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材料顯示,是道縣監委向公安機關移交材料之後,被舉報的何子顯才「匿名」向公安機關報案。道縣監委委員趙太華:達不到目的就給各級紀委寄信,一年寄幾十上百封,搞得紀委「很頭痛」,「他無休止地上訪,搞得整個(縣)紀委的人都圍著這個事轉」。道縣公、檢、法、司四部門:對訴求已解決到位但仍纏訪、鬧訪的人員,堅決依法打擊,決不手軟,起到「打擊一個,警示一群,教育一片」的社會效果。
作者:南方周末記者 柴會群 南方周末實習生 嚴勝男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南方周末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66歲的何子云已在看守所待了半年多。這位湖南道縣壽雁鎮新村四組的村民,從2016年開始持續上訪,舉報村支書。
村支書已被撤職,但何子云沒有就此罷休。他繼續上訪,想讓村支書坐牢,不料最終被抓的卻是自己,所涉罪名是「誣告陷害」。
何子云是壽雁鎮近兩年來第四個被追究刑事責任的訪民,也是道縣第一個因涉「誣告陷害」被起訴的訪民。
在「依法治訪」的大背景下,基層政府已越來越多地使用刑事手段對待訪民。對於這一變化,有官員認為有利於正常信訪秩序的恢復,相關學者則擔心過度使用刑事手段,會反過來破壞法治。
圖為何子云的妻子。 (南方周末記者 柴會群/圖)
不識字的舉報人
2019年12月1日晚,何子云正在家看「天氣預報」節目,一鎮幹部電話通知他次日一早去趟鎮政府,談一下他舉報前村支書何子顯的事情。
第二天,何子云等人到了鎮政府門口,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派出所民警,當著村裡其他舉報人的面,將何子云帶走。
54歲的何子顯從2011年開始任村支書,與何子云的關係原本很好,兩人曾經常在一起喝酒。他們「翻臉」的原因,各方說法不一。
何子云的說法是,因為他家蓋的房子面積超標,何子顯多罰了他的錢,此外還未經他同意,就直接用犁田機犁了他家的油菜地。
何子顯給出了另外一種說法:何子云家修新房時,宅基地前面有一座老墳,何子云想讓墳主遷墳,找他協調此事,他因沒幫到何子云,何子云因此懷恨在心。
但在何子云的哥哥何子清看來,兩人結怨的真正原因是,2016年4月村裡開會時,何子云被何子顯的兄弟當眾打了。
沒正式上過一天學的何子云,只會寫自己名字。按另一位舉報人的說法,正是因為他不識字,且「不太明事理」,大家才讓他去跑。
南方周末記者看了何子云的部分舉報材料,發現語句凌亂,難以看懂。在一份舉報材料中,何子云等人稱何子顯是村裡的「土帝爺」「土霸王」,反映其「以權欺人」「為害一方」,但文中缺乏論證和實據。與何子云一起舉報何子顯的何子忠說,村民都沒文化,舉報村料是找人代寫的。
按何子忠的說法,他們舉報何子顯是「先上訪,後上網」。所謂「上網」,就是在網上發帖揭露何子顯,他和何子云都不會上網,得花錢找人代發。
上訪的費用是村裡十幾戶反對何子顯的人家湊的。用何子云的話說,錢大家一起出,「讓我出工」。
為了方便取證,大家專門給何子云買了一個智慧型手機,可以錄音,也可以拍照。
2017年,何子云曾到北京上訪過一次,被接回去後,遭拘留3天,理由是冒用他人身份證買火車票。
「步步升級」 的舉報
道縣紀委相關調查材料顯示,從2016年何子云開始上訪時起,道縣紀委曾數次成立調查組,對他所反映的事項進行調查,最初幾次調查均認為舉報內容不實。
2018年,中央第八巡視組下轉了何子云的舉報件,經層層交辦,道縣紀委決定對何子顯立案審查,最終認為舉報內容「部分屬實」,何子顯構成違紀。
何子顯隨後被撤職。但在壽雁鎮派出所副所長黃安華眼中,何子顯是一個很不錯的村幹部,「執行力很強」,因為何子云不斷上訪,加上確實也查出了問題,「沒辦法」才撤他的職。
然而何子云並不罷休,繼續舉報何子顯。按何子忠的說法,繼續舉報的原因,是擔心何子顯「東山再起」,報復他們。他們想通過此舉迫使有關部門開除何子顯的黨籍,這樣他就再也當不了村支書。
何子忠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曾有紀委幹部問何子云,事情要處理到什麼程度才肯罷休?何子云回答:讓何子顯坐牢。
道縣監委委員趙太華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何子云的訴求「步步升級」,何子顯被撤職後,他又向政府要8萬塊錢,達不到目的就給各級紀委寄信,一年寄幾十上百封,搞得紀委「很頭痛」,「他無休止的上訪,搞得整個(縣)紀委的人都圍著這個事轉」。
黃安華認為,何子云不停上訪,是因為從中「嘗到了甜頭」。他說,以前對上訪的打擊力度不大,有些老百姓動不動就到北京上訪,因為他們知道,一到北京,政府就得「照顧」他們,「我上訪,你(政府)就得管我,不停上訪你就不停管我。」黃安華說,「全國都這樣。」
2018年農曆十月,何子云生病住院時,鎮上的幹部還提了一箱奶去看他。
相關材料顯示,在對何子顯做完調查之後,永州市(道縣隸屬永州)紀委和道縣紀委領導曾兩次去過何子云家中,當面向其反饋調查情況,同時做他工作,希望其息訴罷訪,但何子云不答應。
到了後期,何子云等人的上訪舉報已是公開的。當他們決定要在網上發帖時,會打電話通知縣裡和市裡的領導,「告訴他們我們要在網上發帖告何子顯了。」何子忠說,有領導曾說,他們這是威脅政府。
這樣的「無休止上訪」,讓道縣紀委覺得壓力越來越大。2019年11月下旬,永州市紀委向道縣紀委傳去一份信訪數據通報,稱道縣越級信訪舉報量「呈惡性上升態勢」,「信訪總量在高位運行」,要求道縣紀委「採取措施扭轉被動局面」。通報特別提到「越級重複網絡舉報」較突出,並舉了何子云舉報何子顯的例子,稱省紀委已受理該重複舉報124件次。
通報還提到,道縣的越級信訪舉報同比增長70%以上,在全市排名第一,接到的中紀委下轉件在全市排名也是第一。
「重大刑事案件」
2019年11月,道縣監委以何子云涉嫌誣告陷害何子顯為由,將該案作為刑事案件線索移交給道縣公安局。
接到移交材料後,道縣公安局將此作為「重大刑事案件」辦理。道縣副縣長兼公安局局長李良剛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公安機關對這個案子很慎重,為保證依法辦案,專門開會聽取了檢察機關的意見和建議。
會議記錄顯示,道縣檢察院出席人員認為,何子云的上訪分為兩個階段,前期上訪是正常履行個人權利,而後期在紀委答覆後仍不斷檢舉控告何子顯,則屬於誣告陷害。
根據刑法的規定,「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且情節嚴重的。刑法同時也提到,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構成該罪。
根據道縣紀委的調查結果,何子云舉報何子顯的內容並非全不屬實,而是大部分不屬實,小部分屬實。在何子云的供述中,既說過舉報目的是「要讓何子顯坐牢」,也曾說過「對何子顯按法律辦」,「要求上級把問題調查清楚,給老百姓一個交代」 。
何子云的代理律師劉長認為,不能以紀委後期的調查結論認定何子云的舉報屬於「捏造事實」,紀委前期認為何子云的舉報全都不實,後來認為部分屬實,說明紀委的調查結論並不完全可靠。何子顯因違紀被撤職的事實,就足以說明何子云對何子顯的舉報並非憑空捏造。
此案目前已由道縣人民檢察院起訴到道縣法院,何子云對何子顯的舉報究竟是「錯告」「檢舉失實」,還是「誣告陷害」,有待法院認定。
作為何子云「誣告陷害」一案的報案人,道縣紀委監委拒絕了南方周末記者的採訪要求。與南方周末記者通電話時,監委委員趙太華試圖將何子云被追究刑責解釋為其被何子顯「反訴」所致。但相關材料顯示,是道縣監委向公安機關移交之後,何子顯才「匿名」向公安機關報案。
何子顯本人在電話中則表示,何子云案「沒有我的事,我沒什麼說法」。
「亮劍」
何子云因上訪舉報被追究刑事責任,與道縣2018年以來要求強化「依法治訪」有關。
2014年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之後,中央強調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規範信訪工作,「依法治訪」的提法隨之出現。
道縣公、檢、法、司四部門於2018年聯合發文,要求規範辦理信訪活動中的違法犯罪案件,強化「依法治訪」,對訴求已解決到位但仍纏訪、鬧訪的人員,堅決依法打擊,決不手軟,起到「打擊一個,警示一群,教育一片」的社會效果。
2019年7月,道縣召開依法治訪宣傳動員大會,李良剛在會上強調,對涉訪違法行為要敢於亮劍,在教育、處訪、勸返過程中注意收集信訪活動中的各類違法犯罪證據,準確使用法律手段規範信訪秩序,通過嚴格依法治訪,確保信訪形勢穩定向好。
黃安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何子云之前,壽雁鎮已經有3個上訪人員被追究刑事責任,有的被判「擾亂公共秩序罪」,有的被判「故意傷害罪」,何子云是唯一一個以「誣告陷害罪」被起訴的。
黃安華還提到,其中有個七十多歲的訪民刑滿之後,仍然上訪。
永州一位從事信訪工作的官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十九大以後,中央政策發生了一些變化,強調推進信訪工作的法治化建設,它包含兩方面內容,一個是依法解決群眾的合理合法訴求,另一個是引導群眾依法表達訴求,也就是「依法治訪」。這位官員強調,「依法治訪」打擊的不是信訪本身,而是借信訪名義實施的違法行為。
對永州而言,信訪有特殊含義。
2012年,永州市發生了「上訪母親唐慧事件」:唐慧通過上訪「撬動」司法,迫使法院在審理唐慧女兒被迫賣淫案時,重判7名被告人,其中兩人被判死刑(後改判無期徒刑),4人被判無期徒刑。但唐慧堅持要求判所有7名被告人死刑,為此上訪不斷。
唐慧因擾亂單位秩序和社會秩序被處以勞教,後在媒體和律師支持下起訴原永州勞教委,最終勝訴。但爭議也隨之而來,唐慧被質疑通過上訪幹擾司法、破壞法治。
上述永州信訪系統的官員說,現在的永州,已不可能出現第二個唐慧。
在深入研究過信訪制度的中南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陳柏峰看來,由於社會矛盾多發、制度運行效率等因素,信訪工作一直處在兩難之中。從最近幾年的情況看,全國強調「依法治訪」,各地加大對鬧訪的打擊,已經成為趨勢,但他擔心這一手段被濫用,反過來破壞法治。
作為普通農民的何子云,並沒有意識到信訪政策的變化。2019年11月30日,他滿懷希望地找到一位律師,將舉報材料和借來的1萬元錢交給對方,打算對何子顯作致命一擊。後者承諾幫他「把事搞好」,保證將何子顯貪汙的事情「查實落地」。
兩天後,何子云因涉嫌「誣告陷害罪」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