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朋友疑問諮詢筆者自己是什麼命。而古人「納音論命」中,僅僅是針對命主八字的年柱進行了解讀。清朝之前論命只看年月日三柱搭配,分析命理八字,準確率也高達百分之八十。自清朝李虛中以來,完善了時柱的搭配論命以後,八字理論體系趨於完善。那麼古人的易學理論體系中,是怎樣看待「陰陽」、「五行」的呢?聽小編一一道來:
陰陽
古人的世界觀裡,大千世界,都以陰陽而分之。往大了說,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星為陽,辰為陰。往小了說,男為陽,女為陰。上為陽,下為陰。雄為陽,雌為陰。左為陽,右為陰。明為陽,暗為陰。前為陽,後為陰。動為陽,靜為陰。進為陽,退為陰。外為陽,內為陰。於五行中,木火為陽,金水為陰。世間萬物都可以分為陰和陽。
五行
古人對世界的認識,以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代表萬物的構成。而觀察大自然我們生存的環境,莫不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而成,除此五行之外,別無他物。儘管時至今日,科技高度發達,眾多新生事物皆可歸屬於金、木、水、火、土五行範疇之列。
五行者,五種不停運動運動著的物質。由於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連續不斷不停地運動,才構建了我們生存的動態世界。
五行中以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為順。
五行中以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為逆。
五行相生為順,為德;五行相剋為逆,為刑。
五行的相生相剋,是事物發展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沒有生克,就沒有事物的發展。就不能維持萬物正常協調的變化。《類經圖翼》中說到:蓋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生克循環,運行不息,而天地之道,斯無窮矣。
陰陽與五行的關係
陰陽和五行在時空運動變化中既是可分的,又是統一的整體。陰陽中有五行,而五行中也有陰陽。
五行即陰陽的質,陰陽乃五行之氣。氣非質不立,質非氣不行。天地乃陰陽對待(對立統一、循環往復)之定體。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為天地之數,陰陽流動運行的排序。而五行以流動運行於天地中而為用也。
陰陽是五行的基礎,五行是陰陽的具體化。陰陽是五行的靈魂,五行是陰陽的軀體。
古人對陰陽五行的認知就介紹到這裡。如果讀者朋友們對當今高科技迅猛發展下誕生的物質,有需要區分陰陽和五行的需求,歡迎留言評論。
註:以上對陰陽五行的解讀,多摘自《四柱命理正源》一書,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