國第一個世界級女畫家,靠畫自己的身體練習,至死不入外國籍
    今天的故事,要從香港蘇富比拍賣行四十周年夜拍說起,在那一晚,有一位中國女畫家的《青花紅菊》出盡風頭,最後以1450萬港元落槌。同樣的情形,還出現在了2014年中國嘉德(香港)春拍上,還是這位女畫家的《海邊三裸女》,又是豔壓群芳,最終以1667.5萬港元成交,拔得全場頭籌。
  • 從青樓女子到大畫家,成名遭奚落,遠赴他國,從此再沒回來
    從青樓女子到大畫家,成名遭奚落,遠赴他國,從此再沒回來。坎坷身世大約每一個成名的人,每一個在藝術方面都獨特造詣的人,都有十分坎坷的身世。潘玉良作為上個世紀十分著名的繪畫家,與之高超的技藝相應的,便是她極其坎坷的一生。她本來也是家中十分受寵愛的女孩子,雖然家境不好,但是父母十分疼愛她。沒想到一場意外,她失去了父母。
  • 民國世界級女畫家,14歲入青樓,徐悲鴻同學,中國進羅浮宮第一人
    民國時期,是個充滿傳奇故事的年代,有很多出身青樓的奇女子,潘玉良便是其中一個。 潘玉良1899年生於揚州,才8歲就成了孤兒,投靠舅舅,卻在14歲被舅舅賣到青樓償還賭債。在青樓因抵死不從,逃跑、毀容、自殺好幾次,最後被安排唱曲賣藝。
  • 她父母雙亡,被賣償債,卻成一代畫家:好的婚姻,能改變人的命運
    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而一個幸福女人的背後,也必然有一個「好男人」!在微信朋友圈刷到一句話:女人是蠟燭,有時候需要男人點一下,才能亮得更快,照得更快。雖然聽起來沒什麼毛病,也相對公正體貼,但是站在男人的角度來看,要麼別一時衝動意氣用事還沒結婚就胡亂地送,要麼就大大方方為自己的「贈與」行為買單,為什麼一段不好的婚姻總是容易演變為經濟糾紛,說到底還是缺乏一種思考和純粹,從談戀愛最後就變成了談情緒,只要我的情緒過不去,你就別想好過,這樣的情感是不純粹的。
  • 畫家張玉良:廣儲門裡覓畫魂
    這一天,在萬裡之外的巴黎有一位揚州畫家去世了。她生前一直想回國,卻沒有可能,現在有了可能,她卻走了。我更想不到,幾年之後,我調到揚州工作,辦公室就是這位女畫家的故居。在張玉良生活的時代,或者更早,廣儲門內有雨蓮茶館,廣儲門外有雨蓮書院,城門口的碼頭停泊著許多畫舫,那些畫舫都有著各式各樣好聽或有趣的名字。現在廣儲門沒有了,雨蓮茶館沒有了,雨蓮書院沒有了,畫舫也不再停泊在廣儲門外的碼頭了。
  • 煙花巷裡走出來的「一代畫魂」,在流言蜚語中成就的傳奇人生
    我們今天要講的卻不是這些大家,而是一位女性畫家。她的特別之處在於她既不是豪門出生的名媛淑女,也不是衣食無憂的書香閨秀。她曾經是一名靠出賣肉體生活的煙花女子,儘管她的畫作不俗,但是卻始終因為自己不堪的過去而被人詬病。她曾經備受矚目,可最後卻遠離故土,再也沒有回過家。她就是一代畫魂,潘玉良。
  • 成博潘玉良畫展開幕 拼盡一切做自己身體的主人
    封面新聞記者 何晞宇成都博物館(以下稱成博)三樓潘玉良畫展導覽區的畫家背景簡介中,有一條纖長的時間軸,上面點綴上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的最美麗名字:林徽因、張愛玲、蔡威廉、孫多慈……這些破舊立新的閨秀以她們傲然於世的獨立精神和絕代風姿,成為那個時代新女性的代表。當她們為愛情「低到塵埃裡」時,又引得無數唏噓。
  • 真名媛潘素:從青樓紅人到知名畫家,她是如何成就一代傳奇的
    說到名媛我們不得不提到民國,這是個真名媛輩出的年代。張愛玲、陸小曼、林徽因、潘玉良……,她們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潘素就是其中一位。她是眾多名媛中不可忽視的存在。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位混跡上海十裡洋場的青樓藝妓,她是如何將自己手中的一把爛牌,打成了王炸,把自己從藝妓,升級為名媛的。1935年,張伯駒到達上海,受朋友之邀,去吃「花酒」。在青樓,他遇見了藝名潘妃的潘素,他瞬間被擊中,久久不能平靜,下定決心一定要娶到這個女子。
  • 民國奇女子潘素,從青樓花魁到知名畫家的傳奇人生
    潘素中國的女性畫家眾多,近代中潘玉良絕對算名氣較大的一個。因此小小年紀的潘素就出落得氣質脫俗,尤其是彈得一手好琵琶。可惜十三歲那年母親過世,不久父親續弦,之後不久她被狠心的繼母賣到了上海的青樓,理由是她琵琶彈得好。從千金小姐到青樓女子,中間的落差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 「玉汝於成——潘玉良的藝術人生」展覽即將在成都博物開展
    記者了解到,2020年12月11日,「玉汝於成——潘玉良的藝術人生」展覽將在三層臨展廳免費面向公眾開放。近百幅被潘玉良苦心留存、輾轉運送回國的珍貴畫作將與觀眾見面,其中包括油畫、彩墨、白描、素等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不少為其代表作,更有一部分作品是首次向公眾展出。這些畫作,不僅體現了上個世紀初以來,中西藝術碰撞融合的高峰,也展現了一個女人用頑強不息的奮鬥,尋找尊嚴與價值的歷程。
  • 「中國印象派第一人」潘玉良藝術展亮相成博
    潘玉良,被譽為「中國印象派第一人」,是第一位入選義大利國家展覽會的中國女畫家,近代以來中國第一位舉辦個人油畫展的女藝術家,也是中國第一位高等美術院校的西畫系女性領導。與此同時,她的朋友圈不同凡響,這位旅居法國四十年的愛國女藝術家,得到很多文化名人的敬重,陳獨秀讚譽她「合東西於一冶」,張大千為她題跋「為國畫正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