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戴口罩和洗手 不把疾病帶回家!

2020-12-22 和訊

臨近春節,人員流動頻繁,又值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浙江省衛健委專家提醒,學會戴口罩和洗手,不把疾病帶回家!廣大人民群眾要正確認識呼吸道傳染疾病,切實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注意保持室內環境衛生和空氣流通,儘量減少到空氣不流通或人流密集的公眾場合活動,如有發熱、呼吸道感染症狀,請及時到當地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首席記者俞茜茜記者金晶陳彥汝通訊員陳曉華童言

純乾貨!

什麼時候應該戴口罩?口罩怎麼戴?

戴口罩是阻斷呼吸道分泌物傳播的有效手段,選擇醫用外科口罩,能夠很好地預防呼吸道疾病。

浙江省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穆德廣介紹,在醫院裡,醫護人員佩戴口罩主要起到自我防護、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佩戴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最為常見。普通棉紗口罩是很多年前的產物,原先的棉紗口罩很厚重,材料不夠緻密,防護作用不太好,隨著時代發展,如今在醫院裡已經基本看不到棉紗口罩了。

流感高發季節

市民應該選擇哪種口罩?

市面上有一類海綿口罩,近年來頗受年輕人的喜愛。

穆德廣主任說,這類口罩的防護性其實和普通的棉紗口罩類似,由於緻密性不夠好,防塵保暖是可以的,但要預防呼吸道感染比較困難。如果要預防呼吸道感染,建議還是選擇醫用口罩。

日常防護有必要佩戴N95口罩嗎?

穆德廣主任說,如果是去一般的露天公共場所、不與呼吸道病人近距離接觸,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就夠了,沒有必要佩戴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不必過度防護。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會接觸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或是接觸肺結核等呼吸道傳播疾病的病人,還是需要佩戴防生物的N95口罩,才能起到有效的防護。

什麼時候應該戴口罩?

去醫院看病、探望病人時,尤其是去醫院的發熱門診或呼吸科就診時,應該戴上口罩;

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去超市、商場、影院等人員密集的場所建議戴口罩;

為防止將疾病傳染給他人,有發熱、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疾病症狀時應及時戴口罩;

霧霾天氣在室外活動時,建議戴口罩。

口罩的正確佩戴方法

使用一次性醫用口罩佩戴時,要將折面完全展開,將嘴、鼻、下頜完全包住,然後壓緊鼻夾,使口罩與面部完全貼合。

戴口罩前應洗手,或者在戴口罩過程中,避免手接觸到口罩內側面,減少口罩被汙染的可能。

分清楚口罩的內外、上下,淺色面為內,應該貼著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屬條(鼻夾)一端是口罩的上方,不可戴反,更不能兩面輪流戴。

摘下口罩要注意什麼?

穆德廣主任說,口罩相當於過濾網的作用,將外界的細菌病毒附著在口罩外側面,如果用手去觸摸,這些細菌病毒就會附著在手上,容易造成二次汙染。因此,取下口罩時,要用手捏住系帶取下來,注意不要用手觸摸口罩外側面。

此外,要定期更換口罩,一般建議2—3小時更換一次。

戴口罩的4個注意事項

1.注意醫用口罩的有效期

一般醫用外科口罩的生產有效期是3年,醫用防護口罩的生產有效期是5年,一旦超過口罩有效期,其過濾材料的過濾效率及防護性能會降低,使用過期的醫用口罩無法有效阻隔病毒病菌的感染。使用醫用口罩前,一定要確認生產日期和有效期。

2.佩戴醫用口罩前後一定要洗手

3.口罩不宜長期佩戴

在人口密度不高較通風的場所可以不用佩戴口罩。

4.醫用口罩不用時折好放在自封袋保存

不建議口罩摘下來直接塞口袋裡或包裡,這樣容易造成醫用口罩二次汙染,一定要疊好放入清潔的自封袋中,並且將接觸口鼻的一面朝裡折好。

戴眼鏡的朋友戴口罩如何不起霧?

戴著口罩戴眼鏡,一呼氣,眼鏡就起霧了,有網友感慨:「每天出門都在調整眼鏡的位置,要是騎車就更危險了。」

那戴眼鏡的人怎麼戴口罩?記者也諮詢了幾個醫生,醫生們都說:「這個問題很難解決。」

浙江醫院急診科孫醫生說,雖然在外科口罩上有固定鼻梁的塑形鐵絲,可以儘量貼緊鼻子,但事實上,若處在一個相對密封的空間,或走進一個較熱的環境,戴著口罩時,眼鏡還是容易起霧。目前來看,並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起霧了就拿紙巾擦一擦。

有網友推薦一款「防起霧的眼鏡布」,說擦一下一天都不會起霧。記者在某購物平臺查詢「防霧眼鏡布」,看到不少買家都評價「好用」「效果顯著」「對於冬天戴口罩、吃火鍋簡直是福音」,但也有買家評價說:「每天必須擦一次,不然第二天還會起霧」「時間久了效果就會減弱」。加上由於這類眼鏡布不允許洗滌,有網友說,一塊眼鏡布用不了1個月就得換。

記者有位在北京的朋友也買了這款「防霧眼鏡布」,她是在配眼鏡時經商家介紹購買的,每天她就當常規眼鏡布定期擦拭眼鏡。「效果還是不錯的,擦一擦,從外面走進來就不會起霧了。」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北京「零新增」,家長應提醒孩子戴口罩、勤洗手
    12月16日0時至24時,北京無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無新增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家長應提醒孩子戴口罩、勤洗手、講衛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特別是飯前便後、觸摸眼睛、鼻或口腔前後、外出回家後要洗手,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動水洗淨,防止流感病毒傳播。
  • ...康復專委會】 | 預防呼吸道傳染疾病,如何正確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大家都會關注戴口罩的問題。然而,口罩應該怎麼戴,您真的知道嗎?01應該戴哪種口罩?我們在購買口罩時,總會看到很多種類的口罩。如何選擇才是科學的?流感季節時,在醫院就診,應該選擇醫用外科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和其他無紡布口罩長得都很像,怎麼區分它是不是醫用外科口罩呢?
  • 視頻教學:戴口罩和「七步洗手法」的正確姿勢你都會了嗎?
    視頻教學:戴口罩和「七步洗手法」的正確姿勢你都會了嗎?帶上醫用外科口罩,我們就能把大部分空氣中含有病毒的飛沫擋在外面啦!小朋友們,今天你正確戴口罩了嗎?↓↓↓讓我們一起跟著三門縣海遊街道中心小學三(1)班俞秋蓉同學,學習正確佩戴口罩和摘掉口罩的方法,還有「七步洗手法」的正確姿勢。
  • 勤洗手可能比戴口罩更重要,但是不塗護手霜,也會增加感染風險
    對於普通人來說:勤洗手和戴口罩同樣重要,有時甚至更加重要。病毒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也可通過【接觸傳播】。也就是說,除了戴口罩防飛沫,我們還要小心病毒通過手部接觸,再經揉眼睛、摳鼻子、摸鼻子等行為,造成感染並傳播。所以,不少人深刻地認識到個人衛生的重要性,出門在外,坐了地鐵公交,逛了商場,都要洗洗手。
  • 【科普】如何正確佩戴口罩和洗手
    【科普】如何正確佩戴口罩和洗手 2020-08-26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風:給整個家戴上N95口罩——內蒙客戶的自述
    作為護士的她接到單位的電話當晚就出發了,5歲的兒子還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以為媽媽是去值班,明天就回家。她媽媽只帶了一套簡單的洗漱用品和換洗衣物,我一開始也以為她一個星期就可以回家了,單位護士輪休也要輪到她,沒想到這一別再見到她已是三個月以後了。期間我們只能通過電話視頻聯繫,每天我只要沒接到她的電話我都沒辦法睡覺,整顆心都懸著,每一句注意安全,注意防護,都是那麼蒼白又心酸。
  • 【愛衛運動】哪些場所和人群應戴口罩?怎麼戴?
    【愛衛運動】哪些場所和人群應戴口罩?怎麼戴?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哪些場所和人群應戴口罩
  • 洗手、戴手套、戴口罩需要...
    我市這次局部聚集性疫情發生後,我們在流調中和檢查中也發現有些餐飲從業人員個人防護意識不強,洗手、戴手套、戴口罩需要進一步規範。在這裡提示餐飲、冷鏈從業人員工作和居家時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餐飲從業人員。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尤其是手部衛生。
  • 防新型冠狀病毒,戴口罩可能沒啥用?
    口罩有很多種,戴得人最多的是棉布口罩,特別是pitta口罩,是口罩中的明星款,明星戴著它的意思就是我真的很出名,你們快來圍觀我呀!其實不戴口罩的話,沒有多少人圍觀。普通人戴口罩,主要目的是為了預防空氣汙染,次要目的是預防疾病。在新型冠狀病毒引起大規模恐慌的今天,戴口罩能預防嗎?
  • 新冠與流感「接踵而來」 規範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都屬於呼吸道病毒,可通過接觸、飛沫等傳播,且感染後症狀相似,嚴重時均可導致死亡。今年冬天新冠肺炎疫情與流感疊加出現,給流行病防控帶來更大挑戰。那麼,人們該如何做好預防呢?
  • 戴口罩運動對身體有害嗎 哪些人不適合戴口罩運動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有一個話題一直在運動健身圈甚至是科學界爭論不休,那就是「運動時戴口罩到底危險不危險」。  近日,《紐約時報》就援引了歐美科學界的兩份權威實驗結論,試圖為「戴口罩運動」證明它的清白——戴口罩運動並不會直接造成心率、呼吸頻率的明顯變化。
  • 孩子上學口罩選對了嗎 專家建議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nbsp&nbsp&nbsp&nbsp本報長沙訊近日,中小學陸續開學,神獸紛紛歸籠,在校期間仍需要全程佩戴口罩。但是,孩子的口罩戴對了嗎?&nbsp&nbsp&nbsp&nbsp4月28日,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兒科主任薛亦男介紹,學生進行戶外運動時,空氣流通,相互之間保持安全間隔距離,可以不佩戴口罩。
  • 武漢市民:外出戴口罩 回家換洗衣服
    有武漢市民表示,如今街上大多數人都戴上了口罩,家裡人外出回家後衣服都要全洗一遍。不少市民也加緊購買食品等物資,不少市民表示目前物價總體平穩,但蔬菜比較難買。變化以前出門不戴口罩如今回家後衣服全洗1月18日,馮先生從深圳返回武漢老家過年,他告訴北青報記者,當時返程的高鐵上只有零零散散三四個人戴口罩。20日以後,包括馮先生在內的很多武漢市民都感受到這次疫情嚴重。
  • 戴口罩運動是否危險?什麼人不適合戴口罩?科學家又有新論斷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有一個話題一直在運動健身圈甚至是科學界爭論不休,那就是「運動時戴口罩到底危險不危險」。近日,《紐約時報》就援引了歐美科學界的兩份權威實驗結論,試圖為「戴口罩運動」證明它的清白——戴口罩運動並不會直接造成心率、呼吸頻率的明顯變化。
  • 戴or不戴?東西方的口罩之爭,不只是口罩有沒有用那麼簡單
    在徹底停工之前,這家店的老闆不允許員工在工作時間戴口罩,因為「會嚇跑顧客,讓顧客覺得不舒服」。佳瑩曾試圖給咖啡店的老闆寫信,但是她覺得自己的話不夠有說服力,「有些根深蒂固的東西很難被改變……」。「根深蒂固」的什麼?關於口罩對於預防新冠病毒是否有用、有多大作用,尚未有定論。但是,效用並不是影響各國家和地區的人對於戴口罩的態度和看法的唯一因素。
  • 呼吸道疾病患者減少30%
    省疾控中心專家當時分析稱,外出戴口罩、洗手次數變多、減少聚會聚餐、加強家居和辦公室通風等習慣上的改變,確實有效降低了民眾患病次數。記者近日從廣州幾家三甲醫院了解到,這一抗疫帶來的「好成果」到了呼吸道感染類型疾病容易爆發的秋冬季節,依然保持著。
  • 英國人為什麼不喜歡戴口罩?
    而就在不久前,世界衛生組織證實存在新冠病毒通過空氣傳播的「有力證據」,而科學家也敦促英國人戴口罩,並稱新的報告強調了諸如口罩的面部覆蓋物所具有的有效性。英國國家科學院院長,皇家學會負責人文基·拉瑪克裡希南(Venki Ramakrishnan)表示:「英國在戴口罩方面遠遠落後於許多國家。」
  • 防護知識:戴口罩認清正反上下 同時提倡大家戴手套
    1月25日,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上海市預防醫學會會長吳凡在上海市疾控中心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很多人戴口罩方式不正確,也會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另外,除了戴口罩也提倡大家戴上手套加強個人防護,對於手套沒有特別的講究,不一定要一次性手套。什麼時候戴口罩?怎麼脫口罩?
  • 武漢一小夥夜跑肺破了……和戴口罩有關嗎?這種狀況一定要注意!
    家屬表示醫院出具死亡證明是猝死,但是他們認為戴口罩跑步才是小李死亡的「誘因」。5月7日,海南省教育廳發布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在組織學生上體育課和開展體育活動時,人員之間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不戴口罩。
  • 光戴口罩不行 還應該學會怎麼說「口罩」英語
    曾幾何時,口罩已經成了人們每日出行必備物品。有統計數據顯示,口罩的網上銷量甚至一度超越了保險套。  如此重要的生活用品,怎能不了解一下關於它的各種英文表達。咱們今天就來學一學。  大多都為一次性使用,不需要清洗,使用也比較方便,同時,相較於民用口罩,對呼吸道疾病的防護作用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