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何路況一變射擊就失準
■解放軍報記者 牛輝 通訊員 張居俊 段潤
4月下旬,長白山腹地。第78集團軍某旅一場坦克教練射擊訓練拉開帷幕。
「1車衝擊,執行!」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駕駛員蘇東啟操縱的坦克發出轟鳴,快速通過出發線。炮手李香桂通過瞄準鏡迅速搜索前方目標。
「全車注意,機槍彈,左前方『敵』機槍手,殲滅!」接到車長的指令,李香桂快速完成測距瞄準。然而,正當他要按下擊發按鈕時,低速行駛的坦克突然向右側加速前進。眼看最佳時機溜走,李香桂只能憑感覺倉促擊發。
擊發完畢,李香桂發現彈著點偏右,他快速調整瞄準點準備再次進行火力打擊。可由於車速過快加之坦克顛簸,他再次錯失最佳擊發時機。
在接下來的固定目標與運動目標射擊中,李香桂一次次通過車載電臺提醒蘇東啟控制車速,但蘇東啟駕駛的坦克依舊時常無故變速,令李香桂苦不堪言。
「1車射擊完畢,2個目標未命中,射擊成績不合格!」剛走下戰車,李香桂就心急火燎地找蘇東啟詢問究竟。
原來,駐訓地積雪初融,蜿蜒崎嶇的山路變得泥濘不堪。蘇東啟本想控制車速配合炮手,卻發現路面出現不少大坑,坦克速度過慢容易陷入泥潭,再加上完成行進間射擊時間有限,超時即判不及格,無奈之下,他不得不在行進中多次掛擋衝車。
聽到二人爭辯,該營營長王海濤及時站出來說:「優秀炮手在高速機動、變速行駛、惡劣天候下也能精準射擊,而不是憑控制或降低車速來換取射擊精度。炮手要在複雜情況下砥礪硬功,否則在戰場上就會付出血的代價!」
隨後,該營以此為例組織參訓官兵進行討論,部分官兵在教練射擊訓練中不顧戰場條件生搬硬套規則、為考出「好成績」降低考核標準等問題浮出水面。
對此,他們及時轉變訓練與考核思路,要求所有參訓官兵對地形條件、氣候條件、行駛速度等戰場要素進行深入研究,加大快速瞄準、山地駕駛、單車綜合戰鬥練習等課目訓練力度,讓官兵在補齊短板弱項中提升本領。
幾天前,該營組織教練射擊考核,與以往不同的是,炮手們要在坦克全程變速行駛中完成對所有目標的搜索、射擊。考核成績公布,總體優良率有所下降。面對這樣的成績單,王海濤說:「考核變難了,成績擠掉了水分,也縮短了訓練場與戰場之間的距離!」
備戰札記
打仗豈能奢望「理想戰場」
■唐順義
戰爭是未知曠野的搏殺。信息化條件下,戰場環境更是複雜多變,作戰不可能處於條件完備的理想狀態。
訓練環境磨礪戰場素養,訓練作風決定戰鬥作風。訓練只有跳出「舒適區」,走出「理想戰場」,將部隊放到天候、地形、敵情和態勢複雜的環境中進行摔打磨鍊,才能使部隊體味和正視戰爭的殘酷性和複雜性,才能最大限度激發官兵潛能、挖掘裝備技戰術性能。
是虎就要嘯山林。走上訓練場就要直面一個個「艱難一日」,在告別「理想戰場」中觸摸感悟實戰的堅硬質地。
責任編輯:胡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