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古詩詞,我腦子裡首先想到的就是鵝鵝鵝,這三個字,因為他給我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
從古至今出了多少文學好漢,哥哥做出來的詩詞都是那麼的膾炙人口,要不怎麼說中華是一個文化古國呢?
這首《詠鵝》是駱賓王在8歲的時候做出來的,想想我8歲的時候在做什麼,還不是哭著找媽媽。
而駱賓王竟然都能作詩了,其實駱賓王也是被逼出來的。
有一日,家中來了很多的客人,周圍人都知道駱賓的父親是一位文學才子,想著孩子一定也不差,便讓駱賓王對著眼前的大鵝,作上一首詩詞,這不才有了這首鵝鵝鵝嗎。
這首詩看似簡單易懂,整首詩也就十幾個字,但詩想要模仿出來,還是很有難度的。
七旬農民模仿《詠鵝》寫《詠雞》,僅僅18字,並榮獲萬元大獎
前腳剛說這首古詩難模仿,這後腳就有一位七旬農民照著這首《詠鵝》,寫出了一首《詠雞》。
關鍵是人家還獲得了第二屆「農民文學獎」,並榮獲萬元大獎。
那到底內容寫了啥,能這麼受歡迎,跟我一起來看看這短短18字到底寫了些什麼?
《詠雞》作者:危勇雞雞雞,尖嘴對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喚晨曦。
這位七旬老農民是來自湖南的一個小鎮上,平時自己比較喜歡觀察生活中的東西還有自己也喜歡一些詩詞之類的文學知識。
這首詩寫得也是很符合這位七旬大爺的樸實感,儘管沒有那麼多華麗的字樣,但是讀起來也是讓人覺得眼前一亮的感覺。
這首詩借鑑了朱元璋在登基時寫下的金雞,裡面就有一句「三聲喚出扶桑來,掃退殘星與曉月」,這殘星曉月和皓月晨曦是黎明與夜晚的景象。
這首小詩火了以後,引來了很多文學才人的模仿,我給大家分享幾個有意思的詩詞。
《詠狗》:「狗,狗,狗,伸脖對月吼,熟人搖尾巴,生人別想走」。
《詠禿》:「禿,禿,禿,發落使人哭,頭頂只見雪,地上墨滿屋。」
這些詩詞是不是很有意思,完完全全的具備了打油詩的氣質。
既幽默又富有趣味,當然如果你也喜歡詩詞的話,也可以去看一些詩詞書,多學習一下古典文化對我們的文學儲備是很有幫助的,而且經常學習古詩詞還能增加一個人的溫煦修養。
古詩立意高遠,構思新穎,語言清新,趣味濃鬱。寥寥數語,便描繪出一幅幅生動畫面,並蘊含著無限的深情,蘊含一定的哲理。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因此反覆讀,大量讀古詩詞,自然詩的意境,詩的韻味,詩的情感就能被評味出來,使學生在享受審美的樂趣中獲得啟迪,理解詩的字裡行間深邃的哲理,感受到古詩的妙用,同時在身處不同情境之中背誦暢快心境的詩句。
所以你還在等什麼,還不快快學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