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賣親生子女,用賣女錢打賞主播的爸爸
最近一則新聞令無數網友氣憤不已,一位父親為了一己私慾,將2歲多的女兒賣給了一對中年喪子的夫妻。
名義上,父親盧某是收了8萬元的「營養費」用來照顧年幼的兒子和生病的母親,但實際上這位盧某將7.8萬元全部用來打賞女主播,並沒有用這筆錢照顧孩子與母親。
若不是給孩子上戶口的警察細心,盧某賣女兒的罪行便被遮掩了。最後盧某根據法律的「販賣人口罪」被判刑五年並罰款5000元。
關於這則新聞,網友氣憤的點有兩個,其一是盧某賣女兒這一點,雖然家裡有年幼的兒子和生病的母親,但若是自己努力一些,再加上政府的幫助,實在不用走到賣女兒這一地步。
其二也是最令人氣憤的一點,盧某將賣女兒得到的錢竟然花在打賞女主播上,絲毫不顧及年幼的兒子和生病的老母,一心只顧自己享樂。
從中可以看出即使盧某有再多的錢,也不會用來照顧孩子們與母親,只會用來自己享受。
有這樣一位不負責任的爸爸實在是孩子的們的悲哀與不幸。
02 父母三觀不正對子女的影響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也是一對父母沒有正確的三觀影響了孩子形成正確的三觀。
這對父母平時也是好吃懶做的典範,帶著4歲的女兒經常是過一天算一天,夫妻兩個打打零工來吃飯。
之前曾有人看到他們帶著年幼的女兒討生活不容易,便介紹了一份正常的工作給他們,但是沒做兩天,夫妻倆就不做了覺得太累了,還是打零工舒服,想什麼時候休息就什麼時候休息。
一直到入不敷出那一天,夫妻倆就想了個辦法,讓女兒裝成癱瘓兒童躺在大街上,博取路人的同情心來賺錢。
他們兩個就靠著女兒騙人得到的錢用來生活,連零工也不打了。
但事情總有敗露的那一天,自從被路人揭穿以後,夫妻臉就不能帶著女兒騙人了,便將女兒丟在福利院自顧自地走了。
但是在福利院生活的女兒騙人已經騙習慣了,時不時的就撒點小謊,福利院裡的小朋友和老師都不是很喜歡她。
當初看到這則新聞時第一反應是替女孩難過,即使她的父母不富裕,但是用雙手討生活還是可以將她養大的,但是父母卻選擇了騙人,女孩在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會跟著父母騙人。
且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女孩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以及有人幫助她才能慢慢改變不正確的想法。
可見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三觀是很重要的,會對孩子造成很深刻的影響,甚至可以說,父母是怎麼樣的人,孩子就是怎麼樣的人。
不僅僅是貧窮的父母,即使是非常富裕的父母,若是三觀不正,對孩子也會造成影響。
曾看過一位富豪帶著7歲的兒子去買玩具,途中父親對售貨員的表現很不禮貌,不說禮貌用語,常常用「那個」來代替,且語氣很衝,即使售貨員說了這一款玩具已經沒有存貨了,父親也依舊不依不饒,一直說自己有錢。
站在父親旁邊的兒子神情也如同父親一般不客氣,對售貨員從來不說謝謝,甚至還用手撩起了售貨員的裙子大聲笑。
父親見此不但沒有制止,只是笑了笑,帶著兒子繼續買東西。
周圍的路人看不過去,上前制止孩男孩的行為,卻被男孩白了一眼說:「關你什麼事!」
真的是有其父必有其子,相信這位男孩長大後也如同父親一般不懂得尊重女性,甚至不懂得如何做一個人。
可見一對合格的父母真的不是隨處可見的,一般只要看孩子的行為是禮貌還是無禮,就能知道孩子的父母是一對怎麼樣的人。
03 父母應該如何做才能稱得上「稱職」
那麼父母該怎麼做,才能稱的上是稱職的父母,或者說是三觀正確的父母。
由於每位父母的經歷不同,所以三觀也會有些許偏頗,但是只要注意三點,這樣教出來的孩子三觀不會歪到哪裡去,父母們可以照著比對一下自身。
第一,父母在家裡和在外面行為準則保持一致。有些父母只會在外面講禮貌,說「對不起」、「謝謝」這些禮貌用語,但是一回到家面對給你盛飯的妻子或丈夫,反而會沉默不語。
此時孩子看在眼裡,就會覺得父母言行不一致,以後也不會對家裡人講禮貌,甚至做出一些不客氣的行為。
所以不管對面給你盛飯的是服務員還是家裡人,都要表達出自己的謝意,讓對方知曉,給孩子做好榜樣。
第二,即使生活再困難,也不能違法。見過很多生活困難的父母們為了維持生活,經常做一些小偷小摸的行為,雖然不是什麼大錢,但是在孩子眼裡,父母依舊是小偷,孩子依舊會模仿父母的行為。
孩子才不會理解父母口中的難言之隱,他們只知道父母幹什麼,那麼自己也可以跟著幹。
生活遇到困難時,完全可以求助政府或者親人朋友,一旦走上不歸路,獲罪的不僅僅只有自己,還有孩子的一生。
第三,給孩子做好生活、學習上的榜樣。很多父母只會要求孩子做這做那,但是對於自己則是能免就免。
孩子看到後自然會心生不滿,覺得為什麼只有我被要求了這麼多,父母可以無拘無束的過他們的生活、
長此以往,孩子很容易形成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做法,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做些事前,先看看自己有沒有做到,若是自己都做不到,是沒有資格要求孩子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三觀基本上就是未來孩子的三觀,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好自己,才能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孩子才不至於走入社會後變成一個毫無價值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