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女遊戲《戀與製作人》:關乎愛的故事更要精雕細琢

2021-01-15 17173遊戲網

【17173整理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8年8月10日《戀與製作人》(以下簡稱「戀與)官方微博發布了一篇長文《致每一位製作人:這是我們的開始,這是我們的故事》,首次向玩家分享遊戲3年間的創作歷程和《戀與製作人》項目組背後的故事。

他們只是想用心做一款能被人喜歡的乙女遊戲

筆者通過戀與官博長文了解到,戀與項目組裡大都是資深乙女玩家,他們懷著對乙女遊戲的熱愛,成立了「戀與項目組」,希望能做出一款國產原創乙女手遊。「我們每個人都夢想著能做一個被人喜愛的乙女遊戲」,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願望將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凝聚在一起,就此開啟《戀與製作人》故事的篇章。

(戀與製作人官博長文部分內容)

彼時,2014年的國內遊戲市場正處於高速增長期,遊戲市場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2014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14年的移動端遊戲女性用戶佔比僅有24.9%,遊戲市場依舊是男性的天下,因此大量的資金流入以MOBA、FPS、電子競技類等被行業視為未來發展方向的重度手遊研發板塊,乙女遊戲始終是個小眾的品類。

對大多數遊戲廠商而言,2014年是一個摩拳擦掌、跑馬圈地的遊戲黃金時代,研發以男性用戶為主的重度競技手遊無疑是個正確的決定;而對決定做乙女遊戲這個冷門品類的戀與團隊而言,前面的路卻並不明朗:當時國內乙女向遊戲市場尚處於空白階段,幾乎沒有任何相關領域的用戶研究和市場經驗可以借鑑,此外由於大眾普遍對乙女遊戲缺乏認知了解,使得幾乎沒有人關注國內的這個遊戲品類,也沒有人對國產乙女手遊抱有太大的信心。

國內乙女手遊未來會變得更好嗎?那個時候的戀與團隊也無法給出答案,只是懷揣著對乙女遊戲的喜愛及期望,開始了從零到一的創作之路。

(戀與製作人官博長文部分內容)

從第一位男主形象設計的開工,到《戀與製作人》正式公測,戀與團隊花費了3年的時間對遊戲的每一處小細節反覆修改打磨,只為走到玩家面前的「他們」足夠承載遊戲「愛與陪伴」的期望。

在男主形象設計方面,為了呈現出每一位男主獨一無二的性格特質,畫師常常要一連改十幾個版本的畫稿;有時戀與團隊也會為了人物細節爭論不休:霸道總裁李澤言要不要點顆淚痣呢?超能特警白起的眼角帶條小傷疤是不是更能體現人物的職業特質呢......

透過戀與官博披露的男主形象設計畫稿,我們發現原來從零到一的創作過程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容易,不斷創造、不斷推翻、不斷修改、不斷完善的過程挑戰的是整個團隊的耐心與堅持。

一夜爆紅之後,他們坦言也曾陷入迷惘

戀與團隊第一次意識到自己開發的遊戲火了,是在《戀與製作人》上線幾天後,他們在微博上看到各種各樣的同人文、同人圖片開始傳播起來。

與此同時,他們也面臨著遊戲一夜爆紅給團隊運營能力帶來的考驗。

2018年新年伊始,大量不斷湧入的玩家致使遊戲伺服器接連崩潰,遊戲官方不得不發布通告宣布緊急停服並加急進行系統維護。#戀與製作人進不去#的微博話題被刷上了微博熱搜榜。

春節期間,一則由第三方廣告公司製作、未經團隊嚴格審核的戀與新春廣告一經發布,便再一次將戀與推向了風口浪尖。

……

這個年輕的90後團隊面對一夜爆紅帶來的諸多壓力陷入了迷惘,他們坦言,由於戀與是公司第一款獨立運營的遊戲,且團隊缺乏經驗,使得他們在過去的時間裡犯了不少的錯誤,也讓戀與玩家承受了很多的委屈。

(戀與製作人官博長文部分內容)

然而,「不成熟」並不是用來推諉的藉口。戀與團隊一直在不停思考怎樣才能更快地成長起來,做的更好,也在嘗試著在遊戲、運營等層面不斷改進,不斷優化:在玩法上,簡化遊戲繁瑣重複的操作步驟,玩家可以一鍵完成對「羈絆」的升級;在運營上,建立了@戀與製作人小趴微博,加強與玩家的溝通與互動。

「再給我們一點點信心,一點點期待。相信我們會足夠優秀、足夠強大,做出足夠優秀的遊戲內容和體驗,讓你們都能驕傲、安心地站在我們身後」,這是戀與項目組在戀與官博發布的微博長文中給玩家們的承諾。

戀與項目組還能把遊戲運營得更好嗎?筆者作為一個遊戲媒體從業者亦不敢妄下結論。《戀與製作人》作為一款火爆社交平臺的現象級手遊,擁有巨大體量的同時自然也會承受更多的非議。對於大體量的現象級手遊而言,再成熟的運營模式也無法規避所有的風險,在這一點上,「不成熟」不算是戀與項目組的致命傷,未來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空間。

真正困擾《戀與製作人》發展的問題在於戀與玩家對遊戲氪金的接受度上,這也是《戀與製作人》月獨立設備數逐月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筆者認為,遊戲氪金是每一款原創遊戲都無法避免的問題。氪金是遊戲維持日常運營及後期研發升級所需資金的重要來源,《戀與製作人》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嘗到的應該不單單只是螃蟹的肥美,還有過去、現在、未來在女性向領域探路所要付出的高昂的試錯成本。不比標準流水線上產出的遊戲產品,只需保持重複就可以減少出錯的成本,一款原創手遊每一次創新、每一次改進都意味著巨額的研發投入。

因此,相比解決遊戲氪金的問題,我們更期望戀與項目組能在一次一次的試錯中累積經驗,降低試錯成本的同時給玩家帶來更高品質的遊戲產品。

愛與陪伴,從遊戲裡來,再延伸到現實中去

筆者注意到,戀與官博的長文《致每一位製作人:這是我們的開始,這是我們的故事》也引起了很多玩家的情感共鳴。一位玩家在評論區分享了自己從考完研到進外企五百強工作一路有自己喜愛的男主陪伴的成長曆程,眾多玩家紛紛跟帖回復講述了自己與遊戲之間的溫暖故事。

感謝你們,帶給我們這麼好的他們」,這是玩家給花費3年時光用心做遊戲的戀與團隊最好的回饋。由此,我們也得以明白,乙女遊戲玩家並不是大眾印象中傻白甜,終日沉浸戀愛幻想的女性,從《戀與製作人》這裡,我們看到的是玩家身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以及無論經歷了什麼,卻能始終保持著一顆追求愛與美的珍貴少女心。

《戀與製作人》四位男主與其說是女生們理想中的白馬王子,不如說是現代女性平凡生活中的英雄夢想。他們光芒萬丈的形象背後都有著具體可感的精神支撐,比如大明星周棋洛身上努力樂觀的優秀品質,總裁李澤言對待工作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警察白起堅決捍衛正義的光榮使命,教授許墨引發的對人類歷史和社會的深刻思考……

這些優秀的人物特質以遊戲為媒介傳遞給玩家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戀與玩家曾以周棋洛的名義向中國自閉兒童關愛基金捐款,以李澤言的名義聯合免費午餐公益機構向偏遠山區兒童捐獻愛心午餐,以許墨的名義聯合畢業後公益圖書室發起捐贈閒置書的公益活動。從戀與玩家這裡我們欣慰地發現,愛的形式是多樣且可以傳遞下去的,即使是玩家對遊戲人物的喜愛,也可以發光發熱,通過公益的形式感染給社會上更多的人。

時間撥回2014年,戀與項目組裡的一群年輕夥伴大概還料想不到手中這個令他們飽受折磨卻又不忍割捨的乙女遊戲夢想今後會在國內甚至是韓國市場上取得怎樣耀眼的成績,他們唯一知道的是,這是一個關於愛與夢想的遊戲,一定要精雕細琢,做到最好。而恰恰正是少年不問前路的一腔孤勇加之匠人般日以繼夜的堅持,成就了《戀與製作人》。

【編輯:17173小明】

相關焦點

  • 乙女遊戲浪潮前,《戀與製作人》動畫來襲
    網視導讀:2017年出世的現象級手遊《戀與製作人》終於在2020年迎來了動畫化公開。2020年,國內乙女向手遊市場已經被各大廠商盯上,而這應當是國內首檔乙女向遊戲改編的動畫,在《戀與製作人》的遊戲劇情正在掀起新篇章的現在,或許也是《戀與製作人》希望對自己打上的一針強心劑。
  • 《戀與製作人》背後的頭部乙女遊戲的IP產業鏈如何建成?
    《戀與製作人》是典型的「乙女遊戲」,玩家以女主角的身份負責經營一家影視製作公司,邂逅不同類型的男生,並與他們培養感情。在日本遊戲中,乙女向與萌向、公主系、腐向等同屬女性遊戲的分支,它們的操作普遍比較簡單,尤其是乙女向,大多是靠文字來推動,遊戲的過程與閱讀一本戀愛小說無異,核心就是劇情和角色。
  • 從乙女向遊戲出發,聊聊《戀與製作人》的成功
    《戀與製作人》的火爆使人們重新認識了「女性向遊戲」幾個字。"女性向遊戲",或者說"乙女遊戲",即指專門針對廣大女性製作開發的遊戲,從現在業內的乙女向遊戲作品來看,現在的乙女遊戲包含但不限於傳統的「文字戀愛冒險遊戲」(AVG)。需要注意的是,「乙女遊戲」中的「乙女」並不單單指十幾歲的少女玩家。
  • 《戀與製作人》三周年,頭部乙女遊戲的IP產業鏈如何建成?
    同時,女性玩家通過二次創作和同人文化在遊戲傳播中的能力不容小覷,通過遊戲的長線運營,能夠實現社交化、圈層化,最終形成遊戲自身的「護城河」,《戀與製作人》正是其中的一員。經過三年的深耕,《戀與製作人》已經從一款乙女遊戲,變成一款集合了社交、情感、互動式體驗的產品,形成了自有文化圈層,當之無愧的乙女遊戲第一IP。
  • 《戀與製作人》三周年 頭部乙女遊戲的IP產業鏈如何建成?_遊戲頻道...
    而《戀與製作人》毫無疑問是其中的佼佼者,無論是幾位男生角色設定中的魅力塑造,以及夏磊、阿傑、吳磊、邊江、趙路五位資深配音演員的聲音加成,還是故事劇情、創作上的不斷創新,讓《戀與製作人》收穫了極高的人氣。  七麥數據顯示,自《戀與製作人》上線以來,一直高居模擬類免費遊戲排行榜的前列,而據官方透露,遊戲上線至今,已擁有近1億註冊用戶。
  • 戀與製作人:「國產乙女向動畫」開播,中配評分高於日配?
    在4月新番中,《轉生成為了只有破滅flag的邪惡大小姐》在各種動漫中突出重圍,也讓乙女向的動漫給宅男們大開眼界。而國漫中也有一部乙女向的動漫開播,而且還是由超高人氣的遊戲改編,名叫《戀與製作人》。《戀與製作人》這部動畫是由遊戲改編而來,原本在中國的市場上就很少出現純乙女向的作品,大多都是瑪麗蘇、大女主之類的作品,但疊紙公司製作的乙女遊戲《戀與製作人》卻大受歡迎,讓國內乙女向的遊戲大批湧現。
  • 《戀與製作人》動畫撲街?國民級別乙女遊戲,改編動畫一敗塗地!
    說起《戀與製作人》,可能大家第一時間都會想起一款國產遊戲。其實今年七月這款國產遊戲改編的同名動畫已經在企鵝視頻播出,可令人詫異的是,號稱有千萬用戶的《戀與製作人》,改編成動畫收視竟然撲得可憐,製作組設定的「一億播放量」小目標,遲遲未能完成。為什麼《戀與製作人》開播近一個月了,播放量依然不理想呢?
  • 《戀與製作人》動畫撲街?國民級別乙女遊戲,改編動畫一敗塗地
    說起《戀與製作人》,可能大家第一時間都會想起一款國產遊戲。其實今年七月這款國產遊戲改編的同名動畫已經在企鵝視頻播出,可令人詫異的是,號稱有千萬用戶的《戀與製作人》,改編成動畫收視竟然撲得可憐,製作組設定的「一億播放量」小目標,遲遲未能完成。為什麼《戀與製作人》開播近一個月了,播放量依然不理想呢?
  • 乙女新番《戀與製作人》,溢出屏幕的少女心,集美你的老公來了
    「除了你,我誰都不喜歡」~沒錯,這就是少女戀愛遊戲大IP《戀與製作人》中轟動少女心的臺詞之一現今動畫版也出來了,接下來請把腦子放到一邊,和我來看看這部7月新番吧。《戀與製作人》這部手遊改編的新番,主要講的還是和遊戲中的內容差不多,
  • 鵝廠也要做乙女遊戲了,會是下一個《戀與製作人》嗎?
    自從2018年初《戀與製作人》突然爆紅,原本只是小眾市場的乙女遊戲,開始被資本和玩家被大量關注,各位太太們也是卯足了勁為老公們氪金花錢
  • 今天讓我們聊聊國產乙女遊戲改動漫——《戀與製作人》
    大家好,我是鄧喜,不是凳子的鄧,卻是喜氣的喜,大家也可以叫我燈芯,今天給大家嘮的是這部很多人都聽說過的遊戲《戀與製作人》,有網友說這是部懸疑推理血腥異能番,不過這動漫沒更新完,遊戲小編也沒玩過,所以小編就不知道他說的對不對,不過這不是啥問題,讓我們開始嘮嘮吧。
  • 中日合作乙女新番《戀與製作人》上映,Evol的故事終於不用氪金了
    《戀與製作人》tv版作品一上線,就讓小編的少女心一發不可收拾的的開始爆棚,曾經為了這四個帥小夥氪金的小劇場不停在眼前上演,只要拍成動漫,遊戲什麼的,我還是剁手吧,都啥家庭……哈嘍哈嘍大家好,今天小編替大家體驗了一把根據遊戲改編的乙女大作
  • 《戀與製作人》三年,一部乙女遊戲的奮鬥史
    疊紙更新主線劇情、創新玩法,用意自然是要營造、加深、鞏固玩家與他的情感羈絆。某種程度上,我們甚至可以說,是疊紙《戀與製作人》奠定了乙女向手遊的特質:圍繞愛情的情感表達。在遊戲內,戀與一直在內容、玩法、技術等三方面做嘗試突破,由此衍生出諸多付費點,比如生日活動邀約、金幣消耗等。至於遊戲外,戀與早已涉足動畫、聲優直播,推出周邊產品等多項舉措。拿《戀與製作人》動畫舉例,其於7月15日在全球同步播出,僅在中國大陸地區播放量超1億次。
  • 《戀與製作人》x MAPPA動畫化決定PV爆出 動畫化對乙女遊戲意味著...
    7月8日,@戀與製作人動畫微博帳號發布了一則《戀與製作人》(下文簡稱「戀與」)動畫化決定PV,公開宣布戀與動畫化決定。近年來國產原創遊戲動畫化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事實上動畫化已經成為遊戲IP產業鏈裡的重要一環。
  • 《戀與製作人》推出第二季,這款國產乙女手遊上線近三年依舊領航?
    要問國內市場頭部的乙女向手遊是哪個,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仍會是《戀與製作人》。
  • 《戀與製作人》推出第二季,這款國產乙女手遊上線近三年依舊領航
    要問國內市場頭部的乙女向手遊是哪個,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仍會是《戀與製作人》。《戀與製作人》已經上線3年,但每當有新活動或新動作時,又總能在暢銷榜單前列看到它的名字。不僅如此,目前微博話題#戀與製作人#的閱讀量高達77.9億次,討論度也遠超一般的遊戲。
  • 只知《戀與製作人》?再推薦幾款乙女遊戲,滿足你一切少女幻想!
    相信很多玩家都玩過戀與製作人,這是一款深受廣大玩家喜愛的面向年輕女性玩家的休閒戀愛遊戲。遊戲中玩家可以和主人公發微信,打電話,在加上四大主人公溫柔的聲音帥氣的臉。吸引千萬女性玩家。除了這款乙女戀愛養成遊戲外,今天就讓手遊達人小編為大家推薦幾款櫻花妹們愛玩的乙女遊戲吧!
  • 開播兩周播放量近2000萬,從《戀與製作人》動畫看乙女手遊的IP進化之路
    距離《戀與製作人》2017年12月上線已經過去了快3年,手遊市場風雲湧動,「戀與」也從當年那匹初出茅廬的「黑馬」,一舉成為頭部乙女手遊的「扛把子」,若放在業內來看,你甚至可以說它是最受矚目的乙女手遊IP之一。但對於曾經體驗過這款遊戲的玩家而言,時間更真切的意義,在於與幾位男主共同經歷的點點滴滴。
  • 《戀與製作人》翻拍動畫,你對少女文化了解多少
    根據極光大數據的消息,《戀與製作人》上線不足一個月的時間,下載量就已經達到了710萬,每日活躍用戶數量達到200萬以上,與大熱的《王者榮耀》和「吃雞」相比,《戀與製作人》可以說是半路殺出的程咬金,看似毫無殺傷力,卻硬是擠入了當年遊戲排行榜中前三的位置。 為何《戀與製作人》突然爆火,這還要從「乙女文化」講起。
  • 戀與製作人:即便動畫化了,遊戲人氣卻大不如前
    ——許墨《戀與製作人》 文/速遞君 《戀與製作人》是蕪湖疊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2017年12月20日發行的一款面向年輕女性用戶的戀愛遊戲,而這這個7月,《戀與製作人》推出了動畫,相信很多喜歡這個遊戲的小夥伴都有了解過,不過我們今天來聊的是《戀與製作人》這款乙女向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