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滅殺」惹爭議,專家稱野保法修法需多方參與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在生態學領域,「生態滅殺」並不是一個專有的科學概念。在百度百科中,也沒有「生態滅殺」的專門詞彙。

國內某法治研究院有關一些易引發公共衛生問題的動物「生態滅殺」的建議,引發爭議。

該研究院日前一份有關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建議中提及:借鑑國際公約的名錄做法,公布不可食用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名錄,將地方保護的非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傳統的「三有」動物,以及那些可以更容易引發公共衛生問題的動物(如刺蝟、蝙蝠、穿山甲、蜈蚣、毒蛇等)則可以考慮採取特殊保護措施,允許科研利用和生態滅殺,但嚴禁食用。

對此,網友紛紛評論,「生態滅殺可能會導致某種生物滅絕,永久從地球消失。」「不同領域專家參與立法過程,才可能避免缺乏科學性的誤讀。」

在生態學領域,「生態滅殺」並不是一個專有的科學概念。

「法學家提出的『生態滅殺』的概念,令我有些錯愕,乃至震驚。我回想不起這個詞有什麼其他科學合理的出處,或者成功案例。」一位不具名的物種保護專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這位人士認為,管理和控制野生動物,無論是捕殺還是保護,都需要從動物的生態功能和一般生態學規律出發。提高公共衛生安全需要改造的是人類社會的結構和關係,只看到野生動物身上所帶的病原,會帶來沒有必要的恐慌和錯誤的應對方式。

蝙蝠。攝影/潘春芳

14日下午,美國休斯頓大學副教授、動物法律與政策問題專家李堅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所謂「生態滅殺」的提法值得商榷。

他說,如何對待圈養環境和野外的動物,應該由不視野生動物為「資源」的野生動物保護專家們來定。野外的野生動物,既使帶有各種病毒,如果任其在野外自由生存不受人的打撓,也不會傳給人類。為什麼要去「滅殺」這些野生動物?

李堅強說,比如蝙蝠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價值,能控制昆蟲的數量。有了這些蝙蝠,農民的收成才有保障。

「將病毒傳給人類的野生動物,不是動物個體直接傳給人的。而是野外帶病毒物種進入圈養(變相囤積),與其他動物交相感染,導致病毒變異後才傳給人的。」李堅強說,因此,錯不在野外的野生動物,而是野生動物圈養這種生產方式,讓病毒得到了變異的條件。

「荒野守護人」公號今天發文稱,從生命角度看,人類不能隨意殺戮,生態滅殺可能會導致某種生物滅絕,永久從地球消失;億萬年來,自然界存在微妙的生態平衡,每一種生物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在滅殺某種生物時,可能會造成其他生物也大量死亡。

有專家舉例說,一些地方曾經大面積用毒藥滅殺鼠兔來保護草原,鼠兔當時少了,但吃鼠兔的猛禽和狐狸也沒有了,有的被吃了中毒的鼠兔被毒死了,有的餓死了。牛羊數量不斷增多,草原開始退化了,鼠兔繁殖能力超強。再加上沒有了猛禽和狐狸,加劇了草原退化。

署名「自然測量員」的一位生態學者今天表示,長遠來看,建議中提到的對於刺蝟、蝙蝠和蛇類的大規模撲殺,會引發嚴重的生態災難,讓生態系統遭受難以恢復的打擊。人們對於城市之中出現蝙蝠、刺蝟和蛇感到吃驚和不解的背後,實際上藏著人們對於城市生態系統的誤解。

「如果專家團隊中包括野生動物專家、河湖管理專家、園林專家、土壤專家等各方面的力量,上述建議可能會以另一種面貌呈現。」自然測量員認為,有關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議題,只有不同領域專家共同參與,才能避免科學上的錯誤,才能夠提出科學上可信可行的建議。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之後,「生態滅殺」是野蠻的
    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提出對易引發公共衛生問題的動物進行「生態滅殺」的建議,引發爭議——可以「殺」但不能「吃」,被稱為「生態滅殺」的行為真的可行嗎?對刺蝟、蝙蝠和蛇類進行大規模撲殺,難道不會引發嚴重生態災難嗎?難道不會讓生態系統遭受難以恢復的打擊嗎?
  • 「生態滅殺」,更可能帶來生態災難
    >在效果上,對於本地物種絕無「生態滅殺」概念,滅殺可能造成嚴重生態災難;在立法上,團隊中有跨行業的不同專家參與,才可以避免缺乏科學性的誤讀。真實世界中的「滅殺」,遠非紙面上那樣簡單現代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人類主動滅殺單一物種,發生在澳大利亞,滅殺對象是野兔。
  • 天台宗六妙門實修法(下)
    第四節止門修法這一部分的修法以止觀為中心,前接於數息法門,後通於還淨悟證,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出現的境界及障礙也特多。因此在修止觀法門時,還須同時對教理進行深入的研學,平時的身心修養也要不斷提高,生活應符合於正道,這樣在修法時才能獲得進步。
  • 2021法考資料微分享:文都法考先修等
    法域法考備考交流群2021法考資料免費公益分享專欄關於2021年法考資料更新的相關說明(附:21法考推薦課程)先修課程(音視頻)不提供,課程去各機構官網、喜馬拉雅、B站搜索!等先修!一戰非法本,按需選擇!
  • 「生態滅殺」要不得
    2「生態滅殺」要不得 保護生物多樣性才安全(5版)在內蒙古蘇尼特右旗額仁淖爾蘇木的野生動植物救助站,管護員特古斯在飼餵馬鹿。新華社發在《野生動物保護法》啟動修改之際,有媒體報導了一些法學專家的主張,其中一條建議為「對更容易引發公共衛生問題的動物(如刺蝟、蝙蝠、穿山甲、蜈蚣、毒蛇等)可以考慮採取特殊保護措施,允許科研利用和生態滅殺,但嚴禁食用」。這樣的「生態滅殺」論,出發點雖是善意,但可能引發的後果卻令人擔憂。
  • 專家:修改著作權法 促進文化繁榮
    近日,本報記者約請業界專家進行了討論。對一些新興商業模式,其著作權是否需要保護,在理論上有爭議,亟須法律界定。張洪波: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帶來很多新問題、新挑戰。儘管經過2001年和2010年兩次修改,現行著作權法依然相對滯後,不能及時有效回應和解決新問題,時代呼喚我們必須對現行法作出調整和完善。問:本次著作權法修訂有哪些亮點?
  • 法華經心得|「應四諦法」與「應十二因緣法」
    所以,對於「初善」的聲聞者,佛為他們解說「應四諦法」(與苦、集、滅、道相應的佛法),度其離生老,直到究境涅槃。為什麼選擇「應四諦法」呢?因為這類型的眾生欲求解脫。但「離苦」,得先了解「苦因」。有了「為何」而苦的基本概念,眾生才有粗淺概念,知道從何下手「了苦」。因為是針對聲聞者所說的法,所以這個層次的引渡,亦名為「聲聞乘」。
  • 他遭受百般嘲諷謾罵,天靈石覺醒,修萬古第一法,封神霸道大帝!
    導讀:他遭受百般嘲諷謾罵,天靈石覺醒,修萬古第一法,封神霸道大帝!大家好,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面了。非常感謝小可愛們在百忙之中點開小編的這篇文章,小編真的是榮幸之至。身為一個資深老書蟲,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精彩的小說,希望大家都能喜歡。
  •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什麼是有為法和無為法?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什麼是有為法?有為法是變化的,無常的,生滅的,虛幻的,不真實的,不是永恆的。凡夫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為法!種種的善業,修行,功夫,都是有為法,只能得人天果報,享人天福!享完就沒了。不能脫離六道輪迴,不是能成佛的真實功德。
  • 為什麼很多學佛人修法求財不得,以及地藏法的殊勝
    我凝聚精神,觀想財尊從法界無量宮中冉冉降臨,在前上虛空安住,琉璃童瓶身遍放無量金光,照耀整個空間,手中的如意寶珠融攝法界天、龍、藥叉等部族之財富精華,湧現無數的七寶琉璃,充盈室內。《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云:「若持誦人於過去世,曾作諸惡業障未盡,而於今生所作事業不成就者,當依諸佛所說悔法志心懺悔,必得業障除滅,復更依法修行速得成就。
  • 修這個「十二因緣法」而悟道的叫「緣覺」(宣化上人)
    修這個「十二因緣法」而悟道的02:28來自宣化上人全集▲ 點擊收聽音頻恭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在有佛出世的時候,修十二因緣法而悟道的叫「緣覺」;無佛出世的時候,悟這種道的叫「獨覺」。如果無明滅,行就滅了,行滅識也滅,識滅就名色滅,名色滅就六入滅,六入滅就觸滅,觸滅就受滅,受滅就愛滅,愛滅就取滅,取滅就有滅,有滅就生滅,生滅就老死滅;以上是還滅門。這十二因緣,講起來意思是很多的。我們現在就知道一點點,然後自己再往深的研究。獨覺,他春觀百花開,秋觀黃葉落,知道一切生生滅滅的這種道理,而開悟了。
  • 《法華經》法華奧秘猶如挖井
    當知如來滅後,其能書、持、讀、誦、供養、為他人說者,如來則為以衣覆之,又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願力、諸善根力,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則為如來手摩其頭。藥王!在在處處,若說、若讀、若誦、若書,若經卷所住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需復安舍利。所以者何?
  • 密法的秘密
    密法越是能秘密地修持,最後獲得的悉地成就也會越快。密法的見解、行為、所修本尊及修行的瑞相也不能隨便去說。比如,以前的成就者連修大圓滿裡的徹卻還是託噶都不會說的,說了就有嘴巴疼的感覺。應該有這種特別神秘的感覺。現在人就是滿大街地去說,以前人不會這麼說的。
  • 怙主法音|如法念修除罪墮 121
    如法念修除罪墮    儀軌,就是剛才講的觀修念誦方式    五無間罪,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此外還有近五無間罪。(所有重罪)幾乎都包含於其中。
  • 何謂生忍、法忍、無生法忍?
    今天我們要探討的是:何謂生忍、法忍、無生法忍?大家都知道忍辱是大乘菩薩所修六度之一,也是地上菩薩所修十波羅蜜多之一,稱為忍辱度或忍辱波羅蜜。所謂:「他人加毀,名之為辱,於辱能安,目之為忍。」總歸來說,生忍就是能忍一切眾生所加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也就是古人常說的——八風吹不動;所以生忍是比較屬於忍耐方面的意涵。其次:說法忍。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說:【甚深法中,心無掛礙,是名法忍。】
  • 專家熱議《著作權法》新修 理清遊戲版權法理基礎
    2020年12月19日,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主辦的「《著作權法》修改與網路遊戲產業生態發展研討會」在武漢市召開。本次研討會邀請了立法、司法、學界以及實務界的專家,對「《著作權法》修改與網路遊戲產業生態發展」相關話題進行研討交流。
  • 佛教所講正法,像法,末法時代,與人類的覺醒有什麼關係?
    在佛門之中對於描述佛法的存在形式,向來有三個時代來表達,即正法,像法,末法。無非是在講,佛法最初在世界上傳播時,到最後滅盡時,必會經歷三個時代,必從盛到衰,從輝煌到沒落。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每段佛教存在的時期,都會經歷佛住世,佛入滅後缺乏聖人教導的窘境。
  • 多方發力促進江蘇生態文明
    多方發力促進江蘇生態文明 中國經濟新聞網
  • 妖精的尾巴:物法雙修佩劍魔法師,沒想到最弱的在最終章出現!
    導語:物法雙修佩劍魔法師,沒想到最弱的在最終章出現!即便是在魔法的年代,劍客的存在也是異常地亮眼。本期將為大家解析,妖尾裡物法雙修的佩劍魔法師,沒有一個弱者!(本篇並非實力分析文,只是單純的個人吐槽。以下序號按照出場順序。↓)1、妖精女王·艾露莎魔法:換裝魔法(騎士)妖尾女二號,也是妖尾工會裡最強的女人。
  • 法華經:三方面善修其心,能令聽經者不逆其意(78)
    【又,文殊師利,如來滅後,於末法中欲說是經,應住安樂行。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亦不輕慢諸餘法師,不說他人好惡、長短。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亦不稱名讚嘆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諸有聽者不逆其意。】佛陀繼續說:「文殊師利,如來滅度後,在末法中想要說此《法華經》的人,應當住在安樂行中。」這裡的安樂行,是第二安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