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戰功赫赫,死後被請去地府當閻羅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2020-12-08 文蹤旅跡

閻王爺是我國古代神仙體系中重要的一員,他是地府之主,有著掌管生死簿、審判死者的權力。而在世界範圍內,掌管冥界、陰間的也多半是身份不凡的角色。希臘神話中冥界的掌控者是眾神之主宙斯的大哥哈迪斯;而在古埃及神話當中,地下世界的主宰者則是位列"九柱神"之一的奧裡西斯。

可見,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對死後世界的管理者非常重視,把他們視為神話當中的重要成員。

不過,與別國直接創造一個抽象的神不同的是,中國神話當中的閻羅王是有著現實原型的。

據考證,我國神話裡的閻羅王最早來自印度教,後來經過本土化改良,才成為了我們在影視劇中常見的那個形象。在中國,人們常將喜愛的歷史人物和神仙聯繫在一起,像忠義無雙的關羽就成了民間供奉的武財神。

總之,對於閻羅王這一形象,人們大體有著兩大說法,一種說他是有著鐵面無私美名的包拯,這符合閻羅王公正的形象。

另一種則認為閻羅王其實是戰功赫赫的名將韓擒虎,甚至史書都有他被請去擔任閻羅王的記載。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韓擒虎,這個名字霸氣的猛將生於西魏大統四年(538),父親是後來在北周官拜驃騎大將軍的韓雄。作為將門之後,韓擒虎從小鍛鍊武藝,身形健壯魁梧,與此同時,他也熱衷於學習兵法韜略,因此可謂是文武雙全,全面發展。北周時期,韓擒虎屢立戰功,且與丞相楊堅關係親密,後來楊堅篡位建立隋朝,支持他的韓擒虎成為了開國元勳。

開皇八年(588),楊堅大舉討伐陳朝,韓擒虎作為前鋒一路過關斬將,可謂是所向無敵。消滅陳朝後,楊堅非常高興,將平定江南的功勞全部算在了韓擒虎、賀若弼的身上,並加封前者為上柱國。

沒過多久,突厥派使者拜見楊堅,後者專門叫來韓擒虎,向使者們介紹這便是消滅陳朝,生擒陳後主的人。結果,即使是從小就熱衷爭鬥的突厥人看到韓擒虎,都嚇得不敢直視,可見其威嚴之盛。

我國古代的官修史書作為正式資料,一般對於人的身後事都沒有太多的記載,也不會去涉足太多神鬼之事。

不過,由魏徵等人編訂的《隋書》中,卻完完整整地記載了韓擒虎被請去當閻羅王的故事。

據載,滅陳的數年之後,五十餘歲的韓擒虎突然罹患重病,不久便臥床不起。有一天,一個老婦人從韓府門口經過,看見門口儀仗十分盛大,如同諸王的規格一般,便十分疑惑地上前詢問。

結果,儀仗隊中的一人回答她說:"我是來迎接大王的。"說罷,原本浩浩蕩蕩的隊伍突然就消失不見了。又有一次,一個快要病死的人踉踉蹌蹌地跑來韓府求見,府上的人問他找誰,他卻回答:"我來拜見閻羅王"。當時,家丁們準備將這個胡言亂語的人趕走,但韓擒虎聽說後制止了他們,並十分滿足地感嘆道:"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斯亦足矣。"

說完這話後沒幾天,韓擒虎便在病榻之上與世長辭。可以說,代表朝廷立場的正史當中出現這段劇情,是李唐王朝對閻羅王身份的官方解釋,也體現了當時人們對韓擒虎變閻王一事是普遍接受的。

到了晚唐時期,民間出現了一種《韓擒虎話本》,也就是說唱藝人所使用的"底稿",在此書當中,記載了一個更加生動活潑的故事。

據說,彌留之際的韓擒虎重病纏身,只覺得心神不定。突然,從地底現出一人,那人"身披黃金鎖甲,頂戴鳳翅,頭牟按三丈頭低",自稱五道將軍,此番是來接韓擒虎去當陰司之主。

韓擒虎聽罷,先是向五道將軍要了三天時間料理後事,隨後便修書一封向楊堅稟報此事。讀完書信,楊堅也是驚訝非常,他畢竟也只是人間的皇帝,而韓擒虎馬上要成為神仙了,於是,他趕忙邀其前來,準備最後一敘。

在這次見面時,楊堅曾經詢問了關於隋朝社稷的事情,而韓擒虎則回答:"若有大難,但知其告,微臣必領陰軍相助。"只不過,後來隋朝滅亡,韓擒虎卻並沒有現身,或許是天庭有令不得幹涉凡間,也或許是韓擒虎只答應了楊堅,而沒有說過會幫楊廣。

總之,楊堅為了韓擒虎專門設宴三日,召集眾大臣為其送行,這個結局也算是比較美滿了。

相關焦點

  • 此人生前戰功赫赫,死後成為閻羅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而在這不多的人物當中,有一位生前戰功赫赫,死後還成為了閻羅王,迎接儀仗很是盛大,他便是韓擒虎。元象元年(538),韓擒虎生於河南東垣,也就是今河南新安縣一帶,出身將門的他原名韓擒豹。韓擒虎的父親韓雄乃是北周大將軍,兼任八州刺史,而俗話說"虎父無犬子",韓擒虎自己也是從小不凡,《隋書》說他是:"少慷慨,以膽略見稱,容貌魁岸,有雄傑之表。"從這一描述可見,韓擒虎簡直是天生當猛將的好材料。
  • 地府統治者到底是誰?閻羅王和地藏王他倆到底誰大?或許你猜錯了
    大家都是各司其職,誰也不能僭越,如果僭越的話就會有懲罰,可是有一點讓人比較好奇,地府我們都知道,這本身是閻王爺管著的,為什麼還要來個地藏王呢?而且前者對後者的態度還不錯,不過地府當中的實際權力都是閻王爺拿著,那麼到底誰才是地府真正的大佬?小編下來說一下,其實地府並非是平白無故就出現的,是由神話和道教一起結合產生的,但是這些經典流傳下來這麼久了,答案又不是唯一的,因此總會把一些人的關係搞混,這個是可以理解的。
  • 十殿閻羅生前都是誰,生前忠義正直,死後成為地域的主人
    中國古代講究生死輪迴,靈魂轉世,而閻羅殿就是靈魂經受審判的地方,閻羅王也就是執行審判的官員。閻羅王的說法最先起源於古印度是神話,是陰間的王者,佛教沿用了這一說法。這十八位大臣就是十八地獄之小王,百萬之眾就是地獄的百萬獄卒。佛教傳入中國後,地獄閻羅的說法也一起傳了進來,對中國民間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中國民間的傳說中,人死後靈魂會去地獄報導,審判他生前的作為,生前行善便可轉世為人,享受榮華富貴,生前作惡便要在十八層地獄接受懲罰。
  • 地府中權力最大的不是閻羅王,真正的大佬竟然是他!
    地府中權力最大的不是閻羅王,真正的大佬竟然是他!你相信這個世界有三界之分嗎?天界、人界還有個鬼界。我們最早知道有這三界之分的應該是吳承恩的《西遊記》中。小編倒是挺希望有個鬼界的,因為逝去的人也就可以有個歸宿了,不用流離失所。
  • 掌管地府的判官,閻羅王是如何一步步的本土化呢?
    1、閻羅王形象的傳入東漢末年,印度的佛教文化開始傳入中原,其中的地獄觀念也逐漸與我們本土的冥界文化相互交融。到了隋唐時期,二者已經基本融合,而且所有有關於冥界地府的文化也已經初具體系。直到佛教佛教賦予了他「二十諸天」護法之一的地位後(也有書籍中記載是二十四諸天),「閻羅王」這位神祗才算是在神話體系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即便是這樣,閻羅王在古印度神話的來歷仍有許多傳說,其中最主要的、最流行的說法就是夜摩神、毗沙王和地藏王這三種。
  • 地府的真正掌控者,和玉帝平起平坐,閻羅王也只是她的下屬
    天界的掌管著是玉皇大帝,而地界的掌管著在我們的印象中是閻羅王,其實長久以來,我們一直陷入一個錯誤的理解,因為陰曹地府的真正掌控者並非閻羅王,而是另有其人,她可以和玉帝平起平坐,閻羅王只不過是她的其中一個下屬。西遊記中孫悟空能在地府之中強行修改生死簿,因為他碰到的只是一個小角色,是十殿閻羅之一的秦廣王。
  • 三國時期有個小官,喜歡美酒和美女,死後卻成了十殿閻羅中的老大
    對於十殿閻羅,想必沒有幾個人會陌生,畢竟這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神話故事;這十殿閻羅是陰曹地府中的十個鬼王,他們執掌十八層地獄,權力極大。不過很多人可能只熟悉閻羅王,不過這也難怪,因為閻羅王原本是十殿閻羅中的老大,不然也不會叫「閻王」。
  • 十殿閻羅之五,閻羅王
    都說地府有十殿,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十殿閻羅,第五位閻羅王 圖片來自網絡閻羅王,亦稱「閻王」、「閻羅」、「閻王爺」、「閻魔王」、「閻羅大王」,為陰曹地府中第五殿的殿主冥王,是中國古代宗教神話信仰中的一尊陰間神祇,傳說為掌管人間地獄眾生靈壽命生死的鬼王
  • 《西遊記》中,地府歸誰管轄?地藏王菩薩跟地府是什麼關係?
    「陰間天子」十代冥王眼睜睜看著美猴王強銷了死籍後揚長而去後,到翠雲宮拜見地藏王菩薩,最後由秦廣王齎奉地藏王菩薩表文上天庭告御狀。很多人都在納悶,這地府到底歸誰管轄,地藏王菩薩跟地府又是什麼關係呢?我們來分段解說一下。
  • 佛教傳入中國,地府最高神明,變成「印度人」
    印度和中國接壤在2000餘年前就有文化上的交流,其中印度的神話對中國影響最深,現在我們熟知的閻羅王、黑白無常、牛頭馬面都來自印度。可以說中國地府中的神明基本都是「印度人」。很顯然去世即消失的觀念並不能滿足人對生命的渴望,所以地府誕生了。《孝經援神契》記載人死後會在地府繼續生活,泰山正下方就是地府的首都,新死之人要到泰山註冊戶籍,接受「泰山府君」的統治。這個時期人們認為去世只是換了一個世界生活。佛教大盛,十八層地獄誕生直到魏晉時期在中國人觀念裡地府只是去世後的世界。但隨著胡人政權崛起,佛教也開始盛行。
  • 冥界十王(中)第四殿 五官王 第五殿 閻羅王 第六殿 卞城王
    第五殿 閻羅王閻羅王又稱「閻羅天子」姓包,生於陰曆正月初八。在民間閻羅王乃是十殿閻王中最出名的。劇傳說閻羅王本來是這十殿閻王之首,負責賽選亡魂,但因為心太軟經常幫助冤死的人返回人間報仇雪恨,嚴重破壞了陰曹地府的工作制度。所以調離原崗,降至第五殿。
  • 王翦、王賁、王離都在歷史上神秘消失,戰功顯赫的王氏家族怎麼了
    秦朝統一天下以後,為秦朝統一立下了赫赫戰功的王翦、王賁父子,突然就沒有任何歷史記載了,就像空氣消散在空中一樣,看不到一點蹤影了。那麼秦朝初年如此重要的兩個人物,他們究竟到哪裡去了呢?為什麼整個秦朝都沒有他們的聲音了呢?還有,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的時候,也沒有看見他們站出來,說過什麼話,保衛過大秦王朝。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令人聞風喪膽的閻王爺不是地府老大,沒想到地獄大BOSS是它
    雖然所有的人死去都會去地府,但不同的人會在地府得到不同的待遇。閻羅王會依據每個人生前所積功德和所犯罪行來決定其接下來的去留。罪惡之人就會在地府中經受煉獄之苦,行善之人則會得道成仙。有俗話說"閻王叫你三更死,無人留你到五更",可見閻王爺的權力相當大,對人生死說一不二,不僅能管理人的壽命,還能決定人在地府的待遇。
  • 閻羅王說了個謊,騙了孫悟空十四年
    但這可憐的天產石猴也是有壽命限制的。當他從菩提祖師處高高興興地學了法術回來後,真箇以為長生不老了,便在花果山喝起了小酒,酒酒酒,終日皆是酒。在一天的傍晚,他喝多迷迷糊糊地入了夢鄉,但在睡夢中,卻目睹一黑一白兩人拿著鎖鏈子勾他的魂魄來了!孫悟空隨著黑白無常來到了地府,瞅見著「幽冥地府」這四個大字,瞬時醒了酒,掏出金箍棒亂棒起來。
  • 神話傳說中,若天庭與地府爭鬥,誰的贏面更大呢?
    一直以來,過客都有一個疑問:同樣是統治一界的勢力,天庭與地府到底哪個更厲害?有人說,肯定是天庭更厲害,因為天庭可是號稱主宰三界,統御六道,這地府作為三界之一,本就是天庭的下屬機構,怎麼可能比天庭厲害呢!似西遊中記載,地府明面上的最高主宰閻羅王,見玉帝都需要跪拜的。
  • 推漫:閻王曠工去人間?十殿閻羅全是美男,這顏值我又可以了
    ,這個故事還要從五殿閻王閻羅王說起。負責處理大部分地府事物的閻羅王帶著白無常礦工了!整個地府瞬間雞飛狗跳,一殿閻王秦廣王立刻派判官前去人間,想要弄清楚閻羅王翹班的真相。結果卻有了個意外收穫,人間居然有一個沒有天魂的少年,且命格不在生死簿上,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 冥界十殿閻羅的傳說
    唐朝末年,民間流傳掌管地府的鬼王一共有十位,其名分別為:一殿秦廣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閻羅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轉輪王。因分居地府十殿,被稱為十殿閻羅。一殿秦廣王:專司人間壽夭生死冊籍,統管幽冥吉兇。
  • 蘆溪老君山酆都城的十殿冥王分別是哪些神王,由哪位神仙所化生
    、五殿閻羅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平等王、九殿都市王、十殿轉輪王,都由東極青華大帝應化而來。假如有世人,不去思考天地生人,父母養育身體,不珍稀自己身體,擅自輕生、自殺、上吊、服毒、投水等等。除因忠孝節義的德行,犧牲生命,死後為神的之外,假若是因細小的仇恨,或因犯罪的羞事被發覺即率爾輕生,究其所犯罪刑,並未至死刑的地步。也有的想嫁禍、加害他人,而弄假成真,輕生氣絕的,以上諸種,門神、灶神,立即押解秦廣王的第一殿,收入飢餓廠與乾渴廠。
  • 盤點地府裡的公務員-陰差。這是關於黑白無常和牛頭馬面的故事
    我想我們小時候都聽過這樣一個傳說,人去世之後就會有勾魂使者來帶過世者去往地府,坐著擺渡人的船過忘川,跟隨陰差走奈何橋,去往審判自己這一生功與過的閻王殿。判官審查人的功過是非後交於閻王做出最後的判決,最後再由陰差來引領人們去往該去的地方。
  • 史上十大名將,戰功赫赫
    史上十大名將,戰功赫赫在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中,不僅湧現出許許多多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藝術家、科學家,更產生了許多傑出的軍事家和將領。他們利用自己的膽識和謀略,在大大小小的戰爭中取得輝煌的戰績。項羽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項羽在戰場上的無往不利相對的卻是政治上的幼稚,坑殺戰俘,放棄關中,懷念楚國,放逐義帝,自立為王卻失盡人心。更為突出的表現是在用人方面。劉邦手下蕭何、張良、韓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卻可以盡發揮其所長,而項羽卻連一個範增都不能用,項羽與劉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