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八極拳拳師孫玉崗:分文不收傳授八極拳法

2021-01-08 河北新聞網

孫玉崗在演練拳術。 記者劉樹鵬攝

滄州八極拳拳師孫玉崗今年69歲。他練得一身過硬的功夫,且毫不保留地傳給下一代。

孫玉崗是滄縣仵龍堂鄉王官屯村人,在他小時候,村裡練武的風氣很濃,僅孫氏家族,就有4個把式房。

孫玉崗從12歲開始,跟著本村的武師孫夢雲學習強式八極拳。孫夢雲有五男二女,但都在外地上班,他便在村裡物色練武的好苗子,要把自己的功夫傳承下去。孫玉崗生性勤快,悟性又高,深得孫夢雲喜愛。孫夢雲對他和其他徒弟要求非常嚴格,光基本功蹲八極小架,一練就是三年。

孫玉崗除了跟師傅學習功夫,還幫師傅挑水澆園,伺候癱瘓在床的師娘,一點也不怕髒累。師傅看在眼裡,疼在心上,把孫玉崗當成自己的孩子,身上的功夫都教給了他。去世前,師傅又把他託付給師弟傅樹山。

1970年,孫玉崗到滄縣一家企業上班。聽說廠子裡來了一個會武功的,有人找上門來挑戰,沒想到沒用兩個回合,就敗在孫玉崗手下。

消息傳出去以後,來了不少小夥子,要跟孫玉崗學武術。孫玉崗推辭不過,就收下了這些小夥子。後來找他學武的人越來越多,1978年,孫玉崗乾脆建起了八極拳社,一下子就來了幾十個學員。他分文不收,雖然是義務教武,但嚴格要求,毫不含糊。

二十多年前,河間一對表兄弟來找孫玉崗學習拳術。表哥趙志軍14歲,表弟剛剛8歲。哥倆就住在孫玉崗家,在附近一所學校讀書。趙志軍學武非常用心,孫玉崗看他是個好苗子,對他的訓練更加一碼。

趙志軍沒有辜負師傅的期望,1995年參加了第五屆滄州武術節,獲優秀表演一等獎;2000年在滄州市第三屆全民健身運動會上,取得第一名好成績;2003年,在全國傳統武術邀請賽上獲得金牌。

2006年,香港舉辦首次國際傳統武術比賽,趙志軍想去參賽,但苦於沒有路費。孫玉崗聽說後,立刻給他借了5000元錢,鼓勵他參賽。在這次比賽中,趙志軍獲得八極拳、跨虎雙錘、六路梅花槍三枚金牌。

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孫玉崗教授徒弟、學員400多人,其中有不少人在國際國內比賽中取得優秀成績。

「中國傳統武術是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寶貝,千萬不能弄丟了,一定要世世代代傳下去!」孫玉崗感慨地說。(記者劉樹鵬)

相關焦點

  • 八極拳的源流與傳播
    據二零一五年八月滄州回族吳氏統譜中山東慶雲縣后庄科傳承世系譜記載:【吳鍾,字弘聲,生於一七三二年,卒於一八二二年,享年九十歲】。八極拳祖師吳鍾喜拳術,愛郊遊,不拘家教,唯藝是求,從師頗多。乾隆二十九年(一七六三年)拜賴魁元為師的六合大槍真諦,乾隆三十二年(一七九一年)吳鍾受直隸滄縣孟村鎮丁、吳兩院誠聘,在直隸滄縣孟村鎮傳授八極拳械十六載。其獨女吳蓉(榮),丁孝武、吳永、吳鍾毓為衣缽傳人。
  • 中國武術名家吳連枝:詳解傳統武術八極拳
    據《吳氏開門八極拳拳譜》記載,清朝雍正年間,一個南方的武林高手途經孟村,向年方十五的少年吳鍾傳授了精湛的技擊術。 吳鍾歷時十年,終於以大槍成名,有「從南京到北京,大槍數吳鍾」之說。吳鐘被人們譽為「神槍」。吳鍾傳授的功夫後來被命名為八極拳,從此,八極拳就在滄州孟村的吳氏家族中紮下了根。吳連枝就是吳鐘的後代。
  • 少林寺下院重振「月山八極拳」:曾一度中斷近百年
    金雞報曉時,坐落於太行山南麓的中國嵩山少林寺下院月山寺的武僧們,就早早地在山門廣場前練起了「月山八極拳」。 在中國傳統武術界,素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 史料記載,八極拳源於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月山寺,故又稱「月山八極拳」,由來自少林寺的月山寺開山祖師空相大師和其弟子崇蒼(蒼公)在借鑑少林武術基礎上,歷經20餘載創立,並代代相傳。
  • 羅疃八極拳宗脈簡析
    吳鍾晚年受孟村吳永、丁孝武之邀到孟村授藝,開始八極拳和槍術的傳授,在拳譜的當中可以看出吳鐘的弟子其女吳榮、弟子吳永、丁孝武等一生的武術活動基本是在孟村,活動範圍沒有出滄州地區以外的地區,八極拳的名稱都變成鄉土氣息濃厚的俗稱「把計全」、「耙子拳」了。
  • 少林寺下院重振「月山八極拳」,它被稱作中國傳統武術「活化石」
    月山寺住持釋延保介紹說,在800餘年的歷史傳承中,「月山八極拳」從月山寺逐步傳向海內外,形成了獨具風格的八極拳拳種流派。資料圖:少林寺藏經閣。嶽龍 攝不過,由於戰爭等因素,八極拳在「八極祖庭」月山寺一度中斷近百年,近百年寺內無僧人學練八極拳。
  • 新媒體記者拜訪八極拳第九代傳人肖國輝師傅
    中國紀錄湖北訊(記者雷雨)2018年5月9日上午,在湖北省公共關係協會,新媒體記者雷雨在這裡拜訪了八極拳第九代傳人肖國輝師傅。肖國輝告訴記者,他到武漢有兩年的時間了,在這期間,他已經給很多學員傳授了這門技藝,未來的日子,他還想將八極拳這門技藝不斷發揚光大。
  • 【品讀河北】河北非遺——孟村八極拳
    孟村八極拳公布時間:2008(第二批)申報地區:河北省滄州市 八極拳全稱「開門八極拳」,流行於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縣孟村鎮已有300年的歷史。 八極拳法的拳械套路主要有八極架、八極拳、六大開、八大招、四郎寬拳、六肘頭、太宗拳、太祖拳、華拳、飛虎拳、春秋刀、提柳刀、六合大槍、六合花槍、行者棒、八棍頭、純陽九宮劍等。拳械套路可單練,亦可對練。八極拳以六大開、八大招為技術核心,套路有八極小架、八極拳(亦稱「八極對接」)、六肘頭、剛功八極、八極新架、八極雙軟等。
  • 多年收集號稱「武有八極定乾坤」的剛猛至極的八極拳武林秘籍85本
    至於傳統武術循序漸進慢慢來的說法,並沒有錯,但八極拳是用極其艱苦的方式慢慢來的,其他回答者我就問你們練過八極沒?如果沒練過接觸過練八極的人沒?對,沒錯,我們的確循序漸進,但循序漸進不代表不瘋狂不辛苦,六年來每天早上五點起來磕樹靠樹撞樹有木有!剛開始手肘小臂後背等等等等都是青腫的有木有!六年來跟我大腿一般粗的樹靠死四棵有木有,敢說不費勁,不瘋狂?
  • 可震乾坤的八極拳到底有多強?生物力學解釋八極拳的強勁之處
    八極拳的發源地為河北孟村,古屬滄州。滄州武術源遠流長,源於春秋,興於明,盛於清。 滄州民風彪悍,尚武之風盛行。起源、流傳於滄州的拳種就有52種之多,是中國武術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據傳,北宋楊家將的楊五郎在五臺山學得八極,但是此說法並沒有史料考證!
  • 棗莊吳氏八極拳宗師,石守立老先生,徒弟有一千多人
    我叫石守立,今年70歲,是吳氏八極拳的第八代傳人。吳氏八極拳的第一故鄉在河北滄州,清朝末年的時候,我師爺輩上的那些名家被咱們棗莊中興公司請來做護礦人,他們就把吳氏八極拳帶到了這裡,當時為了能更好的抵抗土匪,我的師爺們就把八極拳教給了這裡的一些老百姓,吳氏八極拳就在這裡生根發芽了。
  • 八極拳冠軍演員及八極拳在電影《一代宗師》中的展現
    說起八極拳大家應有所耳聞,八極拳是中國武術中的一種拳法。八極拳在中國傳統武術界素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2008年6月7日,八極拳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關於八極拳的影視作品中只知道王家衛的《一代宗師》和堅持練習八極拳的演員吳樾、張震、谷文澤 等幾位演員。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中由張震飾演的一線天用八極拳秒殺一票殺手,功夫展現了八極拳的威力讓人驚呼,其實關於八極拳在其它影視作品中演員和功夫情節上也有精彩的表現。
  • 滄州武術:刀劍槍棍舞新風
    正因此,滄州武術表現出它兼收並蓄、世代相因的風格。這也為滄州武術後來在中華武林的勃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大運河畔 「鏢不喊滄」如果說戰事錘鍊了百姓意志,催生了滄州武術。那麼,大運河催發了武術在滄州的進一步繁榮。
  • 日本眼中的中國武術大師,八極拳打遍天下無敵手,中國人卻不認識
    反倒在日本,「無二打」和「神槍李」的名號,協同他登峰造極的「八極拳」,被人廣為稱道,在遊戲、動漫這類現在藝術形式中。李書文是個怎樣的人,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他自幼學習八極拳和大槍術,一生挾技遨遊天下,較技近40年未逢敵手。關於他的佳話,本應為人廣為傳頌,可如今中國的老百姓卻對其頗為陌生。這個結果看似無理,又可以說是必然的。
  • 慶雲:擦亮八極拳發源地品牌
    據《吳氏家譜》記載,吳氏原住在滄州城裡,至明朝萬曆年間,吳氏第六代吳鐘的曾祖父吳師孟落戶慶雲縣嚴務鄉后庄科村。吳家家境殷實,吳鐘的父親吳天順是一位文武雙全的人,吳鍾自幼喜歡拳術,年少跟著父親學藝。隨著年齡稍長,吳鐘的武藝日益長進,他的父親竟囊窮技絕,而吳鍾仍求藝心切。吳天順知道兒子日後必成大器,於是花重金為他求師問藝。
  • 精武論壇——八極拳體系中的「六大開」和「八大招」
    其歷代師承傳授都是一個傳授死模式,其中一招多變的活步用法根本不傳。再者,傳授者一個師父一種傳授方法,久而久之,固定的標準化,規範化的簡單動作,隨著保守思想的頑固化影響,自然退化是正常的現狀。眾所周知,八極拳法中的「六大開」和「八大招」還是其他流派中的任何精招絕技,都必須經過全面的、相當時候的功法錘鍊後,獲得純功,方能在應敵時發揮出極大的打擊威力和最佳效果。常言說:「要學驚人藝,須下苦功夫」。一個努力進取的八極拳練習者,必須具備堅韌不拔的刻苦精神和練就的紮實基本功,在明師的指點下,循序漸進習練「六大開」和「八大招」。
  • 八極拳仇寶龍苦練絕技,已經做好了迎戰對手的準備!
    作為八極拳名家吳連枝先生的關門弟子,仇寶龍在武術界有著很好的聲譽,不僅僅因為他是連枝先生的徒弟,仇寶龍自幼痴迷於武術,後來有幸拜在吳連枝先生門下,得到了吳連枝先生的真傳。仇寶龍也一直致力於中國傳統武術的實戰研究和八極拳教學推廣,對八極拳的實戰很有心得,和很多傳統武術拳師不同,仇寶龍曾多次參加武林大會的比賽,有著一定的擂臺比賽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