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穩健運行將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2020-12-24 央廣網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謀劃中國經濟發展大計,提出2021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部署重點任務,為開局「十四五」、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定向領航。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認為,面對複雜的國內國際形勢,中國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取得舉世矚目的經濟發展成就。相信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將行穩致遠,為促進世界經濟復甦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現出獨特優勢」

摩洛哥非洲中國合作與發展協會主席納賽爾·布希巴指出,今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為五年規劃的具體落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體現了中國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泰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顧問、泰國法政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阿頌西表示,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效,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

尼泊爾跨喜馬拉雅友誼協會主席拉吉姆表示,中國經受住了疫情考驗,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成績來之不易,體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在嚴峻挑戰面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現出獨特優勢,彰顯中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優越性,相信中國將繼續創造出新的更大奇蹟。」

秘魯國立聖馬科斯大學東亞問題專家卡洛斯·阿基諾表示,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中國政府和人民齊心協力,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成績令人敬佩。

法國尼斯歐洲研究所學者喬治·佐戈普魯斯認為,中國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在防疫抗疫過程中尊重科學,作出正確決策。

「為後疫情時代的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動力」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國經濟政策研究室主任馬吉特·莫爾納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對外開放進程進一步加快,中國創新驅動發展以及數位化發展令人印象深刻。

阿頌西表示,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中國果斷採取行動,付出艱苦努力,取得的成就可以載入史冊。

納賽爾指出,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改革開放實現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中國在脫貧攻堅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墨西哥第三世界經濟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豪爾赫·努尼奧表示,中國不斷推進改革創新,經濟活力進一步增強,也為世界經濟發展與國際合作提供巨大機遇。

阿根廷中阿關係研究學者內斯託·雷斯迪沃表示,中國取得脫貧攻堅的重大勝利,為各國扶貧減貧提供有益借鑑,「為後疫情時代的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動力」。

「各國將從中國的發展中受益」

巴西全球南方研究所所長亞歷山大·菲格雷多表示,中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激發經濟內生動力、持續擴大對外開放,不僅惠及中國人民,對世界經濟穩定復甦也有著重大意義。

雷斯迪沃說,中國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將進一步釋放發展潛力,有效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各國將從中國的發展中受益」。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研究員伊格納西奧·馬丁內斯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了中國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中國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將為全球商品和服務貿易提供強勁增長動力,為世界經濟復甦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孟加拉國布拉克大學教授阿弗森·喬杜裡表示,中國將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堅持擴大內需戰略等,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發展,孟中兩國經貿交流也將進一步深化。

「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對外合作不斷深化,將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中國經濟穩健運行將助力世界經濟復甦。」納賽爾表示,中國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了負責任大國擔當。

(本報北京、布魯塞爾、曼谷、開羅、墨西哥城、布宜諾斯艾利斯、裡約熱內盧、新德裡12月21日電 記者龔鳴、任彥、趙益普、周輖、劉旭霞、姚明峰、李曉驍、胡博峰)

相關焦點

  • 新加坡學者:中國經濟表現亮眼助力全球經濟復甦
    新華社新加坡12月16日電(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陳剛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在全球經濟受到新冠疫情嚴重衝擊背景下,今年中國經濟表現相當「突出和亮眼」,將促進全球經濟復甦。陳剛說,近期中國外貿數據顯示,中國出口同比持續增長,凸顯在全球經濟低迷背景下中國經濟的韌性。
  • 國際銳評丨中國新發展格局起好步 世界經濟復甦更有力
    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等要求,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提供了明確指引,為世界帶來中國經濟發展的穩定預期與共贏機遇。作為外界觀察中國宏觀經濟政策部署的重要窗口,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備受關注。
  • 11月中國經濟持續復甦背後顯現四種力量
    (經濟觀察)11月中國經濟持續復甦背後顯現四種力量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官方15日公布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一張飽含暖意的成績單背後,顯現出支撐經濟持續復甦的四種力量。  首先,產需兩端持續回升,為中國經濟繼續「收復失地」提供動力。  生產方面,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注意到,11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創下2019年4月以來的當月增速新高。他特別指出,工業生產結構特徵較為亮眼,當月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比上月大幅加快4.5個百分點。
  • 四季度中國經濟有望進一步加快復甦
    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破百萬億元已無懸念。儘管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席捲全球,但中國經濟經受住壓力測試,顯示了強大修復能力和旺盛生機活力,率先衝出疫情的陰霾實現復甦,乘風破浪穩健前行。「全年經濟保持一個較好的增長水平是值得期待的。」
  • 國際專家:2021,中國經濟穩健增長
    即便是疫苗推出速度遲緩的國家,也將受益於其他經濟體回暖帶來的溢出效應。中國早已從2020年一季度由疫情引發的經濟下滑中復甦,並將穩步進入2021年。隨著消費與企業投資勢頭回升,中國的增長形勢預計將在2021年進一步鞏固。在2020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工業和投資領域的增長帶動了復甦,而消費在臨近年底時勢頭大增。
  • 威盾門窗期待著中國的經濟復甦 為門窗行業加油助力
    原標題:威盾門窗期待著中國的經濟復甦為門窗行業加油助力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國的經濟在2020年上半年好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連本來發展勢頭較好的門窗行業也不例外。儘管中國戰「疫」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但經濟的全面復甦還面臨一些難題,如何發力復甦經濟備受人們的關注。
  • 外媒:中國經濟復甦為全球經濟帶來曙光
    10月以來,中國經濟復甦繼續展現良好態勢,為全年經濟增長奠定良好基礎,充分證明了中國的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工作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0月份消費和投資企穩回暖。《201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在研發領域的投資總額達到2.21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2.5%。印度《金融快報》認為,在未來五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和最大的消費市場。在世界各國因新冠疫情深陷經濟衰退時,中國為世界經濟復甦提供了無限可能。
  • 一張世界矚目的經濟答卷 ——網友熱議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交出的經濟答卷令世界矚目。「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12月1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其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作出這一判斷。參考消息網近日發文介紹說,外媒稱,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經濟復甦前景「穩定」,「很多經濟指數目前已經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 PMI「九連榮」 經濟復甦動力增強
    業內人士認為,實體經濟各項活動穩步推進,經濟復甦持續性較好,復甦動力有所增強,預計明年經濟增速將明顯反彈。  製造業景氣面擴大  數據顯示,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PMI位於擴張區間的增加至19個,製造業景氣面有所擴大。「製造業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恢復性增長明顯加快。」趙慶河說。
  • 海外人士關注中國經濟穩步復甦正面「外溢」效應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 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隨著統籌新冠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成效持續顯現,10月我國國民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海外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中國經濟社會運行率先恢復,為穩定世界經濟做出重要貢獻,為各國抗擊疫情提供了寶貴經驗。
  • 疫情後的「荔枝經濟」:深圳電玩節跨界合作助力經濟復甦
    線下,舉辦了一場國風國潮的品荔之旅,有效擴大人流量;線上,果園老闆變身主播直播帶貨,自媒體矩陣式宣傳;線上線下互動營銷,雙管齊下,共同振興荔枝產業,助力經濟復甦,讓深圳的夏天更加火熱。又是一年「荔枝季」。深圳各大荔枝園皆是一派豐收景象。荔枝在深圳的栽培歷史悠久,深圳荔枝以南山荔枝為最,南山荔枝也是世界上唯一享有地理標誌保護的荔枝。
  • 外媒:消費回升 中國經濟復甦勢頭增強
    11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多家外媒對此進行報導稱,中國消費穩步回升,工業生產和投資增速超過預期,經濟復甦勢頭增強。報導分析,這主要受益於中國「十一」黃金周假期和政府實施的刺激性政策。 文章寫道,新冠疫情後中國經濟復甦步入正軌,並援引日本野村銀行的預測稱,「到2020年底,預計中國經濟會出現更明顯的復甦,服務業和零售業將穩步增長。」
  • 外媒:中國經濟持續加速復甦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進一步鞏固
    國際在線專稿:12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今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數據。當日,《華爾街日報》發文對此進行報導,稱中國經濟持續復甦,勢頭強勁。報導稱,11月,中國的經濟活動全面復甦且勢頭強勁,工業生產、投資和消費者支出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進一步鞏固了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
  • 經濟學家:中國的經濟復甦將惠及東協
    經濟學家指出,儘管新冠肺炎疫情仍有不確定性,但中國的經濟復甦將惠及東協成員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在2020年第一季度,東協取代歐盟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亞洲一位知名經濟學家說,儘管新冠肺炎疫情仍存在不確定性,但中國的經濟復甦將惠及東南亞國家協會(簡稱東協)成員國。
  • 後疫情下的「荔枝經濟」:深圳電玩節跨界合作助力經濟復甦
    線下,舉辦了一場國風國潮的品荔之旅,有效擴大人流量;線上,果園老闆變身主播直播帶貨,自媒體矩陣式宣傳;線上線下互動營銷,雙管齊下,共同振興荔枝產業,助力經濟復甦,讓深圳的夏天更加火熱。又是一年「荔枝季」。深圳各大荔枝園皆是一派豐收景象。荔枝在深圳的栽培歷史悠久,深圳荔枝以南山荔枝為最,南山荔枝也是世界上唯一享有地理標誌保護的荔枝。
  • 專訪埃及前總理沙拉夫: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
    中新網北京1月5日電 題:專訪埃及前總理沙拉夫: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中新網記者 劉旭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全球經濟面臨巨大考驗。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夫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惠及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未來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幫助世界在疫情後重回正軌。 「一帶一路」倡議惠及全球「首先,我想強調『一帶一路』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倡議。」沙拉夫認為,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恰逢其時。
  • 中國率先復甦有助全球經濟企穩——訪日本電氣株式會社中國總代表...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舉辦期間,經濟日報記者就中國經濟復甦等話題,專訪了日本電氣株式會社中國總代表兼NEC(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塚本武。記者:作為一家技術型跨國企業的中國總代表,對參加此次服貿會有何期待?
  • 經合組織專家:中國經濟復甦對世界意義重大
    新華社巴黎11月25日電(記者 劉芳)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國政策研究室主任瑪吉特·莫爾納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在遭受新冠疫情衝擊後率先復甦,對世界意義重大。莫爾納說,中國一直在支持全球抗疫行動,向其他國家提供了大量防疫物資。
  • 三駕馬車全面復甦 大唐財富:2021年中國經濟成全球引擎
    歷時九年的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順利完成,這也向全球釋放了中國構建「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決心。展望2021年,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紀未有之大疫情,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發動機,並且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為世界經濟提供復甦動能。對於投資者而言,關注中國經濟走勢,關注疫情下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是題中之意。2021年,中國經濟何去何從?
  • 疫後經濟,「綠色」復甦
    歐盟、中國等主要經濟體,以及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構已經開始採取行動,將環境保護議程與疫情後的經濟復甦相結合,大力發展「綠色經濟」轉型,為人類創造一個更美好的共同未來。 美國環保協會近日在為中國日報「觀中國」欄目撰文(英文原稿+中文翻譯)時指出,疫後經濟復甦迫切需要採用「綠色」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