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坐中三種空、頑空、無記空、真空
靜坐中容易出現空,有三個:一種叫頑空,一種叫無記空,一種叫真空。能知道這三種空,就會修行了。頑空:這個空,側重於無,它是過去很多修行人犯的通病,是造成短命的主要原因,悟空,還要悟,還有個意,有個心去悟,它不是頑空。
-
《仁王2》大太法師boss怎麼打 大太法師boss打法攻略
導 讀 仁王2大太法師boss打法攻略 大太法師是日本傳說的一種妖怪,這次在仁王2中作為boss登場,但是很家都不太清楚大太法師這個
-
印光法師 :杭州雲居山常寂光蘭若七七念佛緣起
杭州雲居山常寂光蘭若七七念佛緣起 / 印光法師 念佛一法,乃如來普度眾生之特別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之等覺菩薩,不能出於其外。下之逆惡罪人,亦可入於其中。不斷惑業,得預海會。一得往生,定證菩提。微軍老和尚有鑑於此,爰於杭垣雲居山立一蘭若,名之為常寂光。意以自他同念佛名,同生佛國。漸次進修,同得圓滿佛果耳。自微公逝世,其徒悉恪遵師命,永守成規。微軍老和尚,看到這種情形,就在杭州雲居山建立一座蘭若閒靜處,名為常寂光。意思是自他同念佛名,同生佛國。漸次進修,同得圓滿佛果。
-
道慈大和尚為普陀山法雨禪寺仁輝法師送關
普陀山佛教協會會長、普濟禪寺方丈道慈大和尚為法雨禪寺仁輝法師送關。(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協會),為發心閉關的仁輝法師送關。普陀山佛教協會副會長、法雨禪寺監院信光法師,普濟禪寺和法雨禪寺兩序大眾共同見證,隨喜讚嘆。上午7時30分,道慈大和尚在信光法師的陪同下前往關房查看閉關環境與內部設施,並叮囑仁輝法師在關中息罷萬緣,攝身攝念,精進修行,力爭剋期取證,得大成就。
-
弘一法師格言別錄,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弘一法師《格言別錄》7、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弘一法師《格言別錄》8、我們即使有十分福氣,也只好享受三分,所餘的可以留到以後去享受;諸位或者能發大心,願以我的福氣,布施一切眾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
禪修靜坐,別忘了古人智慧,特別是《六祖壇經》惠能大師的教誨!
禪修靜坐,就是或求安心,或求佛道,所謂的佛道,就是成就無上的覺悟,那就別忘了古賢聖人留下的智慧,這一點在我國史上都有相關記載。特別是中國佛家第一部以「經」為著作的《六祖壇經》慧能大師的教誨。壇經記錄,在唐中宗神龍元年,國師慧安及神秀大師受邀入宮問道,兩位即極力推薦了惠能大師。太后武則天即下詔書派遣薛簡去求法。《六祖壇經》原文:薛簡曰:「京城禪德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未審師所說法如何?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云:『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何故?
-
普賢菩薩聖誕—仁山法師
東漢時期的某一天,隱士蒲公入山採藥,見一隻野鹿,「追之絕頂而無蹤」,緊接著天空中迴響起天籟之音,五彩的雲海中,出現了一頭長著六根長牙的白象,象背上還馱著一位相貌莊嚴的人。蒲公疑惑不解,特向當時從西天來華的天竺僧人寶掌請教,寶掌告訴他說:「此是普賢瑞相,於末法中守護如來,現相於此,化利一切眾生。」
-
大勢至菩薩聖誕—仁山法師
《觀無量壽經》中說:「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又說:「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威德示現次觀大勢至菩薩。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側塞空中,坐蓮華座,演說妙法,度苦眾生。
-
仁清法師:《認識心性 速證法身》之萬法皆空
「萬法」即諸法、即一切法。而「法」分兩類,一類是指佛法的法,含有道理、方法、規則之意。而「萬法皆空」之法,則是「軌持」之意,「指能夠在一定範圍內、保持一定自相的事物」。佛教對這些森羅萬象的諸法,有好多不同的分類方法,有「心法、色法」的二分法,有《百法明門》的「五位百法」的分法,有《俱舍》的「七十五分法」,有《成實》的「八十四分法」……「萬法皆空」之「空」,則是指萬法的「自性不存在」,而不是指它們的「自相不存在」,即萬法之「空」,不是「事相空」,不是「頑空」、不是「斷滅空」。
-
宏圓法師: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所以說息下狂心就是菩提,《楞嚴經》上說的非常清楚:「狂心若歇,歇即菩提」。現在我們既然明白了識蘊本來不是真實的,因為妄動而起,只要我們一覺,就把它照破,轉過來之後,識蘊就變成我們本來的面目了。就像波浪,停下來就是水,轉識成智,我們說轉煩惱為菩提,歇下來就見到我們的性德了。只要風停下來,波浪就是水,狂心只要歇下來就是菩提。
-
仁清法師:「復云何業?補特伽羅地獄壽命而無中夭」
補特伽羅地獄壽命而無中夭。」哪一種眾生墮落地獄以後,比方說他墮落了一個八大地獄,這個八大地獄裡面可以是八萬四千大劫,八萬歲的壽命,他到那邊以後命不中夭。命不中夭是什麼意思?他在那裡面萬壽無疆,就活八萬四千歲,那種長壽,痛苦無量,就這個意思。這個能明白吧?地獄眾生墮落地獄的時候,他也有壽命長短,應該是活八千歲,結果他進去後就活了個八千歲,活的真正裝,一直在受苦啊。
-
心景兩無著,暢懷方登臺
百度方才知,「心如止水」出自《水調歌頭》:心景兩無著,情物豈能移。超然遠覽失笑,名利苦紛馳。一品官資榮顯,百萬金珠豪富,空自喜家肥。會得個中理,川泳與雲飛。靜中樂,閒中趣,自舒遲。心如止水,無風無自更生漪。已是都忘人我,一任吾身醒醉,有酒引連卮。萬法無差別,融解即同歸。
-
學文鈔:若無誠心,即難獲益,是自障蔽,非菩薩咎
2019年已過317天 慎勿放逸《印光法師文鈔》——三編補·上堂法語廿一原文節選:菩薩清涼月 遊於畢竟空眾生心水靜 菩提影現中菩薩念念欲度眾生,眾生心心憶念菩薩,猶如兩鏡交含,千珠互現,感應道交,自蒙濟度。
-
無住禪師說靜坐觀心識真我出六道論
十方世界,一切菩薩摩訶薩,或在佛剎或人間,或在天界或餘道,或為因地或果地,當知大乘空性義,是佛根本義,第一義,無上義.=========================================空為智,空為心,知世幻,知身幻,六道離,苦海出.
-
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四句話,看了你會受用一生,大安法師開示
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四句話,看了你會受用一生,大安法師開示。佛陀釋迦牟尼佛放棄王子的地位,拋棄人間的榮華富貴。跟隨很多人學道修行,都沒有找到宇宙人生的真理,最後修到非想非非想處,認為不是究竟,也放棄了。隨後的雪山六年苦行,也沒有找到真理,接受了牧女的供養後,在菩提樹下,靜坐七天七夜,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開始了長達49年的講經說法,渡化了很多眾生。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四句話,看了你會受用一生: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金剛經》裡的一句話,當年六祖慧能大師,就是聽到這句話而大徹大悟的。大安法師開示應無所住,就是一切不住。若能一切不住,即是實相境界。
-
超度先人的正確打開方式—仁山法師
>如果是真正發心超度過世的人是像婆羅門女這樣怎樣啊捨得儘可能舍財修福就是哪怕你參加的這個法事假設主持的法師不是很有道行法師也不是很如法但是你能舍財修福供養三寶僅僅是這舍財修福這一個環節就足以利益先亡了看來這福力是有限的所以 進一步要以願力去守護這是《地藏經》上所講的很明顯的超度方法那後面的種種案例中舉出很多以這樣以那樣無一例外
-
《論語》求知|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4.4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譯文】楊伯峻先生譯文:孔子說:「假如立定志向實行仁德,總沒有壞處。」錢穆先生試譯:先生說:「只要存在在仁了,他對人,便沒有真所厭惡了。」陳曉芬譯文:孔子說:「如果立志於仁,就沒有惡行了。」
-
靜坐、站樁的時候無法入靜怎麼辦?
1、靜坐是否必須盤腿?答:盤腿不是必須的,以身體的中正、放鬆為核心要領。如果雙腿筋骨過於僵硬,還要強行盤腿,導致整個靜坐過程當中注意力完全在腿上,那麼便不如不盤,自然端坐即可,脊椎打直,雙手掐子午決自然下垂,雙腿著地,膝蓋與腳尖朝前,身、心均要保持放鬆。不過話又說回來,通過靜修和練功把身體筋骨練軟,能夠比較輕鬆地進入雙盤狀態以後,對身體氣脈的疏導與流通會有助益。
-
山嶼·西山著在售價格為:53000元/平方米
山嶼·西山著53000元/平方米。綠化率30%。主力戶型為225平4居。物業費:6.88元/㎡·月。容積率1.68。山嶼·西山著帶裝修交房。共1324戶。山嶼·西山著項目為多層,小高層。項目共38棟樓,暫無資料。敬請關注。山嶼·西山著售樓處電話為:400-698-8066 轉 867981。
-
南陽家鄉味兒 鎮平手工空心掛麵:空心沒那麼玄乎,面是真的好吃……
村口就是一家名為古韻面業有限公司的手工空心掛麵廠。這是一對年輕夫妻操持的企業,規模不大,卻也是手工掛麵的傳承者之一。企業負責人趙傑從父輩開始製作空心掛麵,他自己也已經有了14年的製作經驗。趙傑解釋,其實我們看到的大部分麵條都有空心,但因為空心不是貫通整根麵條的,所以在橫截面上就有的能看到,有的看不到。趙傑在展示掛麵穿針手工製作這麼細的掛麵已經不易,空心是怎麼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