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從地下出土的文物,是不允許放到市面上交易流通。這些具有非凡價值的珍貴器物,應該被放在博物館中才是最好的歸宿。一般而言,如果不是內部人監守自盜,想從外而內獲得博物館這些珍品館藏無異於痴人說夢。然而,上世紀80年代我國各大博物館均遭到盜搶現象。尤其是80年代初期,安徽、湖北、江蘇各地級市博物館遭到打砸搶燒,不少珍貴文物流落民間。期間有一件商代大型青銅器被不法分子盜取,1987年左右,國家文物局大約用了2億人民幣,才將這件珍貴的青銅器帶回國內,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這件青銅器乃是我國十大國寶之一,其學名叫做"商代龍虎紋青銅尊",筆者將它稱之為龍虎尊。這件物品是1957年6月份,於安徽阜南縣小潤河裡,被一位姓徐的農民意外發現。當時這位徐姓農民,從小潤河河岸底下,發現了大約10件商代珍貴青銅器。隨後安徽省博物館派出工作人員。對徐某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才將這10件青銅器帶到省博物館。為此徐姓農民還得了200元人民幣的獎勵巨款,1957年,200元人民幣數目已經不小了。按照等價計算,當時200元相當於如今的6萬元人民幣。
之所以安徽省博物館會如此勞師動眾,想要追回這批青銅器,就是因為這批器物當中有一件龍虎尊格外引人注意。這件龍虎尊體型高大,口沿廣闊,高50釐米,口徑約45釐米,重20公斤,製作工藝極其精湛。且這件龍虎尊整體形成三層花紋,高圈足,肩部以圓雕和浮雕相結合,是我國商代中期青銅器精品。1958年9月份毛主席來到安徽考察時,他也親臨安徽博物館饒有興致品鑑小潤河出土的這批青銅器。這件龍虎尊一下就入了毛主席的法眼,連毛主席都說:這件青銅器價值不可估量。然而80年代初期,安徽省博物館遭到一次非常嚴重的盜搶活動,至今還並不清楚是哪些違法分子搶劫了安徽省博物館?
但不管怎樣,從小潤河出土的這批青銅器悉數被盜。這件龍虎尊被歹人盜搶之後,也引起了國家領導人鄧小平重視。為此鄧主席親自下指令: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找到這件稀世珍寶!可是茫茫人海,80年代正是下海浪潮,經公安機關分析,小潤河這批青銅器有可能早就被運往香港,繼而消失不見。皇天不負有心人,1987年5月份,一位英國古董商來到香港古玩市場買了兩件青銅器,這兩件青銅器分別是"觚"和"爵"。
這位英國收藏家在其購買的藏品底部,發現有安徽省博物館館藏編號。他並不敢自己私自收藏,經多方輾轉,這位英國古董商找到國家文物局說明情況。經過文物專家詳細分析,這位英國人從香港古玩市場買到了兩件青銅器,就是小潤河出土青銅器當中的兩件珍貴物品。國家文物局和這位英國古董商反覆確認,原來香港那件古玩市場當中,還有餘下4件形制幾乎一模一樣的青銅器。也就是說,丟失已久的龍虎尊並沒有出了中國境內!
國家文物局派出精兵強將來到香港古玩市場,將餘下幾件青銅器全部購買回來。不過這位英國古董商人手中還有兩件觚和爵,雖說這兩件是安徽省博物館的館藏,私人不得擁有買賣。可是買下這兩件青銅器的畢竟是位英國人,一旦處理不好便會上升到國際政治高度。思考想去,國家文物局便詢問這位英國人想要什麼?
這位英國古董商希望我國用一件齊白石和徐悲鴻的真畫交換這兩件青銅器。國家文物局將英國人這個請求匯報給上級領導,經領導作出指示之後,決定用兩件齊白石和徐悲鴻的真畫與其交換小潤河青銅器。按照如今的市場價格來看,齊白石與徐悲鴻的真作一幅價格最起碼要達到9000萬人民幣以上,而且是"有市無價"的那種。
1987年,國家文物局等於用2億人民幣,和一位英國古董商交換來了這兩件青銅器,以及關於龍虎尊的重要線索。從那之後,這件龍虎尊被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此事情也算是有了圓滿解決。
參考文獻:中國十大國寶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