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是唐代著名醫藥學家,著有傳世醫學巨著《千金方》。與他的學術成就齊名的是他非常長壽,享年101歲,被後世稱為「百歲藥王」。後世的醫學家們認為孫思邈之所以能活100多歲,得宜於他自己平時各種養生保健的方法。而在他眾多的養生方法中,有一套呼吸六字訣,這是一套呼吸吐納的方法可以調理五臟和三焦經。六字訣共有六字:噓(xū)、呵(hē)、呼(hū)、呬(sī)、吹(chuī)、嘻(xī),每一個字訣都配有相應的輔助吐納的動作,都對應一個臟腑,也就是說一個字、一個臟腑、一個動作,達到調理臟腑、長壽的目的。
8月7日立秋,肺與秋季相對應,那麼,這六字訣中哪個字對應肺臟?相應的輔助吐納的鍛鍊動作又是什麼?
肺為嬌髒,易外感也易內傷
中醫認為,肺為嬌髒,主氣司呼吸、宣發肅降、通調水道。肺的疾病主要來自兩方面,外感和內傷。外感是指肺感受了外界的各種邪氣,受到傷害從而引起一系列的疾病,比如感冒、流感。內傷主要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肺陰虛。比如進入秋冬季節後,人容易感冒,感冒後好多人不好,就容易傷陰。另外部分肺結核、肺癌患者也有肺陰虛的症狀。
肺陰虛的症狀
乾咳少痰、痰中帶血、潮熱顴紅、
口乾口渴、手足心熱、舌紅少苔;
除了肺陰虛外,還有一種常見的內傷就是肺氣虛,臨床上,肺氣虛的病人比肺陰虛多。比如很多慢阻肺患者就有肺氣虛的症狀。
肺氣虛的症狀
怕風自汗、氣短輕喘、舌淡苔白、易感冒
補肺氣的參芪姜棗茶
適宜於肺氣虛、易感冒的人群。
「呬」字訣對應肺,常練「呬」字功能補肺氣
六字訣中的「呬」(sī)字功可內調臟腑、外練筋骨的作用。所謂內調臟腑就是補肺氣,外練筋骨,就是配合的動作,可以鍛鍊呼吸肌。
當我們配合動作,呼氣發出「呬」(sī)聲時,可以疏通肺的經絡,改善肺的宣發肅降,能將肺的陽氣宣發到體表,從而增強了呼吸道的抵抗力。
「呬」字功動作要領
視頻截選自BTV《養生堂》
1、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然後微微曲膝;
2、 雙手兩手掌向上緩慢抬至胸前,夾肘,並立掌於胸部兩側,展肩擴胸同時仰頭縮項,開始吹氣念呬字,同時松肩伸項,雙掌向前推出,曲膝下蹲,注意,推掌的過程中,兩手掌由掌心相對逐漸轉為掌心向外;
3、 以掌跟為軸,向外旋掌,逐漸掌心收回向內,收回至胸前,直立起身。
注意:每天早上或傍晚做,每次做時動作連續做六次為宜。
本文內容摘選自《養生堂》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