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藥王孫思邈養生秘訣:一個字配合一個動作可內補肺氣,外練筋骨!

2020-12-22 騰訊網

孫思邈是唐代著名醫藥學家,著有傳世醫學巨著《千金方》。與他的學術成就齊名的是他非常長壽,享年101歲,被後世稱為「百歲藥王」。後世的醫學家們認為孫思邈之所以能活100多歲,得宜於他自己平時各種養生保健的方法。而在他眾多的養生方法中,有一套呼吸六字訣,這是一套呼吸吐納的方法可以調理五臟和三焦經。六字訣共有六字:噓(xū)、呵(hē)、呼(hū)、呬(sī)、吹(chuī)、嘻(xī),每一個字訣都配有相應的輔助吐納的動作,都對應一個臟腑,也就是說一個字、一個臟腑、一個動作,達到調理臟腑、長壽的目的。

8月7日立秋,肺與秋季相對應,那麼,這六字訣中哪個字對應肺臟?相應的輔助吐納的鍛鍊動作又是什麼?

肺為嬌髒,易外感也易內傷

中醫認為,肺為嬌髒,主氣司呼吸、宣發肅降、通調水道。肺的疾病主要來自兩方面,外感和內傷。外感是指肺感受了外界的各種邪氣,受到傷害從而引起一系列的疾病,比如感冒、流感。內傷主要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肺陰虛。比如進入秋冬季節後,人容易感冒,感冒後好多人不好,就容易傷陰。另外部分肺結核、肺癌患者也有肺陰虛的症狀。

肺陰虛的症狀

乾咳少痰、痰中帶血、潮熱顴紅、

口乾口渴、手足心熱、舌紅少苔;

除了肺陰虛外,還有一種常見的內傷就是肺氣虛,臨床上,肺氣虛的病人比肺陰虛多。比如很多慢阻肺患者就有肺氣虛的症狀。

肺氣虛的症狀

怕風自汗、氣短輕喘、舌淡苔白、易感冒

補肺氣的參芪姜棗茶

適宜於肺氣虛、易感冒的人群。

「呬」字訣對應肺,常練「呬」字功能補肺氣

六字訣中的「呬」(sī)字功可內調臟腑、外練筋骨的作用。所謂內調臟腑就是補肺氣,外練筋骨,就是配合的動作,可以鍛鍊呼吸肌。

當我們配合動作,呼氣發出「呬」(sī)聲時,可以疏通肺的經絡,改善肺的宣發肅降,能將肺的陽氣宣發到體表,從而增強了呼吸道的抵抗力。

「呬」字功動作要領

視頻截選自BTV《養生堂》

1、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然後微微曲膝;

2、 雙手兩手掌向上緩慢抬至胸前,夾肘,並立掌於胸部兩側,展肩擴胸同時仰頭縮項,開始吹氣念呬字,同時松肩伸項,雙掌向前推出,曲膝下蹲,注意,推掌的過程中,兩手掌由掌心相對逐漸轉為掌心向外;

3、 以掌跟為軸,向外旋掌,逐漸掌心收回向內,收回至胸前,直立起身。

注意:每天早上或傍晚做,每次做時動作連續做六次為宜。

本文內容摘選自《養生堂》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藥王」孫思邈活了100多歲,16字秘訣道出長壽原因,你能做到嗎
    孫思邈一直以來都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即是醫生也是道士,更是中國第一養生大師!這些身份足以撐起他「藥王」的美譽。「藥王」孫思邈活了142歲,16字秘訣道出長壽原因。不管制藥還是煉丹都不在話下的孫思邈尤其注重養生,更有一套他的獨家理論。
  • 活了100多歲的藥王孫思邈,關於長壽之道,他總結出了16字秘訣
    稍微對養生或歷史有點了解的,對孫思邈的大名都不陌生。孫思邈是一位濟世懸壺,擁有高尚品德的醫者和養生專家,被譽為「藥王」。孫思邈在養生方面很有造詣,提出了很多的理論,比如「治未病」、「消未患」等,他自己也在身體力行的踐行自己的養生理論,據記載,孫思邈在50多歲的時候,看起來還像個青年人。
  • 活過百歲的藥王孫思邈:若堅持做4件小事,你會是長壽的「人選」
    藥王孫思邈推薦的4件小事,若能堅持做,那你會是長壽的「人選」相信大家都應該知道藥王孫思邈這個人物吧?可是,歷史書沒有告訴你們,藥王孫思邈還是個長壽之人,而且活過了百歲,大約活到了140多歲,可以說是歷史上最長壽的醫生了。藥王孫思邈能活得一百多歲,肯定有許多養生秘籍值得大家學習了。孫思邈認為,人要長壽,除了先天稟賦,其次就是後天調養。但前者不可控制,而後者則是可以養生的關鍵所在。
  • 藥王孫思邈活了100多歲,原來他的長壽之道竟與房中術有關!
    孫思邈(541年—682年,有爭議),唐朝著名的醫藥學家,被後人尊稱為「藥王」。孫思邈也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能活過百歲的醫學家。他之所以會去學醫,是因為他年輕的時候身體很不好,還經常生病,所謂久病成醫嘛。他後來又經過苦學鑽研,終於成為一代醫學家,也以羸弱的身體活到了百歲之上。
  • 藥王孫思邈的養生秘訣:活到141歲,眼不花、耳不聾,如何做的?
    說起長壽的人,就不得不提到藥王孫思邈,現在最長壽的人才120多歲,據記載,他是活到了141歲。而且,不像人們知道印象中的年紀大就老眼昏花,141歲的時候,還是眼不花,耳不聾的。養生秘訣總結下來就4點,要想自己活得久一點,不給人生留下遺憾,看到更多的美麗景色,不妨跟著藥王學習如何養護身體。雖然不一定也能活到一百多歲,但做到了這些,肯定是有利於延長壽命的。
  • 「常欲小勞」,孫思邈活到一百多歲的養生秘訣
    運動,是養生保健的法寶之一。但運動必須要掌握好尺度,並非時間越長越好,強度越大越好。這個尺度應如何把握?藥王孫思邈有句名言:「道家養生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常欲小勞」的養生原理,孫思邈沒有明言,只用了一個比喻。說它的原理和「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一樣,都是因為運動的緣故。實際上,這種養生方法是源於古人對人體生理、病理的科學認識。
  • 中醫藥王孫思邈的養生十三法
    這位102歲的長壽「藥王」有哪些養生秘訣?發常梳、目常運、齒常叩、漱玉津、耳常鼓、面常洗、頭常搖、腰常擺、腹常揉、攝谷道、膝常扭、常散步、腳常搓。
  • 古代「養生秘方」到底是啥?為何孫思邈臨終前叮囑弟子一定要毀掉
    在我國歷史上更是名醫輩出,除了給蔡恆公醫病的扁鵲、為關羽刮骨療傷的華佗,嘗百草寫《本草綱目》的李時珍,還有一個被稱為「藥王」的孫思邈。孫思邈作為一名醫者,一生都在濟世救人,他不僅僅是生活了兩個朝代將近142年的長壽之人,更是一個懸壺濟世、有著妙手丹心的老藥師。他一生救人,臨終前也是為了後人讓弟子毀掉了一個「養生秘方」。
  • 從盧照鄰《病梨樹賦序》尋找藥王真實年齡,藥王孫思邈德壽141歲
    藥王孫思邈歲壽幾何?歷代史家多有爭論。孫氏之辭世,歷代史家皆言永淳元年,是為公元682年,然則孫氏生之何年,眾說紛紜。或言西魏大統七年、或言北周成武二年、或言北周孝閔帝元年、或言北魏神黽元年。盧照鄰《病梨樹賦序》記載:癸酉之嵗,餘臥病於長安光德坊之官舍。
  • 一起學習「孫思邈養生十三法」吖
    一起學習「孫思邈養生十三法」吖 2020-08-08 1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活140歲的「藥王」孫思邈,臨終囑咐弟子:這個藥方不能留在世上
    公元541年是隋文帝楊堅出生的年份,也是「藥王」孫思邈出生的年份(有爭議)。孫思邈歷經了南北朝、隋朝、唐朝,活到李治在位時期去世,享年約140歲,雖然後世對具體年齡有爭議,但大家公認一點:孫思邈長壽。在古代,一般人能活70歲已經算長壽了,孫思邈的壽命能過百,與他的身份以及養生觀念有很大關係。民間常說「久病成良醫」,小時候的孫思邈身體狀況不佳,可能是風寒侵體之類的原因,他三天兩頭就發病,被抱著去看大夫。嘗過了藥的苦,又因為看大夫吃藥給家裡增添了負擔,孫思邈暗暗發誓,自己要做一個好大夫,將來為其他人治病看診。
  • 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內家拳和外家拳的區別到底在哪?
    「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這句話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大家也都是通過這句話來區別內家和外家的。也有很多人說,內家拳和外家拳沒有區別,是現代人區別的內家和外家,入手不同,道理一樣。
  • 百歲女國醫朱南孫:一生不用補品,至今身體特好!養生秘訣很簡單
    養生已成為當下最熱門話題, 每個人對於養生都有一套自己的說話,有的人在養生上是做減法,有的人在養生上是做加法,但是究竟如何養生才最好呢?聽聽百歲女醫朱南孫怎麼說!百歲女國醫朱南孫:不吃補品,沒有養生湯,沒有所謂的養生秘訣朱南孫是上海中醫學院教授、「朱氏婦科」第三代傳人,如今已經99歲,但依舊氣色紅潤,口齒伶俐,身體硬朗,甚至依舊每天去醫院坐診,一點都不想一位快百歲的老人。很多人問朱南孫教授的養生秘訣,平常都吃什麼補品,有沒有養生湯藥介紹,她也只說:「沒有養生湯,並沒有所謂的養生秘訣。」
  • 一個簡單易學的呼吸協調訓練動作,可以降低耗氧量,提升肺氣
    近期,《看呼吸》發布的兩篇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呼吸科的李光熙主任教我們「養肺氣」的三種呼吸鍛鍊方法,備受大家關注。 下面李光熙主任給大家演示呼吸協調性訓練: 首先,平臥在床,右手緩慢抬起,放在耳邊,抬手的過程中要吸氣;其次,左腿緩慢抬起,用右手觸碰左腳腳尖,這個過程中要呼氣,動作越慢越好。練10次以後,用左手觸碰右腳腳尖,同上述過程一樣。
  • 中醫文化:藥王孫思邈的著作,為什麼叫《千金方》
    對了,先回答文章標題中的問題:藥王孫思邈認為,生命的價值貴於千金,故取「千金」為書名。我更認同的一種觀點:每個人都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宇宙。雖然先天的「命」帶給我們很多束縛和限制,但與此相比,一個人一生碌碌無為的真因,往往是束縛和限制範圍內的能力與潛力,都未真正發揮。打個比方。甲的命是80,乙的命是30。甲這一生發揮了20%,人生結果是16;乙的一生發揮了60%,人生結果是18。
  • 可居瘟疫之中而無憂?孫思邈的《千金方》說出養生有十二大要素
    孫思邈又被稱為藥王,他是唐代的醫學家,同時也是一位道士孫思邈對中國的中醫藥發展有很大貢獻,著有《千金方》流傳於世,《千金方》被譽為中國第一部臨床醫學百科全書,它對唐代、後世乃至現代中醫都有很大影響,《千金方》不僅教人怎麼治病,還教人如何養生,
  • 鐵布衫的行功秘訣
    鐵布衫屬強身硬氣功,既能抵禦病邪侵染肌體,又能抵擋暴力襲擊,鍛鍊有素者可有很強的技擊功能。雖然它的練法千姿百態,但是法則如一: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武林中素有「外資於揉,內資於藥」的說法,此即輔助行功的秘訣。精為氣之源,精不足則神氣俱衰;精出則身體倦怠、骨節懈墜。
  • 孫思邈憑藉什麼活到141歲?方法不難,若你堅持,也能長命百歲
    相比之下,藥王孫思邈活到141歲,更值得相信,方法也值得我們學習。孫思邈活到141歲,方法是什麼呢?在查閱了孫思邈的資料後,小編基本歸納出了十六個字:走得路多,吃得飯少,活得瀟灑,不求功名。和現在相比,唐朝沒有這麼好的交通工具,達官貴族出門或許還有車馬作為交通工具,如孫思邈這樣的平民就沒有了。再加上經常上山採藥,出入各個山區,又跑到各地給窮人看病,孫思邈走得路就是尋常人的數十倍,遠遠超過現代人每天在健身房的時間。走路是對血管的鍛鍊,也能增強身體的代謝能力,算是有益無害的長壽方法。
  • 他們長壽的秘訣是?
    而中國古代名醫們也總結出了豐富的養生經驗,他們不僅醫技精湛,還躬身示範,保健有方,活到了在當時堪稱傳奇的年齡。「神醫」華佗(97歲)華佗在中國歷史上享有盛名,被稱為「外科鼻祖」。據《後漢書》記載:「他曉養生之術,年且百歲,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
  • 百歲老人數量居世界第一,長壽秘訣僅3個字
    不過,在有些地方,百歲老人卻很常見。中國就有唯一的長壽市,你知道是哪裡嗎?這個唯一的世界級長壽市,就在廣西賀州。2016年10月,經國際人口老齡化長壽化專家委員會認證,賀州市成為「世界長壽市」。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賀州市賀州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33.4萬人,其中80歲以上老年人為6.2萬人、佔老年人口總比例的18.5%,百歲老人458人,佔總人口的比例達到19.1/10萬,老年人長壽比(90歲以上/65歲以上)0.033,人口平均預期壽命78.01歲,而總人口才240多萬!據調查,在一座城市內的百歲數量為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