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我不在的街道》內心深處的救贖與被救贖

2021-01-13 靈鯤吃動漫

故事寫的是一個名叫藤沼悟的三流漫畫家有著一個名為「再上映」的能力(再上映:每當周圍發生恐怖的事之後,他就會在這個事件發生之前的1到5分鐘能夠感知事件,然後去阻止這個事件的發生,失敗就會一直重複回到這個時間點)。

有這樣的能力也讓他時常處於困擾之中,小學女同學被殺害,以及誘拐未遂事件是他一直以來忘不了的記憶,處於深深的自責之中。兇手一次一次的嫁禍於人,直到15年後有一次回到家中的時候發現自己的母親被殺,而自己又被嫁禍成殺人兇手的時候發生了再上映。

這一次卻回到了十八年前,1963年。只有小學五年級的自己,這次要拯救的不僅是自己十八年後將會死亡的母親,還有當時自己班級中被殺害的同學,一步一步接近真相,追逐兇手與自我救贖的故事。

經過了前面情節的鋪墊,第十二話動人心弦的展開。真相已經明了,兇手就是悟的老師八代,一切就只等著兇手落網塵埃落定。在醫院的屋頂上,悟與八代對峙著。雖然悟的記憶已經恢復了,但是,八代完全不動搖,並且把所作所為全部都說了出來。

八代坦白說,正因為有悟,自己才能有活著的真實感。既然承認了它,八代放開了悟讓他從屋頂墜落,自己也打算跳下去。在他以為一切得手的時候諸不知這是悟所設的陷阱,這種時候八代也只能眼睜睜往裡跳了。最後,在他俯瞰時出現在視野中的是,救援墊子上微笑的悟和他的夥伴的身影。

《只有我不在的街道》原本講的就是一個懸疑穿越的劇情,作者對於作案細節和各種嫁禍方案都如此深思熟慮,特別是在揭露兇手時更是達到了頂峰,一瞬間所有的碎片和線索在腦中糅合後發酵,破裂,各種角色情緒的描寫上也是精彩極了!隨著最後一番結局的出現,後悔,震驚,回想,自責,痛苦一起在讀者和主角的腦海中匯總,給讀者帶來的衝擊感,是難以用言語表達和忘懷的。

看到最後一話的時候,結合前面的各種細節描述,我覺得所有細節,情節,人物以及結局很完美,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都能表達的淋漓盡致。作者不是要突出一兩個人,而是劇中每個人物救贖與被救贖的故事,所有的角色或多或少都圍繞這個主題。

最後每個角色包括兇手八代都獲得了精神上的重生。我認為雖然兇手最後的選擇有點迫於無奈的意思,但是當他把悟推下去之後自己也跟著跳下去的舉動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取悅到觀眾的。

從前面的情節我們知道,悟小時候的冷漠,跟母親、每個的同學的關係實質上都是表面偽裝,加代的死亡更是讓悟耿耿於懷了18年,自己的29年人生、親情,同學,同事關係可以說是失敗的,孤單住院,沒有女朋友,只有一個平時沒什麼關係的女同事來看望他,母親來時兩人討論住院費、旅館費誰出等等細節與最後結局人生的成功改變強烈對比。

以及幾個同學的內心深處都改變了,他們有各自的問題,孤單,冷漠,懦弱,不是這些細膩情節帶來的改變,我所認為的是悟最後不可能成為成功的漫畫家,加代不可能有幸福,賢也也沒有做律師的勇氣和熱情,廣美也不會當醫生。

我覺得所有情節從正面或側面都一直講的救贖與被救贖的主題。包括加代的母親,虐待加代手段簡直惡魔,最後也從自己的母親那裡得到釋然和解脫,雖然刻畫很淡。

最後一話的描述也讓八代有了一個被救贖的機會。反派大BOSS八代老師,才是最可怕的,同時也是可憐和孤獨的,他心靈深處很重的傷,以至於扭曲成變態,但又不是一個單純的變態,他內心空虛,一直強調填補內心的空洞。

遇到悟兩次破壞他的目標,他憤怒,同時又興奮激動,有對手的刺激感和滿足感,反而顯示他內心的孤獨感,尋求被人需要的感覺。一方面策劃殺人,一方面又看似表面配合解救加代,我覺得也顯示他內心的掙扎。

說實話,我看到八代老師送加代和她奶奶的回去的時候,以為他會兩個人都殺了,作者安排一個老奶奶和小女孩做他車回去,他沒有殺她們,或許或多或少從解救加代的過程他有過一絲絲改變,他送加代和奶奶回去前對悟說的話,也許他從解救加代的行動中得到一絲安慰,也許想要被人需要和認同。

一個小孩子死前的話,他讓悟活了15年,他不是單純的變態殺手,只想知道小孩子口中自己的未來?執著又可愛可悲的殺手,雖然最後想要殺悟,卻拉住快要墜樓的悟,以及以為悟死了,自己也想跳樓自殺。

八代老師最後也醒悟了,他這麼多年也是在迷失中尋找自我,他不是要逃避懲罰,而是害怕孤獨,害怕失去對手,失去存在感,失去需要感。最後落敗後無奈流淚的笑容,八代老師得到了解脫,再拉住墜樓的悟那一刻,他也得到救贖。

最後的最後想表達的是,個人非常喜歡悟和加代這一對CP,十二集的季番,用三分之二去描繪男主如何一點點接近小加代,其間發糖也不是一兩次了,聖誕樹那裡更是看得我心神蕩漾,然後十二集卻來了一個反轉。第十二集你竟然讓我看這個?有人說男主對小加代是拯救的感情,自己強行湊cp。

朋友,開始或許是,但中間就真的沒有感情嗎?拍自己的臉說二十九歲要把持住是為了啥保持的?還有我上面說的聖誕樹那裡。三人合宿時,媽媽問男主自己是不是多餘了,男主是怎麼回答的?以及最後小加代離去時,不是男主一邊追車一邊相望嗎?小加代走後,男主無力趴在桌子上,我不信一分都不舍都沒有。無奈,確實有點強行CP了!

相關焦點

  • 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治癒救贖與懸念?這才是這部動漫的靈魂
    在那個島上,當我想要攀登時就爬上樹木,當我想要遊泳時就暢遊海中,當我想要沉眠時就酣然入睡,一想到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我的心情就會變得非常輕鬆,想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這段文字是動漫《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只有我不存在的街道)中雛月加代的作文。
  • 《肖申克的救贖》錘子的自我救贖
    大家好,我是老徐,我感覺到了一部經典勵志電影羅永浩的救贖,哦,不,是《肖申克的救贖》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劇情。故事發生在20世紀代,講述的是一個人如何在內用錘子完成自我救贖。在奧斯卡的第67次開庭中,他與《阿甘正傳》大戰進行了300輪的較量,甚至最終與法院抗爭,但是,象徵著美國精神的《阿甘正傳》打敗了美國官僚黑暗的《肖申克的救贖》。在口碑上,肖申克贏了。在IMDB擊敗另一部電影神作《教父》,他從未被超越過。這部電影之所以被認為是神作,是因為他牢牢抓住了人類嚮往的自由本能。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
    很多人都會產生這樣的疑惑,《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在大部分人看來,監獄和救贖,似乎並沒有什麼關聯。我對其的理解是,監獄是黑暗的,讓人跌入塵埃;救贖是光明的,使人看到希望。他無法為自己辯解,只有他知道自己無罪。在那裡,他見到了那個被監獄裡其他人捉弄、大哭著說「我不該在這裡,我想媽媽」的小胖子在來到肖申克的第一晚就活活被殘暴的獄警打死。在肖申克,沒有人會在乎他人的死活,死的人連名字也沒能留下。
  • 強力推薦的十部影片《肖申克的救贖》
    最後就是主人公安迪,他是聖者,因為他不僅完成了自我的救贖,還救贖了監獄中的其他囚犯。這些個體不正是對應了我們現實生活中,廣大的市民,惡霸,當道者等等?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這部電影叫做《肖生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的原因。
  • 《肖申克的救贖》:實現自我救贖的兩個階段
    安迪在肖申克監獄完成了自我救贖,成功越獄,重獲了自由,開始了新人生。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實現救贖要經過身體救贖和靈魂救贖兩個階段。一、身體救贖肖申克監獄是一個地獄般的牢籠,同性、暴力、洗錢、暗殺等行為橫行,囚犯在失去了尊嚴和人格。新囚犯剛到時,典獄長就給大家上了第一課:「把信仰寄託神,把賤命交給我。」
  • 《只有我不在的街道》:優秀的平行世界推理加輪迴類型作品
    然而還有一部劇情緊湊,讓人潸然淚下的佳作——那便是《只有我不在的街道(城市)》。為了拯救母親,順便拯救兒時的同伴,並且收貨了愛情,皆大歡喜。劇情作為一部推理類型的作品,懸疑一定是最大的賣點。於是男主踏上了拯救幼年同伴從而拯救母親之路,結局如何,就不劇透了。想知道更多詳情可以點擊文章末尾的內部連結,是我在頭條的另一篇文章。
  • 成長的本質,就是自我救贖!
    有人說,時間是最好的救贖,因為時間幫助我們學會了淡忘,放下,原諒,釋懷等等。但我覺得,真正救贖我們,治癒我們的,不是時間,而是自己的覺醒和明白。覺醒靠的是悟,而明白,則需要不斷地解剖自己,了解自己。可見,想要自我救贖,就得不斷領悟,自我了解,自修自渡。
  • 《時間的禮物》:時間,救贖與自我救贖的旅程
    沒有什麼不對的,甚至是合理的,就是試圖賺錢,用物質來滿足生活。我仍然為這個中年人感到遺憾,為了卻的鬥爭導致了他的家人的不理解和離開,雖然他的家庭擁有其他人渴望的一切,但那是財富和自由。無論如何,在放棄時,至少所有的物質需求都得到了滿足。可惜他不懂得珍惜。
  • 救贖與被救贖的金剛狼3:休傑克曼從此不演金剛狼的真相
    還是他不願再一次地重複自己?答案就在這部金剛狼3裡面。金剛狼3講的是羅根老年的故事,照理說變種人在設定上是不死之身,他們新陳代謝的速度遠比正常人快得多,不會衰老不會死亡(也有其商業價值考慮)。可這部影片的編劇導演反其道而行,將金剛狼與變種人設定為不斷變老衰弱,時間仍舊會對他們產生影響。
  • 看驚悚高分電影《沉默的羔羊》:待宰羔羊該如何獲得內心的救贖
    她決心憑藉自己的努力,去戰勝內心深處最深的恐懼,靠著個人的勇敢和堅韌,扼住命運的咽喉,去做生命的主人。2、電影中象徵性手法的利用使得影片內涵深刻。在影片中,多次利用蝴蝶、蛹、羔羊等動物形象,來象徵複雜的人生意義。兇手水牛比爾,在童年受過傷害,他選擇改變自己,不過這種改變,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改變。
  • 豆瓣8.9《失物招領》:救贖與自我救贖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救贖和自我救贖的故事。雖然這部短片以動畫片的形式放映只有6分鐘,但其中蘊含的深層意義值得深思。這部短片以其精湛的技巧、豐富的內涵,以及影片所呈現的溫情、療傷的敘事氛圍,以及背後深刻的命題,成為一部微電影的高分影片,不得不說是名副其實。01年。
  • 為什麼只有墮落的天使,而沒有救贖的惡魔?懺悔改變不了本質?
    為什麼只有墮落的天使,而沒有救贖的惡魔?懺悔改變不了本質?因為惡魔本身,也是上帝的造物,只是作用不同罷了。天使負責扮聖潔利誘,惡魔負責扮兇殘威逼。那麼為了徹底杜絕你作惡,自然是把墮落說的萬劫不復要有用如果連「作惡多端」的魔鬼都能得到救贖,有多少人會因為還有可能得到救贖而願意變成魔鬼?再說,在地獄裡給懲罰惡人的「魔鬼」,你真的覺得是邪惡的?在這之中隱含的可怕真相,從沒有被真的公開過。
  • 《肖申克的救贖》: 二十年煉獄,誰救贖了誰?
    《肖申克的救贖》,通過安迪二十年牢獄生活,展現對由的渴望,自我及他人的救贖,無不震憾人心。影片以瑞德的第一人稱口吻敘述,通篇都是瑞德的思想見聞經。 這種敘述方式,既利於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交待清楚,又懸念迭出,吸引觀眾一探究竟。
  • 放牛班的春天:被救贖的只有「放牛班」麼?有個人一直被忽略
    很多人覺得,《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音樂老師馬修拯救了孩子們的電影,但是在這部電影中,被救贖的只有「放牛班」麼?我覺得還有一個人,都被大家忽略了。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馬修,「救贖」與「被救贖」從來都是相互的。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敢於放棄一切,才是救贖的第一步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敢於放棄一切,才是救贖的第一步今天,來與大家介紹一部影片《肖申克的救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肖申克監獄,出身,所受教育,朋友的忠告勸導,家庭希望與個人慾望等等。背負了太多太久,絕大多數人早就已經分不清哪些是自己想要的,哪些是外在強加的。肖申克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是監獄麼?或許不是,就像布魯斯一樣,它成了我們生活的保護傘和指明燈。但這個保護傘和指明燈卻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可以真正讓我們過得有滋有味,而只是每天簡單的複製粘貼。生活僅僅停留在略微高於活著的層面上而已。
  • 妖狐×僕SS:不甜不要錢系列!內心極度自卑的腹黑狐妖得到救贖!
    不甜不要錢系列又來咯!只要有小夥伴願意和喜歡看這個系列,柒月是很希望能把這個系列一直寫下去的!畢竟動漫中甜甜的小細節有很多,柒月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御狐神看似完美,其實內心極度自卑。御狐神凡事都想做到盡善盡美,因為沒有價值就會被拋棄;他有潔癖,喜歡把指甲剪到不留一條縫隙,其實這是一種自我厭惡的表現;御狐神看上去沒有什麼生活感,沒有看過什麼動漫,也很少在外人面前吃飯,因為習慣了討好別人,他幾乎忘記了怎麼做自己。
  • 面對即是救贖——觀影《盜夢空間》
    而任務進行中,茉兒又一次次地不受控制地出現在夢境中,幹擾柯布盜夢團隊的行動,做出極端的舉措,帶來一次次的破壞。茉兒是柯布心中揮之不去的魅影。即使「魅影」茉兒的一次次現身已然帶來巨大的破壞,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但是柯布仍無法下定決心徹底擺脫她。她是他內心的鬱結,是軟肋,是內心深處的傷疤。
  • 《沉默的羔羊》:如果天使遲到,請自己救贖自己
    在我看來,《沉默的羔羊》這樣一部驚悚電影的主題卻是「救贖」。既是克拉麗斯在拯救被「野牛比爾」綁架的女性時,對陷於危險的受害者的救贖;也是漢尼拔在向克拉麗斯提供線索的同時進行精神治療,對她童年的救贖;還是漢尼拔通過幫助克拉麗斯,對那個親眼看著妹妹被吃掉卻無能為力的自己的救贖。回歸於貫穿於電影的「野牛比爾」一案。
  • 重溫《琉璃》才明白,璇璣不需要救贖,真正需要救贖的是羅喉計都
    文/小凡娛影 導語:重溫《琉璃》結局才明白,璇璣不需要救贖,真正需要救贖的是羅喉計都 由成毅、袁冰妍等主演的《琉璃》雖然已經收官,但我們不說再見,《琉璃2》在等著大家,《琉璃》這麼火爆的作品,也要拍續集了,自從《雲歌會》上導演說《琉璃2》再見,導演又要接著拍攝
  • 《肖申克的救贖》這個細節基本無人看懂過
    她很漂亮,老天,我是多麼愛她啊,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這倒是可以想像,一個花了二十年時間策劃獨自越獄的人,如果真的天天生活在你的枕邊,還真是一件有點可怕的事。這段話很重要卻很容易被忽略,因為它有關本片的主題「救贖」,而「救贖」是一個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詞彙(就像東方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外國人也不明白),宗教色彩很強,很容易被我們誤解。以前有個朋友向我推薦此片時說:「你看過《拯救肖申克》這片子嗎?太好看了,那個叫肖申克的人,真是太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