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亂臣,據《說文》:「亂,治也。」這裡的亂臣,為「治國之臣」。唐、虞,唐堯、虞舜。斯。婦人,指周文王之妻太姒,周武王之母。服事,服侍,服從服務。
舜有五位賢臣而天下得到治理。周武王說:「我有治國之臣十人。」孔子說:「人才難得,不這樣是嗎?唐堯、虞舜時代,人才方面最興盛。(周武王時代十位治國之臣中),有一位婦女(周武王母親太姒),只有九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以此服從服務殷朝。周朝的道德,可以說是最高的啊。」
孔子認為,治理國家關鍵在人才。用人在賢,得人在德,周文王有賢臣得人心,擁有三分之二的天下,仍然謹守臣道,所以孔子推崇為「至德」。
如喜歡,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