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與製作人》三年,一部乙女遊戲的奮鬥史

2020-12-16 鈦媒體APP

文 | 競核

「你別跑啊,價格可以再商量,我問下對方,你再等等…」一位駐守在東方藝術中心的黃牛,緊追在筆者身後氣喘籲籲地說。

可算是花了老大勁兒,才甩掉他。某位同行說,評價一場演出是否受歡迎,就看場外黃牛人數多不多。

筆者親測後覺得,單看人數多寡未免有些偏頗,理應再加上黃牛倒騰票的決心與耐心。

這是發生在12月12日晚上6點多,東方藝術中心正門的一幕。當晚7點15分,《戀與製作人》三周年音樂會《戀與流年》正式上演。

讓音樂跟玩家「戀愛」

場內近800名觀眾,無一例外都是戀與的忠實玩家。

她們或是受官方直接邀約,或是在遊戲內通過限量抽取獲得入場券的幸運兒。坐在劇場後排,筆者一眼望過去,不乏身著公主服、洛麗塔的小姐姐。

隨著場務低沉清脆的倒計時聲:「3、2、1….帷幕拉開。」劇場舞臺中央,上海愛樂樂團的藝術家們已準備就緒。當指揮家揚起指揮棒,《Rosy Mirror》音樂頓時充溢著整個劇場。

接著一首首玩家們喜愛的經典遊戲音樂沿著劇情時間線輪番上演,如《抉斷》、《長夢》、《無限未來》等遊戲BGM,和《甜蜜共犯》、《時間之間》、《湛藍溫度》、《暗夜花火》以及《破光而至》5首角色個人曲共計23首曲子。

演出過程中,樂器之豐富和音樂層次之綿密,令劇場內不時響起陣陣掌聲。偶爾,聲優老師調侃式對話,也逗得玩家們笑出了聲。

當第二季《未來之後》《黑暗叢林》等曲目響起,架子鼓、吉他等電子音尤為抓耳,與交響樂互相追逐,獻上了充滿新意和享受的演奏。

每當個人角色曲結束時,聲優老師們也會依次登臺上演一段精彩的小劇場演繹。這也是劇場中為數不多的「搞笑時刻」。

在濃濃的愛意中,接近2個小時的音樂會圓滿結束。筆者了解到,本次音樂會在B站全程直播,最高人氣超過123萬,公屏中飄過的「不要啊!捨不得!」「明年再見」傳達了玩家的不舍與認可。

玩家們的心緒很容易理解,畢竟這是玩家跟戀與一年一度的現實邂逅。在筆者看來,玩家們大可移情別戀,要知道從去年初《傾心戀曲》音樂公布後,戀與已創作出50多首原創音樂。

如果聽音樂,能夠暫緩大家內心的不舍,那就戴上耳機再度邂逅吧。

經過三年沉澱,《戀與製作人》音樂已具備獨特的風格和調性。它是一種典型的,從內部突破尋找跟玩家羈絆的實例。

3年進化,重新站在起跑線

可這並非是疊紙遊戲向內找,修煉內功的孤例。

就遊戲本身而言,今年7月份,開啟了《戀與製作人》第二季主線劇情,新的劇情內容、約會互動等不斷豐富玩家遊戲體驗。

與此同時,疊紙遊戲還在玩法上不斷創新,在遊戲系統中增加的手帳玩法、陪伴時鐘,到技術挑戰加入AR相機、動態界面等。

如果要為疊紙遊戲上述行為提煉關鍵詞,「情感」「新鮮感」或許相對較為貼合。

北美任天堂高管託尼·哈曼認為:「遊戲本身沒有情感,只是0和1的組合,是被製造的幻覺。真正重要的靈感…單靠努力,最多只能創造出二流中的一流作品。」

疊紙更新主線劇情、創新玩法,用意自然是要營造、加深、鞏固玩家與他的情感羈絆。

某種程度上,我們甚至可以說,是疊紙《戀與製作人》奠定了乙女向手遊的特質:圍繞愛情的情感表達。

在遊戲內,戀與一直在內容、玩法、技術等三方面做嘗試突破,由此衍生出諸多付費點,比如生日活動邀約、金幣消耗等。

至於遊戲外,戀與早已涉足動畫、聲優直播,推出周邊產品等多項舉措。拿《戀與製作人》動畫舉例,其於7月15日在全球同步播出,僅在中國大陸地區播放量超1億次。

圍繞戀與遊戲本體,疊紙採取的策略是「深挖糧,緩稱王」。目的很明確,藉由多種文創產品,服務好核心玩家。

有一說一,疊紙最大膽的地方在於遊戲本體外的一系列探索。

前文所述《戀與流年》三周年音樂只是其一;跟上海GIR主題遊戲館合作開發的大型線下沉浸式戀愛遊戲是其二;《戀與製作人》劇情解謎遊戲盒《記憶深處》是其三。

當然,令筆者最興奮的莫過於《戀與製作人》劇情解謎遊戲盒以及原聲音樂集《戀與製作人:印記》。

可以說,疊紙提供了一站式綜合體驗,筆者想玩的、想聽的都有。

誰能打造下一個爆款

如今《戀與製作人》,很難再說它只是一款單純的遊戲。

回顧《戀與製作人》上線之初,該作曾憑藉亮眼的表現引得市場廣泛關注:上線第13天衝進iOS暢銷榜前10;上線30天全平臺流水超過2億元。

另據競核了解,上線至今,累計註冊用戶逼近1億。可以這麼說,正是得益於《戀與製作人》上述高光表現,引得後續一大波女性向手遊前赴後繼湧入,也讓女性向賽道具備了新的想像空間。

過去三年來,中國遊戲市場、用戶規模增速放緩。相較之下,女性遊戲用戶增速一枝獨秀。

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遊戲用戶規模達6.5億,環比增長0.31%,其中女性遊戲用戶規模達3.6億,環比增長17.05%,佔比達55%。

與此同時,受疫情催化,整體遊戲銷售收入環比增長25.2%,女性遊戲銷售收入環比增長49.5%,達到192.4億元。

假設市場增速不出現大幅波動,2020年女性遊戲銷售收入有望達到770億元。顯然女性遊戲市場極富潛力及前景。

一面是女性遊戲用戶規模、整體大盤強勁增長。另一面則是,女性用戶ARPU顯著低於平均水平,僅為整體用戶ARPU值的一半。

參考發達國家,如美、日、韓等國女性遊戲用戶付費值,預計中國女性遊戲用戶ARPU仍有3、4倍的增長空間。

眼下國內市場,MOBA、FPS、MMORPG等大品類,存在頭部一兩款產品贏家通吃的現象。

而在女性遊戲用戶強勁增長的背景下,或許掘金女性向仍是為數不多的選擇。像群像育成、擬真養寵、女尊成長、消除融合、偶像養成等品類中都有望誕生大爆款。

過去疊紙遊戲在女性向賽道上可謂是一家獨大。隨著頭部遊戲大廠紛紛加碼,未來的競爭勢必會愈發激烈。

至於誰能最終跑出來,就讓產品自身來說話吧。

相關焦點

  • 《戀與製作人》背後的頭部乙女遊戲的IP產業鏈如何建成?
    《戀與製作人》三年:女性玩家與遊戲共同成長2017年12月14日,《戀與製作人》在iOS首發,上線不足一個月,安裝量就已經突破了700萬。根據Gamelook當時的分析,預測其DAU超過400萬,月流水或超3億元。這是女性向遊戲第一次在國內引發震動。
  • 《戀與製作人》推出第二季,這款國產乙女手遊上線近三年依舊領航?
    《戀與製作人》已經上線3年,但每當有新活動或新動作時,又總能在暢銷榜單前列看到它的名字。不僅如此,目前微博話題#戀與製作人#的閱讀量高達77.9億次,討論度也遠超一般的遊戲。而在7月16日,這款上線三年的乙女向遊戲推出了版本大更新,並採用了遊戲界少見的「第二季」形式,再次在國內女性向手遊市場扔下一顆「重磅炸彈」。
  • 《戀與製作人》推出第二季,這款國產乙女手遊上線近三年依舊領航
    而在7月16日,這款上線三年的乙女向遊戲推出了版本大更新,並採用了遊戲界少見的「第二季」形式,再次在國內女性向手遊市場扔下一顆「重磅炸彈」。一、《戀與》第二季有多火?二、超20萬字全新文本、遊戲玩法升級,《戀與製作人》第二季帶來新驚喜回到遊戲本身,《戀與製作人》在遊戲上線的第三年,推出國內手遊少有的「第二季」,又在遊戲內容上進行了哪些突破?首先當然是遊戲劇情。
  • 《戀與製作人》三周年,頭部乙女遊戲的IP產業鏈如何建成?
    《戀與製作人》三年:女性玩家與遊戲共同成長2017年12月14日,《戀與製作人》在iOS首發,上線不足一個月,安裝量就已經突破了700萬。根據Gamelook當時的分析,預測其DAU超過400萬,月流水或超3億元。
  • 《戀與製作人》三周年 頭部乙女遊戲的IP產業鏈如何建成?_遊戲頻道...
    這是女性向遊戲第一次在國內引發震動。《戀與製作人》是典型的「乙女遊戲」,玩家以女主角的身份負責經營一家影視製作公司,邂逅不同類型的男生,並與他們培養感情。  在日本遊戲中,乙女向與萌向、公主系、腐向等同屬女性遊戲的分支,它們的操作普遍比較簡單,尤其是乙女向,大多是靠文字來推動,遊戲的過程與閱讀一本戀愛小說無異,核心就是劇情和角色。
  • 乙女遊戲浪潮前,《戀與製作人》動畫來襲
    網視導讀:2017年出世的現象級手遊《戀與製作人》終於在2020年迎來了動畫化公開。2020年,國內乙女向手遊市場已經被各大廠商盯上,而這應當是國內首檔乙女向遊戲改編的動畫,在《戀與製作人》的遊戲劇情正在掀起新篇章的現在,或許也是《戀與製作人》希望對自己打上的一針強心劑。
  • 乙女遊戲《戀與製作人》:關乎愛的故事更要精雕細琢
    他們只是想用心做一款能被人喜歡的乙女遊戲筆者通過戀與官博長文了解到,戀與項目組裡大都是資深乙女玩家,他們懷著對乙女遊戲的熱愛,成立了「戀與項目組」,希望能做出一款「我們每個人都夢想著能做一個被人喜愛的乙女遊戲」,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願望將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凝聚在一起,就此開啟《戀與製作人》故事的篇章。
  • 從乙女向遊戲出發,聊聊《戀與製作人》的成功
    《戀與製作人》的火爆使人們重新認識了「女性向遊戲」幾個字。"女性向遊戲",或者說"乙女遊戲",即指專門針對廣大女性製作開發的遊戲,從現在業內的乙女向遊戲作品來看,現在的乙女遊戲包含但不限於傳統的「文字戀愛冒險遊戲」(AVG)。需要注意的是,「乙女遊戲」中的「乙女」並不單單指十幾歲的少女玩家。
  • 《戀與製作人》動畫撲街?國民級別乙女遊戲,改編動畫一敗塗地!
    說起《戀與製作人》,可能大家第一時間都會想起一款國產遊戲。其實今年七月這款國產遊戲改編的同名動畫已經在企鵝視頻播出,可令人詫異的是,號稱有千萬用戶的《戀與製作人》,改編成動畫收視竟然撲得可憐,製作組設定的「一億播放量」小目標,遲遲未能完成。為什麼《戀與製作人》開播近一個月了,播放量依然不理想呢?
  • 《戀與製作人》動畫撲街?國民級別乙女遊戲,改編動畫一敗塗地
    說起《戀與製作人》,可能大家第一時間都會想起一款國產遊戲。其實今年七月這款國產遊戲改編的同名動畫已經在企鵝視頻播出,可令人詫異的是,號稱有千萬用戶的《戀與製作人》,改編成動畫收視竟然撲得可憐,製作組設定的「一億播放量」小目標,遲遲未能完成。為什麼《戀與製作人》開播近一個月了,播放量依然不理想呢?
  • 戀與製作人:「國產乙女向動畫」開播,中配評分高於日配?
    在4月新番中,《轉生成為了只有破滅flag的邪惡大小姐》在各種動漫中突出重圍,也讓乙女向的動漫給宅男們大開眼界。而國漫中也有一部乙女向的動漫開播,而且還是由超高人氣的遊戲改編,名叫《戀與製作人》。《戀與製作人》這部動畫是由遊戲改編而來,原本在中國的市場上就很少出現純乙女向的作品,大多都是瑪麗蘇、大女主之類的作品,但疊紙公司製作的乙女遊戲《戀與製作人》卻大受歡迎,讓國內乙女向的遊戲大批湧現。
  • 只知《戀與製作人》?再推薦幾款乙女遊戲,滿足你一切少女幻想!
    相信很多玩家都玩過戀與製作人,這是一款深受廣大玩家喜愛的面向年輕女性玩家的休閒戀愛遊戲。遊戲中玩家可以和主人公發微信,打電話,在加上四大主人公溫柔的聲音帥氣的臉。吸引千萬女性玩家。除了這款乙女戀愛養成遊戲外,今天就讓手遊達人小編為大家推薦幾款櫻花妹們愛玩的乙女遊戲吧!
  • 乙女新番《戀與製作人》,溢出屏幕的少女心,集美你的老公來了
    「除了你,我誰都不喜歡」~沒錯,這就是少女戀愛遊戲大IP《戀與製作人》中轟動少女心的臺詞之一現今動畫版也出來了,接下來請把腦子放到一邊,和我來看看這部7月新番吧。《戀與製作人》這部手遊改編的新番,主要講的還是和遊戲中的內容差不多,
  • 動畫版《戀與製作人》遇冷:國產第一乙女遊戲「漫遊聯動」宣告失敗?
    ——當得知《戀與製作人》的動畫版上線在即,一位玩家在評論區激動地敲下了這句留言。然而誰也沒有預料到,自7月15日在騰訊視頻開播算起,上線兩周有餘的《戀與製作人》動畫卻依然在熱度和口碑上不溫不火,遠遠低於市場此前的預期。這款全球累計超過9000萬次下載量,號稱中國最受歡迎的少女戀愛遊戲,在女性玩家心中的地位已無需贅言。
  • 今天讓我們聊聊國產乙女遊戲改動漫——《戀與製作人》
    大家好,我是鄧喜,不是凳子的鄧,卻是喜氣的喜,大家也可以叫我燈芯,今天給大家嘮的是這部很多人都聽說過的遊戲《戀與製作人》,有網友說這是部懸疑推理血腥異能番,不過這動漫沒更新完,遊戲小編也沒玩過,所以小編就不知道他說的對不對,不過這不是啥問題,讓我們開始嘮嘮吧。
  • 開播兩周播放量近2000萬,從《戀與製作人》動畫看乙女手遊的IP進化之路
    微博上,「戀與」動畫開播的消息引起了不小反響,「戀與製作人動畫」還一度在夜間11點來到熱搜榜的24名。隨著《戀與製作人》動畫的開播,觀眾的「記憶之匣」也被一同打開。「感覺就像是重新玩了遊戲一樣」、「之前遊戲就喜歡,終於等到動畫了,太難了」……玩家們紛紛用彈幕、評論抒發著自己的情緒,或慨嘆或懷戀。
  • 乙女向遊戲《戀與製作人》BGM疑似抄襲日劇 我的超能力是改編_遊俠...
    最近,女性向氪金遊戲《戀與製作人》異常火爆,甚至一度在App Store免費遊戲排行榜中超越《王者榮耀》下載量達到了近30萬;另外在微博中該遊戲也成為了熱門話題,微博顯示#戀與製作人#目前在遊戲話題中熱度最高,在4.2億閱讀量的情況下擁有1.3萬個帖子並俘獲2.9萬粉絲。
  • 戀與製作人:女主遭人暗算,四位男主是「超能力者」,乙女成懸疑
    戀與製作人作為國產乙女遊戲大作,前不久就出了一部動漫。一部乙女遊戲改編而來的動漫《戀與製作人》,一經播出不僅博得了粉絲的喜歡,還讓不少不熟悉遊戲的觀眾對動漫產生了興趣。作為第一部國產乙女遊戲改編的動漫,由MAPPA製作,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菜菜子反覆確認了幾遍,真的是菜菜子認識的那個製作公司嗎?
  • 戀與製作人:即便動畫化了,遊戲人氣卻大不如前
    ——許墨《戀與製作人》 文/速遞君 《戀與製作人》是蕪湖疊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2017年12月20日發行的一款面向年輕女性用戶的戀愛遊戲,而這這個7月,《戀與製作人》推出了動畫,相信很多喜歡這個遊戲的小夥伴都有了解過,不過我們今天來聊的是《戀與製作人》這款乙女向遊戲。
  • 《戀與製作人》x MAPPA動畫化決定PV爆出 動畫化對乙女遊戲意味著...
    7月8日,@戀與製作人動畫微博帳號發布了一則《戀與製作人》(下文簡稱「戀與」)動畫化決定PV,公開宣布戀與動畫化決定。戀與製作人動畫製作信息作為國內首款引爆女性市場的原創乙女遊戲,動畫化對戀與而言是搭建IP架構的重要一步。借力動畫布局泛娛樂IP產業鏈戀與依託遊戲的火爆已成為一個極具開發潛力的泛娛樂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