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歐陽修曾詩曰:「長生既無藥,濁酒且盈觴。」看不透生命長短的,總是希望獲得某一藥物來維持生命,以達到長生不老;已經看透的,往往會以飲酒行樂來享受人生。
可以說,兩種不同的態度,決定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選擇。英法聯軍侵華期間,鹹豐皇帝鬱悶不已,加之身體日漸虛弱,因而性情大變,開始「享受人生」。
在逃亡的路上,鹹豐皇帝逐漸染上三種惡習,本就虛弱的身體變得更差,最終在30多歲時英年早逝。
那麼,他當時都做了些什麼?
一、早嚴的幸運兒
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7月17日,深受道光皇帝喜愛、居住在圓明園湛靜齋中的全貴妃,為道光皇帝誕生了一名男嬰。
當時,在男嬰的前面,已經有三位皇子出生,不知出於什麼原因,他們都已早夭折。所以,他很快就成為道光帝的大皇子,有非常大的機會繼承皇位。
據說,與全貴妃同時懷孕的還有祥妃,為取得優勢,全貴妃偷偷地找太醫院開催產藥,以至於男嬰早產。道光帝的這第四個皇子就是新覺羅·奕詝,即後來的的清文宗鹹豐皇帝。
全貴妃母憑子貴,在誕生奕詝的兩年後便晉升為皇貴妃。不久,孝慎成皇后佟佳氏病逝,她成為了後宮中除皇太后以外地位最高的女人。
一年後的道光十四年,她成功地被封為皇后,成為道光的第3任皇后,即著名的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
奕詝20歲時,道光皇帝匆然去世,本就身體不好的奕詝繼位,成為清朝第九任皇帝。
可以說,奕詝去世前的政治安排,很大程度上受到孝全成皇后的影響。
二、因鬱悶而變得墮落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鹹豐繼續沿用一年)正月十四,69歲的道光在圓明園去世。20天後,奕詝即位,於第2年改元鹹豐。
儘管身體嬌弱,但鹹豐一點兒也不糊塗。從道光處接手江山時,大清已經千瘡百孔,作為守成之君,他只能儘自己所有的力量去守住江山。
前期,他展現出了頗有作為的政治手腕,一舉扳倒道光時期的權臣穆彰阿,舌後又對道光的軍機處進行大洗牌,以此穩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此外,他還開始調整用人思路,重用滿族人的同時,也允許漢族或其他民族中的能人進入核心權力圈,或擁有一定的權力。這給後來的張之洞、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和袁世凱的崛起鋪開了道路。
1840年後,國內外的局勢變得異常複雜,中國已非昔日之強國,在工業國家面前,所有的農業國家都是待宰的羔羊。為改變這一局面,鹹豐重用肅順等為首的改革派,罷免以耆英為代表的投降派,並對該派進行嚴厲的打壓,國家的政治清明不少。
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元月,太平天國運動在我國的南部爆發。起初,清政府對其並沒有多大重視,直到太平天國在兩年的時間裡接連地攻克漢陽、嶽陽、漢口、南京等重要的南部城市後,他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鹹豐首先派遣多路的八旗軍進行鎮壓,不過八旗軍早已變質,沒有多大的戰鬥力,倒是挑起不少的腐敗事件,讓他鬱悶不已。
為儘快解決問題,他決定採用康熙時期留下來的政策,放任地方豪紳擴充武裝力量,然後將其納入綠營中進行統一管理。這一招很快就起到效果,左宗棠的楚軍、曾國藩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迅速地拔地而起,成為太平天國的勁敵。
在國內戰火尚未平息之際,列強又加緊對清王朝進行侵略和壓迫。英、美、法三國以拒絕修約為藉口,主動地挑起我國和列強之間的戰爭。英法聯軍從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一路北上,首先攻克大沽炮臺,隨後佔領天津,然後直接威脅北京。
這樣的內憂外患,是鹹豐以前所有的皇帝都沒有遇到過的,鹹豐不由得方寸大亂,在抵抗與求和之間舉棋不定,最終錯失許多有利的戰機,讓本就佔據優勢的清軍徹底潰敗。
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八月,北京淪陷,鹹豐被迫出逃,修建150多年的萬園之園圓明園則因為英法聯軍的到來而付之一炬,被燒毀的只剩下搬不動的石塊。
圓明園對於鹹豐意義重大,他出生於此,成長於此,最後也在這裡居住。而作為鼎盛時期的圓明園被燒毀後,也就意味著他已經失去家園,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
而事情遠沒有因此而結束,一邊是英法聯軍的燒殺搶掠,另一邊又是沙皇俄國的趁火打劫。沙皇趁著清朝大亂之際,發兵侵佔大量的清朝領土,讓清朝在被迫的情況下丟失近1/3的土地。
這些都具備了亡國的徵兆,可想而知鹹豐遭受到多麼嚴重的打擊。
三、因三個惡習而早逝
逃到熱河期間,或許內心已經開始絕望,一直保持著清醒頭腦的鹹豐開始享樂起來,做的三件事直接讓他在30多歲就去世。
他做的第1件事是終日飲酒作樂,通常從白天喝到深夜,不伶仃大醉不甘休。喝完酒後,他也如其他的醉漢一樣性情暴躁,常毆打身邊的宮女和太監。
獨自飲酒一段時間,他便倍感無趣,於是令人從京城召集戲班子去進行表演,在聽戲和飲酒之間作樂。
做的第2件事就是縱慾過度,終日與美女交合。有時,他會在同一個晚上發幾個牌子,要麼是連續地與妃子們睡覺,要麼就和一群妃子同時睡覺。
中日燻酒和過度縱慾,讓本就體弱多病的他更加難以支撐,儘管有太醫的陪伴,也不能吃到可以將身體調節過來的藥物。
為麻痺痛苦,他開始嘗試使用鴉片來進行治療。可未曾想到的是,他也因此而染上了鴉片。所以,吸食鴉片成為了他的第3個惡習。
在他的影響下,清朝的許多重要官員也染上了這一惡習,全國上下都將之美其名曰「福壽如意膏」。
清鹹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七月十五日,飽受精神和身體雙重折磨的鹹豐猝然離世,年僅31歲。而他的離開,也意味著清朝和整個封建王朝的擁有實權的皇帝由此終結。
去世前,鹹豐匆忙地將載淳立為皇太子,並給他留下了載垣、端華、肅順等八位輔政大臣。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僅去是兩個月,輔政大臣們便被自己寵愛的懿貴妃(慈禧)和弟弟恭親王推翻,清朝的皇帝由此而成為傀儡。
結語
為取得最高權力,鹹豐可能因為使用某些藥物而早產,這給他的後半生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早產兒比正常生產的孩子要脆弱得多,首先是壽命受到嚴重影響,其次就是免疫力和健康的問題。由於生在皇族中,又成為至高無上的皇帝,所以鹹豐被照顧得非常好,能夠在20歲時成為皇帝,並繼承大統11年。
但是,當時他所面臨的情況是歷史上所有的皇帝都無法遇到的,就算是自己時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也無力回天,只能看著內憂外患的爆發。可能是受到的刺激太大,於是終日喝酒和縱慾,然後又染上不可戒掉的鴉片,最終將自己的身體拖垮,於31歲就去世。諷刺的是,就像如今很多控制不了菸癮的人,吸菸的時候痛快,但等到身體出了問題才後悔莫及。
參考資料
《清實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