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盔甲為何從傳統盔甲變成了布面甲?布面甲有什麼優點?

2020-12-16 看乎

在古代的冷兵器時代時,

盔甲可以說是在戰爭中至關重要的。

一個國家的軍隊擁有的盔甲越多,越能說明這個國家的實力的強大。

在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上,重甲騎兵就是坦克一般的存在。

在地勢平坦的地方,步兵若是被重甲騎兵一陣衝鋒,

絕對是死傷慘重,到處都是殘肢斷臂。

而盔甲也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地變化。

到了明朝時,布面甲成了一種主流,逐漸的代替了傳統盔甲。

為何明朝會更鍾愛於布面甲呢?布面甲有什麼特別的優點嗎?

布面甲是從元朝開始出現的,當元朝被朱元璋推翻之後,

布面甲的性質也流傳了下來。

到了明朝的時候,火器已經大範圍的在戰爭當中開始運用。

永樂大帝朱棣就設立了神機營專門統領火器軍隊。

此時傳統的盔甲太過明亮耀眼,非常容易成為火槍火銃的活靶子。

於是元朝流傳下來的布面甲經過改良之後,並成了明朝盔甲的主要形制。

布面甲又被叫做暗甲,看上去似乎是布甲,實際上還是鐵甲。

布面甲是把甲片內置了,在表面再縫上一層棉布。

布面甲的出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為了禦寒,明朝的時候天氣非常寒冷。

然後這個時候的戰爭主要是在邊境,跟外族徵戰。

因此布面甲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暖,還可以延緩甲片的生鏽,

從而提高盔甲的使用壽命。

其次是敵人無法看到甲片的排列順序,

也就無法對著甲片之間的縫隙進行打擊。

最主要的一點是布面甲經濟實惠且實用。

傳統盔甲製作工藝非常的繁瑣,製作成本也是非常的高。

因此使用傳統盔甲,那麼軍隊整體的披甲率就要下降不少。

而布面甲的成本跟傳統盔甲相比,那是便宜了非常多。

同時製作工藝也比較簡單,可以極大的節約人力物力。

在稍微犧牲一些防禦力,換取更多的披甲率,

反而能更好的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當然,因為防禦力的削弱,布面甲的主要裝備對象是普通士兵以及低級軍官。

有甲跟無甲完全是兩種概念,即使裝備的是防禦力較低的布面甲,

也可以極大的提高在戰場上的生存率。

至於高級軍官,身穿的主要還是明甲。

在重要的對外戰爭以及國庫充盈的時候,

明甲的披甲率還是不低的,會給精銳部隊都裝備上明甲。

例如說在明朝萬曆年間的韓戰中,

明朝的軍隊主要批覆的還是明甲。

因為此時國庫充盈,明甲又能提高戰鬥力,

可以有效地宣揚國威,震懾宵小。

所以這場戰爭中,明朝可謂是加了血本,

盡數給明朝精銳配備了明甲。

而等到了大明後期,財政十分緊張。

甚至說給士兵配備布面甲都有些困難。、

因此到了明朝中期,主要給士兵配備的是棉甲。

盔甲的主流是哪一種,主要還是看朝廷的國庫是否充盈

當朝廷有錢的時候,防禦力更高的明甲會使用的更多。

當朝廷經濟狀況比較一般的時候,布面甲就成了主流。

當朝廷經濟狀況十分差勁的時候,就只能裝備棉甲了。

參考文獻:

《明朝那些事》

《大明風華》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選布面甲不要鐵札甲?明朝中後期鎧甲風格突變,究竟是啥原因?
    明代早期時,各種札甲還比較多,到了中後期時,布面甲開始成為明軍的主流鎧甲。布面甲的結構與夾襖相似,有內外兩層布面,中間夾綴鐵甲片,甲片以鉚釘固定,固定甲片的方式有多種,不同方式所用的鉚釘數量,以及鉚釘位置也不同。
  • 你知道中國古代的盔甲都是什麼樣子的嗎?
    試想,如果盔甲甲片不重疊,那麼整件扎甲豈不就成了涼蓆?敵人鋒利的武器可以從甲片的縫隙之間刺進去,那整件盔甲還有什麼用呢?然而很可惜,有很多歷史劇的道具設計者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所謂布面甲就是把稍大的鐵甲片附著在厚棉布裡面,上下疊壓,這樣整套盔甲同時兼有兩倍的防護力,第一是棉布的防護力,第二則是精良鐵甲的防護力,這種鎧甲如果製造水平好的話,可以說是中國古代防禦力最強的盔甲之一,除此之外在這一期間,扎甲,山文甲,以及魚鱗甲軍隊都有裝備。
  • 明朝盔甲為什麼這麼有名?到底有哪些不容我們忽視的細節?
    有記錄的最早是在銀商時代——我們於1934年在安陽發現了商代的墓穴,裡面就有著一副皮甲,這幅皮甲還保存的長度有四十釐米長,在造型方面也與平民百姓的服裝完全不一樣,有一種明顯的威嚴和壓迫感。那個年代的手工藝方面比起後世其實不怎麼樣,但是在皮甲上我們依然能夠看出它們斑斕的色調和凹凸有致的設計。
  • 明朝軍隊本來是金屬鎧甲,之後卻被棉甲替換,原因是什麼?
    棉甲裡面有夾層,有密密麻麻的小鐵片,或者是在之中逢入了大量金屬絲,韌性極強,剪刀都不一定能剪爛。西方同樣曾經大力發展防禦火器的盔甲,胸板甲的厚度甚至達到過喪心病狂的4mm,而後才逐漸放棄對於火器的完全防護力。在中國也是同樣歷程,明朝中後期出現的防禦力巔峰的盔甲:鏈板甲,用鎖子甲將大塊的板甲連在一起的一種盔甲。
  • 遊戲王自奏聖樂卡——精神操作,幻影霧劍,布面甲,出擊,叛逆龍
    罠卡——幻影騎士團·陰暗布面甲(陷阱卡) Shade有日陰之意,Brigandine為鎧甲的一種。 通常陷阱卡: 幻影騎士團陰暗布面甲在1回合只能發動1張。自己墓地沒有陷阱卡存在的場合,這張卡在蓋放的回合也能發動。
  • 古代盔甲的好搭檔,批發部老闆的最愛,論罩衣千年的蛻變
    在古代,有些著甲士兵在甲衣外面套一件罩衣,在中外皆有實例。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寒冷罩衣,穿著對象一般都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或者是批發部的老闆、夥計,要不就是在家做飯的女性,是一種可以家用也可以商用的多功能工作服裝。在古代,在盔甲外面的罩衣,同樣身負多種功能。
  • 讓日本人懵逼,讓忽必烈掀棺材板,遊戲《對馬島之鬼》有多穿越?
    雖然不一定所有頭盔上都有誇張的立物,但是當時包括大鎧和胴丸在內日本盔甲,由於札甲甲片編織方式的問題,甲體往往回顯得極具立體感,咳咳,也就是看起來和個方盒子一樣。 其實也不是完全不能從這些亂糟糟的鎧甲中看出點章程,比如其中許多那些帶著無數泡釘的鎧甲,明顯是在代表元代的布面甲。雖說在13世紀布面甲的確已經出現,但是不僅在《蒙古襲來絵詞》中並沒有明確的布面甲形象,日本所謂繳獲傳世的元寇甲,真實性也存在疑問,因此這裡可以參考一下俄羅斯遠東出土的蒙古布面甲。
  • 明朝士兵這樣回應
    朱元璋手下有不少元政府的降軍,元甲便是老朱當時接觸到的盔甲。既然這樣,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元軍的甲冑。雖然宋朝常以羸弱的形象出現在歷史上,但宋朝的甲冑卻發展得十分迅猛,其中包括山文甲,是一款在宋朝十分流行的盔甲,之後的明朝也仿宋制製造了山文甲,並在記載中,明軍將官身著銅鐵製的山文甲。緊接著,目光再次拉回元朝。在元朝,誕生了一種新的盔甲,不以銅鐵為主,不以皮甲為主,而是以棉為主製造的棉甲,也稱布面甲。
  • 實戰護具居然還有女性面甲!
    下面這具鐵胎銅皮鍍銀的蘭開夏式面甲出土於蘭開夏郡,現藏大英博物館。我們可以看到原來的桂冠式裝飾演化為和面甲一體的捲髮和鬢角裝飾,使得面甲更加便利和美觀。這是一件實戰面甲,其精美程度可以媲美一百年前的禮儀面甲。下面的是奈梅亨式面甲和蘭開夏式面甲的對比,我們可以形象地看到羅馬軍團面甲在公元一世紀這一百年間的演化。
  • 冠絕歷代的明朝軍服,究竟有多威武霸氣?每款造型都帥出天際
    而關於歷史類題材的影視作品,更是比以往有了極大的進步。其中特別是涉及到歷朝歷代服化道具的搭配和應用,更是為廣大觀眾儘可能還原了千百年前真實的歷史原貌。譬如,今天小編要和大家探討的歷史話題,便是明代時期那威武霸氣的武將軍裝。至於明朝的軍裝究竟有多威武霸氣,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仔細的介紹一下。
  • 古代人打完仗,為何即使再熱也不能脫盔甲,常遇春是因此而死的?
    古代社會一直是冷兵器社會,在那個時候打仗和打架都是差不多,完全是靠體力的,但現在我們一些古代戰爭片之中對於打仗的描寫十分不尊重歷史,經常就是打仗的時候穿好盔甲,打仗完畢之後因為大汗淋漓脫掉盔甲,但這些其實是不符合歷史常識的,因為古代人打仗完後即使再熱也不會脫掉盔甲,據說明朝猛將常遇春就是這樣死掉的
  • 貴州出土一副盔甲,材料居然是紙片?專家:戚繼光的盔甲竟是紙糊的
    中國歷史上,名將眾多,漢朝衛青、唐朝李靖、宋朝嶽飛、明朝戚繼光,這些名將都是身經百戰。在冷兵器時代,一個人要想經歷上百次肉搏戰,沒有一副堅硬的盔甲是不行的。所以,上陣殺敵,三件東西是必備的,武器、盔甲、戰馬(步兵沒有)。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盔甲必是鋼鐵製成,然而,在貴州出土一副盔甲,材料竟然是紙片?
  • 古代的盔甲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唐律疏議》、《宋刑統》《大元通制》、《大明律》等法典,秉承著「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的原則,突顯出盔甲比進攻性武器更為可觀的價值。盔甲這麼重要,它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呢?剛出土時,身穿皮甲的的秦兵馬俑皮甲皮甲因造價低廉、質地堅韌、易於加工、原材料獲取便利等優點,它的使用跨度從殷商到清朝,是戰爭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盔甲
  • 《權力的遊戲》詹姆·蘭尼斯特和布蕾妮是否為命中注定的一對?
    「沒有什麼比保護不了自己的愛人更可恨的了。」作為維斯特洛一名強壯的女戰士,布蕾妮在她的世界裡一直都被嘲笑。雖然在她的身上體現了諸多騎士精神的優點,如力量,服務和忠誠,但是作為男人堆裡唯一突出女性的她,總是被年輕的騎士們不斷地調侃。
  • 棉甲為何能在明代逐漸取代鐵甲,明軍:你試試穿戴60多斤去砍人?
    而隨著火器在明朝的不斷發展,札甲的防護性也逐漸出現了力有不逮的跡象,雖然將領仍對山文甲等鐵甲情有獨鍾,但布面甲和棉甲,已然開始悄然發展,並逐漸成為主流。以明斤換算,布面甲的重量約莫只有現在的二十八斤,較之札甲而言,造價大大降低的同時提升了輕便性,同時用厚密棉布也能對火器鉛丸起到一定的防禦作用,具有相當的實戰意義。棉鐵複合甲的存在除了能防禦火器,其被推廣的原因也受制於小冰河期的氣候以及明朝困窘的財政。
  • 日本的盔甲
    甲冑的保存狀況極佳,因為人們把它安放在該寺廟一間隱秘的食品室裡以後便忘了此事,而達數世紀之久,直到1920年才連同保護它的絲質裹布從一個漆器箱中發掘出來。絲質繐帶仍保有鮮麗的顏色,胸甲則提供給人們早期皮革製品少數例證之一,上面飾有以模板印製的不動明王圖像。
  • 《騎馬與砍殺2》盔甲用什麼好 實用盔甲使用推薦
    ,所以小編這次就為大家帶來了《騎馬與砍殺2》實用盔甲推薦,有需要的小夥伴可... 《騎馬與砍殺2》最為一款戰爭模擬遊戲,在遊戲中選擇一件好的盔甲也是十分重要的,對於遊戲中有哪些實用的盔甲可能很多小夥伴還不清楚,所以小編這次就為大家帶來了《騎馬與砍殺2》實用盔甲推薦,有需要的小夥伴可以來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