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眾生相」眾緣和合而生的暫時現象

2020-12-16 南無接引導師阿彌陀佛

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這個意思廣。緣,是條件,眾緣是很多條件,不是單純的,許多條件之下才能夠生起,這叫眾緣和合。

像我們居住這棟房子,也叫眾生,為什麼?它是眾緣和合,若不是眾緣和合,這個房子,這個現相就不能生起。

廣義講,宇宙之間萬事萬物,沒有一樣不是眾緣和合而生,佛法叫緣生法。

只有法性,不是眾緣和合而生,現相都是眾緣和合而生。凡是和合而生,它就沒有自性,沒有自體。

這個房子,什麼是它的體?土地不是房子本體,它要靠許多建築材料,鋼筋、水泥也不是本體,磚頭、瓦塊,依照圖樣排列起來,房子現相出生了。

一切眾緣和合而生的,叫無自性,就是沒有自體。這些東西聚集,相就現前,散開,相就沒有了。相是假相,不是真相,相本來沒有,暫時有,終歸要消失。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這個道理。為什麼?因為一切現象都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無自性,沒有自體,所以佛說畢竟空,不可得。

本文節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2016集

相關焦點

  • 著書造論誹謗淨空老法師,誹謗會集本,結果得大病幾死,苦不堪言!必須懺悔呀!(圓龍法師)
    佛菩薩教化眾生,都是先教「斷惡修善」,再」破迷開悟」,人都做不好,修什麼大法?老法師倡導傳統文化,利國利民,教好了多少人?多少人聽老法師講法念佛往生?這些實例就在眼前,有目共睹,希望誹謗者深思!你在網上講話和在自家屋裡不一樣,你到網上誹謗,每一句話全世界都看到了,而且別想收回!這是個空前的時代,過去沒有的。有一天你發現自己錯了,想後悔,全晚了!
  • 淨空法師:無量劫來遇到一次,你要珍惜,太可貴了!
    1.淨空法師:無量劫來遇到一次,你要珍惜,太可貴了!我們要知道,遇到這個機會,這個機會諸佛讚嘆,甚至於告訴我們,「百千萬劫難遭遇」。前清彭際清居士在《無量壽經起信論》裡頭告訴我們,遇到這個法門是無量劫來稀有難逢。你遇到了,無量劫,不止五千劫。
  • 淨空法師:靈魂不是物質,所以它沒有形相
    1.淨空法師:靈魂不是物質,所以它沒有形相佛在經上為了教學方便起見,把世間的苦惱歸納為三類,「苦苦」、「壞苦」、「行苦」這三大類。這三大類下面都有一個苦,這個苦是名詞;上面,上面是個動詞。「苦苦」就是說我們感受到有苦惱這一類的苦,這算是一類,這一類是什麼?
  • 淨空法師:怎樣才叫真念佛?
    1.淨空法師:怎樣才叫真念佛?但是念佛,諸位一定要記住,不是口念,口念沒有用處,是心上真正有。所以「念」這一個字,上面是個「今」,下面是個「心」,你現在這個心裡頭確確實實有佛。佛教給我們做的,我們努力去做;佛教給我們不能做的,絕不違犯,這才叫做「依真諦門,植眾德本」。大乘無量壽經  (第九十九集)  2000/9/23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992.淨空法師:怎麼做到「至心信樂」?
  • 淨空法師:佛菩薩跟我們到底差別在哪裡?
    無量壽經  (第七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072.淨空法師:法身菩薩的思想行持跟凡夫完全不一樣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常名是什麼?常名,沒有名。常道是什麼?常道,沒有道。
  • 淨空法師:阿彌陀佛名號能夠死心塌地受持,是多生多劫大善根現前
    雖然是有三輩九品,那是講你斷煩惱是不平等的,可是一切受用,這個受用,生活環境,這個身的相狀,乃至於神通道力,完全平等。因平等,果平等,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淨空法師你要想把這一句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要把它搞清楚,給諸位說,等覺菩薩都沒有辦法完全搞清楚,我們怎麼能搞清楚?老實念,那就行了。可是有一些人不搞清楚,他不肯念!
  • 淨空法師:極樂世界的人,心中只要有感,羅網當中它就有應
    1.淨空法師:極樂世界的人,心中只要有感,羅網當中它就有應【金珠鈴鐸。周匝條間。】『條』是樹條,樹的枝條系『金珠』,寶珠。系鈴,『鈴鐸』,「鐸」也是大的鈴鐺。不但美觀,而且風吹的時候,音聲非常之美妙。無量壽經  (第三十三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332.淨空法師:每一個往生的眾生,佛統統都來迎接【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剎。
  • 「佛門觀察」為何眾生看不見佛陀相好光明的「三十二相」?
    甚至有某知名法師說【如來說三十二相,是指佛為度眾生所示現世間的三十二相】。其實,這是不通經教,誤導眾生的錯誤說法。據《宗鏡錄》卷八十九載:佛陀的受用身又分二種:第一是自受用身,是佛陀修習無量福慧,起無邊真實功德,恆自受用廣大法樂。第二是他受用身,是佛陀由平等智示現微妙淨功德身,在純淨的佛土世界居住,為住十地菩薩眾顯現大神通,轉正法輪。
  • 淨空法師:念阿彌陀佛善中之善,沒有比這更善的
    1.淨空法師:念阿彌陀佛善中之善,沒有比這更善的「如《法華經壽量品》云: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這個等,等於還有願、還有行。所以這個要記住,這句很重要。佛眼看我們看得很清楚,我們看不到他,他看到我們。為什麼?
  • 淨空法師:念佛要有這樣的決心、毅力,才能成功
    不貪生怕死,不貪圖這個世間五欲六塵,不貪圖;只有一念求生西方,愈早愈好、愈快愈好,要有這個心,這才是真正發願,願生彼國。無量壽經(二次宣講)  (第四十五集)  1990/4  臺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05-0045【淨空法師:什麼叫做懺悔、悔過?
  • 淨空法師:你還恨那個人,極樂世界你去不成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四四集)  2015/9/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2442.淨空法師:防人之心好不好?接著底下講,「眾生無量,國土無量。《楞嚴經》上所說的,「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你跟佛菩薩就沒有兩樣,要懂得轉境,不為境界轉。所以說是菩薩能夠在恆河沙數佛國土,悉以無量行海而嚴淨之,這我們要學,無論在哪個地方,要表現好樣子。
  • 淨空法師:我們念佛就有佛光注照,我們自己沒有感覺,鬼神有感覺
    1.淨空法師:我們念佛就有佛光注照,我們自己沒有感覺,鬼神有感覺「惡趣眾生,在極苦處,蒙佛光照,其苦休止,而得安息」。這是佛光,佛光實在講是遍照,諺語有所謂「佛度有緣人」,有緣他見到佛光,沒有緣他見不到。三途眾生見佛光就更難了,要有殊勝的緣。
  • 淨空法師:「常行六波羅,才能度貪瞋痴」
    「常行布施及戒忍,精進定慧六波羅,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這四句偈,是法藏菩薩無盡大悲本願,願常行六度,普度眾生。度眾生用什麼方法?就用這六種方法。〈行願品〉有段經文,說明這個意思。這個心真正生起來,學佛功夫就得力,這是真心。我們必須曉得,六道眾生用妄心,妄心跟真心不相應,妄心學佛不可能有一個成就,妄心學佛還是在六道輪迴,決定出不了,不能不知道。大慈悲心,是真心流露出來的,才能度自己,才能度眾生。憐憫六道苦難眾生,眾生真苦,頭出頭沒,大小乘經講得太多了。妄心的根是什麼?就是我。從哪裡生?
  • 淨空法師:緊要關頭,你就知道他到底信不信佛
    【淨空法師:緊要關頭,你就知道他到底信不信佛】「又云: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這個話講得實在是太好了,三輩九品這個不平等,不平等怎麼造成的?不是佛造成的,是我們每個人學佛遇的緣不一樣。如果遇到一個好老師,把淨土法門理論、方法、境界、因果講得清清楚楚的,我們可以取上品。
  • 淨空老法師的忍辱波羅蜜
    淨空老法師的忍辱波羅蜜轉載自|千手隨筆的博客 作者簡介  徐足之,生於196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新聞傳播系,結業於清華大學「傳播學研究生班」。《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是淨空老法師忍辱波羅蜜的高度概括,僅就我個人的了解,老法師首先自己完全做到了,然後用禪語的形式,貢獻出來與有緣人共享。
  • 從《金剛經》、《圓覺經》、《涅槃經》中看「無我」與「我相」
    而本篇所說的,主要是人無我,即是指一切事物,包括人在內,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是相對的,暫時的,沒有恆常自在的主體。而凡夫所說的這個「我」只不過是五蘊假合而成,並無恆常一體及自我主宰的能力。《俱舍論記》說:「非自在故非我。」
  • 佛教:淨土宗的修行心法,只要記住淨空法師給的這十個字就夠了
    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淨土宗在當代的一位高僧——淨空法師,他的老師是李炳南居士,而李居士的老師就是淨宗十三祖,民國四大高僧之一的印光老和尚,而印祖早已經故去多年,所以修淨土的師兄,真的不妨多看看淨空法師的文集或者視頻。
  • 淨空法師:諸大菩薩都不能信解,為什麼我們會信解?
    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淨空法師念佛《彌陀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有善根,我們有福德,現在因緣遇到了。三個條件同時遇到,你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有善根,有福德,這一生遇不到緣,還是不能成就。三個條件統統遇到了,沒有不成就的。...  【不退有三。】這是佛在經上常說的,不退有三大類。
  • 淨天法師往生,天空現極樂世界景像!圓寂前告誡弟子絕不能誹謗淨空法師
    他老在圓寂前對弟子特別交代:絕不能誹謗淨空法師!他是了不起的大德!我的恩師淨天老和尚他在臨終前,特別交代我,無論別人如何誹謗淨空法師,千萬不要相信!他是了不起的大德。恩師是預知時至走了的,往生瑞相稀有難得,他不可能說錯的,如果淨空法師真的是「邪師」,那恩師他錯引導我他不可能那麼自在的往生的。
  • 淨空法師:阿彌陀佛實報莊嚴土裡面的一切現象都是真的
    真心不生不滅,我們現在這個妄心有生有滅,為什麼?念頭,你看前念滅後念生,一個接著一個。但是你一定要曉得,前念不是後念,前念跟後念不一樣,念念都沒有相同的,所以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佛在經上也給我們說清楚、說明白了,能生萬法,萬法是生滅相,相似相續,說明前念跟後念不是一念,是相似相續。我們看到前一念跟後一念沒差別,對,我們看得很小,這小範圍好像沒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