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三外」人才:引得進來,用到好處 ——《青島市外語人才、外事人才、外貿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解讀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餘博
完善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激勵、評價、保障機制,有利於營造人才創意創新創造的良好氛圍和環境。
今年以來,按照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部署,市外辦牽頭推進我市外事人才、外語人才、外貿人才(以下簡稱「三外」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研究制訂了《青島市外語人才、外事人才、外貿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創新「三外」人才引進模式、完善「三外」人才培養方式,並推出了建立「三外」人才庫等多項措施,調動用好存量「三外」人才,精準引進急需緊缺「三外」人才,培養儲備未來發展需要「三外」人才,推動「三外」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能發展。
創新「三外」人才引進培養模式
人才引進只有契合城市發展,才能實現雙贏。
《方案》聚焦高層次、專業化、國際化「三外」人才,突出人才的專業水平、教育背景及對青島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確保「三外」人才隊伍整體水平和專業能力更加契合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需要,更好服務青島高水平對外開放發展。
作為我市首創,《方案》進一步創新了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建立以業務水平、創新能力、推動青島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為主要評價要素的「三外」人才引進和培養體制機制,有效指導全市開展外事人才、外語人才、外貿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形成科學合理的引才、育才、留才、用才機制,激發人才創新創業發展活力。
為讓更多「三外」人才來青發展,青島展現出十足的「誠意」。一是將專業測試前置,在公務員崗位招錄外語類人才時將專業科目測試前置,在筆試前對報名者進行統一面試,設置專業測試和專家評審環節,按照面試成績排序,根據規定的差額比例確定進入筆試人選。二是放寬年齡限制,採用全職方式引進的,錄取年齡由35歲放寬至40歲;採用柔性方式引進的,可不受年齡限制。三是招錄模式靈活,在常規性招錄工作基礎上,針對高水平翻譯或小語種類外語人才、招商引資等急需緊缺崗位,探索採用招聘聘任制公務員的方式加以解決。
建立全市「三外」人才庫
人才引得來,更要用得好。
《方案》提到,要建立全市「三外」人才庫。人才庫分基礎人才庫、高端人才庫和專家智庫,形成質量優、數量足、合理化的梯隊「三外」人才隊伍,發揮人才作用,提高人才貢獻率。
同時,加大使用力度,強化培養鍛鍊。堅持「使用就是最好的培養」,制定「三外」人才專項培養計劃,利用高端外事資源,有針對性地選派體悟實訓、教育培訓和實踐鍛鍊,提升幹部國際化視野和開放型思維。依託全市「三外」人才庫,高質量服務保障我市重大活動,以高水平服務展現青島國際化形象。搭建業務交流平臺,提升人才隊伍的開放素質和能力。積極推進「外交外事外語知識進黨校」工作,按照市委組織部部署完成《外事外語學習教材》編寫工作,為下一步開展全市幹部專業化素質提升學習培訓打下良好基礎。
「三外」人才可全面享受青島普惠性人才政策
人才在青島獲得感如何,體現的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方案》明確提出,「三外」人才可全面享受我市普惠性人才政策。其中,對急需緊缺人才實行「一事一議」政策,在住房補貼、配偶安置、未成年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傾斜。對我市經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三外」人才,實行職稱評審、職級認定「直通車」制度。高端人才在培訓進修、參與全市活動、更高層次人才選拔等方面享受一定政策傾斜。業績突出者可參加青島市專業拔尖人才(「三外」人才類)推選,並享受相關政策。
此外,引導、鼓勵、支持青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及其他第三方機構、個人發揮人才引進作用,對引進符合用人需求的高層次「三外」人才起直接、關鍵作用的中介機構、個人,給予一定數額的物質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