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順天應人」是中國傳統思想,在社會生活中,它有哪些具體表現呢?我們舉例生死大事。
春生秋殺乃天之自然之理。「順天應人」我國古代對犯人處極刑大時間就在秋天,稱為「秋殺」。就是不知「大赦天下」「免死罪」是不是在春天?
封建社會,處斬犯人的具體時間地點又和地支「午」有關,地點在「午門」外。「午門」就是南門,八卦「離」位。「離」紅,象血。又,從幹支紀時來看,「午」為陰陽分界,「午」前,子醜寅卯辰巳為陽,「午」後(含午)午未申酉戌亥為陰。「午」為處斬時位,是「順天應人」,「順天」好懂,就是時位,午時,南門。所謂「時辰已到」指「午」時。時位思想的淵源在《周易》。「應人」需要做些說明。「應人」是講對人的要求。處斬的人如果沒有罪,是冤假錯案,那也不叫「應人」。人事,人事,人要和事有應對。人命關天,不可不察。上天有好生之德,人自當不得濫殺無辜。這就是「天人相應」。
嫁娶文化也有很講究的時位思想。
一些地方迎親在天亮之前,過門在寅卯時。天亮之前迎親,應「子」時,陰結於陽。寅時,則是天地開闢,寅時生人。門樓壓磚筷,過門有講究。明媒正娶稱為「過門」媳婦。多數人住北屋,大門樓在南,午門,陽結陰之地。「結」,「接」也。此處新人社交儀式上交接。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其實質就是拜「陰陽」,明陰陽和合之理。
女嫁入男家,陰結於陽,時位在「子」,歷「亥」至「子」,「亥」「子」兩全,利男方,利於生育子女,是常道。
男入女家,為「入贅」,俗稱「倒插門」或者「上門女婿」。陽結於陰,時位在「午」,利女,女方方便,受益。是為例外。
中國古典哲學的陰陽思想,千百年來,早已深入社會生活 ,要深刻地理解中國社會的問題必須陰陽處下手。
圖1
圖2
圖3
圖4