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方言被錄入中國有聲資料庫

2021-01-09 中國青年網

  本報唐山訊「你是哪裡人?」「我是唐山的(讀die)。」「你是幹什麼的?」「我是做(讀zou)啥的(讀die)?」7月7日,中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在唐山對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唐山方言」進行的工作驗收過程中,方言發音人姬豔玲地道的唐山話令人忍俊不禁。

  2015年,教育部、國家語委決定啟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在中國各地開展以語言資源調查、保存、展示和開發利用等為核心的工作。計劃開展80個少數民族語言(含瀕危方言)調查點,50個漢語方言(含瀕危方言)和30個語言文化調查點的調查。

  在對唐山方言的驗收工作中,姬豔玲等人的唐山話,令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語信司司長張浩明與專家組成員對「唐山方言」的傳承滿懷希望。唐山方言也順利被錄入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

  唐山話亦稱「老呔兒」話,發音與普通話有一定的差別,「呔」字本身即有「土氣」之意。以已故評劇表演藝術家趙麗蓉為代表的戲劇演員通過央視春晚平臺,讓唐山方言以充滿喜劇色彩的方式得以廣泛傳播。(湯潤清)

相關焦點

  • 唐山方言被納入有聲資料庫 採集代表性發音人
    昨日,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河北庫建設唐山試點驗收工作在唐山市師範學院舉行。記者獲悉,自兩年前,唐山方言被列為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河北庫建設的試點,經過近兩年的調查收集,唐山方言資源有聲資料庫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唐山市已基本完成灤南、遷西兩個片區的採集工作,古冶片區的音像錄製工作正在進行中,預計年底前將完成玉田片區的採集工作。
  • 唐山方言成功通過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建設預驗收
    河北新聞網訊(麼佳)過去人們如果想要聽到地道的唐山方言,可能需要親自來到唐山,但現在不用了,只需坐在電腦前,點擊滑鼠進入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唐山子庫,就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地道唐山話。    7月7日,由教育部語信司、河北省教育廳以及北京語言大學、河北師範大學的領導專家組成的預驗收組,對唐山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的建設進行預驗收,驗收結果合格。
  • 記住鄉音 留住鄉愁 南京方言檔案庫「安家」鼓樓
    2018年,鼓樓區檔案館找到了江蘇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發音人陳宗霞,提出給老南京方言建檔的想法,雙方一拍即合。老南京話是極具地方特色的語言,保護方言、傳承方言、挽救方言,讓它有「檔」可循、有「案」可查,才能留住鄉音鄉愁。南京方言檔案庫依託專業的語音錄音設施,採用真人語音與文本相結合的方式,形成了紙質、文本、音、像、視頻等多媒體方言檔案記載體系。
  • 唐山:34名聾兒裝上人工耳蝸 走入有聲世界
    記者從唐山市衛生局了解到,唐山婦幼保健院目前已經為34名耳聾患兒進行了人工耳蝸植入術,大部分已經能夠講話,即將步入正常小學。為了幫助更多的聾兒實現願望,唐山市政協呼籲個人、單位或組織盡綿薄之力,踴躍為聾兒捐款獻愛心,以實際行動幫助聾兒家庭走出無聲困擾。
  • ...浙江方言調查資料的整理、研究及資料庫建設」開題會議在杭師大...
    2020年8月14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20世紀中葉浙江方言調查資料的整理、研究及資料庫建設」開題會議在杭師大人文學院召開。會議採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模式。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浙江省社科聯規劃處、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浙江財經大學等科研單位與高校的專家及本校學者共30人參會。   學院徐越教授擔任此項目首席專家。
  • 社科視窗3︱金華方言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金華方言在中國文學史上曾留下眾多足跡,著名詩人艾青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就是金華方言「大葉荷」的諧音。然而,金華方言在城市化大背景下出現諸多問題。學生是文化的傳承者,但學者通過調查研究發現金華中小學生的金華方言傳承情況不容樂觀。
  • 方言翻譯軟體、方言點讀掛本…這位老師把「現代漢語」課上活了
    這是一款鄉村旅遊方言翻譯軟體,要實現方言和普通話之間的轉化,這個設計是他們「現代漢語」課的作業。「現代漢語」課,本來是一門非常專業的基礎課,但浙江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師劉亞輝把這門課上得有聲有色,跟實踐緊密結合。除了布置語言學與文化產業相結合的作業外,劉亞輝還專門帶領同學們進行了一次校外研學。
  • 中國有七大方言,你家屬於哪種?
    語言是一個民族的文化邊界,雖然現在有官方規定的普通話,但是各地的方言代表了當地民眾的文化特色,更是研究民族地域遷徙和歷史的重要依據。其實關於方言的分類,至今爭議頗多,其中認可度比較高的有七大方言、八大方言、十大方言等幾種分法。
  • 中國海洋大學入選首批山東省語言文字推廣基地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和山東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關於公布山東省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名單及開展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魯教語函〔2020〕22號),中國海洋大學入選首批山東省語言文字推廣基地。
  • 華州區杏林鎮工會多舉措做好工會組織和會員實名制錄入工作
    為深入推進工會會員實名制管理工作,按照華州區坡區總工會的相關要求,進一步建好用好資料庫,切實用「網際網路+」推動基層工會組織建設,為工會普惠性服務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杏林鎮工會多舉措做好工會組織和會員實名制工作。
  • 濱州博興首批千名困境兒童獲得免費虹膜識別安全系統錄入
    找寶兒童虹膜保護雲博興工作站負責人告訴記者,找寶兒童虹膜保護雲公益平臺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提供數據保障,採用中科院自主研發、國際領先的虹膜識別技術,錄入0-12周歲兒童虹膜信息,建立兒童虹膜資料庫,從而提高失蹤兒童被找回機率。
  • 中國七大方言及片區
    佚名君的話 中國國土遼闊,匯聚著形形色色的文化以及多如繁星的方言,每一種方言都蘊藏著獨特的故事,是我們寶貴的財富。除了北方,中國的西南地區、江蘇大部、安徽大部、湖北大部、廣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江西沿江等地,都是官話區(詳見文末《官話到底是什麼方言》)。 官話包括八種次方言:東北官話、膠遼官話、北京官話、冀魯官話、中原官話、江淮官話、蘭銀官話、西南官話。
  • 中國七大方言一覽
    官話是以之為母語的人口最多、分布範圍最廣的漢語一級方言。1909年則定稱「國語」,1956年中國大陸開始稱「普通話」,臺灣則繼續慣稱「國語」。截止2012年有9億6000萬人以它為主要使用方言。當今中國約70%的人口以官話方言為主要使用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國北方和南方的西南地區、江蘇中部、安徽中部、廣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江西沿江地區等地。粵語,又稱廣東話、廣府話。粵語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母語、廣府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廣府民系基本標誌性的文化識別之一。粵語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保留較多中古漢語特徵。
  • 《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問世
    《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問世 發表時間:2011-05-20   來源:中國文化報   5月18日,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和北京國圖書刊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聯合發布了《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
  • 中國最「怪」的省,省內人說話互相都聽不懂,聚集88種方言!
    每個城市也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跟方言,構成了一個多民族國家。可是隨著現代化的發展,為了方便交流,在很多城市大家也都通用普通話來進行交流,即使說得也不是那麼的標準。但是有那麼一個城市,偏愛說方言,大家知道是哪個城市嗎?
  • 中國有聲書市場規模將達95億元 中文在線雙輪驅動打造有聲精品
    數位化媒介不斷衝擊傳統的紙質報刊書籍閱讀模式,有聲書市場蓬勃發展,以聲音為載體,為國民帶來閱讀新體驗。本次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有聲書行業發展趨勢報告》主要針對有聲書行業進行外部環境研究、市場解讀、產業鏈與價值鏈分析、用戶研究、標杆企業分析以及未來趨勢預測。
  • 中國有聲書市場規模將達95億元中文在線雙輪驅動打造有聲精品
    數位化媒介不斷衝擊傳統的紙質報刊書籍閱讀模式,有聲書市場蓬勃發展,以聲音為載體,為國民帶來閱讀新體驗。本次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有聲書行業發展趨勢報告》主要針對有聲書行業進行外部環境研究、市場解讀、產業鏈與價值鏈分析、用戶研究、標杆企業分析以及未來趨勢預測。
  • 中國的方言,你都會說嗎?
    中國的方言,你都會說嗎?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有時候聽到各種方言,也覺得非常有趣,今天,我們也來盤點一下中國都有哪些方言吧!粵語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較完美地保留古漢語特徵粵語,又作廣東話、廣府話,俗稱白話,發源於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較完美地保留古漢語特徵。
  • 日本鳴海骨瓷與中國唐山骨瓷,誰優誰劣?
    鳴海骨瓷中國最有名的骨瓷在唐山,而不是在景德鎮,並且其他地方製作的骨瓷白坯都是從唐山輸出,唐山陶瓷生產始於明永樂年間,被譽為「北方瓷都」。唐山骨瓷我們中國,在1964年的時候,唐山才開始骨質瓷的研製工作,並於1973年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