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中的「男女文字」是什麼?

2020-12-12 鹹魚子的魚

此文信息量有點大,建議先收藏!(⊙⊙)

不知道大家在初學日語的時候有沒有過這樣的疑惑:

為什麼日語當中,既要有平假名又要有片假名?我們在寫一句話的時候,真的需要用到兩種文字嗎?紅豆泥?

那就先來說一下平片假名的緣起: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平假名和片假名都是來源於我們的漢字,是日本人在漢字基礎之上加以改造所發展而成的。

可是在其中,還有另一個發展階段。

當中文的漢字初次傳到日本的時候,並不是直接變成了平片假名。而是首先被日本人發展出了一個叫做「萬葉假名」[1]的東西。

現在,在地名、人名方面依然使用萬葉假名,「麻奈」「亜紀」(女性名)讀作「まな」(mana)「 あき 」(aki)。 一些難讀的地名如 「魚群」可讀作「なぶら」(nabura)或「なぐれ」(nagure)很多都是來自萬葉假名,一些常用語, 例如よろしく(yoroshiku), 難以根據漢字讀出發音,也以萬葉假名表示。來自百科

「萬葉假名」簡單理解就是,每一個音都會有相應的漢字對應,這樣就可以通篇用漢字來表示。

並不是每個人都學得會寫漢字。

所以為了普及文字,到了平安時期,根據漢字的字體不同,衍生出了兩種不同的文字,其中一種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平假名],它是由中文的「草書」[2]演變而來。

另外一個就是[片假名],它是由我們 "楷書"[3] 的一部分演變而來。

那麼在平安時期的平片假名,表示的是什麼樣的作用?

[平假名]為了寫和歌[4](わか waka)物語[5](ものがたり、monogatari) 而誕生,主要使用者是女人,所以又稱「女文字」, 像《源氏物語》等很多文集,均是無標點符號亦無漢字的「平假名」文

日本文字中假名統稱「女文字」漢字為「男文字」[6]

在宮廷當中或是包括很多平民階層,還是有書寫的需求。此時書寫要求的是快一些,需要把每一個發音記錄下來,這個時候平假名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手段。

《源氏物語》

由於它是由草書演變而來,所以在書寫的時候,可以寫得比較隨意,所以書寫速度也會大大提升。

[片假名],片假名會給人一種比較正式,比較刻板,都用做一些文書的書寫,確實。

[片假名] 最早其實是為了幫助日本人進行佛經的漢文訓讀[7]而產生的,為了將一些漢文的典籍包括佛經,通過日式的方式讀出來。

他們用片假名在旁邊進行一些小小的書式,而這個方法其實也一直延續到現在。

我們被稱之為漢文訓讀的方法。

訓讀

片假名在平安時期為了訓讀而產生,

字形在明治時期才統確定下來,

此前一個發音往往有多個片假名對應存在,

現在通用的日文都是漢字加平假名,只有少部分的外來語單詞或用片假名來表示。

為什麼為外來語用的是片假名而不能用平假名?

就像以前片假名是作為輔助漢文閱讀的一種手段,漢文、英文和其他國家的文字對於日本來說都是外來語,所以可能也是用作輔助外來語言。

最後,想要了解更多(200G)日語資料的同學可以私下告訴我,回復「資料」悄悄發給你!

相關焦點

  • 日語文字的致命缺陷是什麼?
    而學過日語的同學裡,不少有心人會發現,日語假名看似跟漢字「勾勾畫畫」一樣,但是其實是一種表音文字,只不過日語假名的標音方式跟我們所熟悉的英語十分地不同——假名似乎並不像英語字母那樣分元音字母和輔音字母,除了撥音符號和不發音的促音符號之外,每一個假名都是一個完整的音節。所以如果一篇文章全部使用假名書寫的話,只要學習完五十音圖,就可以毫無障礙地讀完不出任何錯誤,哪怕完全不知道這篇文章是什麼意思。
  • 日語學習|日語中的平、片假名,究竟是指什麼?
    但一方面因當時漢字普及起來難度大,且只有部分人可以享受到教育資源,另一方面是日本呼籲建立自己文字體系的呼聲越來越高,外加多方面原因最終促成了日語的誕生。 只不過最早的假名被叫做萬葉假名,說白了就是日本人用跟自己發音相同的漢字來表示日語,意義上並不相關,直接用來表音。因此假名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借來」的意思。
  • 《日語學習》:第一課,日語的文字體系
    日語學習第一課,先了解日語的文字體系。首先,我們打開一個日本網站。(下圖1)紅色下劃線的字體,是我們很熟悉的漢字。藍色下劃線則是,日語中的平假名和片假名,英語的外來語。綠色下劃線的拉丁字母,在日語中叫羅馬字。下面我們就來通過漢字、平假名、片假名、羅馬字的順序來學習日語。
  • 為什麼要學習高考日語?日語文字的構成你了解多少?
    在日本的文字中,依然還存在著大量的漢字。日文中的平假名是根據漢字的草書演變來的。片假名是根據楷書的偏旁部首演變而來。接下來,我們一起學習一下日語的構成。(1)日本的文字上古時代,日本原來是沒有文字的。這句日語能夠體現日本所有的文字。
  • 日語入門|從日語的文字構成到熟讀五十音圖,5分鐘搞定!
    所以,在眾多外語的學習中,日語的文字系統跟漢語是最接近的。日語的文字構成日語的文字主要由漢字、假名、羅馬字三個部分構成,假名又分為平假名和片假名。何となく似てる而且,在日語中,漢字佔比達40%,這對於我們以漢語為母語的同學們來說,學習起來是比較簡單的。
  • 說說日語的起源,為什麼平假名在日語文字裡佔據了主導地位?
    日本人對我中華漢字如獲至寶,當時改也不改直接就山寨成自己國家的文字運用起來。他們最早對漢字的使用方法是用「文言二途」的制度,即平時說話用日語,寫字時用漢字語。這個語言制度在日本運用的過程中遇到障礙,此處老師打了一個有趣的比方,就像咱們的教育部突然下了一個命令:以後全國說話的時候說漢語,寫字的時候只能用英文,不能用漢字。那樣全國90%的人將變成文盲。
  • 日語的來源地是哪裡,日語受到了中文什麼樣、多大的影響?
    教日語已有很長時間,接觸到不同的學習人群,很多人雖然學習日語時間不短,可是由於信息源的問題,反而對日語文字、整體感覺這類基礎常識認知有偏差。例如絕大多數人都知道日語中存在假名,但假名和中國到底有什麼關係,就眾說紛紜了。有人認為假名就是中國傳過去的,有人說假名是日本人獨創的。日語中的文字到底是怎樣發展出來的?
  • 日語中漢字我們為什麼聽不懂?日語中漢字的意思跟我國的一樣嗎?
    日語文字的分類日語受漢語的影響非常大。在日語裡,有語法實意的詞都含有漢字且大部分與實意相關。所以通常即便是不懂日語的朋友看到一個短句也能大概明白意思。不過因為影響日語的是文言文而不是白話文,所以有些詞也不能以現代漢語的角度去理解。還有一些詞語雖然也含有漢字(而且有的不是日本人自造的漢字),不過意思卻相差很多。
  • 從日語的文字構成到熟讀五十音圖,5分鐘搞定!
    點擊「互鑑教育」關注一下吧~ 歷史背景 日本古代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到我國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才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所以,在眾多外語的學習中,日語的文字系統跟漢語是最接近的。
  • 日語好不好學?日本街上文字能看懂一半,但合一起就不認識呢?
    這些「假漢字」大概是很多中國人即使沒學過日語也能看懂的一半。比如在東京秋葉原等地,經常會出現一些「料」字。很多中國人知道這樣的詞是「沒料」的意思,但他們大概知道這個詞,但放在一起卻不明白是什麼意思。有人想知道這是為什麼。日本深受漢字的影響。日語大量借鑑了中國古文字。
  • 日語的起源:漢語在日語起源、發展過程中的影響
    古代中國因其文化先進而對周邊國家的文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文字方面。古代朝鮮、古代越南、古代日本在很長的時間裡都和中國一樣使用著漢字。雖然現在朝鮮、韓國、越南等國已經取消了漢字,但是在日語裡面依舊留存了大量的漢字,可以說沒有漢字就沒有今天的日語。
  • 日語五十音中的平假名和片假名有什麼區別?
    高考日語入門首先接觸的是日語五十音,而我們都知道五十音又包括平假名和片假名,但是很多時候平假名和片假名讀音又是相同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日語五十音中的平假名和片假名有什麼區別?看下第六時限怎麼說吧。
  • 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比韓語中的多?漢字在日本和韓國經歷了什麼?
    日語與漢字在歷史上,中國周邊的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家都屬於中華文化圈。早期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所處時代文化落後,有語言卻沒有文字。然而,同時期的中原華夏的文字體系早已完善,甚至可以說十分發達。日本最初將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日語中有幾個音節,就用幾個漢字表示。日本奈良時期的《日本書紀》和《古事記》用的就是這種「漢式和文」;到了平安時期,連朝廷的公文和官方文件,都是用漢式和文寫成的。後來這些漢字後來逐漸演變成假名,「假」即「借」,「名」即「字」。
  • 日語中的の,不是「的」的專屬坐席!
    很多人第一次接觸的日語,除了「八嘎」(ばか),恐怕就是の了。在街上,我們經常見到一些店鋪,像「貓の舍」「美人の店」等等,這時候,我們就習慣將の讀作「的」。但其實在日語中,の可不僅僅只是「的」意思。の在很多時候,都翻譯為「的」而且男女都能使用,表示的是一種所屬的關係。但是の除了「的」這個意思之外,還可以表示「嗎」。而且只有女性和小孩子可以使用。例如:どこヘ行くの。
  • 日語中為什麼有那麼多「漢字」?
    [摘要]日本古代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到了我國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才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但日本最初是把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的,就是日語有幾個音節,就用幾個漢字。日本滿大街的漢字,你可能認識,但可能一個都看不懂!
  • 「掌控故事節奏」日語中的「間」是什麼?I
    日語中的「間」是指故事中或分鏡中的停頓。12:40 學生集合講談社用巴士,將15名新人漫畫家帶到了文星藝術大學的一間教室學生中有森川ジョージさん(『はじめの一歩』)、おざわゆきさん(『傘壽まり子』)、一本木蠻さん(『同人少女JB』)與三名也想與新人一起參加千葉老師講座的漫畫家的前輩。
  • 醬是什麼意思日語? 表示親暱的後綴稱呼了解一下
    醬是什麼意思日語? 表示親暱的後綴稱呼了解一下時間:2019-06-29 11:54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醬是什麼意思日語? 表示親暱的後綴稱呼了解一下 醬是什麼意思日語 醬其實來自日語,不管男女都可以使用這個字,不過一般情況下,只有關係比較親密的人才會使用這個字。
  • 「八嘎丫路」在日語粗口中,究竟是什麼地位?
    他會以日本人的視角,從語言中很容易學習的「粗口」部分,帶你感受一下中日文化之間的差異。中國人都熟知的一句日語是「八嘎丫路」(日語寫作 「馬鹿野郎」)。過去,我到中國旅行時,曾在火車上給一位農民模樣的大爺讓座。這位滿面笑容的大爺衝著我來了一句:「謝謝啊,八嘎丫路。」當場我就尷尬得要死。也不知道是因為他討厭日本人才這麼說,還是他覺得「八嘎丫路」是日本人常用語,所以才這麼講。
  • 2020年12月日語能力考N2選擇題、文字詞彙真題講解
    2020年12月日語能力考N2選擇題、文字詞彙真題講解 2020-12-11 13
  • 日語中的四字熟語
    作為我們一衣帶水的國家漢字傳入日本後逐漸演化成了自已的文字系統但是到現在仍然保留了漢字的痕跡日語中的一些四字熟語人的一生中可能只能夠和對方見面一次,因而要以最好的方式對待對方。日語釋義:一生只有一次的緣分,在一定的期限內對某事、物(人)只有一次相遇、遇見的機會。通常此「一定期限」特指某人一生的時間,也就通常解釋為一輩子只有一次的際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