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徵軍女兵頭骨被緬甸人當水瓢用,中國大叔跪地:帶你回家

2021-01-09 郭延濤說歷史

眾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種種原因,中國軍隊遠離家鄉,奔赴外國戰場抗擊外敵,著名的中國遠徵軍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遠離祖國,只身前往緬甸戰區遏制日本對該地區的控制,從而間接保護祖國的安全,然而,在這個看似簡單的戰場上,卻留下了許多英雄烈士,在敵人的炮火下,他們一直呆在外國,幸運的是,後來的國家沒有忘記他們,他們將不惜一切代價犧牲他們的遺體帶回祖國。

除了國家,也有民間組織尋找先輩們遺物,段勝奎就是其中之一,當時,為了摸清先民抗敵的痕跡,他決定去葉仁山看看,眾所周知,耶倫山是個可怕的地方,我們的軍隊經過時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但即便如此,段勝奎還是毫不猶豫地去了那裡,然而,當他路過當地土著部落時,卻看到了一幕悽慘的景象。

據介紹,他路過村子時,看到大祭司正在舉行祭祀儀式,並看了看手裡的一個頭骨,經詢問,他發現頭骨是中國遠徵軍一名女兵的頭骨,她在這裡睡了好幾年,到目前為止,當地土著人把它當勺子用,當部落婦女難產時,她們會用這個特殊的勺子喝水來解決,巫師請出來之後,他會給他們水喝,喝了水的女人會自然分娩,當段勝奎聽說這位英雄死後受到如此虐待時,他很傷心,他當場跪下,放聲大哭,低聲說:「我送你回家。」。

段勝奎與他們交換了大量土著人需要的東西,除了遺骸,還有300多頂帽子和徽章,他花了很多錢才取回,後來,他把這些英雄的遺物帶回中國埋葬,但那時候,盛魁很沉,卻很開心,最沉重的是為戰爭的苦難而抗爭,英雄們在死前拼了命,但他們死後仍然坐立不安,令人高興的是,許多年後,英雄們終於可以回家了。

33巴新後來說了一段我們敬佩的話,段勝奎說:「他願意繼續為這項事業獻身,讓更多的人記住這些英雄,他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家而做出的犧牲和貢獻,也讓我們的子孫後代銘記歷史,珍惜和平。」

相關焦點

  • 百歲遠徵軍老兵將回家鄉南京探親 漂泊緬甸73年
    昨天是團圓的日子,有些人卻沉浸在對親人幾十年的思念中,這其中就包括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老人叫經乘國,曾是中國遠徵軍戰士。1942年3月,25歲的他跟隨中國遠徵軍第五軍戴安瀾的200師進入緬甸抗擊日本侵略者。多年來,這位抗戰老兵從未放棄尋親,2009年,在志願者的幫助下,他終於見到久別的至親們。短短5天的相聚,回緬甸後,又因為種種原因一度失聯。
  • 留在緬甸70多年的遠徵軍,一直拒絕入緬甸籍,直到2015年才回祖國
    據《人民日報》報導:2015年3月31日上午,雲南省慈善總會和雲南政協報聯合發起了「回家看看——僑居緬甸抗戰老兵李光鈿回家祭祖活動」,活動現場,已是93歲高齡的李光鈿飽含深情的說到「魂牽夢繞的家,我終於回來了」。
  • 中國遠徵軍仁安羌之戰202位陣亡將士靈位歸國
    (本報記者 姬東 攝)  70年前10萬中國遠徵軍將士高唱《滿江紅》走出國門,抗擊日寇,2013年1月19日,重慶羅漢寺,10位遠徵軍老兵以同樣悲壯的方式,迎接中國遠徵軍仁安羌之戰202位陣亡將士英靈回歸。  5天前,仁安羌大捷紀念碑在緬甸落成,部分國共抗戰將領後代到場敬獻花圈。這是除當地華僑外,第一次由中國人去緬甸修建中國遠徵軍紀念碑。
  • 中國遠徵軍,一段所有人都不該遺忘的英雄歷史
    1943年4月,重建遠徵軍司令長官部,後稱滇西遠徵軍,一部撤至印度,稱中國駐印軍。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國駐印軍和滇西遠徵軍先後發起緬北滇西作戰,殲滅日軍三萬餘人。1945年1月27日,兩軍在畹町會師。3月,完成了打通滇緬公路的任務後撤回國內。1945年4月撤銷。中國遠徵軍有多少人?
  • 90後女兵穿拖鞋飛奔、跪地,只為救人,這樣的你真美!
    無論是穿拖鞋飛奔,還是單膝跪地,這樣子我們往往會覺得是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會很難看。然而有那麼一個人,她穿拖鞋飛奔、單膝跪地的樣子是那麼的美。她就是趙怡婷,陸軍軍醫大學士官學校學員,在5月12日國際護士節當天,為了救一個暈倒的老人,穿著拖鞋飛奔,單膝跪地。
  • 中國遠徵軍兩次入緬作戰,主要取得了哪些戰役的勝利?
    雖然是美、英、中做出了保衛緬甸的決定,但卻有著各自的「小算盤」,尤其是英方,其並不願意中國的軍隊進入緬甸。一是擔心中國軍隊進入,會影響其在緬甸的利益,即便是守不住這道屏障,也是傾向從印度調兵;其次,英方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歐洲戰場,沒有像中國那樣,有堅定保衛滇緬公路的決心;第三,國力上的差距,使得傲慢的英國人,有理由懷疑中國軍隊戰鬥力。
  • 中國遠徵軍出國首戰告捷——200師同古防禦戰
    滇緬公路自中國昆明直達緬甸臘戍,並經由鐵路公路,南抵仰光港連通海運,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期間最重要的一條國際交通運輸線。對當時積貧積弱的中國來說這就是一條堅持抗戰的生命線,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這條生命線也面臨著被日軍徹底切斷的危險。
  • 杜聿明入緬作戰失利敗走野人山,士兵們殺戰馬充飢,女兵情況最慘
    1941年2月,杜聿明作為中緬印馬軍事考察團成員,赴緬甸、印度、馬來西亞作軍事考察。1942年初,日軍第十五軍飯田祥二郎率四個師團分兩路向緬甸進攻。中國派出遠徵軍,杜聿明為第一路副司令長官。中國和英國軍隊集結後,制定作戰計劃,分三路南下迎擊日軍。杜聿明第五軍為中路軍,於3月9日接替英緬軍在同古的防務。
  • 教兒女說漢語、養中國狗的老兵,竟在緬甸生活了一輩子,是為何?
    「我今生最大的夙願,就是回家看一看。」1944年,在那場遠徵軍南下反撲的戰爭中,3000多名戰士在戰鬥中負了傷,此後輾轉到緬甸,在異國他鄉待了近半個世紀。李光鈿,便是其中一員。為了儘快推進這場罪惡戰爭的進程,日軍集結了10萬餘人的軍隊入駐緬甸、寮國等國家,企圖在後方戰場施壓,從而減輕正面戰場的壓力。面對後方來勢洶洶的侵略,中華兒女在各方勢力的集結下,組織了一支近10萬人的遠徵軍,進入緬甸進行作戰。
  • 遠徵軍200師為何能贏得日本人的敬佩?全靠這位師長的出色指揮!
    戰鬥力強,士氣高,贏得了日本人的敬佩。「對面的200師從上到下鬥志旺盛,撤退時連傷兵都帶走」。 蔣介石更是稱讚這支部隊以黃埔精神打敗了日本武士道精神。 這個人就是中國遠徵軍第5軍第200師師長戴安瀾。
  • 遠徵軍俘虜了日本護士,本該殺掉卻娶她為妻,知她身價百億後如何
    但總有那麼一些人,意志堅韌,經受住了考驗,在猛烈的暴風雨過去之後,終究是見到了絢麗的彩虹。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對恩愛的夫妻,那是日本護士與中國遠徵軍之間美麗的愛情故事。常言所說邪不壓正,為了利益而發動戰爭的侵略者終究敵不過為了守護家園,保衛民族的守護者,緬甸軍隊在得到中國遠徵軍的幫助後,將日軍打得節節敗退,很快就把日軍在緬甸建立的基地攻破。
  • 中國遠徵軍系列之四:平滿納大戰,國軍5軍會戰日軍第55師團
    200師被日軍包圍後,杜聿明要求200師放棄同古突圍,史迪威表示反對,他還在幻想殲滅55師團,反攻緬甸。史迪威計算中日軍隊戰鬥力的標準是一對一,也就是說一個中國士兵可以對付一個日本士兵,現在中國已經集結了七八萬人,對付日軍沒有任何問題。杜聿明的算法是中國軍隊與日軍的戰鬥力換算為3:1,遠徵軍好一點,勉強可以達到2:1。
  • 如克亞木:庫爾班大叔後人 「遼寧艦」上的維吾爾族女兵
    、不同年齡段的新疆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近日,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前往新疆,採訪了其中三位。通過他們的講述,領略一段段活色生香、有血有肉、近在咫尺的新疆故事。 20歲不到,正是做夢的年紀。 穿著雪白的海軍制服,擁抱藍天大海,成為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上的女兵……在風華正茂的青春歲月,這樣的人生經歷,不知是多少年輕人心中的夢想。
  • 中國遠徵軍系列之五:日軍56師團閃擊臘戍,10萬遠徵軍後路被截
    113團見到日軍後二話不說,朝日軍陣地猛衝猛打,雙方激戰8個小時,113團用刺刀擊潰了日軍。日軍退守二線陣地。英國人得知中國軍隊趕來救援後,鼓起了最後一絲勇氣開始突圍,這次英軍仍然一如既往,折騰了一整夜,沒有前進半步。英國人絕望了,他們已經做好了毀掉武器和車輛隨時投降的準備。
  • 最美女兵——八一朗誦會用稿
    最美女兵——八一朗誦會用稿文/楊志軍把烏黑的頭髮塞進軍帽把燦爛的微笑裝進行囊告別父母,告別戰友出徵,出徵用離別的淚水搶救危重,護理病患快速的奔忙累了,睡在走廊餓了,啃口乾糧一樣的模樣一樣的志向誓把疫魔擊殺在方艙誰是最可愛的人奮戰在抗疫前沿的女兵脫下防護服面頰上道道壓痕還有額頭滾落的汗珠為我們勾畫了一群最美女神日漸消瘦而俏麗的臉上
  • 虞嘯卿去緬甸時,為何執意要帶川軍團這群潰兵?背後是這2點原因
    從1942年開始,為了保衛中國唯一對外聯繫的通道滇緬公路,國民黨政府決定派遣遠徵軍進入緬甸對日軍作戰。在這個背景下,上峰決定重用虞嘯卿,讓他帶一個裝備齊整的加強團去緬甸立功。如此立功的機會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可虞嘯卿不僅不領情還駁了上峰的面子,非要一個自己的團。最後,上峰把早就打沒了的川軍團給了他,讓他去潰兵收容所找人組建隊伍。虞嘯卿還真的去了,這是為什麼呢?
  • 別被電視劇誤導了,解放前真實的女兵其實是這樣的
    很多人對於國民黨女兵的印象都是從電視劇中得來:年輕、漂亮、多才多藝,穿衣打扮更是從裡到外透著利索勁,她們的命運,一般情況下會愛上男主角。
  • 緬甸發行新貨幣,統一印上一人頭像,人物讓國人憎恨
    6月16日,緬甸央行副主席稱,明年將市面上流通的14種面值的紙幣都將更換為帶有昂山將軍頭像的新型紙幣發行。2020年的1月7日,緬甸銀行正式發行1000面值帶有昂山將軍頭像的紙幣。而且此次發行數量較少,只有少數的錢幣收藏家手裡才有。
  • 遠徵軍老兵憶往事:戰爭很殘酷,巨蟒把哨兵都吃了
    子彈嗖嗖嗖地擦著頭頂呼嘯而過,聽得人心驚膽顫。幸運的是,我沒被打中。日軍以為我死了,沒有再追擊,不然我很可能就沒命了。」「當時飛機俯衝,機槍低空掃射而過,陣地上偷襲的日軍有一個排30多人,全部被打死。」2014 年 9月24日清晨,成都市群康路上熙攘嘈雜。在街旁一棟年代久遠的民居中,88歲的中國遠徵軍老兵李承基,安靜地坐在椅子上。
  • 秦時明月:大叔果然比衛莊更強,一把木劍讓驚鯢跪地求饒
    不過後來出現了我們比較期待的畫面,那就是大叔跟二叔的戰鬥畫面,特別是大叔,每一場大叔的戰鬥都是一場藝術。而二叔是受過重傷的,所以每一招都被看穿了,不過二叔從來就不是會被動挨打的人,哪怕招式被看穿,仍然是用絕對的力量壓制了田言,強大到哪怕被你看穿了也能打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