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長30公裡、沿線17座車站,海澱境內最長,串聯起山前與山後,一路惠及眾多居民的16號線北段與中段貫通運營就在眼前。國家圖書館站也將成為北京第四座「三線換乘」車站。先來一睹為快!
16號線中段:北起西苑站,南至甘家口站,線路全長約12公裡,共設7座車站,全部位於海澱區域。其中,包含國家圖書館站、蘇州街站、蘇州橋站、二裡溝站4座換乘站。
地鐵16號線中段預計年底開通,近日,國家圖書館站順利通過竣工驗收,獲得了又一張「通行證」,竣工驗收是16號線中段工程建設的收官節點,也是地鐵16號線中段向著開通初期運營衝刺的關鍵一步。
國家圖書館站周邊聚集著國家圖書館、紫竹院公園、國圖音樂廳、首都體育館等大型公共設施,開通後將大大方便市民通勤。
16號線國家圖書館站,呈東西向布設,總長205.6米,車站設有兩個出入口以及一個與4號線、9號線國家圖書館站連接的換乘通道。
站內地面、牆面大理石整潔明亮,各類指示標識隨處可見。
自動售票機、安檢閘機等設施
已安裝完畢
下至候車層,不時有列車進站進行測試,列車伴隨著語音報站聲抵達站點,停留片刻後便迅速駛離,全線採用A型車8輛編組列車,最高運行速度80公裡/小時。
目前,車站已進入工程收尾階段,車站配套設施、設備有序安裝調試,為下一階段的開通做好準備。
「一站一景」,候車可賞「京廊古韻」
地鐵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每條線路都有獨特的文化特色。
16號線中段沿線各站融入了「京廊古韻」的文化元素,根據車站名及歷史文化內涵、周邊地標等元素設計的裝修風格,每座車站都有各自的主題,形成「一站一景」,增添車站空間藝術品位的同時,也加大了站與站之間的識別性。
「萬卷千章」與國家圖書館交相輝映
車站設計風格簡約大方又古色古香,以「萬卷千章」為主題,與一旁的國家圖書館交相輝映,充滿著文化自信。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設,文化需求不斷提高。國家圖書館站三層結構的車站樓扶梯洞口楣頭牆位置設置以「萬卷千張」為設計主題的藝術牆。
引用《中庸》名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鼓勵人們讀書明智,構建良好社會風氣。
車站中跨主吊燈純銅中式造型杆件,與陶瓷鏤空藝術燈罩相結合,體現濃濃的古都文化風韻。
「百米換三線」方便市民換乘4號線和9號線
國家圖書館站是繼西直門站、東直門站和宋家莊站之後北京第四座「三線換乘」車站。運營後,乘客將通過100米左右的地下換乘通道,實現與既有地鐵4號線和9號線的換乘。
換乘通道設置了4處淨寬1米,長25米的自動人行道步行電梯,提高換乘舒適度與換乘效率。
目前,地鐵4號線與9號線在國家圖書館站為同臺換乘,即「轉身」換乘。
為了應對較大的客流,16號線國家圖書館站在設計之初就精心推敲方案,通過將兩線站廳「拉平」的方式,實現同層換乘;通過將換乘通道「拉直」的方式,縮短換乘距離的同時,還將換乘通道拓寬至12米,增加自動步道。同時,在兩站交界換乘口設置兩個7米的通道口,既避免了換乘瓶頸又增加換乘蓄客空間,提升換乘的舒適便利性。
區住建委介紹,16號線中段(西苑站-甘家口站)運營後,將與先期開通的16號線北段(北安河站-西苑站)實現貫通,屆時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和中關村地區將通過軌道交通實現連通,山後群眾的出行也將得到極大改善,並有效緩解圓明園西路、萬泉河路的交通壓力。
(原標題:高清實拍!16號線國家圖書館站內景曝光!「萬卷千章」氣勢恢宏)
來源:北京海澱官方發布 旭日 文/圖
流程編輯:u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