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體系之火系,火曰炎上,故有熱,可升騰,也包括人的熱情

2020-12-14 明風悅文友匯

陰陽五行體系之火系

一、火系的定義

火系,就是人們以陰陽五行理論為基礎,將具有火屬性的事物歸納在一起的總和。

古人對於火的屬性的定義,同樣簡潔無比,依然是四個字「火曰炎上」。所以,我們依然是要以我們古人可以觀察到的,「木生火」的火,來看待火屬性的定義,將那些具有溫熱、上升,進而引申為具有熱量,升騰作用的一類事物,均歸於火系。也因為此,火系是五行體系中最接近陽體系的系別,只不過,火系離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的距離更近一些,我們使用起來也更方便一些。不過這裡依然要注意,所謂的火系還是相對而言的。

雖然無論是陰陽體系還是五行體系,都沒有一個絕對的定位,但在我們現有的大環境裡,在正常的標準下,還是有一個相對穩定的體系定位的。就如在我們正常的生活環境下,和水相比,火就是火系事物,再深一點,和冷水相比,熱水同樣是火系事物!

二、我們生活中的火系

首先,五季中火在於夏,五氣中為暑,五化中為長,五方中為南方,五色中為赤(我們把近於紅色的粉紅,桔紅等同樣歸於火系),五味中為苦,情志上為喜,五臟裡為心,五官中為舌。

火,我們生活中的火當然要在火系中,相應的火花,火星,火焰,篝火,熊熊大火等,與火有關的事物大多屬於火系;其五季為夏,所以人們常說炎炎夏日,驕陽似火,都是火系事物,也因此夏季裡的太陽總是火辣辣的;另外五臟中的心主火,所以人們常說一腔熱血,便是因為「心熱」。

除了這些與熱有關的,就是五化中的「火為長」不那麼好理解,因為我們常將「生」和「長」歸於一類,我簡而言之,「生」是從無到有的過程,而「長」更像是從小到大的過程。所以我時常也有這樣的困惑,五行理論是不是以木為參照物而言的,其生長化收藏正是樹木一年生長的寫照。但無論正確與否,我們還是要將那些具有從小變大,從低到高屬性的事物劃歸於火系。就像春天常寫花開(花的開放是生發的過程),夏季多寫綠樹成蔭(葉子逐漸茂盛是生長的過程)。

而在於人的身上,我們同樣不能只關注於火是由樹木的燃燒而來的,這裡更適合理解為陽盛。就像中醫中說的「上火」一樣,雖然我們不懂中醫,但都知道什麼叫「上火」,同時也都知道,所謂的「上火」並不是真的有一團火在身體裡燒。因此,我們把火的屬性進行引申,將人的「急性子」,「脾氣火爆」,以及「活潑好動」,「開朗陽光」,「豁達爽朗」,「熱情奔放」等也都歸於火系!

三、不得不說的五行體系中的花

花草樹木,是與我們學習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木系內容,但並非一定都是純木系,而是都具有其它五行屬性的事物。尤其是花,最有特點,首先從顏色上來看,有紅色,黃色,白色,綠色,甚至黑色的花也有。當然,我們還是不要拘泥於「五」這個數字,雖然可以用「紅的發紫」來解釋紫色偏向於火系,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紫色花也是一大類。

所以,我們不能單純以顏色來看花屬於那一體系,這個時候,我們應該以花開的時令為準,比如我們最常說的「春蘭,夏荷,秋菊,冬梅」,這些便是每個季節最有代表性的花木。而古人也將花開的時令細分到月份,比較常見的說法是「一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

相關焦點

  • 陰陽家的陰陽五行思想,對於兵家有什麼影響?
    《尚書●洪範》云:「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愛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這是關於「五行」的最早記錄。從《尚書》的記錄看,「五行」觀念起源於刀耕火種的古代農業生產,水、土是作物生長的必備條件,火用來燒荒,木、金用來製作工具。
  • 於文化和生活之中看陰陽五行:河圖說五行(上)
    接著昨天易經說陰陽的文章,我們接著往下講。河、洛之氣:《河圖》裡論述的水――火――木――金――土,是以「數」的次序為依據來排列的,表示一種事物相生演化的順序。河圖以十數合五方,五行,陰陽,天地之象。並以天地合五方,以陰陽合五行。朱熹在《易學啟蒙》中寫道:河圖之位,一與六共宗而居乎北,二與七為朋而居乎南,三與八同道而居乎東,四與九為友而居乎西,五與十相守而居乎中。蓋其所以為數者,不過一陰一陽,以兩其五行而已。所謂「天」者,陽氣輕清而位乎上者也;所謂「地」者,陰之重濁而位乎下者也。陽數奇,故一三五七九皆屬乎天,所謂「天數五」也;陰數偶,故二四六八十皆屬乎地,所謂「地數五」也。
  • 中國元素之陰陽五行你看懂了嗎?
    從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帶來真正的「國漫」熱潮,再到如今獲獎不斷的《白蛇傳說》與《哪吒之魔童降世》。近幾年國產動漫的口碑可以說是越來越好,原創的動漫作品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呈現出了明顯的上升趨勢。 近期, 國漫新作《霧山五行》又一次提升了國漫熱度,僅播出了一集就在豆瓣平臺拿下了9.4的高分,口碑大爆。
  • 周易預測中的五行學說——金水木火土
    古人發現火燃燒完了之後,餘下的是一堆灰土,又看見有火山爆發噴出的火山灰,落下來變成土了,故得出「火生土」的概念,所以說火能生土。「水生木」,植物的生長 有水的滋養,就可以生長下去。「木生火」燧人氏鑽木取火,通過對木的高速摩擦,達到燃點就能生出火來,燒柴做飯也是木生火的情形。
  • 古代哲學的核心是陰陽五行
    人類文化的創造,就是意顯現為象,象著明為言,任何文化之象,都有一個核心,天,便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因為,不知天,便不能洞悉中國文化的表象的生生體驗,有德者,受天命,失德者,天降喪。由於是萬物之理,人則受命於天,因而人必須「法天」。無論是八個經卦還是六十四別卦都是陰陽爻組成,但陰陽和五行的來源比較複雜。
  • 八卦之陰陽五行屬性
    1、 陰陽屬性如何確定八卦的陰陽?這是一個哲學問題,更是一個生活常識。多數的是群眾,少數的才是領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多數人跟少數人走,而不是少數人跟多數人走;決定權在少數人手上……大家有沒有悟出一個道理,有沒有理解多與少的關係。所以,卦的陰陽屬性就是:乾()、坎()、艮()、震()四卦,屬陽卦。
  • 中國的陰陽五行理論創立於何時,天幹地支又從何而來!
    五行的產生早於幹支,目前已獲取的文獻資料還沒有直接依據,但從《三命通會》一書的初篇可知淵源。五行產生的先後順序依次為水-火-木-金-土。老子曰: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列。陰陽五行學說也是八字命理學的核心,所有的命理學成果皆出自於五行的生克制化。伏羲的八卦理論已有陰陽的觀念,八卦本身蘊藏了五行論。隨著中國現代人對《易經》思想的進一步探究,我們終將從它裡面找出整個宇宙的奧秘。伏羲距今有7000-9000年,證明了五行學說要比幹、支的創立早2000年以上。
  • 天下萬物皆由五類元素組成,即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也!
    五行學說是先民採用取象、比類的方法對世間的事物進行分類,從而確定相互關係的一種理論。它是宇宙觀,也是系統論。用最簡約的文字,概括了人可能完整、豐富的思想內容,後人把五行的來源加以神化。五行的說法最早見於《尚書》裡面講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按《尚書》的說法,五行是上天賞賜給人類的。
  • 給你細說小說中的陰陽五行之術
    太上無極大道化生宇宙間的一切,不論是天、地、人、萬事萬物,還是神仙,都是由道直接或間接所衍生。一陰陽之謂道 ,陰陽不測之謂神。無極生太極,太極產陰陽,而後化生出金、木、水、火、土五屬性,神仙有陰陽五行屬性。
  • 陰陽五行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基
    一陰一陽之謂道 陰陽五行,這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概念。 無論皇帝、官員,乃至販夫走卒,沒有不知道陰陽五行的。 《周易》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也就是說,道就是陰陽的變化。
  • 易學陰陽五行的解釋
    易學陰陽五行的解釋中天易張永紅整理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人民獨創的,是東方神秘文化的理論基礎,它對我國科學文化的發展產生過重大作用,特別是對中醫學、 氣功學、易學數術影響特別深,作為周易預測體系的一個分支——《大六壬金口訣》也是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其理論淵源。
  • (五行)
    之前的文章我們聊了《一人之下》中比較突出中國風的元素——陰陽和炁,今天我們談談《一人之下》中的另一個傳統元素——五行。,均屬於土水曰潤下:引申為凡具有滋潤、下行、寒涼、閉藏等特性或作用的事物,均屬於水火曰炎上:引申為凡具有溫熱,向上,升騰等特性或作用的事物,均屬於火相生(簡單理解就是互相幫助)木生火:木乾暖生火;
  • 俞曉群︱五行佔:火不炎上之不恤國政
    班固漢志記載火災,號稱火不炎上,為五行災異中最重的一項。天戒若曰,不能行政令,何以禮樂為而臧之?《左氏經》曰:「成周宣榭火,人火也。人火曰火,天火曰災。」榭者,講武之坐屋。其二,(襄公)三十年「五月甲午,宋災」。董仲舒以為伯姬如宋五年,宋恭公卒,伯姬幽居守節三十餘年,又憂傷國家之患禍,積陰生陽,故火生災也。劉向以為先是宋公聽讒而殺太子痤,應火不炎上之罰也。
  • 中醫陰陽五行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在最低谷的時候,它被社會貼上封建迷信的標籤,乃至在中醫界,大家都避而不談,陰陽五行學說密切相關,備受質疑。陰陽五行學說究竟是迷信還是科學,學術界爭論不休。經過多年的研究,李益發表了一篇《陰陽五行學說的現代科學基礎研究》論文,發現陰陽五行在人體內不僅在器官層面上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在組織層面、細胞層面、分子層面等多層次的微觀層面也有共同之處。本文摘錄了其論文中的表格,對應關係如下表所示:
  • 五行之中金生水,堅硬的金屬,怎麼能生水呢
    五行學說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基礎理論,以陰陽對立為出發點,把世界萬事萬物分為五大類,分別以水、木、火、土、金作為標誌。這五大類事物之間存在相生相剋的關係,分別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前四種相生關係容易理解,唯獨金生水讓人感到疑惑。
  • 中國五行知識,真的那麼複雜嗎,你懂得多少!
    這一篇文章給大家講一下中醫當中的五行,是學習中醫文化知識非常重要的基石,相信大家對五行都有一定的了解吧,就是木火土金水,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五行當中有著相生,相剋,想侮,相乘等關係,相生其實很簡單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這就是他們的相生關係,小編給大家找了一個簡單明了的圖片
  • 不懂陰陽五行,難入道家醫學及武功大門,道醫有秘訣
    「陰陽五行,可分為「陰陽」與「五行」,然而兩者互為關聯,五行必合陰陽,陰陽學說必兼五行。你不了解陰陽五行,就不了解自然陰陽,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兩種狀態以及互相對立又互相聯繫的力量;五行即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和變化所
  • 易經入門之河圖口訣與五行生成數體系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在河圖上的對應關係如下圖:這個口訣裡面的名詞「天一」,「地六」,其中天代表陽,地代表陰,然後將1-10的數字按照「合靜離動」的原則去劃分為陰陽兩大類,為了直觀明白,把陰陽體系與數字體系結合起來(這在萬法歸宗稱為多太極)。
  • 「五行」決定事物屬性,時間決定事物興衰!
    為什麼有「五行」呢?因為世間萬事萬物會相互產生作用,為了更好的辨別它們的作用關系所以就把萬事萬物劃分為五大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五行」。「五行」依附於事物而論屬性作用,絕不可單獨論述。有的物質可能同時具備多種「五行」屬性,在不同的時間其強弱也不盡相同。
  • 先來弄懂古人眼裡所謂的陰陽五行吧
    那麼古人的易學理論體系中,是怎樣看待「陰陽」、「五行」的呢?聽小編一一道來:陰陽古人的世界觀裡,大千世界,都以陰陽而分之。往大了說,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星為陽,辰為陰。往小了說,男為陽,女為陰。上為陽,下為陰。雄為陽,雌為陰。左為陽,右為陰。明為陽,暗為陰。前為陽,後為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