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詞
這裡是宋元時期金華學派四位著名學者(簡稱「北山四先生」)之首何基後裔的居住地,這裡也是遠近聞名的「花卉專業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積極引導村民發展經濟,傳播黨的好理論,弘揚國學精粹,打造繁榮鄉村文化的「文化家園」,她帶著文明的基因,一路隨著歷史長河奔湧,並不斷繁榮壯大。
在後溪河村村口,一副燙金字體的對聯,描繪出了村民們的幸福生活。「花香人美笑逐顏開,氣象萬新直奔小康」。這個花卉專業村的花香,帶著文明的味道,馥鬱芬芳。
在榮膺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前,該村先後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創建精神文明先進村、全國婦女先進組織、全國花卉先進企業、省級書法村、省級全面建設小康示範村、省級電子商務村、省級便民服務示範村、省級衛生村、省級綠化示範村等。
花鄉物質富裕生活
昨天下午,在後溪河村,村民們正忙著往一輛大貨車裝苗木,這樣的場景,在村裡幾乎隨時隨地可見。
後溪河村種植花卉苗木已有700多年的歷史。近幾年來,為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村兩委及時轉變觀念,統一認識,確定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為村民做好服務上來,成立了由村幹部、黨員組成的花卉服務小組,積極探索各種途徑,多次組織村民參加北京、上海、廣東等地舉辦的農業交易會、博覽會,開闊眼界,為花農提供生產技術、銷售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務,架起了花卉產銷的穩固橋梁。
為提高村民花卉栽培技術,村兩委多次把省、市花卉技術專家請進村來進行實地技術輔導,及時解決花農的實際問題,傳授花卉種植的實用技術,極大地提高了村民花卉生產管理水平。
同時,為方便村民辦理「植物檢疫」證書,村兩委積極主動向農林部門爭取,經多方努力,建立後溪河村「植物檢疫點」,由專人負責管理,在提供服務的同時幫助村民解決部分花卉種植難題,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每月20日,是村兩委確定下來的全村「花卉信息交流日」,在交流日裡,村民可以及時了解國內外花卉生產新技術,新品種和市場銷售等信息,拓寬銷售渠道。
部分村民在花卉產銷過程中由於資金短缺而影響了花卉擴大再生產,村兩委也積極行動,與銀行協商,爭取到個人最高信用貸款金額五萬元,解決了村民的資金周轉問題。
「下一次,要請你來給大家講講課,教大家怎麼開好網店。」在村裡採訪時,村黨支部書記何寶平,與村裡的年輕人唐浩聊起了天。
唐浩是村裡回鄉創業的幾個年輕人之一,早在10年前,上大學期間就在網上開起了花卉苗木銷售網店,年銷售額破百萬元。
村民吳旭忠是殘疾人,幾年前,經過政府的幫扶和自身鑽研,積極觸網,從網上銷售花木開始,再到網絡牽線,利用本村花木和技術資源,實行技術和花木品種輸出,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作為「省級電子商務村」,後溪河村的線上花木銷售可追溯到2003年。非典時期,黨員何勝軍通過在網上發布產品信息進行銷售,在「非典」時期仍獲得較好效益,在村民中引起極大反響,村兩委立即抓住時機,因勢利導,組織舉辦電腦上網培訓班,並與「中國花卉網」籤訂上網銷售協議,至今已有23戶花農實現上網銷售,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截至目前,已有50餘戶花農實現在網上銷售,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
花鄉精神富足生活
依託花卉種植的優勢,這裡家家戶戶的庭院裡,都擺滿了花卉、盆栽。村中900平方米的「盤溪公園」和標誌性古樟樹,加上潺潺的溪水繞村而過,村民猶如居住在公園中。
「我們村裡晚上更熱鬧,跳舞的、打太極拳的、打桌球的,大家都聚在一起鍛鍊身體。」村民虞春英告訴記者。
作為「北山四先生」 之首何基後裔的居住地,後溪河村對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十分重視。積極打造學習科學理論的「思想家園」,開設「八婺講習所」,通過「請進來,自己說」兩種方式,傳播黨的好理論,弘揚國學精粹;建設踐行主流價值的「幸福家園」,通過舉辦「啟蒙禮」「成年禮」「敬老禮」等活動,傳遞好家風,打造幸福村;打造繁榮鄉村文化的「文化家園」,通過舉辦「書法比賽」「我們的節日」等活動,呈現村幹部與村民齊抓共管好局面,如村民羅妙豔,為豐富村民生活,自費學習舞蹈,回村免費教村民。
「繼何基之後,何氏後人代代從善,至近世,仍人才輩出,如『何氏三傑』叔侄學問標柄天下。接下來,還要進一步挖掘婺文化,研討北山四先生及何氏三傑的學術成就及其文化傳承的意義。」何寶平介紹,在村辦公樓一側,由原祠堂改建的北山書院已經基本完成硬體改造,北山書院、後溪河村理學研學基地、新職業國學師資培訓考試中心、「中華傳統文化推廣志願者服務站」、 北山書院宗親家族學堂等牌子也將於近期掛牌,依託此平臺,打造何基故裡金名片,弘揚金華傳統文化。
幸福是物質精神雙豐收
「產業興旺則百業興旺」,後溪河村的花卉苗木種植產業,歷經了時代的變遷、洗禮,也在發展中不斷變化,除了百姓的勤勞致富,離不開村兩委以及當地政府審時度勢,積極探索新發展模式。
如今,該村已經從單一的種植銷售模式,演變成了特色種植、線上線下聯動銷售、技術輸出等全鏈式特色產業,村民們住上了小洋樓,年收入少則數萬元、數十萬元,多則上百萬元,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群眾「富口袋」後,如何「富腦袋」至關重要。後溪河村文化底蘊深厚,依託傳統文化,該村誠邀歷史文化名人挖掘何基以及「北山四先生」的儒學文化,舉辦千人祭祀活動,開展研究學述論壇,成立研究「北山四先生」籌委會。利用八婺講習所的平臺宣傳儒學文化,說家規家訓,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垃圾分類、美麗庭院和五好家庭等,讓村民在農忙之餘,精神有依託、業餘有愛好,也讓鄉村真正留住了人。
來源:金華新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